① 为什么长沙这些年gdp增长那么快
本世纪以来长沙的经济崛起速度非常之快。可是为什么长沙发展的那么快,有什么独门秘诀吗?
“国中”,下一个会是长沙吗?
② 长沙人均gdp是:详细点
月3日上午,长沙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9年长沙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通过长沙市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09年长沙市GDP为3744.8亿元,增速不仅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而且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也排前五位。人均GDP将突破5万元 2009年长沙市GDP为3744.8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9.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增加值1893.6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增加值1671.8亿元,增长13.9%,三个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7.7、6.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6620元,同比增长13 .7%。面对这些数字,市民可能无法读懂背后的含义。长沙市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芮英姿透露,这些数据,意味着长沙市人均GDP上了个台阶,2009年长沙人均GDP将突破5万元,显示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意味着长沙经济总量在2010年有望进入4000亿城市俱乐部,进入大连、沈阳等城市级别。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根据长沙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38元,增长 1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6元,同比增长17.8%。但就长沙市民目前的实际收入来看,并没有“13.1%”这样明显的增加。记者了解到,全长沙市有58%左右的居民家庭收入低于这个平均收入水平,只有42%左右的家庭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收入水平。同时,长沙市占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00多元,高于全市平均收入水平的85%,而占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9300元左右,仅相当于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不足最高收入组家庭的四分之一。长沙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胡建中解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抽样调查,即按照地域人口分布和收入水平高低等标志进行排队,按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上是一个平均数,但平均数并不一定代表大多数。也就是说,这主要与调查样本点的构成有关,个别高收入家庭和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③ 长沙市的GDP为什么比湖南其他市高出那么多
省会当然高了,省内高官都在长沙,湖南其他地市有钱人也都到长沙消费,加上长沙的娱乐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些都是算进GDP的。
④ 湖南比湖北更富裕.为什么GDP没有湖北高
数据就是数据,分析别带情绪。数据都不支持了,还有啥啥优越性好秀的。守着自己的主观偏见,永远只能找到借口,无法找到原因,更无法改变什么。
⑤ 长沙市的人均gdp高还是厦门市的人均gdp高
长沙人均更高一些。
2013年,长沙人均GDP达1.65万美元。而厦门是人均生产总值(GDP) 76759.40元,折合12212.14美元。
⑥ 湘潭一座实力县级市,距长沙仅100公里,为什么人均GDP5.92万呢
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一座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其西部为娄底市,东部为株洲市,南部为衡阳市,北部为省会长沙。湘潭市占地面积为5006平方千米,境内的常住人口约在286万人左右。2019年湘潭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257.6亿元,其人均GDP水平超过了7万元,由此可见湘潭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
湘乡市境内比较好玩的地方有水府旅游区、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褒忠山。湘乡市的东山书院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云门寺和湘乡文庙也是两处不错的去处,性价比高。如果有机会的话,就来湘潭的湘乡市看看吧。
⑦ 为什么长沙的人均GDP那么高啊
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三一重工、远大空调、长丰汽车....都在长沙。长沙城小人少近几年埋头发展,估计成绩不小。
⑧ 武汉 长沙gdp 为什么高
好有深度的问题啊
作为一个生活在长沙的武汉人,不明觉厉
⑨ 是长沙gdp高,还是武汉gdp高
武汉人口多,所以GDP总量武汉更高。 但是人均GDP比长沙差。
2015年数据专 长沙8510 武汉属10955 人口长沙731w武汉1034w 长沙2015人均GDP是116400元,武汉是106000元。
点反对的这些人你们再酸也没用,客观事实摆在眼前。
⑩ 长沙GDP过万亿,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长沙
无锡和长沙的GDP在2017年首次突破万亿元,使我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增至14个。14城GDP总量达24.02万亿,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9%。
单纯以GDP的情况,来衡量城市之间的综合竞争力,确实也是十分片面。而且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GDP受“政绩考核”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是大多数人认为GDP存在很大“水分”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内GDP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其实本质上都是在计算“创造出来的价值”,只是各个方法计算时考虑的维度不太一样。
我们从“GDP含金量”(资金总量/GDP)、GDP含税量(缴税占GDP比重)、上市公司数量,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行政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下这14个“万亿级”城市基础指标(资金总量、国税、上市公司数量)情况:
文中“GDP含金量”反映的是某一地区每创造出“一元生产总值”能够吸引而来的资金总量。
一般来说,“GDP含金量”越高通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地金融业相对较发达,因为金融业相比制造业更容易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不就是在当地已经形成特色产业。
在企业当中,往往高端企业比中低端企业更容易吸引资金青睐,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发达的城市也比诸多实体经济发达城市更容易吸引资金青睐,以及第三产业比重比一二产业更高的城市更容易吸引资金青睐。
从表中数据就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强市的崛起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如果从资金角度来看,差不多是以武汉为分界线,分界线以上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广州)更容易吸引到资金。
结论:
这些“GDP万亿俱乐部”中的城市,如果从“上市公司数量”、“GDP含税量”、“GDP含金量”三个指标来看的话,已经被割离成了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北京、上海、深圳
第二阶梯:杭州、广州、南京、成都
第三阶梯:苏州、武汉、天津、重庆、青岛、长沙、无锡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