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粤港澳和江浙沪哪个更强,哪个更发达,GDP哪个高长三角呢
官方经济指标的对比,我确实没时间帮你一一列举出来,我的回答都是凭借经历和个人感受,不过我觉得这种个人感受应该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利益相关:本人居住地深圳,经常往返广深,目前业务主要在珠三角和福建,在江苏、上海、浙江都有项目,跟这三地的客户、合作伙伴都有比较长时间的接触。
以下是个人基本论点:
1、粤港澳的经济总量应该不及江浙沪,如果有人能够给最新的官方数据,我会很感谢;
2、澳门和香港是比较特别的存在,纳入珠三角或者广东地区去跟其他区域比较,不太合适;
3、讲广东的时候,最好区分珠三角和非珠三角,这两个地区的差距根本就是两个世界,贫富差距远大于浙江和江苏省内;
4、在这里就不比谁更穷了,比发达的话,抛开港澳和非珠三角地区,所谓的广东发达地区也就是珠三角9市,所以跟长三角发达地区比较是不公平的;
5、如果单拿江苏跟广东比,即便广东发展极其不均衡,但经济机构、总量要比江苏好一些。
以下是个人对两地区的感受:
1、长三角交通更发达和便利,珠三角空气质量更好些;
2、长三角的工业区有大量的外企工厂,特别是无锡、江阴、苏州这些城市的工业区,这点跟广州、东莞、佛山很类似,工业园区长三角规划得更好,多数都有自己的土地,厂区也普遍较大,珠三角的工业区很多都是密集的挨着,而且大量的都是租用某个楼层,所以感觉人很乱和拥挤也不奇怪,长三角工业区总体面积比珠三角大了很多,这也是我为何直观上觉得经济总量上更大的原因,由于珠三角本土几个代表性民企的光环效应,很容易让人觉得珠三角经济更发达;
3、经商环境的话,个人觉得珠三角更好:无锡的朋友提醒过江苏很多业务的合同盖章后仍然面临不履行风险,钱到账了才真正安心,政商关系很密切;浙江的业务比江苏难做,普遍都是家族式,领导批一个项目来下,各个环节和链条都已经安排好各个亲戚朋友;珠三角的合同盖章后违约的风险小很多,香港老板、客家人和潮汕商人做生意更讲究诚信和契约;在江浙做业务,不管业务大小,饭局和酒局少不了,珠三角一般都是在办公室谈,觉得OK,回来就可以拟定合同了,不吃饭喝酒也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实在必须私下谈回扣,喝茶或咖啡就好;当然了,以上都不是绝对,仅仅是个人接触到的普遍的感受;
4、虽然本题下面对比经济因素,但考虑吸引人才方面的东西,还是要提一提人文历史,这一点长三角毫无疑问更好,广州也有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但个人觉得这
⑵ 长三角“最富裕”的三个城市是哪三个城市
我国是一座发展中的国家,内部各个城市在国家的指引下,努力的发展着自身的经济,我国为了将城市经济最大化,将城市划分成许多区域,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前者以上海为中心建立的都市圈,后者则是围绕广州建立的经济圈,这两都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区域。讲的就是长三角区域中最富裕的三座城市,但很意外上海不在榜首,而苏州也仅排第二,这三座城市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人均收入上都是国内的佼佼者,都是未来可期的三座城市。
⑶ 长三角最富裕的城市,苏州排第二为何上海没上榜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三大经济群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公认的经济六大经济群,它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8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总量已将近全国的五分之一,足以说明其经济的活跃程度。
大图模式
这个地区在经济上发展非常的迅猛,拿我们比较熟悉的江、浙、沪来举例子,在2009年时,这三个地区的GDP的总和就超过了一万亿美元,成功地成为全球的第十一大的经济体。
那我想要问问各位小伙伴,大家觉得如果给长三角的城市富裕程度排一个名次,大家觉得哪三个城市能排在前面呢?那么我今天来说一说长三角城市富裕进行对比,让我们看一下有哪些城市吧。
⑷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相比,谁的经济GDP更有潜力
谁的经济GDP更有潜力,短期看政策,长期看基础。
短期看政策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改革开放后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全力扶持,而且目前政策的红利仍在不断释放。与珠三角相联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而长三角定位是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尤其长三角地区肩负着中国未来金融中心的期望。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的GDP是高于珠三角城市群的,但珠三角GDP数据港澳两地没有加入统计。应该说,综合各种政策,长三角获取的政策效应预期要略多与珠三角。
长期看基础方面,长三角坐拥中国的三大主要平原地之一,有更广阔的平原基础;而长江水运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有更幽深的经济腹地;长三角拥有更开放的政策基础,新一代的改革试验田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潜力更加为人看好。
综合各方面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都潜力无限,相比较长三角略大。不过,政策与自然资源之外,一个区域的发展影响因素还有很多。近期一个中兴通讯的事例警示国人:任何区域,创造力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排除经济发展风险的固本支撑,否则经济发展无论靠政策,还是靠它国别人,都会受制于人。
相信发展健康的话,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会成为国内最早享誉世界的城市群。
⑸ 1979年长三角区域GDP是多少
没有统计过当时的官方,也没有统计过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还没有长三角经济版带这一种权说法,包括珠江三角洲同样如此,后来的京津翼一体化等等,这些都在当时都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也无法统计,也没有必要去统计它的gdp
⑹ 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经济圈,在老外眼中谁名气更大
珠江三角洲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一般来说它的最西点定义在三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仅包括惠州市区、惠阳、惠东、博罗)、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南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三角洲的东部的地区如深圳、东莞、广州较早发展。研究中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口的东西部,预计可以带动西部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是农地和小村落。1985年以后,经济改革,大量资金涌入。工资低廉,政策配合,珠江三角洲吸纳了来自香港的商人设厂,使该地成为制造业的基地。2003年,港商于珠江三角洲雇用的工人达1千1百万。随着CEPA和9+2的建立,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80亿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扬州,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演变过程长江三角洲坦荡宽广,其演变形成过程大体由三个方三面组成:一是作为长江三角洲主体的太湖平原形成;其次,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长江口的堆积;第三,是人类生产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影响。地域范围长江三角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一个是经济上的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国经济区 分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部 重要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 成渝经济圈 武汉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地域范围比较模糊,不过远远超出了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一般把上海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南京、杭州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两个副中心。长江三角洲包括15个主要城市: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这个范围似有扩大的趋势。2003年8月,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上,浙江台州市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在首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中,除了现有16个长三角城市之外,江苏盐城、浙江温州和金华、安徽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巢湖和铜陵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都被包容在长三角城市群中。2004年,安徽的合肥和马鞍山、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江苏的盐城和淮安6个城市先后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长江三角州城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交通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铁路:沪宁铁路,宁通铁路,沪杭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公路: 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等机场: 四大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浙江宁波栎社机场。航运: 世界大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通港、南京港。桥梁: 江阴长江大桥、东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
⑺ 1981年长三角区域GDP是多少
80年代我国经济刚刚开始恢复发展,那个时候GDP还是比较低的。而且也没有长三角这个说法。
⑻ 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富裕的城市排名前五都有谁杭州排第几
长三角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和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26市共同组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长三角之中有着非常多实力强悍的城市,例如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一的上海,最强地级市苏州,多年位居新一线前列的杭州,和诸多即将突破万亿GDP的城市,都有着相当出色的发挥。
⑼ 长三角的经济好还是珠三角的经济好
凡是学过经济地理学的都知道:长三角的经济绝对要比珠三角的经济好版。
因为珠三角没有资源权优势,长三角周边轻工业源材料有绵花、真丝,重工业的石油、煤,这是珠三角所没有的;长三角水系要比珠三角发达,水运成本比效低;长三角的工业基础要比珠三角大很多,而且由于它起步比珠三角早很多,工业水平和人员平均技术水平比珠三角要高。
而珠三角优势只有信息、经营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