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
从两个名称的意义上来看,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某国某地区产生的总物质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而人均收入指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拿在手中使用的数量。如果这个比例较大,那么说明实际得到的量大大小于社会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这个可以说明这么些问题:其一、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收入太高,而人们收入较低;其二、此时期社会用于再生产的财富过多,这个现象更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三、此国此地区的财富外流较多,且这些人一般都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其四、这个经济体消耗的固定资本较大,即折旧较大,用于重置投资(等于折旧)的部分较高。
② 2017中国人均GDP有多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
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和2012年分别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为6995美元,2014年为7595美元,2015年为8016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
拓展资料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3]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
③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或者说比例一般怎样才算是合理的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关系,其实反应了劳动者是否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如果人均收入比回人均答GDP越高,那么劳动者分享的果实越多。他们的比例不能说多少才是合理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不一样。像我们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国家,这个比例就很低,而像一些福利国家,北欧,即便是美国,这个比例也是很搞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会低一些。
④ 为什么中国人均收入和GDP差距这么大
与利润进入富人口袋还是穷人口袋毫无关系 你可以想象一下啊 就算你把利润全丢内入富人口袋容人均收入还是不会变的 这只影响贫富差距 关键在于这个富人是哪国人 差距大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两个:
1.我国增长模式:就是政府、企业和外资主导投资,偏重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发展,资本密集等等为主要动力推动。有学者作了这样一番估算:外国投资商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而“贴牌生产”更甚,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而我国最多只能得到8%。外国投资者把GDP留下了 钱带走了 没钱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自然低了 记得在哪里看过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别最小的就是温州 原因在于那是民营企业的天下
2.统计问题,中国处在高速增长期,就会不断的扩大生产,投资远远大于消费,消费部分要计入可支配收入很容易,而投资的那部份资本,统计的时侯大概有一定难度,可能出现遗漏(这个是由当年突然多了2000万GDP想到的猜测,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就应该从第一个原因下手)
⑤ 人均收入 GDP 怎么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是:实际GDP/ 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5)中国人均收入占gdp多少比例扩展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国内生产净值包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终的成果和服务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注视的国际统计项目。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两个统计数字都涉及生产的概念,是指投入资金、劳力及企业精神的结果,所以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另外,关于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利益中心的个人及机构,与其国籍及资金来源地无关,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外来劳工及外资分公司。
⑥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差距有多大
2015年中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按照目前汇率等于52000人民币。按照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内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容入是21966(如下),占人均GDP约42%,而2014年的同类数字却是28844元,高于2015年6828元
⑦ 中国的GDP收入与人均收入为什么不成比例
我的看法是,一个地方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越多,就业就越充分,创业活动也频繁。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高,所以工资报酬相对大企业多的地方就比例高一些。大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低,工资报酬的比例当然比小企业占多数的地方低一些。可以验证:中国浙江的收入差距较低,而贵州等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地区,收入差距反而大一些。
⑧ 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到底为多少
随着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某些人”口中的这个收入比例从8%、11%、一直上升到了最近的22%,增速不可谓不迅猛。而(8%、11%、22%)这三个数字,这些年也无数次的出现在经济领域的话题之中,被各路豪杰引用,成为了批判当局只会做蛋糕、不会分蛋糕的铁证,也引得无数国人心中郁闷,甚至怒发冲冠。这其中就包括曾经初入网络的Ismaire,也不禁为自己的悲惨处境黯然神伤。。。
但本人有个毛病就是多疑,东西看得多了,问题和疑惑也就多了。对这几个数字开始心生疑问。。。因为似乎明显和身边的例子不符,经过一番查证,对“中国人均收入占GDP比例”这个问题,就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在这里随便说一说:
如果简单地说,人均收入占GDP确实有一个大致的比例: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是40%-50%之间。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的100%。
这个比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比例高一些,低的就少一些。以发达国家的美国为例,美国2011年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家庭中位收入为50054美元。那么就算美国每个家庭平均为2个人(很难再少了),人均收入大概是25000美元,和美国人均50000美元的GDP相比较,占GDP比例为50%。也大概符合这个比例。
那么回过头来看中国,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为5432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http://www.gov.cn/gzdt/2012-01/20/content_2050056.htm):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税后);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而中国截至2011年,城镇化比例已经超过50%,保守估计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也是基本持平。则中国的人均收入约为(21810+6977)除以2,为14393元,约为2281美元。占GDP比例为41%。这个数字,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也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说到这里各路精英先别急着拍砖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均收入和人均在岗工资是不一样的的,在岗工资要明显高于人均收入。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工作,西方有的家庭夫妻只有一个人上班,还有老年人、失业者、未成年的孩子。这些人没有工作的人,会拉低平均数。而有的地区,在岗工资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人均GDP的100%。
人均收入绝不等于人均GDP,也不等同于在岗平均工资。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人均GDP≥在岗平均工资,在岗平均工资>人均收入。
虽然有人故意混淆其中的差别,但即便以常识分析:一个国家产生的财富,也不可能100%转化为国民收入,其中还要有相当比例进行再生产、科研、基础建设、军事开支等等。。。而每个国家公布的在岗工资和家庭年收入,则往往能更精确的反映出各个国家的收入水平。
⑨ 人均收入与人均gdp是怎样的比例关系
两者比例关系说明了两个反应生活水平状况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以上述的深圳为例,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为1:6.33.说明人均实际收入反应的生活水平远没有达到人均GDP反应的生活水平程度。主要原因资源不能公平、平等、有效的配置。人们没有享受到经济迅速发展的红利。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⑩ 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一样吗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2008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实在是找不到。只有中国各个城市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时可以参照一下做个标准。
1. 深圳----27596元; 粤
2. 东莞----20526元; 粤
3. 珠海----18347元; 粤
4. 温州----17727元; 浙
5. 广州----16884元; 粤
6. 上海----16683元; 沪
7. 台州----16651元; 浙
8. 佛山----16045元; 粤
9. 宁波----15882元; 浙
10.中山----15836元; 粤
11.绍兴----15676元; 浙
12.北京----15638元; 京
13.嘉兴----14693元; 浙
14.杭州----14565元; 浙
15.苏州----14451元; 苏
16.厦门----14443元; 闽
17.金华----13910元; 浙
18.惠州----13822元; 粤
19.舟山----13747元; 浙
20.湖州----13664元; 浙
21.无锡----13588元; 苏
22.东营----12935元; 鲁
23.常州----12868元; 苏
24.泉州----12699元; 闽
25.大庆----12324元; 黑
26.江门----11958元; 粤
27.丽水----11892元; 浙
28.南京----11602元; 苏
29.福州----11516元; 闽
30.包头----11508元; 蒙
31.衢州----11477元; 浙
32.天津----11467元; 津
33.福州----11436元; 闽
34.威海----11112元; 鲁
35.青岛----11089元; 鲁
36.长沙----11021元; 湘
37.南通----10937元; 苏
38.镇江----10858元; 苏
39.烟台----10803元; 鲁
40.济南----10789元; 鲁
41.镇江----10699元; 苏
42.成都----10394元; 川
43.大连----10378元; 辽
44.克拉玛依10352元; 新
45.莆田----10231元; 闽
46.马鞍山--10189元; 皖
47.呼和浩特10166元; 蒙
48.岳阳----10136元; 湘
49.莱芜----10132元; 鲁
50.漳州----10117元; 闽
51.株洲----10061元; 湘
52.三明---- 9968元; 闽
53.淄博---- 9960元; 鲁
54.汕头---- 9930元; 粤
55.韶关---- 9930元; 粤
56.扬州---- 9851元; 苏
57.徐州---- 9840元; 苏
58.乌鲁木齐 9729元; 新
59.泰州---- 9695元; 苏
60.龙岩---- 9634元; 闽
61.武汉---- 9564元; 鄂
62.十堰---- 9520元; 鄂
63.盘锦---- 9509元; 辽
64.济宁---- 9502元; 鲁
65.金昌---- 9417元; 甘
66.嘉峪关-- 9380元; 甘
67.郑州---- 9364元; 豫
68.盐城---- 9362元; 苏
69.太原---- 9353元; 晋
70.南平---- 9339元; 闽
71.潍坊---- 9297元; 鲁
72.肇庆---- 9261元; 粤
73.拉萨---- 9242元; 藏
74.重庆---- 9221元; 渝
75.日照---- 9083元; 鲁
76.昆明---- 9046元; 云
77.滨州---- 9008元; 鲁
78.贵阳---- 8989元; 黔
79.宁德---- 8985元; 闽-----福建所有城市都进入全国前80名!
80.海口---- 8981元; 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 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2009年中国GDP总量是49100亿美元,人均GDP是371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