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例说明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例如人均生产量或人民GDP
搜一下:举例说明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例如人均生产量或人民GDP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强度相对数吗
根据统计学统计指标划分(教材裏面举的例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属於平均指标。
但是,如果仅仅从表像来进行区分的话,很难看出人均gdp的具体归属。
1.强度相对指标的定义为“在同一地区或单位内,两个性质不同而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对比得出的相对数,是用来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
2.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其实,仔细对比过後,可以发现强度指标是要说明强度、密度计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而平均指标就比较直接,反映平均数量状况,GDP与人口均为数量指标。
希望能帮到你
另外找了下二者联系与区别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1)概念不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指标。算术平均数是反映同质总体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
(2)反映的问题不同。强度相对数反映两不同总体现象形成的密度、强度。算术平均数反映同一现象在同一总体中的一般水平。
(3)计算公式及内容同。算术平均数分子、分母分别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数,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分母每一个总体单位都在分子可找到与之对应的标志值,反之,分子每一个标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总体单位。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总体现象之比,分子分母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4)有的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倒置;平均数则不可。
(5)作用不同。平均指标的作用有:.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作为评价事物和作为决策的数量标准或参考;可进行数量估算。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有: 以说明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或社会服务能力;借助强度相对指标可以进行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确定发展不平衡和发展的差距。
3. 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居民所生产创造的财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当然是指这个国家平均每个居民所创造的财富值。它和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同
4. 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工人的平均工资 C.人口密度 D.人均
都是 都是平均算出来的
5. 人均GDP是平均指标么
是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
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2017年中国人均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人均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经最终核实,2017年,人均GDP现价总量为82075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63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1个百分点。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人均生产总值90030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6. 人均GDP是哪类相对指标
类似的来宏观经济指标大源致分为三类: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主要有: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储蓄余额、贷款余额、三次产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外贸顺差、外汇储备余额、投资总额、消费总额等;
相对指标主要有:CPI(消费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PMI(采购经理指数)、失业率、货币汇率、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GDP等的增长率等;
平均指标主要有:上述一些总量时期指标或相对指标的平均值,如人均GDP、人均收入、GDP平均增速等。
7.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指标
A,算术平均,按照总的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全国人口数
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多选)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
这道题目选择( A.总量指标 E.平均指标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是总量和平均指标
9. 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工人的平均工资 C.人口密度 D.人均
属于平均指标的是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
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特点是对总体各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字显示其一般水平。
因此,它可用来比较不同时间、地点或部门之间同类现象水平的高低,分析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估计推算其他有关指标,如用样本平均每亩产量乘收获面积估算农作物总产量。现象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同质总体内才能计算平均数。
把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运用,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对认识客观现象有重要作用。在运用平均数时,还要注意利用分配数列和典型资料来加以补充。由于掌握资料和研究任务不同,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五种不同计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