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和美国比较:
在衣的方面,大体上差不多,至少从外表上很难分出高低。
在食的方面,中国(指城市)比美国方便,花样多,吃得稍好。
在住的方面,中美差距大。由于中国土地供应非常有限,很难达到美国的水平。
在行的方面,各有千秋。美国航空交通发达,中国铁路交通先进。美国公路宽阔,交通顺畅。中国公共交通方便,市内公交车很多、国内短途、中长途公共交通也很方便,基本能随到随走。中国城市的出租车很多,招手即停,比美国方便很多。在通信方面,中国已经很先代化,与美国没有差距。中国现在拥有手机用户7.4亿左右,通话质量很好。手机款式新颖,更新换代非常快,年轻人一年半载换一次手机很常见。
在娱乐方面,中低档的娱乐是中国好,很普及,不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比如搓麻将、打朴克、跳交谊舞等,能玩得很开心。在高档娱乐消费方面,如出国旅游,大多数中国人消费不起,美国远比中国强。
总之,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富国;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穷国,不在一个层次上。本人没有进行全面调查,上面所说的只是个人所了解的和知道的,不一定全对。总之,不是美国什么都好,什么都比中国强。反之中国也有自己的长处,并非什么都不如美国。就本人而言,近几年每年都在美国生活半年,尽管在美国吃的住的都很好,还是不习惯美国的生活,觉得在中国生活更方便、更自在,吃的、住的也更舒服。但美国的大龙虾比中国便宜很多。
㈡ 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会发生这些事。
㈢ 黑龙江和内蒙古那个是打工者流出更多的省份
经济抄越发达的省份,人口吸引力就越袭强,是人口流入省份;而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人口流失情况相对严重一些。因为经济发达的省份,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大家都要养家糊口,外出务工的打工者,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因为本地满足不了这个的要求,所以外出打工。那么从全国范围内看,哪些省份是人口流出大省?我们来看看数据。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是外出务工人口最多的省份,到21世纪初,也就是2000年前后,河南成为了人口流出第一大省。而2010年之后,也就是长三角高速崛起的近几年,安徽人口开始大规模涌入长三角核心区。
目前安徽常住人口净增值为负的920万、河南804万、四川778万、湖南651万、江西519万、湖北488万、广西344万、贵州329万、重庆256万、河北210万、黑龙江204、甘肃116万。以上都是人口流出百万以上的城市。
其实统计外出打工数量的话,还不能使用人口净流出这个数据。因为以上这些省份除了人口流出,还有人口流入。比如安徽合肥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好,也有外省人口到那里务工。如果刨除这个因素,以上几个省份的外出务工人口均超过1000万
㈣ 一个月5000的工资,你能满足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是49575元,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4231元,如果你是在私营单位就业,那么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水平,算是中等以上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的平均线;而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是82461元,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6871元,如果你是在非私营单位上班,那么每个月5000元的收入属于是托后腿的那类人。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发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月入10000元以上的群体,占比3%,全国月入5000-10000元的群体,占比13%,全国月入2000-5000元的群体,占比46%,全国月入2000以下的群体,占比38%,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在结合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看,那么月薪超过5000元以上的人数就高达1.8亿左右。根据2018年个税调整时的数据显示,个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纳税人数从1.87亿人降至6400万人,如果按照纳税人群来看,那么月薪超过5000元的人就只有6400万左右。
但是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人或者说每家公司都会真实的把员工的收入上报,按时纳税的,特别是还有广大的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这些人很多月收入也是超过5000元的,所以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全国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大概在6400万-1.8亿人之间。那么这个数据算不算多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另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16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有8.9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64.3%,如果在扣除掉一些没有收入的学生、婴幼儿、无业和失业人员,那么实际的就业人员可能就只有7亿左右,所以月薪5000元对比全国的就业人员来讲属于是中等偏上水平了。
㈤ 中国2011年-2020年的发展趋势。拜托了各位 谢谢
经历过2008~2009的全球经济动荡,2010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将进入新阶段,在长周期扩张与第三轮景气周期启动重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新的“黄金十年”。在这“黄金十年”中,中国的消费市场和媒体格局将会出现新的结构性变化,企业需要抓住这黄金十年的机遇,提升品牌竞争力。 2011-2020 :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城市化是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未来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加速的十年,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按照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2015年我国上网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会带来消费的升级以及很多消费活跃。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转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将加快,加上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量开发房地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加快;而沿海加工出口企业开始着手开辟内需市场,并着手于研发的投入和品牌的建立,这都将对中国的消费市场的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将由投资、出口驱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还比较低,仅仅有45%,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75%—80%的消费率差距还很大,因此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真正的内需市场发展的关键十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国际品牌正在市场下沉,从城市到农村拓展,国内品牌则在从国内迈向国际,从低端走向高端的路上,未来十年也是品牌决胜的十年。 70 后、80 后将成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 未来十年,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拥有者,对社会发展产生强大有力的影响;80后“婴儿潮”一代在2005年-2015年进入结婚高峰期。70后和80后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由此产生的消费观念转变和财富跨代转移都将推动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变。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70后和80后具有爱冒险、追求时尚、爱购物、消费主义和接轨全球化的特征,新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消费能量从服装、数码产品和耐用品上可见一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70后和80后在服装、移动电话、电脑等产品的拥有量上远远高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甚至在家用车的拥有量上,70后和80后也要多于50后和60后的拥有量,新一代主流消费人群将在未来十年散发出极大的消费力。企业要学会结合70后和80后的媒介习惯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消费心理,来制定品牌和媒体传播策略。 数字化、生活接触点媒体与空间型媒体成长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显示,传统媒体在高端人群中的影响力持续减弱,电视在多数群体中的到达率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开始出现下降倾向;而报纸在15到34岁群体、高学历群体中的到达率在逐年下降。而互联网、户外媒体和影院媒体这些新媒体,已成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壮大的中高收入群体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传统媒体的受众在减少,数字化媒体的受众在不断攀升,对于新富人群和年轻一代主流消费人群而言,传统媒体的有效到达能力弱,且这部分受众在传统媒体的流失速度更快。 随着新的主流消费人群崛起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使媒体市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多地围绕城市消费人群的生活轨迹变迁,将影响范围扩大至受众在家外的工作与休闲娱乐生活,以生活轨迹为触点让受众去接触,成为受众生活轨迹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生活接触点媒体、空间性媒体的成长有望真正精确抓住未来十年的黄金消费群体,因为对于这些70后和80后,他(她)们是完全数字化和消费享乐的一代,他们热爱一切数字化的东西,喜欢上网,爱去电影院,同时对于户外数字化的液晶电视媒体也有很高的关注度,未来企业如何加大对户外数字媒体的应用,将是应对媒体变革值得关注的方面。 品牌传播的未来模式:合理选择媒体,组合是王道 面对新“黄金十年”的机遇和挑战,品牌都希望通过更加有效和精准的传播渠道,在未来的中国市场谋得突破或持久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有效的实现传播目的,在传播方式上必须是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首先,数字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数字化传播也在蓄势待发。从互联网、户外媒体到手机媒体,媒体数字化的趋势在未来十年会更加突出,因此企业要及早做好准备,要学会利用不同数字化媒体的属性为品牌服务,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打天下的模式,而是要结合70后80后的生活形态的变化,加大对数字化媒体的使用。 其次,围绕生活轨迹的接触点媒体将充当重要角色。一个城市消费者在离开家后,将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处于消费者生活轨迹上的空间型媒体和终端型媒体对于品牌的传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楼宇液晶电视、卖场液晶电视和电影院媒体、手机媒体等等都是值得企业进一步去关注和利用的。 再次,重新界定传播中的媒体组合,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在未来十年的品牌推广必须注重新媒介组合策略的运用,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所有人群的调研显示,未来十年比较好的品牌传播渠道组合是传统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新媒体的模式,要深入分析用户的重叠性和差异性,发挥不同媒体的组合放大效应,例如,单纯看一个电视媒体,比如CCTV1到达率是51.2%,但是加上了楼宇液晶电视,可能会达到70%,增加了差不多20%的比例,电视+楼宇液晶电视这一媒体组合就可以以最少的资金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覆盖率,因为就电视和其他媒体组合来看,电视和楼宇视频的重叠覆盖率最低,所以电视和楼宇视频的互补性最高,资源的重复投入最少。 最后,线上到线上的无缝化传播对于驱动消费行为的影响力更大。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今天的消费者从接收信息到形成购买的行为,路径已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发生对品牌的兴趣以后,要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才进行购买,购买了以后,还需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因此未来的营销传播一定要学会媒体之间的联动,让消费者从被动变为主动,或者从线下变到线上,比如很多品牌在户外媒体上播出的广告,不再广告产品的信息或者促销的消息,而是吸引消费者到网上看网络剧或者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让消费者的体验更深刻,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购买的行为。再比如,可以让媒体与消费者的不同情境中结合进行创新传播运用,例如:楼宇电视广告与网络活动/公关活动/地面活动结合;电影映前广告与热门事件的结合,写字楼与网络热点电视剧/电影/话题的营销结合。 希望你能满意!
㈥ 新中国的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国徽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首都北京, 省级行政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开展经济恢复与建设, 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 到195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与英、法、美、俄并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 世界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以及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第二大吸引外资国, 还是世界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被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人文景点,是世界旅游大国之一。
㈦ 2008年全国城市人均gdp 和乡村GDP分别是多少 急 谢谢了
没有你说的城市人抄均gdp 和乡袭村GDP 这两个指标。
相近的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三个,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相对应的。
时间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0年 6,295.91 6,279.98 2,253.42
2001年 6,907.08 6,859.60 2,366.40
2002年 8,177.40 7,702.80 2,475.60
2003年 9,061.22 8,472.20 2,622.20
2004年 10,128.51 9,421.60 2,936.40
2005年 11,320.77 10,493.00 3,254.93
2006年 12,719.19 11,759.50 3,587.00
2007年 14,908.61 13,785.80 4,140.36
2008年 17,067.78 15,780.76 4,760.62
2009年 18,858.09 17,174.65 5,153.17
㈧ 中国的农村人均GDP有多少
按照农村现在来说.每人每月1300/人.
㈨ 中国目前农村和城镇人口的人均GDP各是多少
很少见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人均GDP,
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4039.6元
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