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江门市各市区人均GDP

江门市各市区人均GDP

发布时间:2021-01-06 09:00:26

『壹』 广东省各县区市的GDP人均gdp

排名 城 市 人均GDP(元) GDP(亿元) 人口(万人)
广东省 43596 45472.83 10430.31
1 深圳市 91822 9510.91 1035.79
2 广州市 83494 10604.48 1270.08
3 佛山市 78555 5651.52 719.43
4 珠海市 77077 1202.58 156.02
5 中山市 58519 1826.32 312.08
6 东莞市 51656 4246.25 822.02
7 惠州市 37631 1729.90 459.70
8 江门市 34848 1550.37 444.88
9 清远市 30080 1112.50 369.83
10 肇庆市 27204 1065.90 391.80
11 阳江市 26500 641.80 242.18
12 茂名市 25647 1492.09 581.77
13 韶关市 24166 683.10 282.66
14 汕头市 22319 1203.25 539.10
15 潮州市 20945 559.20 266.98
16 湛江市 20058 1402.77 699.33
17 揭阳市 17168 1008.99 587.70
18 云浮市 16705 394.27 236.01
19 河源市 16159 477.19 295.30
20 汕尾市 16009 469.99 293.57
21 梅州市 14441 612.36 424.01

『贰』 广东省各市、区的gdp跟人口是多少

2007年广东各市GDP 最新排名对比 2007年广东各市GDP竞争对手 各市竞争GDP对手 GDP第一等级竞争 广州6236.00 深圳5684.39 GDP第二等级竞争 佛山3024.50 东莞2624.63 GDP第三等级竞争 中山1034.00 惠州933.20 茂名930.00 江门921.00 GDP第四等级竞争 湛江770.00 珠海749.60 汕头740.92 GDP第五等级竞争 肇庆526.22 揭阳448.00 清远413.50 韶关393.00 GDP第六等级竞争 梅州347.30 阳江346.70 潮州331.00 GDP第七等级竞争 河源264.00 汕尾247.50 云浮245.40 按人均GDP分现时省内大概可以分为5个世界: 超级世界:深圳 68673 RMB 广州63900 特级世界:珠海 52949 佛山50458 中山42471 东莞40005 第一世界:惠州 25175 江门22448 第二世界:茂名 15924 汕头14985 阳江14935 肇庆14315 韶关13475 潮州13134 第三世界:湛江 11511 清远11506 云浮10488 河源9488 汕尾8843 揭阳8719 梅州8433 按人均GDP分现时省内大概可以分为5个世界: 超级世界:深圳 68673 RMB 广州63900 特级世界:珠海 52949 佛山50458 中山42471 东莞40005 第一世界:惠州 25175 江门22448 第二世界:茂名 15924 汕头14985 阳江14935 肇庆14315 韶关13475 潮州13134 第三世界:湛江 11511 清远11506 云浮10488 河源9488 汕尾8843 揭阳8719 梅州8433

『叁』 28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万,分别是哪些城市

28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万,分别是哪些城市?

一、这次28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万,主要有哪些城市?

大家都知道,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就是当地的人均GDP,最近有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28个普通地市的人均GDP超过了10万,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社会进步,这些城市主要有江苏的七个地级市,无锡苏州镇江等等,还有广东的珠海佛山东莞,以及福建的泉州龙岩三明,还有山东的东营烟台和威海,其他的城市也是发展非常快的,从这几个入围的地势的基本情况来看,这些地方普遍都是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地势,而且这些地方的制造业非常的多,工厂也非常的多,其次还有一部分是能源型城市,具有天然的优势。

『肆』 2019年广东江门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江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171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07元/年

『伍』 阳江市各县市区人均GDP排名

如图,

『陆』 广东省各区、县的GDP、人口

2007年广东各市GDP 最新排名对比
2007年广东各市GDP竞争对手
各市竞争GDP对手
GDP第一等级竞争
广州 6236.00
深圳 5684.39
GDP第二等级竞争
佛山 3024.50
东莞 2624.63
GDP第三等级竞争
中山 1034.00
惠州 933.20
茂名 930.00
江门 921.00
GDP第四等级竞争
湛江 770.00
珠海 749.60
汕头 740.92
GDP第五等级竞争
肇庆 526.22
揭阳 448.00
清远 413.50
韶关 393.00
GDP第六等级竞争
梅州 347.30
阳江 346.70
潮州 331.00
GDP第七等级竞争
河源 264.00
汕陵肆尾 247.50
云浮 245.40

按人均GDP分现时省内大概可以分为5个世界:
超伍汪罩级世界:深圳 68673 RMB
广州 63900
特级世界:珠海 52949
佛山 50458
中山 42471
东莞 40005
第一世界:惠州 25175
江门 22448
第二世界:茂名 15924
汕头 14985
阳江 14935
肇庆 14315
韶关 13475
潮州 13134
第三世界:湛江 11511
清远 11506
云浮 10488
河源 9488
汕尾 8843
揭阳 8719
梅州 8433

按人均GDP分现时省内大概可以分为5个世界:腔闹
超级世界:深圳 68673 RMB
广州 63900
特级世界:珠海 52949
佛山 50458
中山 42471
东莞 40005
第一世界:惠州 25175
江门 22448
第二世界:茂名 15924
汕头 14985
阳江 14935
肇庆 14315
韶关 13475
潮州 13134
第三世界:湛江 11511
清远 11506
云浮 10488
河源 9488
汕尾 8843
揭阳 8719
梅州 8433

『柒』 开平市的人均GDP,人口,流动,商业区有那些 工业区状况如何 交通如何

开平地处五邑侨乡中部,总面积约1659平方公里,人口约68万(2004年统计数字),辖2个街道和13个镇。共有2个市区,分别为三埠及长沙两条街道,面积约108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因原开平县县城三埠镇被潭江分割为长沙、新昌和荻海三个区域,与武汉三镇有相似之处,故有“小武汉”之称。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隐藏]

二.城市名称
基本概况 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总面积1659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长沙街道长沙光华路1号,邮编:529300。代码:440783。区号:0750。拼音:kāi pínɡ shì。开平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位置·面积】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邻港澳,北距广州市110公里.地跨东经112°13’ ~112°48’,北纬21°56’ ~22°39’;东北连新会,正北靠鹤山,东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邻新兴。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境内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东、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东横贯市腹,地势自南北两面向潭江河各地带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29%,山地面积占2%。潭江、苍江相会,穿流而过,水深河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素有“小武汉”之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散集地。 【民族】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8.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衣族、满族、瑶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语言】开平人的主要语言为开平语(属台山话的类别),多数人懂听广东语,但说广东话则可能会有差异。另外,开平各地方言差异亦颇大,例如开平内大沙、马岗、龙胜等地的口音,说开平话的人也未必能听清楚。【华侨、港澳台同胞】开平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景点名胜】开平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度,年降雨量1700-2400毫米,是旅游度假胜地。开平市的名胜古迹游览景点有开平碉楼 、立 园 、赤坎欧陆风情街、 南楼纪念公园 、梁金山风景旅游区、孔雀湖旅游区、 开元塔公园 、风采堂 、旅游购物街、 加拿大村、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等。 【土特产】楼岗狗肉、 马冈鹅、水口白菜、潭碧冬瓜、水口腐乳、金鸡番葛、金山火蒜、金山灵芝、陂头桂味荔枝、等。【交通】开平市水陆交通方便,开阳高速,325国道横贯全境地,全市通车水泥公路800多公里,市区通各农村镇的道路全部水化。三埠港列为国家一级口岸,有客、货轮直抵香港、广州各沿海各地,其中2艘往返香港的豪华客轮,5小时可达目的地,出租车200辆,公交车线路1—10、13路。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工农业出口产品达380多种,土特产金山火蒜、广合腐乳行销世界,经久不衰;嘉士利饼干、嘉士利五香味花生等系列产品质优价廉,扬名中外。开放改革以来,开平坚持工业兴市,兴办了一批具有八、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企业。目前,全市形成了化纤、纺织、制衣、食品、电子、明胶等支柱产业,嘉士利饼干、花生和广合腐乳等30多个产品获部优奖。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0家,其中涤纶企业集团达25亿元,成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嘉士利、依利安达、味事达、铝业集团等7家企业分别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依利安达、凯德电器、平顺织布等企业被评为全国500 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之一,依利安达、帘子线等6家企业被广 东省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开放改革以来,开平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近年开平市委、市政府坚持“团结发展”的主题,积极营造“安全、赚钱、开心”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外商对开平投资办实业充满信心,目前,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德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均在开平投资设厂,全市现有“三资”、“三来一补”业700多家。国际大企业如美国联信公司、法国GBI公司、新加坡汇 亚公司、香港依利安达公司等均在开平办有高科技企业,它们成为开平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开辟了几个工业园区,用水、用电、用地成本及各项收费均比周边城市低,有利于投资者的初始创业。营造优质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使开平形成了化纤、纺织、食品、电子、医疗、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经济 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等每年均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开平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华侨文化气息。 闻名于世的开平碉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平人文地理的浓厚,区位特点,珠三角经济发展扩张和开平在珠三角的“城郊型”位置,决定了开平广阔的发展规律空间和强劲的后发优势,也使开平成为粤港经济圈的重点组成部分,为港、澳、台及海外实业家投资办实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开平市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商业贸易繁荣,拥有全国第一家县级五星级酒店--潭江半岛酒店,还有四星级和三星级酒店,可为客商提供吃、喝、玩、乐的优质服务,开平已逐级发展成为粤西最大的凉果批发市和水暖卫浴器材市场,目前在开平水口镇筹建的水口卫浴器材展览中心,将成为以后定期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水暖卫浴产品展销会的主会场;水暖卫浴器材贸街也在2001年开始兴建。开平作为全国水暖卫浴器材生产王国和商贸王国的地位已逐步确定,发展前途远大。 开平金融体系稳健齐全,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城乡,可为顾客提供多方多样的金融服务,包括外汇贷款、结售汇业务、外汇买卖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公司机构均在开平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了一个国强大的金融服务网络。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平稳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9.85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6亿元, 增2.29%;第二产业增加值76.79亿元,增长13.32 %;第三产业增加值59.60亿元,增长11.3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 : 51.2 : 39.8。按户籍人口计人均生产总值21934元。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经济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偏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未形成产业链,对住宿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拉动力仍不够。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11亿元,农业发展速度101.61%。全年粮食总产量23.54万吨,减0.78%,其中稻谷21.84万吨,增0.81%;水果总产量3.63万吨,增20.47%;蔬菜总产量28.58万吨,减22.07%;花生总产量0.63万吨,减43.25%;甘蔗(含果蔗)总产4.60万吨,减13.24%。 200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97万亩,减3.33%,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9.94万亩,减0.25%;蔬菜播种面积23.34万亩,减18.79%;花卉种植面积1.31万亩,减1.72%。 2007年林业生产项目有增有减,全年迹地更新面积56527亩,同比增40.62%。零星(四旁)植树22.05万株,幼林抚育54750亩,同比减9.35%。木材砍伐117468立方米,同比减0.24%。 畜牧业生产成果显著,肉类总量5.81万吨,增15.08%;全年生猪出栏量35.61万头,家禽出栏量2903.4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46%和27.46%;禽蛋全年总产量9360吨,比上年减12.43%;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较快,全年水品产量3.49万吨,增8.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市工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增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2.03 亿元,比上年增长13.0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 %。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完成13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6 %;国有企业累计完成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2 %;集体企业完成0.99亿元,比上年减55.57%;股份制企业完成26.99亿元,比上年减19.20 %;私营企业完成4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1 %;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4.88 %;联营企业完成1.04亿元,比上年减22.19 %;有限责任公司完成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4.20 %。 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继续向好。2007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25.71亿元,产品销售率96.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1.16亿元,增长21.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3.54%,实现利税总额16.54亿元,比上年增13.63 %,其中利润总额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9 %。 建筑企业有较大的发展。全年建筑安装总产值15.49亿元,比上年增15%。工程结算收入13.05亿元,比上年增2.03%。实现利税总额0.28亿元,增33.33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4.31亿元,增长42.48%;更新改造完成投资8.20亿元,增长54.44%;房地产完成投资4.28亿元,增长4.66%;其他项目完成投资12.89亿元,减0.48%。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施工项目206个,比上年增加4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9个,全投项目69个。民资投资稳步增加,全年民资直接投资20.73亿元,同比增长25.94%。 镇级投资项目增加,2007年全市镇级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38.44%。 商品房价格上涨。2007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9.5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3.33%;竣工面积11.6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28.97%;住宅销售面积20.5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3.24%;住宅销售额3.23亿元,增长3.9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07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531万人,比上年增0.04%;客运周转量98809万人公里,比上年减0.21%;港口货物吞吐量20.45万吨,比上年减0.04%。 车辆拥有量增长较快。2007年汽车拥有量34103辆,比上年增长9.78%,其中小汽车29573辆,比上年净增3339辆,增长12.73%。摩托车180719辆,比上年增长4.72%。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市人均年函件用邮量11.55件/人,比上年增21.71%。全市固定电话21.18万部,比上年增0.86%,固定电话普及率3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58.1万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5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城市市场消费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71亿元,增长23.1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3亿元,增长11.02%。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6%。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97亿元,增长18.81%。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17.50%。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154513万美元,同比增9.72%。外贸出口总值117328万美元,比上年增14.42%。其中国有企业出口产值12243万美元,比上年减11.19%;外资企业出口产值82471万美元,比上年增21.66%,私营企业出口产值22615万美元,比上年增7.83%。进口总值37185万美元,同比减2.88%。实现对外贸易顺差80143万美元。 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3302万美元,比上年增18.0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15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97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8%。外向型企业592家,三资企业440家,来料加工企业152家。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市拥有星级酒店5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家,二星级2家。2007年全年总共接待游客218.9万人次,比增25.79%;其中国内旅游者177.03万人次,比增25.91%,国际旅游者41.87万人,比增52.53%。旅游总收入11.02亿元,比增58.1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9亿元,按省统一口径增长14.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4 %。 金融稳定。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8.84亿元,比年初增长5.11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75亿元,比年初增长2.53%。各项贷款余额54.00亿元,比年初增12.97 %,其中短期贷款37.92亿元,比年初增19.93 %;中长期贷款15.03亿元,比年初减3.62%。侨汇收入9102万美元,比上年增112.37 %。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就。全年获得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地级市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全年专利申请量530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1家,其中省级25家,江门市级6家;民营科技企业59家,其中省级42家,江门市级17家。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值2.5亿美元。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有中小学221所,其中完(高、职)中15所,初中27所,小学 17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5 所。全市在校学生共 132545人,其中小学生71017人,初中生37159人,高中阶段在校生15395人。幼儿园37 所,在园儿童19568人。电视大学1 所,在校本科生1067人,大专学生1306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小学毕业生升入学率100 %,非正常流动率为0 ;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与上年持平; 17周岁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99.8%,与上年持平;初中入学率99.8 %,与上年持平,毕业率99 %,与上年持平,非正常流动率0.7 %,比上年下降0.3 个百分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7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普九”五率连续第十八年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要求。全市初中毕业生11294人,升学率为94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江门市下达的“普高”指标。全市高考录取人数3869人,,比上年增加102人,其中本科录取人数1528人,报考录取率69.19 %,高中升学率为79.5 %,全年投入5338 万元,新建改建校舍97586万平方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有文化馆1间;文化站15个;博物馆1间;美术馆1间;图书馆6间,总藏书量28.3万册,其中镇图书馆藏书量15万册;粤剧团2个;市(镇)影剧院5座。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15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防治所、站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病床床位1428张,其中医院1016张,卫生院352张。卫生技术人员2300人,其中执业医师588人,执业助理医师200人。 体育事业有新的突破。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积极组团参加江门市第六届运动会,我市体育代表团凭借较强的实力 ,在参赛的四市三区共7个代表队中,以78.25枚金牌、总分2315分的成绩首次位列金牌榜、总积分榜的第三位。成功承办2007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举行了中国女排VS开平男排公开赛。2007年开平市招商洽谈会暨传统龙舟赛。 十一、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有所增长。2007年年末全市总人口683171人,其中男性341967人,女性341204人。非农业人口246056人,占总人口的36.02%。全年出生人口7006人,出生率为10.28‰。死亡人口5259人,死亡率7.71‰。全市净增人口1747人,自然增长率2.56‰,比上年下降3.29个千分点。 劳动就业压力有所缓和。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372978人,比上年增1.60 %。其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79017人,减8.1 %。失业人员人数292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59人。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日益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56583人,参加养老保险的有86558人,参加医疗保险的有44902人,参加工伤保险44377人,参加生育保险29549人。20275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 社会安全问题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重视。2007年,全市共发生工矿企业事故3宗,比上年减少25%,工矿企业事故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0.21人。道路交通事故597宗,比上年减少21.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9人,同比下降14.8%,万车事故死亡3.15人。全年发生火灾事故2宗,比上年减少98.9%,死亡人数0人。亿元GDP事故死亡0.49人。 十二、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城镇职工人均工资15978元,比上年增长14.97 %;农村人均纯收入5659元,比上年增长4.99%。居民住宅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竣工住宅面积11.60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20.58万平方米。 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继续改善。以创建“文化先进市”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大力推动侨乡文化建设,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继续增加。2007年新增开平市标兵文明单位5个,广东省文明单位1个;开平市标兵文明村14条,广东省文明村1条。自1991年以来,已创建各级文明村(单位)463个,其中广东省文明村6条,江门市标兵文明村30条,开平市标兵文明村267条;广东省文明单位(窗口)8个;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16个。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开平市管辖小区从一开始的长沙和新昌两个管区发展到如今9个管区(长沙、新昌、靳头、荻海、港口、冲橙、簕冲、祥龙)、13个镇(月山、水口、赤水、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楼岗、三埠)以及翠山湖工业区和苍城工业区。
开平规划用地面积达2000多公顷,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中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也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逐步实施。 河北以接轨国际市场为目标,加强接轨京津,实现京津冀六大融合,即观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交通融合,人才融合和规划融合。将河北建成京津外资流转扩散基地,产业转移成在基地,高科技产业配套基地,现代物流仓储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位于京津冀经济圈腹地的唐山市,依托曹妃甸和京津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开平区作为唐山的中心区,正面临前着所未有的机遇。 开平区矿藏丰富,煤炭,矾土,陶土,铝矿石,红沙,白沙等已探明储量均达到数百万吨。其中石灰石储量达到3.48,可谓物华天宝之地。 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开平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三产物流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农业以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养殖加工业为主导,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逾万亩,特色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千亩,养殖业以牛、猪、禽、鱼为主,占大农业的比重达56%。 工业以钢铁、陶瓷、水泥、煤炭、耐火保温材料等行业为支撑,主要产品达500多种。钢铁行业全部实现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主要产品有螺纹钢、带钢、角钢、棒材、线材、焊管等,年生产能力500万吨;陶瓷行业全部实现天然气、煤气烧成工艺,主要产品有建筑卫生陶瓷,年生产能力1.5万吨,日用骨质瓷,年生产能力1200万件;耐火保温行业全部实现天然气、煤气烧成工艺,主要产品有普通耐火保温材料、炭化硅、氮化硅等,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水泥行业向高标、特种水泥发展,主要产品有矿渣硅酸盐水泥,年生产能力200万吨;煤炭行业主要产品为烟煤及精洗煤,年生产能力240万吨;机械制造行业主要产品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铁路器材等。 物流业主要有钢材市场、陶瓷市场、建材市场、汽车贸易市场及蔬菜批发市场。 唐山宝业集团、宝新集团、滦河集团为全国知名企业;银水集团、陡河集团均为全省知名企业;唐山华岐焊管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高频焊管生产企业;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日用骨质瓷生产基地,产品在2001年被上海亚太经合首脑会议(APEC)指定为宴会用瓷。开平商贸繁荣,以冀东汽车交易中心、开平温州商城、华北建材市场等为代表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物流发达,在华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捌』 江门市各镇gdp

2009年江门市各区县GDP排名 排名 区县 GDP(亿) 增长率 1 新会区 351.75 11% 2 蓬江区 328 11.1% 3 台山市 193.47 10.6% 4 开平市 169.12 10.5% 5 鹤山市 144 10.8% 6 恩平市 87.4 10.8% 7 江海区 83.60 13.5% 江门市 1355.26 10.8%

『玖』 2010广东各市人均gdp

广东45636亿元,增长12.8%
广州10589.86亿元增长13.3%
深圳 9496.67 亿元 增长11.9%
佛山5638.47亿元,增长14.0%
东莞4246亿元,增长10.3%
中山1826亿元,增长13.5%
惠州1730亿元 增长 18.01%
江门1550亿元,增长14.3%
茂名 1489 亿元 增长15.23%
湛江1406亿元,增长14.2%
珠海 1277亿元 增长14.5%
汕头 1218亿元 增长13.88%
清远1100亿元,增长21%
肇庆1050亿元,增长16.5%
揭阳832亿元 增长17%
韶关660亿元,增长约12%
阳江641.8亿元 增长约15%
梅州603亿元,增长13%
潮州 555亿元 增长13.23%
河源474.56亿元,增长13.1%
汕尾470亿元 增长16%
云浮452亿元 增长14%

阅读全文

与江门市各市区人均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