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资房地产拉动GDP的后果
我国搞投资房地产不但能拉动GDP,而且房地产看得见,摸得着能反映政府业绩。税收不少,内地方资金大把大把。可是容后果也非常严重,一房地产改变了居住的属性,变成了资金替代品,如果出现情况,就会引起社会动荡;二由于没有科学的规划,很多地方出现多次动迁,浪费了财力,GDP可以多次计算;三破坏了生态平衡,现在城市里面晚上看不到星星,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有的社会配套没有跟上,水电煤等供应出现的缺口也不少。
Ⅱ 中国目前房地产及拉动GDP的比率是多少
中国房地产目前,在销楼盘都在套现,降价促销。土地供应量,急聚下滑,没有特别便宜的土地和开发商,几乎是没有人拿地,全国房地产价格同比2010年整体价格下降10%到22%,普通住宅价格下降的最多,其次是高档别墅和商业用房。
根据权威部门发出的统计土地和房增占国家税收的30%-35%拉动GDP的比率大概有25%-30%,我的这些东西根据经验和脑子里的一些数据形成,您可以代参考,不完全正确。
Ⅲ 中国2017年gdp增长为什么下降0.2
1.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是由政经结合,经行政首长谋划的,结合政治任务,以政治前程为激励力的官场商场结合的投资型增长经济。在执行层面,由政体辖区内的官员发令,形成了人财物层层响应的规模、复制、官商一体的项目开发型,以公共消费为切入点快速走向国际标准的裙带关系经济。其表现为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点上的规模迅猛扩张,还没有顾及社会效率和利润,尚未完全认识到更没有做到生产为消费服务。相反,生产劳动束缚人的自由,迫于生计或追求升官发财梦而努力读书拚命劳动,为生产而生产为学历而读书。国家力量是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相提并论的,政治业绩与经济收益兼得之激励力是任何行业都无可比拟的。经济由政府官员控制,具有政治色彩;升官发财需要大搞项目,搞获取回扣旱涝保收项目,搞那些规模大、价格可随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费项目。搞项目由政府出面银行出资且官员无风险操作是市场经济中绝无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价失控,政治业绩和经济回报必然双双丰收,从而大开发大投资之势自然不可当。当升官发财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时候,在政治前程离不开项目经济的情况下,以社会基础建设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GDP增长就是绝对的结果。因而说,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这是突破常规经济律建设中国特色道路的创举。2.复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进外资是GDP增长的高平台新起点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下,通过购买世界先进的生产线,然后模仿制造、改进工艺并学习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和规模是GDP增长的高新基础。生物科技引入农业使粮棉畜牧林产量翻番增长,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降低成了生活品产出成本,而且留给发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产的用地大幅增多。中国开放早期就强调引进外资,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同国际接轨。这在经贸和资金及其运作上,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形成了GDP增长软设施。如此十几年下来,很快就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同时通过科教兴国培植民族创新能力以赶超世界水平。这是走捷径实现经济腾飞的英明之举。3.农民及廉价民工等绝对多数人的勤俭节约和国家资源存量变现、高物价是GDP增长的实质所在农民和广大低薪劳动者节衣缩食支持了大出口大加工赚外汇,从而储蓄了劳动成果积累了资本,支持了货币信贷过多、外贸顺差过多和公共设施建设。这样就填充了GDP总量猛增的空虚。同时,十多亿人的勤俭节约支持一、二亿人的共产主义生活,必然出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城市亮丽门面效应。存量变现和高物价意味着物资总量未变,以货币标记的GDP和财税帐面却平地起大厦。物资采购、项目发包中的回扣交易使价格大幅度增长,货币贬值;行业垄断收入和房地产等的高物价形成充货膨胀。此二者造成货币标记的GDP高增长,货币需求和发行量不断增加。4.汽车住房带动的路桥建设和造城运动所形成的公共规模消费是GDP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龙头力量衣食经济反映在恩格尔系数上,是温饱先行经济。由于其规模小,占用资金量不多,基本上属改革开放早期目标和私营经济活动范围,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十年GDP增长的龙头力量。改革开放的后十年阶,住行经济由于级差大规模大投入大,可以说是豪华型经济。房地产由国家控制,汽车则属大企业,养车费用高昂,路桥建设涉及到地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场与商场结合,大手笔项目规划经济推动GDP空前高涨。加之低利率房贷车贷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费,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涌入高消费群,成功地刺激了内需,使GDP高增长有了着落点。
Ⅳ 房地产占中国总GDP的百分之多少
根据2018年的数据抄统计,房地产占中国总GDP的百分比是14.68%。
2018年房地产行业所产生的GDP大概是12万亿-0.51万亿+0.48万亿+0.12万亿+1.31万亿=13.21万亿人民币。
2018年,中国的GDP总值是90.03万亿人民币,那么房地产行业所占的GDP比例大概是:13.21/90.03*100%=14.68%。
一个统计年度中,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计算,应该是:房地产GDP=本年度一手房交易额—上年度已计算的建筑成本金额+本年度待售一手房建筑成本+二手房交易服务费和税费。
(4)2017年房地产带动gdp扩展阅读:
房地产行业计入年度GDP的范围
1、当年交易的一手房,以交易市场价格计入GDP。
2、当年建好待售的一手房,以建筑成本价格计入GDP。
3、二手房交易不论是否增值,都不计入当年GDP,但是二手房交易产生的服务费和税费等是计入GDP的。
4、自建房不会按照市场价格计入GDP,但自建房的建筑成本(比如建筑材料,工人劳务等)是可以计入GDP的。不过在本文讨论中,没有将自建房纳入,因为它不是我们常说的房地产行业的最终成果。
5、房地产租赁所得计入GDP。
Ⅳ 房地产对GDP的影响有多大
算了吧,这样算是不对的。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房产与GDP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房产对GDP的影响力绝不止问题中的这个比重。当然你可以当是示例,做题目用的。但影响不可能这样。
Ⅵ 房地产对GDP影响大吗
2018年全国GDP80万亿,房地产GDP贡献15万亿,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上下游的行业如装修,设计,建筑,销售,物业等占总GDP的三分之一。所以,房地产行业在整个国家GDP贡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Ⅶ 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有多大
中国房地产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及前景分析1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己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1998一2007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由6.32%增加到13.56%,年均9.68%;从1998年到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率由8.71%上升到15.93%,年均12.61%;综合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所得到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总贡献率由1998年的15.03%上升为2007年的27.49%,平均达到了21.76%。[1]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积累财富的过程。房地产的有用性和实物形态的长期稳定性,使它成为社会财富的聚宝盆,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居民住房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在中国这样人多地少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让大多数居民拥有住房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生活。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的房地产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仅二十几年,正处于成长阶段,仍未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同时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可借鉴的国外成熟经验不多,因此,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只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做出实证研究来找出相应的合理途径。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工业承载基础薄弱,又处于后发劣势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像房地产行业那样能大范围带动经济尤其是落后地区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这一点上不能盲目与发达国家相比。至于说到房地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动经济与稳定经济的重要性。首先,从拉动经济方面来看,房地产产业可以拉动上下游60余个行业。考虑到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关联产业和拉动消费对GDP的拉动,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超过20%。其次,从稳定经济方面来看,由于产业关联度高,房地产产业的大幅波动
Ⅷ 中国靠房地产拉动的GDP有什么意义
工资是房地产倒逼的结果。
生产成本飙升,土地,用工,通胀,,。总金额多了,版实际都是水泥块,其他消费权必须缩减。
消费结构恶性失衡,导致最大问题是生产成本飙升,出口优势逐步下降,生产力被扼制。
大豆,粮食,肉类,石油,天然气,芯片,刚需进口花费
机电产生,电器,电子,服纺,外汇即收入来源
这些收入怕是最终会陨落,汇率再一贬。人力是可以附加在产品出口,但是你已经不是出口人力产生,非人力部分受到外贬内通胀的影响成本,汇率贬了还是没办法出口,成本依然高。
Ⅸ 2017房地产下滑,中国靠什么带动经济
1、房地产下滑,所占GDP比重下降,但是并不能影响中国整体经济发展;
2、中国人口众多,人民消费一直快速增长;
3、国家简政放权,减税退税政策也在一步步落实;
所以相信国家经济一定会越来越好。
Ⅹ 关于房产对GDP的影响
有个误区,房产对GDP影响是非常小的,或者说,房产对于中国的GDP统计,影响是非常版小的,08年中国权计入GDP的房地产增加值(中国统计的是增加值而不是总值)非常之少,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计入GDP的部分相当于菲律宾,所以中国GDP水分很多,很多项目要么估计报低要么漏报。
再说说廉租房,香港模式已经证明了这是个失败的政策,中国房地产之所以让政府很为难乃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有所居”思想作怪,能够拥有自己的产权房,美国日本的年轻人很少才能做到,而中国每个年轻人都会这么想,这才是政府的压力。政府的政策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房屋租赁业,改变民众思维,改买房为租房。廉租房这种模式还是算了,干扰了房屋租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