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投资率占GDP比重高有什么解决办法
政府把全民的财务还给全民,让人民自己去掌握。
政府只负责公共事业投资,不承担经济实体的经营。
『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变化数据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简单来说,瓦格纳定律是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增长,公共开支的份额会随之增大,而且公共开支增长的幅度要大于经济增长幅度。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高低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我国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转轨决定的。
(2)2019年我国投资占GDP比例扩展阅读: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20年来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情况从改革开放伊始,经济学家就注意到在我国财政运行中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财政支出迅速膨胀的现象,财政收支差额带来的财政赤字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986年政府出台了财政赤字不得再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明确规定。
这一规定在1994年《预算法》更加明确。财政赤字只有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而相继到来的偿债高峰又一次把财政推向危机的边缘,‘借新债还旧债”成了没有办法的选择。
正是在这样的财政困境中,有人提出了提高‘两个比重”的主张,即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叁』 求2000-2019年消费、出口、投资数据及其占GDP比重的数据表
我今年的那个十年的表呢,应该是都不断提升的。
『肆』 2019年政府投资占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19年正式投资占gdp支出法多少比率?2019年,政府投资战ttb相对是合理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只能这样选择才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伍』 我国每年对军事的投入占到GDP的百分之多少
年份 军费占GDP比例(%)
1999 1.20
2000 1.22
2001 1.32
2002 1.42
2003 1.40
2004 1.38
2005 1.35
2006 1.41
2007 1.44
2008 1.39
2009 1.43
2010 1.30
2011 1.27
2012 1.29
2013 1.27
2014 2.00
这数字和外国对中国的国防开支对比回数字偏答小。
『陆』 中国投资占GDP比重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铮、刘羊旸)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样,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 “2006年,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谢伏瞻说。 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四个季度的全国GDP增速分别为10.4%、11.5%、10.6%和10.4%,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平稳。 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产量超过49000万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增长31.0%。 投资增幅回落,消费增速加快。200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0%,增速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4%,增幅均比上年加快。 谢伏瞻同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仍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 “展望2007年,总的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谢伏瞻表示。
『柒』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5%左右,投资则高达40%以上。请分析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政
居民为何消费不足这个事情太复杂。投资则高达40%以上?这个数据你从哪里来的?钱存进银行这个不算了,利息跑不赢通胀。。。消费不足主要原因还是钱不多,但要花钱的地方多,在社会保障相当于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你敢消费?想买就买?中国人总体物质水平还未达到把存款拿出来消费。有存款但不舍得消费,衣食住行这是必须的,这部分花的钱已经占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什么都涨价(央行印钞票太多,顺差太久,四万亿投资数量太大,没有严谨考虑总体货币水平),什么都难(看病,读书,养孩子,养老,各种奴,各种压力)。加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老爸养儿儿养儿,普通家庭而言父母把钱花在你身上,他们本身没有什么消费,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你也为儿子准备,也没什么钱消费,一辈又一辈(富裕家庭除外)。有效措施这个真是任重而道远了。政府也在渐渐改善,例如加快社会保障的进程,将医保范围扩大,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减负),提高工资(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其余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地方和民间投资共同出力拉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将国民财富提升,不过这还要关系到合理分配的问题,贫富悬殊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GOV不承认),进一步改善教育等等。只有大家的可支配支出多了,保障到位了,大家才敢去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一套房子花了十几年的积蓄。。。你还怎么消费,还想追求生活品质?笑话。
『捌』 我国基础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
中国第一、第二、
比重分别是15%、52%、33%,而世界平均是5%、31%、64%。
*可以这么说,低收入国家的
在
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第二和
在
所占的比重很小;第二,中下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
在
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经二和
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则很大;第三,高收入国家的
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更小,
相对
则更小些,第三产业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则达到更高程度。。(低收入国家指1993年人均GNP在195美元及以下国家。
指1993年人均GNP在195美元以上和8626美元以下的国家。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国家按1993年人均GNP2185美元进行划分。高收入国家指1993年人均收入GNP在8626美元以上的国家。)
我国
的发展情况,目前,它正介于低收于国家和中等国家之间,即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认识并体会到:理解掌握
与国人生产总值的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常可以通过它们在
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而
在
中的比重能够在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
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和对外某此更高层次的
的需求,只有第一、
发展了,农业和工业的
提高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
,才可能有从力、物力、财力去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当第一、第二产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工业化、社会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劳动者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板书)
因为,没有商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
等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即取决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又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玖』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与国外情况对比如何
GDP是由投资、抄出口、消费所组成。人民币汇率升值,投资方面,增加外资入境投资成本,外资入境投资减少,削弱就业,但是却有利于本国投资者境外投资;出口方面,升值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代工企业受打击,引发大批工人失业。消费方面,有利于国民境外旅游、出国留学,带动服务业增长,提高服务业就业人数。表面看,有升有降,好像可以打平,深入一点看,就业不足,直接导致消费疲软,仅仅依靠人民币升值,而提高出境消费,对提升GDP有限。GDP的增长,必须要以就业为前提,就业是根本。由此可以推断出,人民币升值,将会严重影响我国GDP增长。
『拾』 中国投资占gdp多少
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00),比上年上涨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5%,按本币计算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按美元计算为69884.70亿美元,年均汇率为1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IMF预测,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为每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比上年的6.7704升值3.3%。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按美元计价的现价GDP规模为69884.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 IMF推算,2011年中国年中人口数为134812.1万人,比上年增加670.7万人。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现价GDP为33989元,折合5184美元;人均实际GDP为11466元,同比增长8.9%。 IMF估算,2011年中国PPP GDP规模为113162.24亿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11963.28亿国际元,增长11.8%。人均PPP GDP为8394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850国际元,增长11.3%。2011年中国PPP GDP占世界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4%,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人民币对国际元的比率从上年的3.933贬值至4.049。 IMF预测,2011年中国总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4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民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达53.8%,提高0.4个百分点。 IMF还预测,2011年中国CPI年均上涨5.5%,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年末CPI涨幅将回落到5.1%,比上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将增长15.6%,其中货物出口增长15.6%,均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总值将增长16.5%,其中货物进口增长16.5%,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5.5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26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石油出口量将达27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 IMF预测,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将达956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GDP的比重将达2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将达102806.85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的比重为22.4%,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财政赤字7194.8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IMF预计,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将达3605.36亿美元,比上年的3053.00亿美元增长18.1%,占GDP的比重为5.2%,与上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