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7926万元发展到2000年的41004万元,增长5.17倍,年均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
衡阳地处湘中偏南,湘江中游,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东与衡山交界,南毗蒸湘区、石鼓区、衡南县,西邻邵东、祁东县,北与双峰县接壤。东西宽74公里,南北长55公里。现辖26个乡镇,893个村,总人口113万。县城西渡镇距衡阳市18公里,是衡阳市发展前景最具优势的卫星城。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衡阳县自西汉建制,名人辈出。明末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清廷兵部尚书彭玉麟,伟大的革命先驱夏明翰,近代著名书画家曾熙,当代著名作家琼瑶、唐浩明,国画大师钟增亚,无不孕育于这片古老的热土。山川神奇,风光迷人。西部石船山下,建有与“仁甫草堂”齐名的“湘西草堂”,系王夫之(王船山)隐居著书之地,中外文人墨客多慕名神往。境内东部岣嵝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衡阳市唯一的国家森林公园,相传大禹治水曾登此山,山上现存二峰之一、禹王碑、嫘祖殿、禹泉等数十处名胜景点,是旅游胜地、避暑仙境、度假乐园。中部的伊山寺,乃东晋政治家桓伊幼时读书习武、晚年隐居修身之处,有宋徽宗御笔亲书的匾额。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粮食、油料、棉花、肉类总产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境内蕴藏花岗石、大理石、黄金、瓷泥、五氧化二钒、煤炭、陶土、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界牌瓷泥以纯白无杂、含铝最高著称于世,总储量达4000万吨以上,被国际瓷品业命名为“衡阳土”。花岗石蕴藏量达8亿立方,品位之高,储量之大,属国内少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衡阳县是位于湘中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现有耕地面积88.6万亩,其中水田79.03万亩,旱土9.57万亩。常年农作物播面250万亩左右,粮、棉、油、猪等大宗农产品先后跻身全国百强,全省十强。1992年,全县双季稻过吨粮,亩产1012.7公斤。1993年,冬季农业开发取得突破,冬种油菜被誉为"湘南一颗明珠"和"湘南一枝花"。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该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思想,进一步开展了蔬菜、湘莲、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区域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全县发展优质稻40.6万亩,种植玉米、高梁、大豆等高效旱粮作物10.3万亩,种植棉花、香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18.36万亩,种植蔬菜36万亩,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旱粮、优质棉花、优质油菜和商品蔬菜为五大主导产业,名、特、优、新产品大放异彩的崭新生产格局。 支柱产业,优势突出。按照“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思路,初步组建了造纸、医药、电器、水泥、家具、梳篦、陶瓷、建筑等8大企业集团。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得到加强,重点扶持了30家骨干民营企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黄龙玉液酒、西渡湖之酒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奖”和巴黎国际博览会“世界之星”奖;湖南最大的户型中央空调生产基地落户在县城科技工业园;“天天见梳篦”占全国梳篦市场的三分之一;比外,还拥有锐高电线电缆厂、三和食品厂、楚江电器设备厂、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全年新办各类乡镇(民营)企业620家。区位优势,交通便利。衡阳县紧靠衡阳市区,县城距市区不足20分种车程,根据衡阳市“十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连塘(三塘)接渡(西渡)战略,十五末,县城西渡将与衡阳市城区连为一体。京广、湘桂铁路傍境而过;107国道和S315、S325省道贯通全县,公路总长1500公里;以湘江、蒸水为主航道的水上运输极为方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3.34亿元,工业总产值61亿元,农业总产值36亿元,财政收入1.4亿元,年可用财力1.1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1%,完成保费收入5820万元,计划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达到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内完成40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化水平达到40%。 县境南临衡南,北抵双峰,东接衡山,西界邵东,南北最长55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总面积2558平方公里。衡南县地处五岭上升和洞庭湖下陷的过渡地带,即“衡阳盆地”北沿。在盆地中心部位沉积着第三系红岩层,厚约3000米。东、北、西三面一系列穹窿带均以中南部红色盆地为轴心,吴环绕排列,构造体态各异。天光山属罗霄山余脉,海拔814米,是衡南第一高峰。天光山山脚下的大宜冲,总面积5000多亩,平在面积在1000亩以上。冲周围有大小山峰10多座,山山相连、峰峰秀丽,山谷幽深、怪石嶙峋,四处鸟语花香、泉水潺潺,被人们称为“世外桃源”。境内有湘江及其支流耒水,蒸水等。湘江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口分为东西两支,至芦林潭又汇合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湘江支流众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较重。零陵以上为上游,流经山区,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占25%左右。零陵至衡阳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红层盆地错落其间,河宽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200吨驳轮。衡阳以下进入下游,河宽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300吨驳轮,沿河泥沙淤积,多边滩、心滩、沙洲。衡阳气候特点,年降水量1452毫米,年平均气温17.9℃左右,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30.3℃,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衡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南岳衡山四季也是皆有所赏—春日烟云、盛夏苍松、金秋日出、严冬白雪,尤其属于“云锁衡山”与“衡山冬雪”最为美观。境内矿产资源有煤、铁、铜 、钨、萤石、重晶石、盐等。铁市的铁、车江的铜、潭子山的重晶石较有重要地位。盛产油菜、烤烟、茶叶、柑桔、黄花等。其中京山乡的椪柑、宝盖乡的无核蜜橘是特产。是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工业主要产品有布、机制纸、原煤、合成氨、轴承、交流电动机、钨砂、重晶石、水泥、莹石等。 还有矿产界牌镇碗泥,远逍63个国家。衡阳县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 民国年间衡阳县先后属第五督察区管辖、第二督察区管辖。31年1月,析衡阳县城区及城郊3个乡置衡阳市。县、市治同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8日衡阳解放。衡阳县隶属衡阳专员公署。1952年4月,根据政务院决定,析衡阳县东南境一、二、四、九区置衡南县。7月,衡阳县治迁西渡。10月,撤衡阳、郴州、零陵专员公署设湘南行署,衡阳县隶属湘南行署。1954年7月,撤湘南行署,复设衡阳专员公署,衡阳县属衡阳专员公署。1968年9月,改衡阳专员公署为衡阳地区,衡阳县属衡阳地区。1983年5月,衡阳地、市机构合并,衡阳县隶属湖南省衡阳市。 民歌、民谣也是衡阳民间流行最广和口头说唱文学,涉及内容五花八门,有劳动歌、时政歌、仪仗歌、情歌、生活歌、传说歌、儿歌、杂歌之分。歌谣有节有韵,朴素自然,亲切动听,在田间工作地上或婚丧、礼庆之时,用唱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歌谣既是一种娱乐脚本,还是劳动人民交流感情、传播工艺,歌颂良善,鞭挞丑恶的一种方式。《九工十八匠歌》中《窑匠歌》的唱词:“泥要熟,水要匀,砖的八角才分明……”又如《十里送郎》的唱词:“送郎送到一里亭,挽手同行劝郎君;妹有父母高堂垒,难跟小郎去私奔。劝郎银钱莫乱花,积钱攒米好讨亲……”就是例证。它生动活泼,脍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衡阳县又有“故事之乡”美称,神话、传说、寓言、笑话在民间广泛流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们在茶余饭后或田头劳作之时,用说笑话、讲故事来进行消遣和解除疲劳。长辈还以讲故事、说笑话作为一种“奖品”,奖给那些勤劳听话,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我市近年来收集整理出版的《民间故事集成》,就收集了神话故事600多个,它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劳动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些神话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是人类文明初期对客观世界自发的、幼稚的折光反映。传说与故事蕴含着某些历史本质,并用以表现人民群众对历史上某些人和事的理解及情感。如表现面临困难仍积极进取 的神话《大禹求金简书》;赞扬为官清正,不畏权奸的传说《斩管带》;歌颂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故事《过九海岭》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期待”。因而家户喻晓,人人皆知。“二月八”又称庙会、老农节,这是农民买卖农具的一个节日。一到这天,需要购买具的农户都会去赶“二月八”,那些手工业者、商人象摆展览似的把自制、自营的农具摆在集镇大街上,任凭农户选择。竹木铁器,规格多样,品种齐全,价格合理,买卖公平,购销两旺。买卖双方都会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衡阳县农村经济方面,共有耕地面积88.6万亩,其中水田79.03万亩,农业人口103万。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粮、棉、油、猪在国内久负盛名,分别跻身全国“百强”、全省“十强”。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5.57亿元,粮食总产量67.4万吨,油料总产量62万吨,棉花总产量12万吨,出栏生猪175.8万头,出笼家禽1200万羽,起水鲜鱼2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工业基础方面,200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5万余个,其中乡镇企业2.8万余个,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工业行业涉及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电子元件、建筑材料、采矿、电力、冶炼、造纸、印刷、食品、饲料、纺织、竹木制品等20多个行业,西渡造纸厂、衡阳县氮肥厂、湘衡彩印厂、衡阳县无线电二厂等国民所有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均在1000万元以上,年产值均在800万元以上,年利税均在100万元以上。天天见梳篦厂、广东家俱厂等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年利税150万元以上。衡阳县界牌陶瓷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全年可开采瓷泥50万吨以上,供应13个省200余家瓷厂。据初步核算,2008全年共实现GDP1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8.98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6.10亿元,增长11.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5.6:33.4:31.0,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1.6和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
B. 为什么说邵东有140万人口
2018年年末邵东户籍总人口为134.19万人,常住人口91.06万人,这是官方统计的数据
C. 湖南GDP超200亿的县市是哪些
NO1:长沙市:
地区生产总值跨越5000亿元,达560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4%以上;辖内财政收入迈过千亿大关,达1330亿元,增长28.55%,地方财政总收入668.11亿元,增长30.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0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亿元,增长18%。经济实现逆势增长。
NO2:岳阳市:
地区生产总值1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财政总收入183.8亿元,增长3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8亿元,增长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7亿元,增长17.5%。
NO3:常德市: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00元(457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0.1亿元,增长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增长37.8%。
NO4:衡阳市: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0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4%。财政总收入153.93亿元,在2010年至2011年增长51%的基础上,继续保持38%的增长速度。GDP连续37个月保持13.5%以上的增速,财政收入连续39个月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NO5:株洲市:
全市GDP达到1550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达到175.3亿元,增长33.9%;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5亿元,增长36.6%。
NO6:郴州市: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5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150.1亿元,增长3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0元,分别增长13.4%和18.5%。
NO7:湘潭市: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达到100.8亿元,同比增长34.5%。
N08:永州市: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70.5亿元,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68元。
NO9:邵阳市: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6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2.5%;实现财政收入66.3亿元,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4270元,增长13.5%。
NO10:益阳市: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13%;完成财政总收入60亿元,同口径增长32.8%;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增长33%。
NO11:怀化市: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3亿元,增长14%(预计数,下同);完成财政总收入75.2亿元,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
NO12:娄底市: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2.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增长34%;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0.25亿元,增长24.8%。
NO13:张家界市: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1.25亿元,较上年增收近7亿元,增长27.9%。
N014:湘西自治州: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30.1%,投资增长3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3%和15.7%,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D. 邵东堡面前乡斫曹乡双凤乡这三个贫困乡谁的经济最差
GDP:双凤乡 斫曹乡 堡面前乡
人均:斫曹乡 双凤乡 堡面前乡
财政: 堡面前乡 斫曹乡 双凤乡
总体来说这3个乡都属于邵东偏远乡镇,数据可以去邵东政府网查统计。
E. 湖南邵东人是不是很有钱啊!比广东穷县廉江强得了一倍不
2016年,邵东GDP336亿,廉江GDP472亿,人均都是三万多,邵东比廉江多一点点。
F. 湖南省邵东县邵政纪(2018)23号文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旧年过了,在每一年都有新的文件下答,在湖南省邵东县的邵政纪伟宣布2018的23号文件,内容是改革开放,人人有责,是大家都应该、努力去发展,还有很多的具体项目,要大家明白开放,是对农民有益的。
G. 邵东财政收入在湖南省排第几
2013年12月31日,邵东县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包括基金收入)124235万元,首破12亿元大关,5年接近翻了一番,较专上年同期增属加27455万元,增长28.37%,超年初预算目标任务13.37个百分点,超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0.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财政总收入和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51105万元,同比增加27491万元,增长22.24%。
2012湖南省各县市排名 2
012GDP 财政 收入
01 长沙县 880 150
02 浏阳市 811.1 46
03 宁乡县 732.49 42
04 醴陵市 395.33 36.26
05 耒阳市 302.13 23.55
06 攸县 251.97 22.22
07 汨罗市 234.41 17.16
08 湘阴县 232.64 8.2
09 湘乡市 231.78 13.86
10 邵东县 228.97 12.42
H. 邵东和新化哪个强一点😳
邵东完胜新化.
2018年一季度邵东的经济数据 与 新化 2017-11/12的数据对比.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3946万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83185万元,增长2.6%,二产业增加值252887万元,增长10.6%,三产业增加值237874万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5:44.1:41.4。
二、农业生产健康发展。1-3月,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43987.06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农业46083.88万元,增长0.7%;林业1229.49万元,增长7.5%;牧业85362.66万元,增长3.2%;渔业9944.10万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1366.92万元,增长7.6%。
三、工业发展质优量好。1-3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8348万元,同比增长15.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082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216349万元,增长11.24%,大中型企业完成58222万元,增长9.39%。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4106万元,增长14.01%,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 87.9%。
I. 湖南邵东县排全国第几
邵东在全国在185位左右。邵东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所以GDP涨幅慢。
J. 邵东经济怎么样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之东,处于湘中腹地。是邵阳市所辖的经济大县,总人口为内134.5万,一直以箱包生产基地容和打火机出口基地而闻名,曾享有百工之乡之美称。
在2018年,邵东县跨入全省经济排名十强县之内,位居第四,为扯县设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邵东县将会更加繁荣,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上瑞高速和衡邵高速贯串其中,有怀邵衡高铁和娄邵高铁通过,即将规划的邵东军民两用的机场扩建,给邵东的经济腾飞创造有利的条件。
邵东人从打火机、纽扣、小饰品、小玩具等小生意起家,到现在进入房地产、金融业、高科技行业,生意是越做越大了。邵东的国际商贸城即将开业,为在邵东经商者和邵东的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邵东县经济开发区和邵东县生态产业园内引进上百家规模企业,将是邵东的税收主要来源,给了邵东的经济发展有了依靠。
总之,邵东县真的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在不久的将来,邵东将会走向繁荣昌盛的全国强市(县级市)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