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19中国展览对gdp影响

2019中国展览对gdp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31 18:56:41

❶ 中国2019年GDP世界排名是怎样的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9年中国GDP的总量是达到了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这与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个主要发达国家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

2019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率或达30%,发布会上,宁吉喆表示,2019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了10276美元,也就是说突破了一万美元的大关。

他表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续改善;不仅为中国今年将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我们应有贡献。

2019gdp中国多少

99.09万亿元。

❸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世博会素有“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之称。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
一、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际gdp总量增长了6.3倍,实际人均gdp增长了5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4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19万亿元。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在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上海举办世博览会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二、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其次,2001年年初,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正式启动,上海世博会的选址正好处在这一规划区域内,通过举办世博会,将带动这一地区的综合开发,把浦江两岸建设成为一个集综合服务、生态居住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城区,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范例。预计世博展馆直接投资需要人民币248亿元左右。
再次,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可以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投资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上海举办世博会扩大了上海的知名度,为上海吸引国内外资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交通、商业、通讯、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预计可带动5至10倍的投资,初步测算上海举办世博会总投资规模在3500至4500亿人民币以上。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世界博览会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对投入和产出的放大效应相当明显,研究表明,大型展览会本身的投入会衍生出相关产业约10倍的投资,除了主办者和参展商的直接商业收益外,其他相关产业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德国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在153天的展期里就吸引了全世界1800万人去参观。2010年世博会也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综合历年到上海旅游人数、上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状况等,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将创下世博会1 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对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44.2 亿元人民币。
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意大利热那亚博览会期间,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到2010年,上海床位数将增至40万张,如果仅按每张床位收入3 00元算,旅馆业也将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申博成功,将为上海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
5、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由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举办世博会将有效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带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这无疑国内金融服务业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巨大商业机会,因此将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流入上海。另外,上海举办世博会所需大量的资金除了投资者自有资金外,还需要中国金融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国消费需求,特别旅游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热点,特别是众多国外客人来中国参观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进行信用消费,这要求中国金融企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多种金融服务要求。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产生拉动效应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因此,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世博不仅对上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也很巨大。上海周边城市将迎来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长江三角洲现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但离国际大都市距离尚远。上海申博成功,必将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步伐,“关西经济带”迅速崛起的奇迹有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现。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总之,可以看出,上海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促进消费需求,还会带来额外的税收等。可以预见,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起,成为新世纪之初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双引擎”。飞转的“引擎”,将大大提高上海的开放程度,使之更好地与世界融合。同时,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2010年世博会将会带动中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❹ 中国2019年GDP是多少

70892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按照联合国目前的划分标准,中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只是中国人均GDP离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1980年,我国人均GDP约3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现价美元估算,我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

(4)2019中国展览对gdp影响扩展阅读: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2、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

尽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能直接相当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它构成的主要物质基础的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国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数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也更注重提高人均收入和居民的社会公平。

人均GDP的概念和人均GDP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投资取向、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有着内在联系。根据亨廷顿的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GDP增长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是成正比的。

❺ 2019年推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是

消费仍然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从需求结构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国内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实物消费里升级类商品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与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同,消费拉动型经济更具发展潜力。消费对于经济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激活了产业端。不仅如此,消费还能引入竞争机制,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众消费观念和模式不断更新和升级。传统的消费需求结构面临重大挑战。在消费端的压力下,供给端不得不加速科技更新,发展出以消费需求为主的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消费强化价格机制。在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市场通过价格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价格机制能够向生产者传递出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力度,同时也向生产者传递着生产该类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从根本上来讲,消费拉动经济的路径还是通过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增长(GDP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但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模式更为主动。

其一,消费拉动型经济是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导向,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初衷,更具内生发展动力。

其二,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政策效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居民对于新消费需求的愿望迫使企业更为积极地处理过剩产能,这无疑完善了市场的淘汰机制。

其三,消费需求提升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全方位的,消费不仅对产业提出了高要求,对生产者、从业者以及服务提供者也都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社会的教育、创新、保障都需同步跟进,而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

“足不出户、网购天下”。网购早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❻ 中国2019年GDP增速是百分之多少

6.1%

(6)2019中国展览对gdp影响扩展阅读:

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转正,但上半年经济整体或仍为负增长。不过,各大机构及专家均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速或明显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受扩大内需的推动,中国经济将进入市场需求全面恢复支持下的较快回升轨道。预计今年三、四季度GDP增长率将提高到8%以上,全年经济增长率会达到4%以上。

❼ 世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1、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世博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鉴世博会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促进人才的汇聚和使用,使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城市。 2、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秀美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预计2010年上海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对上海当年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此大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000万人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条线路,并将开辟世博会专用的旅游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3、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正积极努力地体现这一主题。 世博会申办成功后,为了提现我国政府的决心,政府筹划了一项巨大的改造工程。预计将花费450亿美元来升级基础设施和兴建新的交通运输枢纽,到2010年5月世博会开幕的时候,上海将拥有两个新机场、几乎可以与纽约相媲美的地铁系统及一个新的游轮码头,并耗资7亿美元在江边开辟散步场所,建立新的停车场、公路和桥梁,迁走了1.8万户家庭和约270家工厂,清理了黄浦江畔最大的污染源,将江边的5.28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世博园区。通过道路、交通、绿化、环保等一系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扩建和改造,把上海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城市。 (二)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经济融合发展 上海世博会将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1、为长三角旅游业提供一次空前的历史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至少有35%的参观者会游览长三角知名景点,根据上海世博局订房数据显示,世博会期间,上海住宿资源缺口约为6万床位/天,极端高峰日缺口将达40万床位。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就是把部分游客住宿向周边1-2小时公交圈的江浙等省的城市分流,届时,周边城市酒店出租率可提高12%左右。为了更好地将长三角融入世博旅游之中,长三角所有城市都已经开展了旅游景区交通标志一体化工作。 2、促使形成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求采纳

❽ 2019世界各国gdp

2019年世界各国GDP已经出炉,美国、中国大陆、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排前六名,分别为214315.52亿美元、143635.77亿美元、50827.82亿美元、38463.33亿美元、28521.36亿美元、28271.8亿美元。
应答时间:2020-07-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❾ 中国2019年gdp总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99.0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0,467 亿元,同比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 386,165 亿元,同比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534,233 亿元,同比增长 6.9%。

❿ 广交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会展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广交会仍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名片”。自1957年起至1978年,广交会是我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至今仍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直接促进了我国出口持续稳定发展,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另外,每年两届广交会可为广州带来60多亿元的收益。广交会之所以始终充满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不断优化管理、完善服务、提高水平、改善环境,始终站在中国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改革的前端,巩固自身优势,树立良好形象。广交会的组团方式、商品结构、布展格局、参展时间等,多年来都在不断调整、改革、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几次重大改革,直接推动了广交会前进的步伐。

世界通过这个窗口挖掘商机;中国通过这个窗口走向世界。广交会在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综合性是广交会的长处,也是其短处。国际会展业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如服装博览会、玩具博览会等,采购指向非常明确,而广交会则不是。为此,广交会结合综合性的优势和专业化的指向,找到一条折衷的新路。经广泛的市场调查,最后选择了改变展览形式———将广交会一分为二,每届分两期举办。第91届广交会开始实施分期举办,即借鉴国际展览业专题分类经验,按照国际惯例调整产品分类和展区设置,一届会展两期举办。这种方式,既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和会展潮流。另外,还通过空间换时间,解决了广交会展位不足的难题,满足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参展需求,获得了大多数参展企业、采购商的认可。

阅读全文

与2019中国展览对gdp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