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的苏南,苏北,苏中分别有哪些城市
截至2016年底,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地级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级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
1、苏南地区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2、苏北地区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截止2016年,苏北共有5个地级市(辖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
3、苏中地区
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及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海安、启东、泰兴9个县级市,如东、宝应2个县,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港闸区、通州区、崇川区9个市辖区。
(1)2016年常州人均gdp排名扩展阅读:
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重新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目标。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扬州)和南京直辖市。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
2003年启动实施沿江八市(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南通三市及苏南地区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五市)开发苏中崛起战略性工程。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开发战略决策以来,促进苏中崛起取得显著成效。
2. 中国五大宜居城市
第一名:广东珠海
珠海市位于广东珠三角区域,是一座美丽的海滨之城,它毗邻珠江口,面朝大海,城市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稳定,有“幸福之城”和“浪漫之城”的称号,是全国文明城市。同时,珠海的经济水平也很不错,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万元,珠海的常住人口达170多万,城市化率达90%。
第二名:山东威海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早在近30年前就是国家卫生城市,可想而知城市环境是多么的优美,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威海的经济发展也不错,年人均gdp超过11万元。威海也在多年前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居城市,来过威海的人,都会喜欢上这座城市。2018年,威海更是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
第三名:河南信阳
信阳城区人口只有85万,但是信阳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信阳有着豫风楚韵的地域文化,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信阳独特的人文环境。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头衔。
第四名:浙江金华
金华市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简称金,古称婺州。金华常住人口550多万,年人均GDP约7万元,但是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金华位居全国第33位,并且入围大陆创新能力最强25个城市之一,是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之一。
第五名:安徽芜湖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常住人口360多万,年人均GDP超过8万元,靠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是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 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是一座非常适合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3. 江苏有几个地级市
截止到2018年5月16日,江苏省共有13个设区市,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
共有96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2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815个乡镇,469个街道。昆山市、泰兴市、沐阳县委省直管试点市(县)。
全省耕地面积687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全省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共26个海岛。沿海滩涂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居全国首位。长江、淮河、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
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类型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南方最大的梗稻生产省份,也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玉米、花生、油菜及多种杂粮杂豆等特色粮经作物遍
布全省,棉花、蚕桑生产稳定,野生中草药材超千余种。园艺蔬菜是全省第-大经济作物。 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丰富,拥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30个,其中15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级保种单位数量全国第-。品牌农产品叫响全国,“三品- -标”有效数达17095个。
水资源: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河湖众多,水系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给江苏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江苏省本地水资源量321亿立方米,过境水量9492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径流占95%以上。
矿产资源:本省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
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68种,其中铌钽矿、含钾砂页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4. 江苏省的苏南城市和苏北城市分别是哪些
苏北包括 (徐州, 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
苏中包括 (扬州, 泰州, 南通)三市
苏南包括 (南京, 镇江,苏州, 无锡, 常州) 五市
江苏省行政区划: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
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
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江苏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共有1201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078个,行政村18073个。
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对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1996年,扬泰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宿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2000年底以来,全省调整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10个省辖市的行政区划,共撤并14个县(市、区)、新设立12个区,基本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
近年来,全省对布局不合理和规模偏小的乡镇、村进行了撤并。1999年至2004年底,共撤并乡镇773个,撤并村17185个,撤并率分别达到39.2%和48.7%。目前,全省乡镇平均面积达80.77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规模达5.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