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什么选取的
各轴段所需的直径与轴上载荷的大小有关。初步确定轴的直径时,通常还不知道支反力的作用点,不能决定弯矩的大小与分布情况,因而还不能按轴所受的具体载荷及其引起的应力来确定轴的直径。
但在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前,通常已能求得轴所受的转矩。因此,可按轴所受的转矩初步估算轴所需的最小直径dmin,然后再按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和定位要求,从dmin处起逐一确定各段轴的直径。在实际设计中,轴的直径亦可凭设计者的经验取定,或参考同类机械用类比的方法确定。
轴的结构设计是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为轴设计的重要步骤。它由轴上安装零件类型、尺寸及其位置、零件的固定方式,载荷的性质、方向、大小及分布情况,轴承的类型与尺寸,轴的毛坯、制造和装配工艺、安装及运输,对轴的变形等因素有关。
(1)初步计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gdp扩展阅读:
轴的扭转刚度校核是计算的轴的工作时扭转变形量,是用每米轴长的扭角 度量的。轴的扭转变形要影响机器的性能和工作精度,如内燃机凸轮轴的扭转角过大,会影响气门的正确启闭时间。
龙门式起重机运动机构传动轴的扭转角会影响驱动轮的同步性;对有发生扭转振动危险的轴以及操纵系统中的轴,都需要有较大的扭转刚度。
轴类磨损是轴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设备问题。轴类出现磨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来制造轴的金属特性决定的,金属虽然硬度高,但是退让性差(变形后无法复原),抗冲击性能较差,抗疲劳性能差。
因此容易造成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微动磨损等,大部分的轴类磨损不易察觉,只有出现机器高温、跳动幅度大、异响等情况时,才会引起人们的察觉,但是到人们发觉时,大部分轴都已磨损,从而造成机器停机。
2. 混凝土混合比的初步计算时应首先确定什么
混凝土配合比首先确定试配强度,再确定水胶比。
3. 求09年各个国家的GDP
经初步统计,2009年美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42587亿美元,同比名义下降1.3%。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29887亿美元,同比实际下降2.4%。
按照日本银行发布的日元兑美元年度平均汇率93.62换算,2009年日本名义GDP为50728.90亿美元,这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继1995年后第二次突破5万亿美元关口。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831计算,约为49092.81亿美元。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初步估算,2009年德国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4044亿欧元,比2008年减少914亿欧元,同比名义下降3.7%。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实际下降5.0%。按现价计算的国民总收入为24470亿欧元,同比名义下降3.5%。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欧元兑美元年平均市场汇率1.3948计算,2009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3536.57亿美元,比2008年36708.12亿美元下降了8.6%,减少了3171.66亿美元。
初步统计,2009年法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9212.50亿欧元,同比名义下降1.4%;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6072.10亿欧元,同比实际下降2.2%。
按照欧洲央行发布的欧元兑美元年平均汇率换算,2009年法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26797.60亿美元,比2008年的28650.60亿美元下降6.5%。
初步预估,2009年俄罗斯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390161.24亿卢布,比2008年的412560.46亿卢布(修正值,前值为416680.34亿卢布)名义下降5.4%。按照2003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实际下降7.9%。
按照俄罗斯央行发布的卢布兑美元年平均中间价31.7669换算,2009年俄罗斯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282.01亿美元,比2008年的16586.01亿美元名义下降25.9%,低于2007年的水平。
初步统计,2009年印度名义国内生产总值(FC)为559086.4亿卢比,同比名义增长9.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MP)为596128.7亿卢比,同比名义增长8.7%。按照2004-05基准期不变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FC)为435782.8亿卢比,同比实际增长6.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MP)为466944.7亿卢比,同比实际增长5.7%。
按照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发布的卢比兑美元年平均汇率计算,200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FC)为11563.14亿美元,同比下降1.8%;国内生产总值(MP)为12329.25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这一数据超过了俄罗斯的GDP。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9年印度人口数量为120328.1万人,以此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P)约为1025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FC)约为961美元。
初步统计,2009年英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3964.74亿英镑,同比名义下降3.6%。按照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2640.77亿英镑,同比实际下降5.0%。全年名义增加值总额(GVA,也称FC GDP)为12619.20亿英镑,同比名义下降2.8%;按照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加值总额为11301.29亿英镑,同比实际下降4.7%,比初值下调0.2个百分点。
据英格兰银行发布的汇率数据计算,2009年英镑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为1.5661,比2008年的1.8537贬值15.5%。以此计算,2009年英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21870.18亿美元,比2008年的26848.82亿美元下降18.5%。2009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落后法国4927.42亿美元。英法GDP之和为48667.78亿美元,已经不如中国一国的GDP总量了。
据巴西税收规划研究所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减免税优惠措施等不利影响,与2008年相比,2009年巴西税收总额仅微幅下降0.14%,达10090亿巴币(1美元约合1.8巴币),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02%,那么可计算出巴西200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6006.726美元.
初步统计,2009年澳大利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原始数据)为12592.21亿澳元,同比名义增长1.7%;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2083.60亿澳元,同比实际增长1.4%。2009年澳大利亚现价国民总收入为12031.06亿澳元,同比名义增长1.3%。
按照年平均汇率换算,2009年澳大利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9892.54亿美元,比2008年的10386.00亿美元下降4.8%.
1 美国 142581亿美元
2 日本 50728亿美元
3 中国 49092亿美元
4 德国 33536亿美元
5 法国 26797亿美元
6 俄罗斯 12282亿美元
7 印度 12329亿美元
8 英国 21870亿美元
9 巴西 16006亿美元
10 澳大利亚 9892亿美元
以上都是初步的数据,确切的数据还要等一段时间。
4. 中国的GDP到底是怎么算的,是不是数字游戏
楼主说的两个问题并不存在,只是楼主不懂而已
第一个问题:
每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公布后都会经过多次修正,如日本每月修正一次;美国每季度修正一次;中国的GDP数据需经过“初步核算”“初步核实”“最终核实”三个步骤,外加每5年一次的经济普查,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中国同一年的GDP数据最终可能出现4个版本。
你看的那些权威媒体的信息没错,只是信息过时了
不过你如果细心点就会发现“初步核算”“初步核实”“最终核实”等提示,209407亿元是“初步核算”值。211923.5亿元是“最终核实”你去网上搜一下,肯定还可以搜出一个“初步核实”值出来
第二个问题:
2007年GDP=2006年GDP*(1+经济名义增速)=2006年GDP*(1+经济实际增速)*(1+通胀率)
13%指的就是经济实际增长率,中国一般不公布名义增长率
楼主自己没弄懂,把实际增长率与名义增长率弄混了
打个比方,去年你家养了100只鸡,今年养了110只鸡,那么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率就是10%。
如果去年每只鸡10元,今年每只鸡11元,那么去年产量为1000元,今年为1210元
单纯看产量就是(1210-1000)/1000*100%=21%,这就是名义增长率了
可以说这么说,2007年中国GDP实际增长率为13.0%
2007年中国GDP名义增长率为22.8%
5.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产面
又称最终产出法,先将社会一至三级产业加以区分后,再把各产业的增加产值相加。
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
当中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渔业等提取天然资源的经济活动,第二产业包括轻纺工业、重化工业等将天然资源转换成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的经济活动,第三产业则包括商业、旅游业、零售业等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
此方法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乃按要素成本计算,若加上间接税,再扣除补贴,将得到按市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方式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物价水平是不断变化的。名目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
名目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了物价水平的因素,所以假如我们现在的物价水平上涨了一倍,那么名目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上涨了一倍。所以名目国内生产总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这时人们引入了实质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经济学上的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舍弃了物价的变化因素,而是使用了基准年的价格水平。举例说,2011年的名目国内生产总值是使用2011年的物价计算出的,而实质国内生产总值是使用2000年的物价计算出的(假设以2000年为基准年)。
(5)初步计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gdp扩展阅读:
意义
一、对汇率影响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
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
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
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上一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入衰退的迹象。
二、指标意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
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
因此,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地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2、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
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
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所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6. 八年级下概率初步计算
解答:
第一题
2/8=1/4
第二题
1-1/8=7/8
7. 初步核算的gdp与最终确定的gdp会相关多少
这是典型的两来部门经济系统,可以用源三种方法计算这个系统的GDP。1,收入法。即家庭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加总。2,生产法。即所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净值或者所有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3,支出法。即所有家庭的消费品支出和投资支出,以及企业的折旧支出和新投资支出。因为两部门经济系统排除了国家这一极,所以,不存在税费、政府支出等等项目。
8.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主要经济社会人均指标的位次不断前移,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2013-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4.0%的平均水平。
(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居全球首位。
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三)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升。
自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计算,2016年,我国GDP为11.2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在经济体量上中国与欧美差距明显,若从市场价格角度考察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中国的占比从2000年的4%跃升至2016年的15%。亚洲(包括日本)的占比为31%,而美国和欧盟的占比之和为47%。
其次,在进口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中国在全球进口中的占比仅为12%,而亚洲的占比为36%。美国和欧盟(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的占比之和仍达31%。
世界最终需求的很大部分仍来自欧美等高收入经济体,而2015年中国消费(以市场价格计)大约是美国和欧盟总消费的三分之一。
最后,中国在全球经贸制度的设计中还相对较弱。事实上,相较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中国在全球经贸规则制订中的影响力要小得多。
9. GDP是如何计算的详细点,谢谢
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生产法是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计算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当然还要从最终产品和中间投入两方面扣除通胀因素。
经济学家在计算GDP时,投资并不意味着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支出,而是企业为了经营下去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比如建造工厂所购买的的材料或承包服务,为了让公司高效运转所购买的的设备和软件。
(9)初步计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gdp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GDP核算,只核算生产经营性活动,股票债券基金等不计入。只核算生产出来的数量,不考虑是否成功售卖出去,因为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还不能确定。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故GDP为货币概念。从中也可知,GDP必然是市场活动导致的,家务劳动、自产自用、地下交易、黑市交易不计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