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2010年人均gdp和总GDP各是多少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5878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按照2009年预测2010年人口数据版13.48亿计算,人均权GDP为29524元(合4361美元),大约排名世界第92位(准确排名要4月份才出来)
Ⅱ 请问中国历年人均GDP及世界排名的资料。
2013年排名排名 国家/地区 人均GDP(美元)
001 卢森堡 110424
002 挪威 100318
003 卡塔尔 100260
—— 中国澳门 87306
004 瑞士 81324
005 澳大利亚 64863
006 丹麦 59191
007 瑞典 57909
008 新加坡 54776
009 美国 53101
010 加拿大 51990
011 奥地利 48957
012 科威特 47639
013 荷兰 47634
Ⅲ 2030年的中国人均gdp多少
现在才2018年,你就急着问2030年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有准确数据给你,只能靠估计。如果按中国目前发展势头下去,到2030年,总GDP应该超过美国,甚至可能比美日德加起来都多,但是人均GDP估计也只能进前50名。到2050年,中国大概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大概能进前30名,与韩国相当,要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GDP还很遥远,甚至不可能。主要还是人口太庞大,什么东西一人均就严重拉低排名,其实大部分人能达到小康水平都很不错了。
真不要太迷信GDP、人均GDP那些数据,那就是统计数据而已,方便些国家组织做决策而已,但对普通人没多大影响。像某些人口很少的小国,比如瑙鲁,以前只要挖挖矿,人均GDP就直线上升,成为世界前几名的富裕国家,几乎衣食住行、读书看病都免费,瑙鲁人民每天就只剩吃喝玩乐。但是又怎样,他们的经济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矿挖完了,他们的人均GDP就崩溃了,掉到一百多名。非洲有很多小国也是这样。人少才是关键!
GDP这东西受汇率影响很大,都是换算成美元比较的。日元持续贬值,港币升值,香港的人均GDP就变得比日本还高8名,但又如何?香港人底层穷人比例依然很大,很多人只能租床位,大把流浪汉只能睡天桥底。曾经日本的GDP达到了美国的70%,但美国强迫日本签了广场协议,从此日本经济就刷刷往下掉。日本也算相当富裕的社会,但是物价很贵,人均住房面积很小,日本人很少吃肉,每天睡得很少,生活节奏快又紧张,生活压力大,每年自杀率都是世界前几名。
统计数据并不一定准确,你要知道数据经常会有水分,伪造数据,而且会遗漏或算错都是常有事情。而且GDP也有好几种算法,不同算法的结果,有时会差很多。像中国大陆,一般都不把路边摊和农村、不登记的工厂企业,某些灰色行业、港澳台纳入统计的,还有大量偷税漏税,长年不交税,难以统计。但欧洲的国家就很怪,像意大利居然还把黄赌毒都纳入统计,一下子GDP排名就刷刷上升了。希腊也曾经是发达国家,可经济危机一来,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之前数据造假的事全也爆出来,失业率高企,提款都艰难。所以说,执着于这些数据,真没多大意义。世界上没有天堂!
中国就是人口太庞大,什么东西总量再大,一人均什么东西都会给严重拉低,而且一有事,问题也会相当严重,哪有只有1%的穷人,都是很恐怖的数字。缩小贫富差距,远比提高GDP排名难得多,贫富差距一大,社会矛盾就严重,互相歧视。
Ⅳ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急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第11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
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作用:
首先,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较而论,人均GDP虽不能正确反映中日两国综合国力,但确实表明日本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国。
尤其是日本城乡发展的相对均衡以及农村农业基本上“水旱无忧”的抗灾能力与抗灾水平,更是让中国望尘莫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的滞后发展恰恰拖了我国人均GDP的后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最终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以阎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卢森堡等经济体为例,尽管它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能与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
但是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指标而言,卢森堡等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城乡均衡发展程度却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其次,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
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一般也比较注重提高本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人均GDP观念及其人均GDP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
再次,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据亨廷顿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
发展理论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认定为工业化起飞阶段,4000-6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后,相对于传统社会,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时,一些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往往进入高危阶段。
但人均GDP一旦达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后,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稳定状态。阎文提到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法国和意大利似乎并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个国家更稳定,显然混淆了国家基本政治稳定与领导更换政府更迭之间的巨大差别。
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见,应该承认,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这种民主政治条件下的某些不稳定表现,与转型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不稳定,存在本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在国内外知名的发展理论研究者中,即使最推崇人均GDP指标的人,也只是把人均GDP作为某种发展水平、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标之一,
并没有谁把人均GDP简单等同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人均GDP虽然具有虚拟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虚拟经济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全盘否定虚拟经济,更不能由此把虚拟经济作为否定人均GDP的依据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中国学界内外在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后,主流意识都强调人均GDP的重要性,是一种必要的戒骄戒躁、理性清醒和自觉,与日本强调人均GDP以自我安慰、自我肯定显然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
Ⅳ 中国2010年人均GDP和总GDP各是多少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5878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按照2009年预测2010年人口数据13.48亿计算专,人均GDP为29524元(合属4361美元),大约排名世界第92位(准确排名要4月份才出来)
Ⅵ 求中国近十年来的gdp总值和人均gdp
手机注册多个微信帐号的方法如下:
1、进入微信界面,点击界面
底部
的“注册”
按钮,进入微信帐号注册界面。
2、填写注册信息。
填上昵称,电话号码,密码,以及要注意你的显示的国籍是不是咱们的。否则电话号码到时验证不了就杯具了。
3、手机验证。
会进入手机验证码接受界面,然后在进入填入手机短信验证码界面。填入收到的验证码,点击“下一步”
。
4、注册成功。
这个时候就会进入微信的注册成功界面,显示可以通过通讯录添加更多的微信好友。
5、绑定邮箱。
因为现在的微信帐号只绑定了手机号码,所以登录的时候只能通过手机号码登录,所以先要把微信帐号绑定下邮箱,进入我们的微信“设置”→“帐号安全”
“邮箱”
输入绑定邮箱,验证确定绑定。
6、解绑手机号。
直接在绑定邮箱的上边可以看“手机号”
直接点击进入,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竖着的三个点”
进入解绑选项
,点击“解绑手机号码”。
Ⅶ 求历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数据
这是世界银行的数据 单位美元
年份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GDP
1962 70 69.79
1963 70 73.69
1964 80 83.93
1965 100 97.47
1966 100 103.18
1967 100 95.50
1968 90 90.37
1969 100 98.89
1970 120 111.82
1971 120 117.18
1972 120 130.11
1973 140 155.08
1974 150 158.00
1975 170 175.87
1976 170 162.92
1977 180 182.68
1978 180 154.97
1979 180 182.28
1980 190 193.02
1981 200 195.31
1982 210 201.44
1983 230 223.25
1984 250 248.29
1985 290 291.77
1986 300 279.19
1987 290 249.41
1988 290 280.97
1989 290 307.49
1990 310 314.43
1991 340 329.75
1992 370 362.81
1993 410 373.80
1994 460 469.21
1995 530 604.23
1996 650 703.12
1997 750 774.47
1998 790 820.86
1999 840 864.73
2000 930 949.18
2001 1000 1041.64
2002 1100 1135.45
2003 1270 1273.64
2004 1500 1490.38
2005 1740 1715.03
2006 2010 2027.34
2007 2410 2566.43
2008 2940 3266.51
2009 3500 3711.00
Ⅷ 2025年中国人均gdp或达9万元
1.37万美元。
2020年11月26日,在上午的峰会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并发表了题版为未来全球经济变量的权演讲。
刘元春表示,从未来来讲,五年很重要的是后疫情时代如何修复疫情所带来的结构性、趋势性、深层次的变化。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突破低收入陷阱是必须的,但关键标志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1万美金,到2025年的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37万美金。
(8)中国各年人均gdp扩展阅读
刘元春强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必须面临的挑战。按照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平均增速需要达到5.5%,而未来十五年要实现人均GDP翻番,中国经济未来15年的平均增速需要达到4.8%。
要实现这些目标,他指出,中国经济需要在四方面下功夫:一是核心技术,二是关键制度改革,三是人才强国,四是突破目前的“乱世”,打造新的竞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