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民营经济苏州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苏州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7 04:28:44

A. 苏州的发展趋势

苏州在省内的经济领先十年八年内不会有所改变,但是放到长三角来讲,就真的永远只能老二了,这还是建立在数据层面能和杭州并列的基础上,经常往返于苏杭之间,这个大背景下苏州的竞争力还是弱于杭州,这一点我必须承认。

综合来讲,苏州兼带着一部分上海的速度和成都的气质,但又没办法从这两个层面真正比得上这两座城市。有人说上海产业饱和人才饱和什么的,务实的说,趋势和个人的关联是不是大过 现实和个人 的关联,一目了然,没有到跺跺脚能影响一个行业的地步,少谈趋势,空谈误己,立足当下,着眼趋势就行了。

要说苏州有什么好的地方,总结一点我觉得这里是一个真正能留得住人的城市,低矮的古城区和高楼大厦之间只间隔一个高架,很多时候外地来的朋友没办法理解苏州所谓的市中心概念,作为一个苏州人我都讲不清市中心在哪,但这也正是苏州有魅力的地方,同一个城市你可以选择好几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状态。

短时间内苏州作为地级市的GDP怪兽地位无法撼动,物价讲真的在经济排行面前不算高,房价这几年是守不住脚了,但上班路上多花半小时选择可以更多。

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肯定不是看个五年十年就能对个人有多大影响的,如果你是省内人,自己也有能力,那我给你建议留在苏州,省内最好,没有之一。

如果你是外省人,那要看看自己的专业在哪个方向,是不是和苏州的产业结构能契合,在这里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苏州的民营经济很发达,纺织业、光伏产业等都是很强的,近几年政府大力在拓展高新技术上的产业布局,纳米产业、新材料等领域发展也很好。

B. 苏州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机会

外企多,出现了多的高级打工族

C. 我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些重要因素

(1)我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些重要因素?
①坚持改革开放,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回作;②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对外宣传,大量招商引资;③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出台对民营经济的优惠、扶持和帮助等相关政策;等等。

D. 我想请问苏州经济发展状况的概述

经济发展再创新业绩。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万吨,增长 4.4%。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和储备体系,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抗御禽流感疫情,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水产、蔬菜、蚕桑、园艺等实现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5.5%和30.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苏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势显现,沿江基础产业带正在崛起,市属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工作开局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 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加大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力度,旅游总收入增长42.4%。环太湖地区成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苏高新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44.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1%和2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1.4%。房地产、邮政通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收、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 和28.9%,比上年提高1.6个和5.4个百分点。

E. 什么是苏州模式苏州模式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还是国家的重点扶持

苏州模式按我个人理解是典型是苏南外资经济模式。
中外合作吸引外资-苏州地方内提供土地-国家提供政容策优惠-引来廉价劳动力,
出口或内销产品-污染当地环境-投资方赚取利润-当地ZF获取丰厚税收-再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我认为每环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民营经济同样异常强大!
如果说昆山是台资主导的话,吴江就是民营的天下。

我国体制决定了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国家不会大力扶持民企。

F. 苏州近几年为什么发展的快

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苏州波澜壮阔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建设史,是振奋精神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史,更是轰轰烈烈继续在高平台上加快发展的发展史。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字,令人振奋,令人自豪。细细地解读这些数据,可以真实具体地展示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特色,可以深刻地领悟苏州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

GDP居全国第五位

“十五”时期,是苏州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连续跨越大台阶的五年。继2002年、2004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跨越2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台阶后,2005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亿元,在总量上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66766元,折合人均超过8000美元。短短五年,GDP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级的大关,年均增长15.5%%,增速比“九五”时期高出3.9个百分点。GDP列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之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比2000年提升了2个位次。

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时期,苏州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加强“三带”(即沿沪宁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的基础产业带和沿沪浙的配套制造业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两个”计划(即“IT产业倍增计划”和发展规模企业“220计划”),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2005年,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7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31.1%%;总量继续扩大,工业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大关,达121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08亿元,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27.3%%和32.8%%。苏州的工业总产值列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2位,比2000年提升了4个位次,苏州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国第二位

五年来,苏州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等有利机遇,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第一性经济来抓,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着力加快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和功能的提升,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实现量增质升。“十五”时期,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07家在苏州投资,累计注册外资5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8亿美元,分别为“九五”时期5倍和2.6倍。2005年,全市(按原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2位。

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三位

五年来,苏州积极推进进出口主体、产品、市场和方式的多元化,重视推进大通关和口岸建设,促进进出口贸易继续高位增长。“十五”时期,苏州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年均增幅双双达到47%%以上。特别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9.5%%上升到2005年的8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05年,苏州进出口总额140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27.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仅次于上海、深圳居全国第3位,比2000年又提升了1个位次。

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第六位

五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加快发展、新增长点的大量涌现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加上全市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项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增收的积极性,从而使全市财政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地方财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对国家的贡献也日益增多。2005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18.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8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增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6位,显示了苏州雄厚的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注重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全面实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以及各项配套政策,加强了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力度,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构筑服务平台,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005年末,全市提前一年完成“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确定的民营经济注册资本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分别为9.24万户和23.08万户,数量名列全省第一位;注册资本分别为1706亿元和94.6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注册总资本比“九五”期末增长7.6倍;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29.5%%,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由此,也促进苏州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规模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服务业发展的三大重点,明确提出要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服务业体系,使服务业成为“打造苏州起飞的另一翼”。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鼓励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日益壮大,传统性服务业加快提升。200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56.3亿元,位居全省第1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8%%。五年来,苏州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确是令人瞩目的。苏州以占全国0.46%%的人口、0.09%%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9.9%%的进出口总额和8.5%%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佳绩。虽然数据不能代表苏州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但数据是最有说服力和直截了当的事实。上述一组组活生生的数据不仅诠释了苏州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的辉煌,而且也预示着苏州又一次经济起飞的未来。

G. 是不是一个城市民营经济越多,那个城市的人均就越高啊。就像苏州,华西村,还有温州。

全国哪里都有勤奋的人哪里也有懒惰的人,您说得太好了;地区之间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地理内和政策包括人的因容素都是起到决定作用的。
1、苏州经济比南京好,主要是地理作用,因为靠近长三角经济的龙头---上海,太仓和昆山更是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其次是政策,苏州政府的定位非常好,对接上海,跟上海互动,谋求差异化发展,这一点比同是上海近邻的浙江嘉兴就强多了。
2、华西村发展好,主要是人的因素,华西村书记吴仁宝,抓住了当年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大好机遇(政策因素),最后是地理因素(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要是贵州根本达不到华西村这个高度)。
3、温州发展好,首先也是人,温州人的吃苦耐劳、精明能干世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其次是政策,浙江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非常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是地理,毕竟处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并且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方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成因,但基本上与人、地理、政策这三者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H.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点.目前,全球跨国公司500

A主导不对所以排除,B唯一太绝对,C最大也不对,所以选D

阅读全文

与民营经济苏州快速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