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民工的影响
一、08年的经济危机并不是一次单纯的独立事件,而是由一连串的不良经济反应开始的,最先的事件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对于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国家、企业、个人直接美国次级债所造成的损失。就目前而言,有研究表明,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金融机构由于次贷危机而核销的坏账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而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全亚洲金融机构的损失总共为24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日本。中国银行的损失为31亿美元,加上最近雷曼倒闭中国银行损失为7亿美元左右,估计到目前所能够计算出的就在40亿美元左右。还有中国持有4000亿美元左右两房发行的长期债券。
中国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的直接损失有多大,目前还无法获得完全的统计数据,但是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由于中国金融机构与个人购买的次贷债券金额小,因此所受到的损失总计不太大。再加,两房为政府接管,这不仅稳定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减少了中国购买两房债券的损失。如果两房处理的结果不是这样,那么中国遭受的损失就不一般了。
还有,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目前国内不少阴谋论者都认为中国政府购买美国的国债是在穷国补助富国,是中国在救美国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贬值来赖债。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中国可以通过实物资产的方式及金融资产的方式持有。如果是实物资产持有,在这些资产升值时,那么中国外汇储备可能增值。如果这些资产贬值时,那么外汇储备就会减少。再加上,实物资产的持有成本及变现的便利程度,可能加大的汇储备减值的风险。如果外汇储备是金融资产,那么这些放在国外的外汇储备持有什么样的金融资产最合适?目前世界上有没有比美国国债风险更低的金融资产?可以说,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不是比例较高持有美国国债,那么它所面临风险比现在要高得多。有人说,最近美国出台的救市方案,发行国债不可避免。如果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就是在救美国。但是,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购买美国国债,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美国国债风险更低的金融资产?因此,我认为,就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来说,购买美国国债可能是降低中国外汇储备风险最好的方式。中国外汇储备持有金融资产的结构,应该是加大美国国债的比重。
二是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肯定会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重创。不少经济分析家指出,次贷危机可以造成美国的经济衰退。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思考,美国次贷危机会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日本式后泡沫困境?这种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可以看到,这次美国资产泡沫是在相对较长时间内连续发生的。而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资产膨胀和信用扩张。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已经进入资产损失和信用紧缩的逆过程,由于此前资产泡沫的全面性及大规模,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政府及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缓解市场压力,这就使得经济调整可能出现长期慢性的滞涨的衰退。也就是说,美国经济衰退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将影响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进一步下降。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可以步入一个较长过程,中国出口依赖度又达到60%以上,因此,如何保证中国不步入美国经济衰退后尘,重新寻找中国内需的增长点,成了这次十七大三中全会关注的焦点。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可以说,尽管中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流入流出中国的资本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这当然可以减轻外部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但是,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金融市场早就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更何况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呼啸而来,它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根本不可小视。比如说,为了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冲击,在10月5日国内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有利于股市的政策,但是在这一个星期,中国股市同样随着世界各国股市的震荡而快速下行,还好其下行的幅度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因此,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决不可小视。
四是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削弱了华尔街在世界金融市场的领导地位。最近,总是有不少外国媒体的记者问我,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不是会让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出现重大转移,国际金融中心会不会转移到上海、香港或亚洲?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当然会对纽约国际金融中心造成很大冲击,也会让它的国际金融地位受到重创,但是就美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市场制度及法律架构、美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及市场文化等方面来说,目前世界仍然没有一个能够代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方。比如说,香港及伦敦已经迎头赶上,但是仍然与纽约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上海,更是相关很远。再加上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些都严重限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限制了上海快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不过,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抓住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机会,也许可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迈上重要一步。因为,华尔街在次贷危机后的重大调整与改革,金融人才大范围的流动,全球金融改革潮的掀起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好机会。
三、
(一)消极影响
1、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将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农民的收入结构中,有50%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最主要是外出打工。尤其是从收入的增量来看,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量更是占到每年农民收入增量的70%以上。农民工返乡,一方面使这部分群体失去了收入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他们滞留农村加剧了本地的就业压力。有鉴于此,不少人都对农民工返乡忧心忡忡,特别对那些真正回到农村,已经把土地承包出去,或者举家进城务工多年的农民而言,他们的收入在明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将呈现下滑趋势,面临严峻考验。
2、农民工大量失业,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金融危机时期大量回流的农民工,一方面增加了农业投入的数量,使本已稀缺的土地再次告急。土地承载人口的增加,又将参与有限农业产出的过度分享。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特别是失地农民已无法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3、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工作上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度执行的不连续和市民化过程的中断,阻碍城市化进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子女的继续教育问题,如果其父母不能在工作的城市找到相应的工作,那他们只有回到农村,在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上,还是会有不小的差距。
4、严峻的农村就业形势将会影响社会治安
我国农民难以解决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大量农民如果滞留于农村又无事可做,便会形成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另外,大批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极有可能出现无业可就滞留城市的现象,在城市较高的生活费用而又没有相应的生活来源,很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
(二)积极影响
当前形势下,如何化"危"为"机",事实上,民工回乡在给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提供了良机。
1、农民工回流将进一步夯实农业增长的基础
前几年农业增长的缓慢,从其根源上看,在于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缓慢,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投入不足,不仅体现在物资资源投入方面(如农田基建、农机购置等),更多地还体现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如农技推广、农民技能提高等)。当大量经过实践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并滞留家乡时,必定会有相当部分人员利用外出务工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应用于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等活动。因此,大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的具备一定素质的民工不再外出打工,必将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活力。
2、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产业升级
当地政府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补助救济或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组织他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劳务产业升级。一旦金融危机这股"寒流"回暖之后,这些人将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回乡农民工大部分将不再回到土地上。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经济发展基础
外出打工期间曾经获得的就业比较收益优势,已让大部分农民工不太可能重新为农业的低收益生产活动所吸纳。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发要顺利实施,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活跃的开发主体、一定的资本积累、必要的技术进步、合适的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足够的市场容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从制约经济发展的条件看,总体上,除了资本积累基础和商业氛围较好外,技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市场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开发主体欠缺和资本积累不足。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居民中,最具活力、最有愿望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主体重新回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前农民那种"有劲无处使、不知怎么干、摸不着致富门道"的局面将大大改变。活跃开发主体的群体数量将大大增加。农民工带回来的部分消费资金可能被改变用途,转而用于经营性支出,使农民工自主创业成为一种潮流。
4、促进城乡统筹
从市场开发角度,外需放缓必将带来刺激内需的政策措施,从而导致农村市场的扩大。从最近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市场的拓展效果看,农村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在各种有利政策的作用下,农村地区的市场容量潜力将得到很大释放。宏观环境情势改变,反而带来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改善,这将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Ⅱ 农民工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积极与消极两方面论述)
一、积极来方面:
农民占我国源人口比例最大,他们从农村走出来到各处打工赚钱,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学成手艺有利于提高自制素质;弥,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弥补各行业产业工人不足、劳动力不足;增加社会前进的动能,如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各行各业等;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农村土地优化配置,把劳动力解放出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
二、消极方面:
由于存在地区、贫穷、文化、民族等差异,价值观、世界观均不相同,如果管理不善,引发社会动荡、治安不良等情况,有时盲目地出行,易受骗、上当,造成社会问题。
Ⅲ 经济学高手来回答!!!农民工进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农民工进城对均衡的工资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农民在城市能找到工作,版说明城市的部分权劳动力需求和购买量保持增长,比如盖楼,修马路等。因为不能对农民工进城作为参考。
2.农民工进程对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总额有小部分影响,一般影响不大。一旦到了种地的时间大家都回去种地了。
3.农民工进城对城市资本所有者的总收入有这两极的影响,可能某些公司能够购买廉价的劳动力,有的反之。
4.考虑到农民工对城市劳动力工资收入和资本所有者收入的影响,城市居民得到净收益了么?跟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关系。
哎。。。你想到的都是错的。
Ⅳ 用经济学解释农民工价格保护制度及其就业的影响
你学姐是农民工价格保护制度及其就业的影响。
Ⅳ 这些巨大的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没有农民工的幸勤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没有农民工的滴滴汗水,就没有我们现在居住的生活条件,没有农民工的参与,就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各大企业,没有农民工的肩幸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所出行的路路畅通,,,,,,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农民工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Ⅵ 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农民工的知识高低与收入及就业率均成正比,说明要解决数以亿计农村劳力的出路,首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农民工现状:数量大素质低就业难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中国农村剩余劳力太多、质素太低,是难以找到出路的两大要因。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对中国农村劳力质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60个村,辐射人口40.3万人,其中劳动力20.6万人,涉及农村劳力接受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及有关专业培训等20项指标,对目前中国农村劳力的质素有以下描述:
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在外出就业劳力中,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力的整体水平,说明学历高与外出就业率成正比。
二、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仅占农村总劳力的7.3%。农村劳力之中受过职业教育之比例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农民较快发家致富的要求。
三、接受有关专业资格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力的5.7%。
受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东部地区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比例,高于中部及西部。
此项调查得出以下四项结论:(l)农村劳力以初中程度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仍相当高;(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低,反映农民对此项教育不认同;(3)专业培训在农村基本上未发展,几种培训项目未发挥作用;(4)农村科技传播手段须进一步改善。
农民工的知识高低与收入及就业率均成正比,说明要解决数以亿计农村劳力的出路,首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廉价农民工的经济效益
中国有几亿的廉价农民工,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默默的贡献;过去,他们被称为“盲流”,现在,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打工经济的“春秋功过”,有待评说。
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公布的数字,去年,有9800万农民外出打工。以他们挣到的钱为主要动力,使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686元,增长至2622元,增长2.8倍,实际增长高达77%。外出打工成为农民目前最佳的致富之路。
据官方统计,四个农民工大省去年外出务工人数及劳务收入的情况如下:
四川:1,37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74亿元。
河南:1,30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528亿元。
湖南:73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41亿元。
安徽:69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280亿元。
若以平均值来计算,湖南人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最高,一年可挣5992元,平均每月499元;最后一位是四川,平均每人每年只挣3460元,折算为每月只有283元。以上四个农民工大省得到的数字,最少有以下几项结论可供参考:
一、农民外出打工平均每月300~600元之间,农民工十分廉价、超值。
二、农民工没有任何福利及社会保障,每月几百元属“干薪”,不良雇主长期欠薪,甚至连工伤赔偿都不给;而农民工不知争取权益,更没有自己的团体可以代其出头;同时,政府至今还未有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正因为这些“优厚”的劳工条件,许多国家将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迁往中国,既节省成本,也减少麻烦。
三、大批农民工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诸如建筑业、工厂、环境卫生及餐饮业。有统计指出,每一位农民工每年可为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创造3万元,扣除带回家乡的大约只占1/5,绝大部分留下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农民工带回资金,繁荣家乡经济,许多农民工大省的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经济”;同时,“一户打工,带动一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变了样”。外出打工既挣到钱,又学到先进的事物,改变了思想观念。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在现阶段是几亿农民的最佳出路。
融入城市不容易
一亿农民到城里打工、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呈现“新二元结构”。如何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社会,加快打破城乡差别,是政府的责任,亦是全社会的共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今年加快起草《劳动监察条例》和《工资支付条例》,目标是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然而,要达到此目标并不容易,目前,主要障碍如下:
一、农民大军数量庞大,知识水平低,缺乏技术,要花很大投资才能将他们培训成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据官方统计,目前全国产品市场抽查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造成2000亿的损失。许多厂商把质量差及安全事故频生,归咎使用太多农民工。全国评选101名工人“技术能手”,其中竟找不到一位农民工。
二、流动性大,自立门户,难与当地相结合。大多数农民工都是抱着“吃几年青春饭”的心理,三两年换一个打工地方,甚至一至半个月就转工,赚了钱就走,跟当地人是“两张皮”关系。海南人在深圳开“的士”者有二万多人,但他们大都住在郊区的石厦村,很少与当地人交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各式各样民工聚居的城中村,他们各自为政,甚至组织自己的同乡会,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当地管辖,因而矛盾频生。
三、外商反对给农民工福利保障。福建有些地方,想在外来务工者之中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甚至,动员他们参加工会及其他社会福利组织,但是,外商强烈反对。结果有关部门以“影响地方投资环境”为由而不敢推行。
四、拖欠工资严重,有关部门互相推诱扯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说,需要用3年的时间,才能基本上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薪水问题。拖欠工资者,有不少是地方政府机关部门,因此,很难解决。
五、农民的生活习惯、卫生问题等,与当地格格不入。行乞、犯罪、卖淫更使当地人齿冷,因而强烈排斥农民进城。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使几亿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以及基本解决三农问题,然而,此路途依然十分遥远。
Ⅶ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民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虽然他们的工作不是很体面,但是,在一个大城市,没有他们,那么高楼大厦是从哪里来的。那些街道的清洁由谁负责。他们掌握了城市的容貌,也承担这这个社会给他们的压力。
我不喜欢农民工这个词,我觉得不公平,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会瞧不起那些物业的叔叔阿姨,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么会有一个干净的环境。
农民工不是只有工地工作的,也有一些开小店,弄家政的。
我觉得这些都是基础,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在享受他们给我们的便利与整洁,却没有考虑到他们背后的心酸。这个很不公平。
为什么中国人力资源价格低,我觉得这是一种歧视,美国那些大国都会利用中国人力,为什么不能让这些被称之为农民工的人高一些的工资。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在城市里面固定而又干净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有的衣着肮脏,我认为这不是他们想的,一个城市,物价对于他们,应该是很高的,他们辛辛苦苦赚的钱不是在这个城市消费,他们在为这个城市服务,得到的可能就是老板拖欠公司之类的。
很高兴,今年春运的时候,政府给了他们一些优待,希望这些优待不仅仅是在春运的时候。
在农民工里面,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是民工》。你可以看看,我没有看过,但是我看了作者在北京卫视的一个节目,能理解他们,帮助他们的人,在这个城市,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那些以兄弟相称的兄弟。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你可以看看。我不是为了分,我只是觉得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有想法,写了些。希望你能帮那些农民工们翻身把歌唱哦~
Ⅷ 中国经济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
农民工是中国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在2009年前,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Ⅸ 面对大量的返乡农民工,会对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城市学到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返乡,有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回
农民工返乡为乡镇企业答发展提供了更多劳动力的选择余地,也有利于当地企业的发展。
农民工返乡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国因民工进城潮致使部分农田荒废,现在出现了返乡潮,对农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同时返乡农民工数量过大,当地企业发展规模无法承受的话,会造成社会出现无法安置的大量失业农民。影响社会稳定,不利经济发展。
返乡后,大部分农民还是有土地为依托的,有一定生存能力的。因此对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一定的好处。
农民工返乡主要是经济危机的结果,至于它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考虑的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