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位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平均利润率的论述啊,请教!!!!
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若一个产业的利润效益不高,会导致该产业的资本向其他利回润效答益高的产业转移,其结果就是利润效益不高的产业的资本投入减少,资本投入减少会导致该产业的供应减少,价格和价值受到影响而上升,结果产生偏离;与此相反的利润的产业由于有其他产业资本的投入,导致该产业的供应增加,价格和价值同样受到影响而下降,结果产生偏离。最终结果就是利润效益不高的产业受到资本投入减少导致效益好转,利润效益高的产业受到资本投入增加导致效益转差,从而会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B. 4. 说说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认识,以及与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微观个体或是宏观整体经济行为及影响的,微观价格分析是核心(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研究经济活动个体决策的行为及后果,比如消费者购买行为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厂商生产行为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从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生产决策过渡到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即单个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过渡到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即全部市场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而宏观虽然也有供求曲线,但是是社会总量的供求,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也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效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性会其实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均衡地以合适的速度增长,这里稳定就是指没有通胀和衰退,研究经济波动及相关的就业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相关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一般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IS-LM模型(这个不是凯恩斯的,是凯恩斯的后继者希克斯和汉森提出来的)上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即政府调控)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增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继承资本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上,创造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又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阐述了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和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即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的全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剥削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对立,揭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到达其最后阶段,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另外,它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
其实按我自己的理解的话,西方经济学就是研究西方经济社会的经济个体和经济整体,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经济制度,当然是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推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由于学力有限,加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去年开的,学的比较水,西方经济学是上学期和这学期开的,还在学,认识可能不到位,逻辑不是很清楚,就多多包涵啦,希望有帮到^-^
C. 你真正读懂马克思的经济学了吗
读懂马克思需要先了解马克思生平然后是马克思原著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一样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不一样,具体区别如下:
一、性质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学思想流派。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一门学科。
二、内容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主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三、研究方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科学思维逻辑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等。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唯物辩证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所合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方法。
E. 马克思剥削理论放到现在经济学正确吗
这个问题单纯的说是正确的或者说是错误的都是不对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版知道在西方权国家是不学马克思的经济学的。
西方国家经济学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理论,再加计量经济学(实际应用,实证)就可以了。但是在中国大学课程学经济学还要加上政治经济学,也就是马克思经济学(自然也包括剥削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有斯密,李嘉图,凯恩斯,马歇尔等,但是很少提及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有很大缺陷,他们的书籍里面很少提马克思。
然而在中国或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多认为马克思是正确的,并给与很高评价。
看到这儿,其实马克思剥削理论正不正确已经不重要了,经济学并不如理工学科那么精确。不能单纯的说是对或错,不能说哪个经济学理论一定正确或是错误。只要有足够的依据,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F. 感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晦涩难懂,有什么学习窍门吗
多学多问就可以了
G. 马克思到底懂不懂其他学派的经济学
1、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经济学的流派不多;
2、拥有博士学位的马克思理解版其他学派的经济学权并不难,他的书名包括:经济学、批判;
3、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读了1400多本书,在《资本论》里记下了2000多条脚注;
4、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教科书《经济学》第9版序言中写到:“最近,就连专攻经济学的学生一提到马克思,除了说他是一个不健全的人物之外,就说什么也学不到,这实在是不体面的事。……在这一版中,我将努力做到,既不是把马克思看成神,也不是把他看成恶魔,而是把他作为受全世界人口半数的人重视的当代学者来看待”。
H.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到底哪个更适用于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一向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 出于马克思主义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很多人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分属两套不同的系统,应该用完全 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习。这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虽有区别,但相 互联系,应该用综合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体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 摸清两者的实质。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
一、发展历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轨迹 现代西方语言中, “经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家庭管理” ,后来这个 词慢慢脱离了它的原意。而无论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都在沿用“经济” 这一词语,这就说明了两者从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样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 是英国人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的分工 出发, 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模式和分配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将亚当· 斯密认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他的 经济思想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述 是准确的, 但他囿于时代背景, 未能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将 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学说做了改进,使之能够随着 历史进步而不改变正确性。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把他的思 想具体化、 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 同时也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做着修补。 外部性、 不对称信息等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凯恩斯主义则是对 经济失灵现象做出的回应。 因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在同一源头发展出的两套分支, 后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修补,到今天发展成为不同的 理论。从起源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套体系具有紧密联系。
二、研究对象:相似的对象,不同的侧重点 如前所述,两套体系都使用了“经济”一词,这就意味着两者都着眼于现实 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学现象。例如两套体系都关注价格的形成机制:马克思主 义主张“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格由供求模 型给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 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四大步骤: 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统称为生产关系) ,而这四个步骤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完全涵 盖。因此,两套经济学体系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 然而, 两套体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马克思把生产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 因素,认为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的极端重视, 还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中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生产力制约生产关系等论题。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活动与消费 和分配等等被置于相同的地位来研究,上层建筑往往作为外生变量,不纳入模型 范围。
三、科学方法:基本的科学方法一致,尺度和延伸有所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其普遍通用的科学方法。首先,从哲学层面 来看,任何一门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这就首先假 1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第 4 页 定了现象的可知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 两套体系都认为经济现象是可知的。 其次, 在可知的基础上,一些普遍的科学方法便可以适用。归纳、演绎等抽象方法被两 套体系分别采用。 从历史证据推导现在的历史归纳方法,也是两套体系都予以采 纳的。而具体到学科层面,两套体系也有所相通的地方。借助数学工具是两套体 系的一个重要共同点, 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比 较静态分析方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之一。 两套体系具有许多相似的科学方法, 但是具体的研究中却有使用力度的差别。 另外,在共通的基本方法之外,两套体系也有所差别。这里仅举两例。第一,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强调唯物辩证法的使用,即使用对立统一规律、量质变 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 这就 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适应性: 它能够更好地分析矛盾双 方、 应对不同时期经济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同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可以揭 示经济阶层变动中的螺旋上升。第二,实证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西 方经济学更慎用假设。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都是极不 现实的假设,由此构造模型,推导的结论需要较大程度的矫正。与此相反,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少用假设, 而多用演绎推理。这样的结论有较强的时代普适 性,但相对地丧失一些精确性。
四、主要理论对比: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例 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进路研究的是同一套现 象, 那么, 它们对于同一个经济学现象的各自的解释应该具有共通性: 一般来说, 两套理论给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就好像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一般;如 果两个结论不同,那么它们应该互不矛盾、互有侧重、相互补充。 为了比较两套体系的研究思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理论体系中选取一支理论作为典型代表。 剩余价值理论是极其适合用来与西 方经济学对比的一套理论,这有如下一些原因:首先,它是解释劳动力与工资问 题的一套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两 相对比,可以使两套体系针锋相对。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资本家的生产环节,下启资本主义的落后性,进而 导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的重大结论。 而在西方经济学 中,劳动市场理论同样是重要一环,它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 对宏观经济中的失业现象做出解释。第三, 剩余价值理论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这与西方经济学只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而忽视其生 产关系落后性的特质产生鲜明对比,更能说明两套体系的差别所在。
I. 马克思只是经济学家么
他的学术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是哲学,其次才是经济学。另外马克思也涉及社会人文、世界历史、物理科学等一些列学术。
J. 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什么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劳动价值论(2)劳资关系论(3)剩余专价值论(属4)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论(5)社会进步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所形成的一部巨著是《资本论》,它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附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