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宏观经济学乘数

宏观经济学乘数

发布时间:2020-11-28 03:55:53

『壹』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回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答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贰』 宏观经济学中乘数等于1时存在乘数效应吗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平衡预算乘数成立的条件:
比率税收及其传导机制;平衡预算中政府支出与税收的关系;封闭经济,并从政府支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角度揭示出乘数的本质。

平衡预算乘数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旨在分析在预算平衡的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结论可归结为平衡预算乘数定理,即如果政府预算是平衡的,则政府支出与对经济影响的净效应相当,也就是政府支出乘数恒等于1。平衡预算乘数定理结论是明确的,但是,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却引起了很大的混乱,在由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该书的早期版本在描述平衡预算乘数时,认为该乘数应小于1,新的版本又调整为等于1。到底是小于1或是等于1,这对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学中往往无所适从,所以,彻底厘清平衡预算乘数是否等于1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陆长平先生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发表的《平衡预算乘数新探》(以下简称陆文)就是针对该问题所作的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认为比率税制下政府平衡预算乘数应小于1。
与陆文的结论相反,有关专家认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固定税收或是比例税收,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平衡预算定理成立。
供参考。

『叁』 宏观经济学中的六个乘数

乘数效应的产生的基础是对于消费c的定义。(1)如果你把c看成一个自变量的话,那么,c、版i、g增加多少,权y就会增加多少,也不会存在乘数效应。(2)但是乘数效应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决定理论。根据绝对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绝对的由可支配收入决定。基本公式是:c=a+by.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消费,即不管收入多少为了维持生存都要有的消费;y代表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增加一单位消费增加的比例,0<b<1。把c=a+by代入y=c+i+g
中,y=(i+g-a)/(1-b)。此时,乘数效应产生了。增加一单位政府支出g,会带来收入y的1/1-b倍的增加。政府支出乘数kg=1/1-b。投资乘数ki=1/1-b。还有乘数效应是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即投资增加导致收入增加,收入增加进一步导致投资增加,这样随着国民经济的运行不断循环,从而导致收入y的多倍增加。假定b=0.8.那么经过无数轮的投资和国民收入的相互影响。增加一单位的g。会引起y增加,0.8+0.8^2+0.8^3+...=1/1-0.8倍。

『肆』 宏观经济学里的乘数理论为什么没有消费乘数

同意“勿忘我无为谓 ”的观点。
宏观经济学中认为C=f(Y),即消费是一个由收入决定的因变量。
如果又要求乘数,认为Y=f(C)中的消费乘数的话,岂不是用自己计算自己了,这是一个悖论。

『伍』 宏观经济学 简述: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又称倍数原理。指由于连锁反应,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成倍变化的经济理论。乘数原理在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现代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分析工具。乘数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不同的乘数概念,如投资乘数、财政支出乘数、货币创造乘数和外贸乘数等。
简介:

乘数原理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

『陆』 宏观经济学里有关“乘数”,到底是怎么算

税收,一个是定量税收,一个是比例税收.你说的高书是考虑的是定量税收,其他是考虑比例税收

『柒』 宏观经济学中的六个乘数

乘数原理来是一种传源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举个例说,假定经济起初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发支出(投资,或政府购买,或出口)增加10亿美元,如果乘数是2,则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产量或销售额增加了,厂商会增加设备或建造新厂房,即要增加投资。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需增加1单位资本品,则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这一比率就称为加速数,现在加速数就是1。于是,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就会使投资增加20亿美元。投资增加20亿美元,又会使产出或收入增加40亿美元。产出的增加又会使投资再增加,并进一步使收入或产量再增加。当然,经济并不会无限扩张下去,因为终究会遇到约束因素。例如,一些生产要素的短缺就会使经济的扩张受到限制。一旦经济停止扩张,或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就会下降,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从而出现周期性波动。

『捌』 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是怎么产生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是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版式表权示为k=y/j
,其中y
表示国民收入的变化,j
表示支出的变化。描述宏观经济中的经济规律,主要是用来说明经济运行中,总支出如消费、投资等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整个社会的总产出即国民收入产生数倍的变化。

『玖』 宏观经济学乘数问题

乘数有两种,一种是定额税下的乘数,一种是比例税t的乘数,定额税下是1/(1-C),比例税下是1/1-C(1-t),
均衡国民收入是1000,
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是2.5,转移支付乘数是2.税收乘数是2.5,
增加政府购买80,减少税收80,”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实现充分就业“,我不是很懂这个问题,所以没算出来,其他的答案你可以参考一下。

『拾』 宏观经济学 乘数理论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乘数原理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举个例说,假定经济起初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发支出(投资,或政府购买,或出口)增加10亿美元,如果乘数是2,则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产量或销售额增加了,厂商会增加设备或建造新厂房,即要增加投资。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需增加1单位资本品,则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这一比率就称为加速数,现在加速数就是1。于是,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就会使投资增加20亿美元。投资增加20亿美元,又会使产出或收入增加40亿美元。产出的增加又会使投资再增加,并进一步使收入或产量再增加。当然,经济并不会无限扩张下去,因为终究会遇到约束因素。例如,一些生产要素的短缺就会使经济的扩张受到限制。一旦经济停止扩张,或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就会下降,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从而出现周期性波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C=a+bY.收入恒等式:Y=C+I+G+NX。增加收入,当然会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当然会增加均衡收入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乘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