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迫切需要武汉大学会计本科的培养方案,希望各位知情高手予以帮助,万分感谢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6年版)
http://202.114.74.132/pyfa/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回学专业本科人才培答养方案
http://202.114.74.132/pyfa/培养方案/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培养方案T19(已查找).mht
(注意要将上面的链接全部复制)
2. 中央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怎么找啊 就是这个专业研究生期间都开设了哪些课程
你可以进该校的官方网站看看,一般招生简章里面都会有开设的课程安排,及考试目录。想知道更多有关考验的问题可到“秉道官网”了解
3. 经济学专业属于财经类的吗
经济学专业属经济学类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财经类有一些关系。
该专业专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兼有属应用经济学的属性,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3)世界经济学培养方案扩展阅读: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课程体系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应强化创新教育。应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或课程融入课程体系。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50学分左右,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为125 学分左右,实践教学课程为25学分左右。
4.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经济工作能力,培养理论功底扎实、适应性强的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人才。实行以学生导师制、课外理论教学辅导基地、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假期学术旅行、学生社会实践、本硕博连读选拔(总计60%以上的升研率)、基地学术讲座等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对基地本科生实施全方位教育,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等。
毕业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经济学知识,适合在政府、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介绍:
经济学院和信息学院每年从经济学专业新生中选拔8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生中选拔7人,组建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该实验班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和业务素质,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原理,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外语,能分析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中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以后,授予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位,优秀学生将直接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继续深造。
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中高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动态优化、随机过程、概率统计等。
毕业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具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的潜力,也适合在政府综合部门从事政策分析、经济管理等工作。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介绍: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实践,了解世界经济动态,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发展战略与规划、投入产出分析、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部门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及相关实务所组成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及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该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的运用能力,多门课程都采用英文授课。
主要课程: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工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西方公司财务、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等。
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适合在各类涉外企业、事业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国际经贸
5. 求南开大学经济学金融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即秉承创办人张伯苓制定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开大学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一所可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大学。有22个专业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学校现拥有71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117个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9大门类的4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8个省市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一百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等被聘为名誉教授。
2007年,南开大学在山东建立在职研究生教学中心。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依托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建设,是进行在职研究生教育、培训与发展的专门结构。中心利用南开大学自身强大的师资设计出一套高质量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培养具有专业基础厚、创新意识强、适用范围广、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适应山东半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型、应用型和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
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所有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都由南开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资深教授、副教授并且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亲自来山东(青岛)授课并担任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经济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率先在山东半岛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
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ScitaeBusinessSchool)前身为青岛市北工商经济学校,最初由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于1988年创建。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是山东半岛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知名的涉外会计培训机构。目前依托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建设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家重点大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经济学院成立于1931年,从1935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2002年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再次被列入“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金融系是南开大学年建校后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始建于1920年。早于1979年金融系就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国际金融硕士点并于1984年被确定为博士点;1987年在全国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际金融重点学科,在2001年和2007年两次全国金融学专业学科评选中连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是国内仅有的六个金融学专业重点学科之一。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前身是国际经济学系,是全国第一个由高等院校设立的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拥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财政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世界经济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均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8年经济学院委托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开设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
2008年中国大学评估结果:南开大学部分专业排名
专业
等级
全国排名
全国开设此专业的大学总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
A++
1
394
金融工程
A++
1
33
物流管理
A++
2
140
经济学
A++
3
260
金融学
A++
3
221
政治学与行政学
A++
3
93
培养方案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金融投资的高级人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已成功开设9期金融学在职研究生课程。
2008年初公布的中国大学各专业评估结果,南开大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都被评为A++级,金融工程专业排全国第一;金融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此专业的221家大学里排名第三。
培养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员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素养,帮助学员能更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最终使其成为综合性的管理精英;
2、 通过学习使具备条件的学员顺利取得硕士学位,为其职业发展、评定职称、晋升加薪做准备;
3、 同时为有数年职场经验的在职学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借鉴、扩大人脉圈和共享社会资源的平台。
培养对象
1、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中从事公司金融业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
2、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招商引资、商务服务或金融行业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3、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
培养方式
1、 本在职研究生课程学制为两年,采取半脱产、每月一次集中面授的培养方式;
2、 授课教师全部为南开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资深教授、副教授并且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3、 授课地点在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青岛)教学中心-青岛文泰工商经济学校。
学位申请
1、 报名学员通过南开大学资格审查后可免试入学,由相应的培养学院寄发入学通知书;
2、 学员修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并按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规定通过课程考试,将由南开大学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3、 符合条件的学员入学起四年内通过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可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考试
本在职研究生培养采取的是“先入学,后考试”的方式。院系组织的考试由任课老师出题并向学员提供复习资料。每年5月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的科目为外语和综合。针对英语水平统一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特开设了“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中外教联合授课,每周一次,不仅可以帮助学员通过考试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综合”科目考试范围和平时日常课程考试大体一致,所以历届学员的考试通过率较高而且论文答辩一次性通过率90%以上。
金融学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讲师
职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赵铁锁
教授
英语
薛琛
教授
微观经济学
马君潞
教授
宏观经济学
刘澜飚
副教授
计量经济学
周爱民
教授
公司财务学
王东胜
副教授
投资学
李雪莲
副教授
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
张尚学
副教授
财政学
王新建
副教授
国际经济学
曹华
副教授
高级商业银行管理
李志辉
教授
国际金融研究
范小云
教授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
高凤龙
副教授
财务报表分析
张世荣
教授
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校友会
学员入学后即成为“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山东校友会”的会员。为了满足学员职业发展和拓展网络的需要,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和班委将共同组织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论坛、讲座、研讨会、公司访问以及其他各种联谊活动,最大程度上给学员提供了交流知识、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扩大商机、增进友谊、共谋职业发展的平台。
同时,所有学员也是“文泰在职研究生校友会”的成员。文泰校友会汇聚和文泰合作的所有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规模阵容强大,在这里学员可以结识各行各业的精英。
招生录取
招生条件
1、 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且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可以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未满三年者可先入学,满足条件以后申请硕士学位);
2、 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在职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学习,成绩合格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资格审查和录取
1、 报名者须先在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的网站上填写资格预审表,资格预审通过后报名者须持身份证、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原件(审查后退回)及复印件,一寸照片四张到山东(青岛)教学中心现场确认。资格审查通过后将由南开大学相应学院寄发录取通知书。
2、 08级春季班注册时间为2008年3-4月;开学时间为2008年5月。“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开课时间为2008年4月。
3、 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年山东(青岛)地区在职研究生培养名额为50名,其他各专业为30名。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学费
1、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费为18000。
2、 山东(青岛)教学中心开设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及申硕统考考前辅导班”,学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参加。学费(3000元)由南开大学为学员支付,学员个人不需要缴纳学费。
3、 学习期间所需的其他费用,比如教材费、考试费和论文答辩费将统一按照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规定统一收取,具体情况请咨询山东(青岛)教学中心。
6.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相关实验室有哪些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能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格局,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从事业务、管理、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4.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能力要求
1.语言表述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2.交流沟通能力,应具备开拓发展海外客户的能力、商务谈判的能力、处理和订立外贸合同的能力。
3.业务能力:了解国际经济、世界市场发展规律与趋势,熟悉外贸业务操作程序和相关的国际惯例,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4.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市场分析和研究。
5.具有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应试能力,如外销员、报关员、国际商务师等。
6.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具备必要的计算机能力及敏锐的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和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开展电子商务,增强竞争力。
5.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商务及英语知识和商务洽谈技巧,熟悉相关的国际商务政策法规和惯例和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常识。
三、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为经济学、统计学。
六、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与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等。课程特点:向国际贸易方向倾斜; 向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外经贸业务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方向倾斜。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目前放在选修课程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客户关系管理、商务交流、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商品学、组织行为学将逐步引进到该专业的必修课,从我们目前在中外合作国际商务专业开设这些课程来看,效果还不错。而在国内的其他高校,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阶段不开设,只有在涉及到MBA课程时才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模拟、外贸单证模拟、外贸流程模拟。
(一)入学教育与军训增强学生的纪律性,提高身体素质,中间穿插军事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累计2周。
(二)社会实践两课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期,时间1周;第四、五、六、七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各安排2周专业社会实践。
(三)公益劳动第三学期集中安排1周的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公益意识,培养社会主义的公民行为。
(四)模拟实习训练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外贸单证模拟24课时;第七学期安排外贸流程模拟40课时;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对课程的理解。
(五)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考核的重要形式。毕业论文题目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定。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在毕业实习结束,学生离校前完成,累计4周时间。
(六)毕业实习目的: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业务较全面、工作量较大、员工素质较高的外贸企业参加实习,学习企业管理和外贸工作的实际能力。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2周。
7. 求助会计学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专升本层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具有良好的协作与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及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系统地掌握会计学专业所必需的一般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本专业毕业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独立从事财务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能够参与企业高级决策与管理工作。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相关学科:经济学、金融学
三、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特色。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在于不仅要求掌握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突出了计算机和数理分析方法在该学科的广泛应用。会计学专业着重强化了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准则;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尤其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制及学习形式
本专业层次为专科起点本科,采用学分制,学制 2.5 年,学习期限 2.5~6 年。学习
形式为利用网络课件、课件光盘及网上答疑等网络教育方式,在学习中心的协助管理下自主进行学习。
五、主干课程
国际金融学 国际贸易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国家税收 宏观经济学 VF 及其应用 管理会计 内部控制制度 资产评估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电算化会计 公司财务分析 会计制度设计等。
六、课程总体设置及学分分配
项
目
门 数
学分数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
7
19
23
专业基础课
7
21
26
专
业
课
8
26
32
选
修
课
1
15
19
总
计
23
81
100
七、教学要求
1.本专业要系统地学习所有必修课及 15 学分的论文课。
2.课程考核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查。
3.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上机、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八、毕业条件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81 学分),且统考课程全部合格,方能毕业
九、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课要求
(1)公共基础课必修 19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课程 3 学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13学分,线性代数、远程教育学习学 3 学分;
(2)学科课程必修 47 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 21 学分,专业课 26 学分;
(3)集中实践 15 学分
2、实践课的说明与要求
(1)上机:对要求上机实践的课程,由学习中心负责安排学生集中上机、辅导。
(2)实验:对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学院建立网上在线实验课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线学习,并进行实验报告。
3、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从第四学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任务书、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环节稿件等。
(2)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采用“申请学位的学生答辩+自愿申请参加答辩的学生”相结合的方式,即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不申请学位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答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计为及格或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