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0-12-25 03:36:46

⑴ 北京市主要产业及行业发展情况

北京的支柱产业和行业有:旅游业、金融、文化创意、物流、批发零售、餐饮业、文化产业、房地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
具体情况如下
文化创意: 产业拥有近90万从业者及十个文化产业聚集区,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3%,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省际排名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国领先,达到12%。
生物医药: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利润率达13.7%,连续第六年排名全国首位。
金融: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构成的金融产业,在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15.5%,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的好成绩。
软件与信息: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网络、用友、神州数码、华胜天成、搜狐、新浪、中国软件、航天信息、方正、同方、文思创新、亚信等12个著名企业。
文化产业:“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各类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达394亿元,居全国首位。2010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达11.8亿元,连续4年获全国票房冠军。“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均居全国首位。
物流:北京的物流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三环、五带、多中心”的发展空间布局,物流业务网络辐射全国。
汽车:2008年,北京汽车产业将占GDP的6%以上。

⑵ 北京汽车的企业介绍

2010年9月抄2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文简称:北京汽车/BAIC MOTOR)是为实现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举全市之力发展汽车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达到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促转变、调结构,全面提升首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要求,真正实现发展高端制造业,做强第二产业,把首都打造成世界城市的目标,而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大型企业发起组成。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将加快北京市汽车工业的优化升级,全面推进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

⑶ 北京的经济情况

综合
2015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比2014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下降9.6%;第二产业增加值4526.4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8302亿元,增长8.1%。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2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7064美元)。
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072.3亿元,比2014年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180.8亿元,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6%,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508亿元,增长1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3%,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60.3亿元,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9%,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5年北京市实现市场消费总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8亿元,增长7.3%,增速比2014年回落1.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性消费8308亿元,增长10.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商品性消费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016.9亿元,同比增长40.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9.5%,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6个百分点,是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带动力。
2015年北京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3.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2.3%。其中,增值税716.1亿元,增长10.7%;营业税1186.1亿元,增长11.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024.7亿元和478.1亿元,分别增长11.9%和2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51.4亿元,增长27.1%。其中,用于城乡社区、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77.9%、42.1%、37.8%和37.6%。

第一产业
2015年北京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2亿元,比2014年下降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6%。粮食播种面积10.4万公顷,比2014年减少1.6万公顷。粮食产量62.6万吨,下降2.0%;粮食亩产399.8公斤,增长12.7%。
2015年北京市农业观光园1328个,比2014年增加27个;观光园总收入26.3亿元,增长5.6%。设施农业实现收入55.5亿元,增长8.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941户,比2014年增加78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2.9亿元,增长14.2%。种业收入12.7亿元,下降9.7%。

第二产业
2015年北京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662.9亿元,比2014年增长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4%;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6.3%和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7408.2亿元,下降3.0%。其中,内销产值16335亿元,下降1.2%;出口交货值1073.3亿元,下降23.9%。[3]

2015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3.3,比2014年提高2.8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80.3亿元,比2014年增长6.0%。重点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559亿元,增长23.4%;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346.9亿元,增长7.1%;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129亿元,增长16.2%;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5.4亿元,下降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84.2亿元,下降22.0%。
2015年北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36.7亿元,比2014年增长2.8%。其中,在本市完成2699.1亿元,下降6.8%;在外埠完成5737.6亿元,增长8.0%。本年新签合同额10790.5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

存贷款:2015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5248.7亿元,增加额比2014年少246.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58559.4亿元,比年初增加4822.1亿元,增加额比2014年多929.8亿元。
证券:2015年北京市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597169.7亿元,比2014年增长1.6倍。其中,股票成交额305252.9亿元,增长2.6倍;债券成交额182495亿元,增长64.9%。年末证券市场累计开户数758.8万户,比2014年末增加171.3万户
保险:2015年北京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4.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59.2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506.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06.6亿元,人身险赔付300亿元。
市场消费:2015年北京市实现市场消费总额18646亿元,比2014年增长8.7%。其中,实现服务性消费额8308亿元,增长1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8亿元,增长7.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751亿元,下降4.7%;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217.4亿元,增长31.1%;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843.8亿元,增长5.6%;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582.8亿元,增长1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432.9亿元,增长15.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016.9亿元,增长40.2%。
批发和零售:2015年北京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购销额116709.6亿元,比2014年下降9.3%。其中,实现购进额55984.5亿元,下降9.9%;销售额60725.1亿元,下降8.7%
对外经济: 2015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195.9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23.1%。其中,出口546.7亿美元,下降12.3%;进口2649.2亿美元,下降25.0%。全年合同外资323.8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9.3%。实际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增长43.8%。其中,金融业占56.4%,批发和零售业占18.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5%,制造业占4.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3.7%。 ]
旅游:2015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420万人次,比2014年下降1.8%。其中,外国人357.6万人次,下降2.2%;港、澳、台同胞62.4万人次,增长0.7%。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下降0.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7亿人次,增长4.4%。中国国内旅游收入4320.3亿元,增长8.1%。中国国内外旅游总收入为4607.1亿元,增长7.6%。全年经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533.1万人次,增长30.0%。

⑷ 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的发展历程

2002年10月28日,北京市第201期市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在顺义建设汽车生产基地。
2003年03月5日,北专京汽车城投资管理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3年4月30日,顺义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管理委员会。
2003年5月13日,首规委批准《北京汽车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4年4月20日,顺义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管理委员会。
2009年6月2日,顺义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临空经济功能区航空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09年7月29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举行隆重的开园典礼,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同时奠基。
2010年6月9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发动机产业基地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中航工业与北京市的战略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

⑸ 北汽将如何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航者

因为有自己独立强大的研发能力。北汽集团是原"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简称,2000年9月改为现在的“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北汽集团产销汽车12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66亿元,跨入“百万千亿”级的汽车集团之列,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坚持国际合作和自主发展相结合,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全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按照“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建设实力北汽、规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的发展战略,把北汽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⑹ 北京市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之家行业]??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其中提到要把北京市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科技创新中心、关键零部件制造中心和高端应用推广中心,并着力打造“全球领先、国内尖端、区域协同、辐射发展”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在2023年前,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保障,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建成加氢站37座,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

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2家国际一流的氢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落地深度融合,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再新建加氢站37座(共计74座),形成城市公交、旅游客运、重型货运和中型物流相结合的推广结构,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从空间布局上看,上述规划将根据北京市内不同的区域特点来规划在发展氢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不同功能定位。具体来看,房山区将联合天津和河北地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挥氢能资源优势,形成多渠道一体化环北京供氢链;海淀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发挥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轴;延庆区、昌平区将成为北部重点示范区,大兴区将成为南部重点示范区,并形成市域内多点覆盖、辐射津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应用新形态。(信息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辑/汽车之家陈灿)

⑺ 怎样看待北京市汽车行业发展

在北京来,这是一项重点扶持项源目,可以说“北京”牌汽车就快出来了,另外,按国家十二五规划,新能源汽车也是北京的发展方向,因此,北京没有理由不扶持,再说了,北汽集团实力很强。唯一要说的隐忧是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值得我们重视!

⑻ 北京车主扎堆卖车买车,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未来二手车交易市场可能更加频繁,因为一人多车的现象被政府政府所限制。北京小客车的调控新政引起了热议,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小客车指标,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张车牌,如果名下有多张车牌,又没有及时转让的话,多余的车牌可能会被报废掉。据悉,该政策出台后,北京多个二手车交易市场迎来旺盛期,不少车主开始将自己的旧车卖掉,还入新车。据车主表示,如果想要延长车牌指标,除非把车卖了,否则就只能报废处理了。

据悉,明年北京市将增加10万个小客车指标,这次政策就是为了管控那些一人多车的情况,未来的新车指标,会向没有车的家庭倾斜,确保车票指标公平发放。

阅读全文

与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