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4 16:00:21

Ⅰ 我国近5年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的现状以及走向

近五年我不知道该如何说,但是近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以小户型为主!房价现在还没有真正下降到位,但对于想买房的人来说现在应该会是一个井喷的状态,80后的现在正需要房子,也需要独立所以买房的欲望还是很强烈!但由于对国家的房产政策不了解,也会有持币观望的现象出现,但是不能掩盖真正的需求!房地产业也不会走向萎靡的,因为在近五年内国家还有需要解决一部份困难户,经济适用房之类的事情,所以近2年房地产还会是一个平稳的状况!如果你想加入房地产行业也是可以的,毕竟人们对房子的需求还是要越来越高!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还有现在国家在推行城市化,因为也会带动房地产市场的整个走向的!

Ⅱ 我国房地产品牌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1.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011年这一比例约在76%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8年有较小回落,2004年至2010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2.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的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的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的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的想法,也有地方政府的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4个市县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24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的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2010年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3月25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36872宗,涉及土地总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
3.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从2004年至2010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2008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首度超过10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的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33.2%。但是这一情况到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2011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直接促使了房地产的火热。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他们最终绝大多数也会落户城市,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再就是投资性住房,很多人在有了一定充裕资金后就开始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持续,国内实体经济以及股市的低迷,房地产市场便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这也是促使房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三方面,再加上保障房项目的延迟,目前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刚兴需求依然强烈。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都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也有很多因为房地产而失足的例子,像是日本持续十年的经济衰退,根源就是房地产泡沫,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由美国的房地产企业和银行引发,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201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房地产投资、土地供应量进一步收窄,商品房成交量却逐步回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12年3月相比,70个大城市中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是46个,持平的城市是16个,上涨的城市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都没有超过0.2%。从同比来看,与2011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38个,比2月份增加了11个,这是自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个数最多的月份。从环比数据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6个月下降。东南沿海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青岛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也进一步扩大,3月份比2月份分别扩大0.5个、0.5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

Ⅲ 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以及前景

我来抛砖引玉吧.就我知道的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说一点.
从大的经济形式来看,目前中国为通货膨胀时期。中国通货膨胀率官方公布为:3.2%(我认为远远大于这个数值).而国际经济学上讲膨胀率3%为红色警戒。通货膨胀的意思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流通量大于市场实际需求量。通俗的讲就是钱不值钱(这跟国际上的货币兑换率不冲突)。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其中房地产业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而房地产业的混乱与不堪,go-vern-ment的要付全责。
两个原因:1、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和中国特色的按揭;2、地方政府的GDP政绩和贪婪。
这两大原因主导造成了现在楼市的高房价。至于恶性贷款套现和恶性按揭套现的操作手法,郎咸平早已公开。银行手里只剩房子,没有钱。更不敢降低房价。一句话总结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高成本、楼市高房价、消费群体低收入(这也跟房地产业的混乱关系密切)。
面对这种现状不断修订房地产业的法律法规;银行紧缩银根,提高存款利率,而贷款和按揭的条件也越来越紧;对其他行业不断鼓励扶持(特别是环保行业)。房地产业重新洗牌,砍掉跟风的目的不良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扶持真正为社会为人民,为中国经济发展着想的企业。这用来解决第一个原因造成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地方政府的贪婪和不作为。就是再出个朱镕基,就能一下把这种现状扭转过来?中国地大物博,很多省市天高皇帝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人认为,这个是个艰巨的任务,贪官要抓要治,但是其根本问题,还是教育问题。试想如瑞典这样的国家,小孩子一出生就生长在社会的和谐环境中,吃的是社会的,用的是社会的(食品、教育、医疗、保险等等),政府起的是保护作用。小孩子长大后,经商赚钱了,即使钱再多也会用来回报社会。他们那样的国家,企业的税率达到50%,但是他们的人民都愿意交这个税,因为他们都知道政府拿了税款去养育了他们的下一代,去保护了他们的下一代。说实话,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我很向往。(扯远了,但是忍不住,不吐不快)这第二个问题,我不知道go-vern-ment会怎样解决,我也不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但是能肯定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不会短。
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我国房地产业就能大地回春么?不知道。但是至少能走上正轨。

Ⅳ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均同比降低

2020年1-4月,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均同比降低。截至4月末,TOP10和TOP2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为466亿元和273.1亿元,分别同比降低10.2%和28.8%。销售操盘榜TOP100房企入榜门槛则为36.1亿元,同比下降31%。



目前,虽然我国新冠疫情已基本被遏制,但房地产市场还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房企们要达成之前的销售目标尚需努力。中房研协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二季度房地产行业仍然承压,短期政策主要在企业端支持恢复行业平稳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多数房企资金主要来源销售回款和市场融资,疫情对房企资金链产生冲击,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房企加速退出市场,头部房企并购增加,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高层近期重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明确了不会改变房地产调控的基本方向,不会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增长压力下,把鼓励房地产投资投机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本次疫情考验了房企营销能力、融资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也使得居民更加注重居住品质,而产品类型、配套设施、建筑质量、物业服务将成为未来房企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0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最新趋势)

住房是否过剩引发网上大讨论 专家不愿说过剩
2006年02月10日12:52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2月7日刊登《统计局三大数据揭示我国面临住房过剩风险》的文章,引发了各界的激烈讨论,有网站更是根据此文进行了我国住房是否过剩的网上调查。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报记者对一些房地产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但多数人士对这一热点问题持谨慎态度。

在网上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截至9日中午,有53.59%的网民对上述文章的意见表示支持,反对意见占37.44%,还有8.9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问题不清楚。在被问到“一方面空置房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买不起房,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什么”时,61.82%的网友认为是“开发商利润期望过大,宁可空置也不愿意降价”。

与民众对这一问题的群情激奋相反,学者和业界人士反映比较谨慎。一位研究房地产的朋友甚至对记者说:“这个问题现在太热,关注的人太多,还是少发表意见为好。”

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力求面面俱到,不轻易下结论。戴德梁行研究顾问部高级经理王晨对记者说,仅仅通过统计局公布的汇总数据还不能笼统地判断住房是否过剩。他说,对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加以判断,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不能作为判断住房市场过剩与否的标准;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更详细地了解有关情况或探讨解决问题办法,则不能仅凭一个笼统的汇总数据,还需要了解统计的具体方法和细分的统计数据,比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物业类型等等。

王晨说,目前,我们统计数据的渠道不多,这也使得消费者比较难于对市场形成相应的判断,所以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成了众人手中唯一能够拿到的数据。如果有关数据能够更透明,大家都能够进行相应的分析,那么结论会更客观、准确。

对王晨的观点,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尚教蔚表示赞同。她也表示不能仅仅通过统计局公布的这几个统计数字就判断住宅市场是否过剩,而应对这些数字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判断。尚教蔚说,从统计数字来判断,商品住宅的空置面积上升的速度并不是特别快,相反,非商品住宅的空置面积上升的势头更快一些。从我国住宅的长期走势来看,我国的商品住宅应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不应该是过剩。出现比较高的商品房空置面积,这是由于供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而开发商销售的中高价位的商品房居多;与此同时,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老百姓持币待购现象增多,对房价走低的预期更强,这些因素使得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多。

尚教蔚建议,应多发展中低价位的商品房来缓解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金育松也有意回避这一问题。他对记者说,当前争论住房是否过剩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如果说住房存在过剩,但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人没有解决住房的问题,而且房价也处在不断地上涨状态;相反,如果说住房不过剩,但市场上却又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空置房。他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控制和消化空置面积。

金育松说,首先,要有效地控制空置房的增量面积。除了靠开发商对商品房采取精准营销策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土地审批制度上的控制和把握。

其次,要快速消化现有空置房的存量面积。一方面,应建立权威的空置房信息网,加大空置房的信息披露,促进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与空置房之间做到最大匹配;另一方面,要实现销售模式及空置房管理办法的多样化,促进空置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率。比如采取“以租代售”、“租售两全”、“通路销售”等新的销售模式,让空置房在“空置期”依然产生价值;此外,还应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刺激空置房的消化

Ⅵ 论文房地产现状分析,从那几方面写

很简单,到“豆丁网”输入“大学房地产论文:论北京房地产公司市场战略分析
字数约10000字”里面就有关于房地产现状啊,查看更多也可以在豆丁搜“飞燕2号”他写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论文

Ⅶ 中国房地产业现状

混乱不堪。
未来几年前景如何?从新洗牌,良性发展呗。

Ⅷ 请分析下房地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发展趋势在我看来,一种理想的房地产融资体系是这样的:房地产前期开发所需的资金主要都是自有的,或者是通过合作开发、股权转让等权益型融资方式获得的;中期资金则通过混和型信托基金、债券、及少量的银行贷款等途径获得;在后期销售过程中,购房者的个人住房贷款则主要通过银行和住房公积金中心获得;在存量房市场中,银行资金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银行资金向风险相对较小的住房消费领域倾斜,信托基金、股权转让、企业债券则迅速补充银行在开发领域收缩所产生的行业发展资金不足。在这样一个融资体系中,金融业与房地产业都实现了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这种体系具有一种自我调节和平衡机制,房地产业不会因为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而对自身经营产生太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房地产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公众化,金融系统的风险也得到了保证。更重要的是,金融业的资金配置效率得到了提高,房地产业也能够保持理性的发展,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这一融资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点:融资渠道多元化、价格指标市场化、产品形式证券化、资金来源公众化、收益风险对称化。融资渠道多元化指的是房地产融资渠道即包括股权融资,也包括债权融资,在债权融资中,既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方式,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进行,还可以通过房地产信托来实现,在股权融资上,既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也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融资,还可以通过房地产基金来融资。价格指标市场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其价格指标(包括债务融资下的利率与证券化后产品的价格)会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财务状况以及项目自身的风险由市场决定,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价格。产品形式证券化是指未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更多地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证券(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ABS、MBS、收益权证等形式)来实现,而且这些证券也日益标准化,成为公开发行且可流动的权证。这些产品的形式不仅有直接参与房地产融资的产品市场,同时还会形成由房地产融资派生出的二级产品市场,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等等。 资金来源公众化是指房地产融资的资金来源逐渐由金融机构向公众个人转变,社会公众成为房地产融资来源的最主要渠道,金融机构成为中间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收益风险对称化是指在整个融资体系中,每种融资方式的收益都能够根据他所承担的风险不同而有所差别,风险与收益是种对应的关系。

阅读全文

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