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促进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策略有哪些
(1)制定我国大数据发展的国家战略。
(2)制定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
(3)制定国家数据安全及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标准和法律。
(4)加强大数据原创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构建具有核心技术自主权的大数据产业链。
(5)积极培养数据科学家,以解决我国大数据产业人才短缺问题。
❷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特点
(1)产业数据资产化。
(2)产业技术的高创新性。
(3)产业决策智能化。
(4)产业服务个性化。
❸ 我国大数据产业呈现多少个发展特点
(1)产业数据资产化。
(2)产业技术的高创新性。
(3)产业决策智能化。
(4)产业服务个性化。
❹ 中国大数据产业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❺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大数据与AI、5G、IoT等应用为公有云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扮演着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大数据核心诉求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上给予不可或缺的支撑。
大数据又赋能公有云行业的发展,将更好地参与到行业应用与数据变现的发展,催生大量的行业应用,为云服务未来扩充发展提供想象空间。积极的国家政策将持续推动各行业企业积极上云,拥抱数字化转型,公有云服务应用场景特别是数据应用不断拓宽。
近几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均在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公有云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在5G商用以及AI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4亿元,较2017年增长65.2%。
2012-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❻ 中国大数据的提出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发展情况和现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行业应用系统的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呈爆炸性增长。动辄达到数百TB甚至数十至数百PB规模的行业/企业大数据已远远超出了现有传统的计算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因此,寻求有效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迫切需求。网络目前的总数据量已超过1000PB,每天需要处理的网页数据达到10PB~100PB;淘宝累计的交易数据量高达 100PB;Twitter每天发布超过2亿条消息,新浪微博每天发帖量达到8000万条;中国移动一个省的电话通联记录数据每月可达 0.5PB~1PB;一个省会城市公安局道路车辆监控数据三年可达200亿条、总量120TB。据世界权威IT信息咨询分析公司IDC研究报告预测:全世界数据量未来10年将从2009年的0.8ZB增长到2020年的35ZB(1ZB=1000EB=1000000PB),10年将增长44倍,年均增长 40%。
早几年人们把大规模数据称为“海量数据”,但实际上,大数据(Big Data)这个概念早在2008年就已被提出。2008年,在Google成立10周年之际,著名的《自然》杂志出版了一期专刊,专门讨论未来的大数据处理相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挑战,其中就提出了“Big Data”的概念。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人们常常会问,多大的数据才叫大数据?其实,关于大数据,难以有一个非常定量的定义。维基网络给出了一个定性的描述:大数据是指无法使用传统和常用的软件技术和工具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进一步,当今“大数据”一词的重点其实已经不仅在于数据规模的定义,它更代表着信息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代表着爆炸性的数据信息给传统的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挑战和困难,代表着大数据处理所需的新的技术和方法,也代表着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所带来的新发明、新服务和新的发展机遇。
❼ 大数据现状及发展方向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大数据产业回主要涉及数据生成、答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四个环节,具体来看,包含硬件设备、处理分析环节、综合处理、语音识别、视频识别、商业智能软件、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IT咨询、方案实施、信息安全等领域。
在大数据风靡全球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加快了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攻关,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里,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市场逐步向前推进,受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数据产业链雏形显现,给产业链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