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威海和宁波地理位置类似,威海为何发展不起来
威海和宁波地理位置类似,威海为何发展不起来?
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如何,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就比如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相较于内陆来说就比较发达,而东部地区也比西部地区要更加发达,除此之外,南部地区也要比北部地区稍发达。而那些海港城市由于他们开放程度比较深入,也会有更多的经济发展条件。说到海港城市,我们很容易想到宁波,在中国近代宁波就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始了发展,直到今天,宁波可以说是一线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威海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旅游业也十分发达。相对于这样一个旅游城市,很多投资商都来投资建房,然而房子多人少,就会导致一定的亏损。除了本地人,其他外地人也只是会出于度假木底来威海游玩,很少会在威海购入房产。而且在威海交通方面也并不发达,除了新建成的高铁,威海没有其他的较为发达的客运,想要坐飞机还要跋涉到烟台蓬莱机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威海经济的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也表明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发展好的经济,首先就要发达的交通。
威海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经济发展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危害是一个适宜养老养生的城市,而并不是一个适宜年轻人打拼的城市。可以说威海的生活节奏十分慢,相对于很多一线城市来说,人们的压力也比较小。同时,威海也有十分大的发展前景。近几年也有许多厂商在威海投资建厂,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帮助威海发展,这几年威海的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也在很多方面都初见成效。我们都相信威海这样一个海边城市也一定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贰』 宁波市企业退休养老金疫情期间补肋到几月份止
如果是企业退休养老金,一球期间补助到几月份止?这局要到宁波市有关养老金全文机关去咨询一下即可
『叁』 宁波近几年来的变化有哪些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从中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农民了。统计显示,1978年,宁波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9元,30年后的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051元,是30年前的78倍。 在过去30年里,借改革春风,宁波广大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农村环境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方面,2007年宁波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400亿元,与刚实行改革开放的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24.4%。工业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比重从1978年的33%提高到2007年的87%。此外,宁波市还形成了十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粮经比例从1978年的66:34调整到了目前的42:58。 农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宁波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元,1998年突破1000元,2007年首次突破1万元,达到10051元,比上年增长13.6%,已连续四年实现了两个高于:高于两位数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29:1缩小到2.219:1。农民收入中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达85%以上。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近几年宁波市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改观。截至2007年,宁波市已建成全面小康村222个,环境整治村1517个,总数接近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二。 农村服务不断健全。宁波市已提前实现了村村通硬化道路和客运班车的目标,基本实现了让农民喝上清洁安全饮用水的目标,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如宁波市滕头村去年被评联合国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全市象滕头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统计显示,2006年宁波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稳居浙江省第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度已达83.2%,比浙江省、全国分别高出15.1和43.3个百分点,并连续三年位居浙江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