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范畴包含哪些大类
(一)明确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指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为满足政府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蓝图,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迫切需要,必须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统一文化产业的界定范围、统计口径,规范数据来源渠道,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正确反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应包括行业构成、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和指标解释等内容,其中指标体系应由核算指标、分析指标和基础指标构成。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各项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集合。根据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属性特点,划分为公益性文化活动和经营性文化活动两大类。
根据上述概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创意文化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旅游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们是文化产业的有益补充。
(二)设计统一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之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其分类与界定的标准为:一是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二是照按层次的级别,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三是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活动的特点分为9个大类;四是具体细分80个小类。
文化服务。主要有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相关文化服务。主要有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三)确立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文化产业统计的建立,无论是指标体系设计还是统计数据的收集,以及信息的发布与利用等,要体现出这样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符合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又要科学合理,系统完善,标准规范,便于操作。
与时俱进原则。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既要注重历史的传承,更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最新动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由于新技术、新科技日新月异,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
统一设计原则。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有大文化观念,有系统工程思想。因为文化产业涉及各个地区、诸多部门和行业,而且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统计业务关联度很高。因此,对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要统一设计,互相兼容,避免重复矛盾。
分工协作原则。文化产业是由政府的诸多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包括宣传部门、统计部门、文化部门、广电部门、体育部门、信息部门、旅游部门等。因此,文化产业统计必须坚持分工协作原则,业务上由统计部门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分工协作。
信息共享原则。统计数据收集完成后,不能束之高阁,要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应建立一套规章制度,规定各相关部门将统计数据按时报送统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信息数据库。为社会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做好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以增加值为核心,重点反映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度量指标,将增加值作为文化产业统计核心指标,有助于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以反映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发展水平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力;也有助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同度量的对比分析。
2.指标体系的设置要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要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充分考虑目前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公益性和事业性与一般产业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所建立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要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单位走向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
3.紧密结合现行统计、业务和财务制度,有利于统计数据的收集和调查实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要力求科学、简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尽量利用现行的统计、业务和财务资料。
4.非生产经营所得的收入不能计入增加值。GDP核算的生产经营原则规定,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是常住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果,凡是非生产经营所得的收入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因此,一些与经营和业务无关的收入均不包括在内,如外单位转来的利润、银行贷款、下级单位上交收入等,这些收入实际上是其他单位的利润和收益,已计入其他单位的增加值,否则就重复了。
5.文化主管部门办的独立核算的非文化产业单位,不能纳入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范围。因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基本单位或机构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由于经济的发展,跨行业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机构单位、机构部门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这些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就必须划分若干个不同产业的基层单位。因此,各文化主管部门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开办的独立核算的非文化产业单位应该按其各自经济活动的特点,归入相应的行业核算增加值,不能纳入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范围。
6.正确处理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有关文化主管部门的关系。多年来,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有关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统计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比如,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互求信息仍存在一些障碍,彼此沟通渠道不够顺畅等。因此,应该从法规制度上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切实解决各方面的彼此关切
(五)创意产业的崛起,要求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为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创意产业的催生,为传统制造业发展与改造提供新的支持系统和持续发展因素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创意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在改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经济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历史文化价值观的更新,将对文化产业发展和人们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各种经济形态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生产力形态。
(六)统计工作要适应文化产业新业态变化
有专家提醒,在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修订中,需特别关注“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怎样体现”“文化创意的概念和范畴到底是什么”“统计指标如何兼顾公平和地方特色”等问题。比如动漫游戏,有的动漫游戏企业属于文化系统,有的动漫游戏企业则属于其他行业,如盛大游戏的计算机代码就属于高科技企业。文化旅游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哪些属于文化系统?哪些属于旅游系统?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出版、手机动漫等,围绕手机的娱乐文化形态丰富多彩,且产值巨大。那么由流行音乐本身及其派生出的产业链和新业态也应当界入文化产业统计范畴中。
“不能让产业适应统计,只能让统计去适应新的产业变化。”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统计工具,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文化产业政策,它带有很强的导向性。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上重点关注文化产业新发展、新变化和新形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
个别企业出于避税考虑,上报数据可能低于实际情况。还有个别企业为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上报数据可能夸大。由于对文化产业分类和界定的误解导致数据误差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另外,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下,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被装到文化产业的框框里,导致数量与质量失衡、规模与效益失衡。这就需要建立对统计数据审核与纠正的专门机制。
(七)面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捷足先登的严峻态势,要求我国的文化产业必须迎头赶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像文化这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的文化产品大举挺进中国市场,尤其是韩国的影视作品更是捷足先登,严重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器官,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铸造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坚强盾牌。
② 文化产业统计主要关注哪些经济指标
既然你做“文化产业统计”,我想一定是统计系统下发有这方面的文件,那其中一定有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的说明,“关注哪些经济指标”就在这里面找。我想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从业人员数,相关单位个数,营业收入,创造产值,拥有资产等等。
③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体系是什么
分类标准是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04年,为规范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我国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作为国家统计标准颁布实施。这也是文化产业分类标准首次亮相。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理应把这些新业态及时纳入统计范围。2017年6月30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同年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文要求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标准。“作为派生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客观上需要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修订。”殷国俊说。
④ 请问文化产业的分类、相关标准是什么
目前,文化复产业的分类是制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来确定的。一般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等。具体请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太多,麻烦自己搜索就找到了)。
⑤ 文化产业的标准
在原分类标准实施8年之后,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首次在《分类》中被提出:
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类别名称和行业代码 类 别 名 称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第一部分 文化产品的生产 一、新闻出版发行服务 (一)新闻服务 新闻业 8510 (二)出版服务 图书出版 8521 报纸出版 8522 期刊出版 8523 音像制品出版 8524 电子出版物出版 8525 其他出版业 8529 (三)发行服务 图书批发 5143 报刊批发 5144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 5145 图书、报刊零售 5243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 5244 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一)广播电视服务 广播 8610 电视 8620 (二)电影和影视录音服务 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 8630 电影和影视节目发行 8640 电影放映 8650 录音制作 8660 三、文化艺术服务 (一)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 文艺创作与表演 8710 艺术表演场馆 8720 (二)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 图书馆 8731 档案馆 8732 (三)文化遗产保护服务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8740 博物馆 8750 烈士陵园、纪念馆 8760 (四)群众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活动 8770 (五)文化研究和社团服务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 7350 专业性团体(的服务)* 9421 —学术理论社会团体的服务 —文化团体的服务 (六)文化艺术培训服务 文化艺术培训 8293 其他未列明教育* 8299 —美术、舞蹈、音乐辅导服务 (七)其他文化艺术服务 其他文化艺术业 8790 四、文化信息传输服务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 6420 (二)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 其他电信服务* 6319 —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 (三)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6321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6322 卫星传输服务* 6330 —传输、覆盖与接收服务 —设计、安装、调试、测试、监测等服务 五、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一)广告服务 广告业 7240 (二)文化软件服务 软件开发* 6510 —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 数字内容服务* 6591 —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 (三)建筑设计服务 工程勘察设计* 7482 —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服务 —室内装饰设计服务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服务 (四)专业设计服务 专业化设计服务 7491 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一)景区游览服务 公园管理 7851 游览景区管理 7852 野生动物保护* 7712 —动物园和海洋馆、水族馆管理服务 野生植物保护 * 7713 —植物园管理服务 (二)娱乐休闲服务 歌舞厅娱乐活动 8911 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 8912 网吧活动 8913 其他室内娱乐活动 8919 游乐园 8920 其他娱乐业 8990 (三)摄影扩印服务 摄影扩印服务 7492 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 (一)工艺美术品的制造 雕塑工艺品制造 2431 金属工艺品制造 2432 漆器工艺品制造 2433 花画工艺品制造 2434 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 2435 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 2436 地毯、挂毯制造 2437 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 2438 其他工艺美术品制造 2439 (二)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的制造 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 3079 —陈设艺术陶瓷制品制造 (三)工艺美术品的销售 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 5146 珠宝首饰零售 5245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5246 第二部分 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 八、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 (一)版权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 7250 —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 (二)印刷复制服务 书、报刊印刷 2311 本册印制 2312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2319 装订及印刷相关服务 2320 记录媒介复制 2330 (三)文化经纪代理服务 文化娱乐经纪人 8941 其他文化艺术经纪代理 8949 (四)文化贸易代理与拍卖服务 贸易代理* 5181 —文化贸易代理服务 拍卖* 5182 —艺(美)术品、文物、古董、字画拍卖服务 (五)文化出租服务 娱乐及体育设备出租* 7121 —视频设备、照相器材和娱乐设备的出租服务 图书出租 7122 音像制品出租 7123 (六)会展服务 会议及展览服务 7292 (七)其他文化辅助生产 其他未列明商务服务业* 7299 —公司礼仪和模特服务 —大型活动组织服务 —票务服务 九、文化用品的生产 (一)办公用品的制造 文具制造 2411 笔的制造 2412 墨水、墨汁制造 2414 (二)乐器的制造 中乐器制造 2421 西乐器制造 2422 电子乐器制造 2423 其他乐器及零件制造 2429 (三)玩具的制造 玩具制造 2450 (四)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的制造 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 2461 游艺用品及室内游艺器材制造 2462 其他娱乐用品制造 2469 (五)视听设备的制造 电视机制造 3951 音响设备制造 3952 影视录放设备制造 3953 (六)焰火、鞭炮产品的制造 焰火、鞭炮产品制造 2672 (七)文化用纸的制造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2221 —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手工纸制造 2222 (八)文化用油墨颜料的制造 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 2642 颜料制造* 2643 —文化用颜料制造 (九)文化用化学品的制造 信息化学品制造* 2664 —文化用信息化学品的制造 (十)其他文化用品的制造 照明灯具制造* 3872 —装饰用灯和影视舞台灯制造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3990 —电子快译通、电子记事本、电子词典等制造 (十一)文具乐器照相器材的销售 文具用品批发 5141 文具用品零售 5241 乐器零售 5247 照相器材零售 5248 (十二)文化用家电的销售 家用电器批发* 5137 —文化用家用电器批发 家用视听设备零售 5271 (十三)其他文化用品的销售 其他文化用品批发 5149 其他文化用品零售 5249 十、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一)印刷专用设备的制造 印刷专用设备制造 3542 (二)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制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 3931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 3932 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3939 电影机械制造 3471 (三)其他文化专用设备的制造 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 3472 照相机及器材制造 3473 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 3474 (四)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批发 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 5178 —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批发 (五)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 电气设备批发 5176 —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与2004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相比做了哪些修订
与2004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相比,修订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进一步完善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在范围的表述上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外延)做出解释;
二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对原有的类别结构和具体内容作了调整,增加了文化创意、文化新业态、软件设计服务、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的生产等内容和部分行业小类,删除旅行社、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教学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其他文教办公用品制造、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和彩票活动等;
三是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许多文化生产活动很难区分是核心层还是外围层,因此本次修订不再保留三个层次的划分。新分类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个方面来替代三个层次。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三个方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补充。
⑥ 文化产值占gdp比重多少才算文化强国
2012年6月17山东省三支一扶真题吗,我也在找这个题的答案,还是找不到呀。可以给点参考资料: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指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其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则高达43%。与之相比,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不足4%,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不足3%。差距大,也就意味着发展的潜力大。——《新华每日电讯》3月3日
⑦ 我国为何要修订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标准
分类标准是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04年,为规范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我国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作为国家统计标准颁布实施。这也是文化产业分类标准首次亮相。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理应把这些新业态及时纳入统计范围。2017年6月30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同年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文要求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标准。“作为派生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客观上需要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修订。”殷国俊说。来源:人民网
⑧ 如何做好文化产业统计
建立高效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机制。文化产业的主体是与文化相关的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充分利用宣传部门的牵头作用,提高认识,让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顺利、准确、及时报送相关数据,对部门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工作责任机制,充分整合资源,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重视和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文化产业统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经普为契机充实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名录。单位名录是文化产业统计的基础,抓住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利时机,对普查采集到的全部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文化活动属性进行甄别,对其中确认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以及其他法人单位所属的具有文化活动属性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认定标识,生成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单位库,把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单位库建设工作做好做实。同时,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质量控制和评估办法,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加强统计过程管理,切实保证数据质量。
⑨ 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产值的区别
文化产业增加值,是指本统计周期内文化产业相比上一个统计周期增加的产值,
算法是:本统计周期文化产业产值减去上一个统计周期内文化产业产值;
文化产业产值,是指本统计周期内文化产业的产值。
⑩ 如何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找到关于文化产业产值的数据
谢谢! ...你看看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统计数据”栏目中有没有吧,或者到各地统计局的网站上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