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经济规律

文化产业经济规律

发布时间:2020-12-23 17:15:37

⑴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除开我们平时最多的节日以外,还有这些:
1.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专
《诗经》、属《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2.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 、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双簧等。
4.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⑵ 汕头经济特区为什么发展比不起其他几个特区难道曾今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我要详细的}

汕头市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汕头市人口密度大,交通不便,又与台湾隔海相望,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汕头的处境与厦门相似。经济特区的建立并没有使得汕头像深圳那样出现大的建设高潮,反而鼓励了在特区旗号的庇护下,大搞走私等旁门左道的发展。走私的猖獗、市场环境的败坏,尤其是近年恶性发展的走私与逃骗税大案,以及最近爆出的近千亿洗黑钱大案,更使得汕头成了经济特区中令人扼腕的一个。
另外汕头在地理上不如深圳,香港资金被毗邻的深圳夺走。同时经济权力如果没有下放给私人资本而是下放给地方政府,那么特区的特殊政策不会带来经济发展。

⑶ 市场营销课程有什么

市场营销课程如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商务谈判》、《营销组织与推销管理》、《营销策划》、《国际市场营销学》、《品牌与形象战略》、《营销伦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等。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3、《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4、《市场营销学》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5、《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

(3)文化产业经济规律扩展阅读:

就业简介

市场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市场营销人员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多数小企业容易混淆销售与营销的概念。

主修课程工商管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基础、商品学、统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市场营销专业

⑷ 悬赏:运用哲学知识,对“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专“百老汇”属、“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悠闲地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⑸ 咨询行业有前景吗你怎么看

随着中国体制的转型,咨询业将会创造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上无穷潜力。管理咨询行业将成为市场上的香馍馍,不管是国内国外,管理咨询师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迅速增加。

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黄东涛先生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需求每年将持续增长数倍,到2020年,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总有效需求将达到200亿美元。可以看出,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但问题是,作为该行业的核心资源,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以相应的速度进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目前,我国管理咨询业的现状是:咨询队伍结构单一,素质低,缺乏咨询和企业管理经验,有的公司甚至是工商管理硕士,工程、技术、信息等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外国咨询业十分重视专家和通才,重视科技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他们是互利互惠、相互帮助、形成多元化人才结构。此外,还征聘大量各领域的专家,以解决在外部协商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目前,我国咨询人员素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认识狭窄、知识严重老化、缺乏现代咨询意识、缺乏战略观念、缺乏竞争观念、缺乏制度观念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培养一大批符合专业标准的咨询师成为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瓶颈。

管理咨询考试的实施,为指导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不仅有利于规范中国管理资格认证市场,而且有利于中国管理顾问考试认证与国际标准和程序的整合,提高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管理咨询行业成为市场的香馍馍后,若是想成为抢手的管理咨询师,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是首要任务,这是需要花把时间学习,从内到外,努力建设,以争取将自己打造成优秀的管理咨询师。

⑹ 现在干什么行业最挣钱

不能说是最赚钱的行业项目,但应该算是最简单的;只是提供一种思路经验,希望能够给你启发。

在一线大城市的人,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想想都是很大的,压力,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工作上不顺心,生活上不顺心,感情上受到挫折。又不想跟朋友说,一直埋在心底,又感觉很压抑。

所以说,把自己心中的委屈说出来,告诉别人,心里就会舒服多了,但是没有朋友倾诉,也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压力大,那么,怎么办呢?

这也是今天要分享的冷门项目--陪人聊天,做一个倾听者,优雅的赚钱。

我们来看一组淘宝数据,就知道这个项目可不可以操作了。

月销都是1000多件,并且5元并不仅仅只是单价。

服务不同,价格不同,5元也就半小时的事。这样一个店,一个月少说也有3万+的利润。

或许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请不了心理咨询师,也没办法做这个项目。

现在说的这个冷门项目,不是让你自己去操作。而是“借鸡生蛋”这个原理。

那如何操作呢?

1,借鸡生蛋玩法

就是自己去接单,然后有人有这个需求,你去淘宝下单就行了,赚差价。比如淘宝5元半小时,我们可以收8元,10元等。

利用QQ群霸屏技术,把相对应的关键词做上去,然后等接单就行,完全的被动流量,QQ群霸屏几乎可以说是万能的了。如果还不会操作的, 可以自行网络学习。

2,它吃肉,你喝汤玩法。

做个树洞,听别人倾诉就行了,这个应该会了吧。不会开导,就做一个倾听者,一样能赚钱,看别人的销量,也是月入20000+

所以说,这个项目也没什么难度吧,更多的还是你自己愿意不愿意去操作了。

没有什么成功是简单的,项目并不复杂,只需要你前期多发点力,后期有了经验之后,就轻松多了,钱自然而然的也就来了。这个服务的项目会在未来的时间里越来越繁荣发展。

⑺ 工商管理类包括哪些专业

工商管理这个专业,不同层次的学历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分别来聊聊。

本科层次,突出特点是杂。国内该专业的本科教育,专业课上设计多领域的基础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含战略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含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相关)、会计(含审计、财务管理),此外,还会涉及到经济学、运筹学、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包含领域广也意味着每一门都不深。
本科就业主要以销售、产品经理、大堂经理等一线服务业工作者。公务员是不错的出路。
硕士(学硕)层次,突出是研究方法的学习。此阶段将会有一个较为确定的研究方向,无论是任何一个方向,更多聚焦于管理研究方法的学习。如问卷调查、心理学实验、数理统计方法等。但由于国内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学制较短(两年到三年),对于研究方法上也只是初步的涉猎。
硕士就业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和营销方面,基础的管理咨询、数据分析、培训,等相关工作,以及本科生的就业岗位。由于工商管理硕士(含全日制专硕)毕业生过多,其实就业前景与本科生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在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相对来说更高一些,有基本的系统思维和管理决策能力。
博士层次,除了学术研究之外,基本有独立进行管理咨询、项目推进、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建模决策等各方面的能力。工商管理博士阶段,个人认为,其实已经可以称作为管理学大类博士,有两到三个方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非常精通。同时,管理类的研究方法和管理咨询的方法比较重叠。因此,即使管理学博士生可能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些欠缺,但是在管理咨询的方法上有成熟体系,可以在企业中执行管理工作,为决策提供建议(智囊团)。当然,大部分博士应该会选择留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
这个专业包含很多内容,如果想把这些管理理论转化为管理实践,本科期间的学习内容远远不够,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专业水平很低。
此外,工商管理的管理和所谓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不是一码事。不是说学了这个专业,就特别擅长指挥别人。从就业方面来说,和传统工科不同,传统工科针对制造业,而管理学从事服务工作,不存在谁高谁低的说法。刚毕业的工科毕业生也得进厂房,那么管理学本科生从基层服务业干起来也很正常。

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如何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已被提上重要议程。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的繁荣发展,通过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多出优秀作品、发展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 精神文化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般来说,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但它是市场价值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经济价值规律与属于其自身特有规定性的文化规律的统一。这 个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特殊性、复杂性。鉴于文化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这里重点讨论中义与狭义文化范畴的文化产品,即主 要指作用于人类精神生活、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说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范畴的文化产品。同时,从哲学层面重点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特殊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

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具有经济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它又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 有用性,具有使用价值。但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成为它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交换价 值。按一般经济规律,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外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4页,人 民出版社1975年版)。但是文化产品的个性化精神创造及其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使计量创作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物质产品复杂得多。作为文化价值的 存在形式和载体——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这种劳动的投入量很难加以标准化。

正是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特殊性,给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交换过程中等价交换原则难以准确地体现。文化产品 的价格更容易受供求、竞争因素的影响,各类文化产品市场上都普遍存在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这是文化产品市场容易出现投机、哄抬、杀价现象的重要原因。在文 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一般的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赢利最大化原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影响到文 化产品品质、效益和文化生产者的行为选择。价值规律作用的自发性及其所带来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文化产品供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调节手段的有限性。传 统经济学中的价值交换理论主要是用来解决物质的经济价值的市场交换问题的,文化产品价值不同于物质价值的生产,在市场交换中也应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如何根据这种特点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而又体现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论和运作方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文化产品是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辩证统一

文化产品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但文化产品价值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文化产品作为一种 社会产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它内在地规定:文化产品不仅仅对于个人、群体具有经济的意义和作用,更多的是对于整个社会存在意义和作用;文化产品的生产 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它有着广泛的外部性、社会性。

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就是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影响、意义。这些作用、影响、意义的性质和大小就是其文化社会价值的性 质与大小。文化产品的文化社会价值包括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伦理价值等,包括积累创造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等独特功能。这是文 化产品的根本性价值。但这种价值很难在文化产品市场交换中进行等价计量。由此带来市场机制调节文化生产的局限性。其突出表现是,它主要反映和调节产品的经 济价值,难以反映和调节其中的文化社会价值。文化社会价值是一种超经济的价值诉求,它是对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根本提升和相对规束,并为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 现设置社会空间。显然,现有通行的价格机制对于这些文化产品的文化社会价值调节是失灵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特殊的文化市场调节机制,另一方面,寻求 市场之外的调节手段就显得十分迫切。

文化产品价值实现与增值是生产过程创造和消费过程再创造的辩证统一

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与增值来自生产主体的创造,更有赖于消费者的认知与再创造。与物质产品消费过程损耗或消灭产品实体不同,文化产品比如艺术品的消费过 程,是在观赏、聆听、阅读过程中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的过程,是消费主体在感受、体验中获得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于“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精神陶冶的过 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消费者对审美对象文化价值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消费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通过消费实现了价值增值。而这个过程 的实现,对消费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要有相应的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心境。

马克思认为,享受精神产品、欣赏艺术,你必须是有相应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一个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26页)。由此,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与增值,有赖于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提高消费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产生和拉动需求的前提。于是产生了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要以培养大众审美情趣与能力为基础和前提;对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亦不能简单地以其消费量作为质量标准。

文化产品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上的供给也是在需求的刺激和推动下出现的。在利润的推动下,市场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趋势,会不断地推动人们去开发可以 带来利润的文化产品。由于利润最大化是推动大多数经营者经营活动的主要动机,这就加剧了文化产品市场交换中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背离。因此,市场调节有 长处也有短处,从积极的方面看,市场调节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的信号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推动优化文化资 源,去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从消极的方面看,它会导致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背离,扭曲文化需求结构和文化产品结构。如 何建立健全以文化价值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合理的竞争和调节机制,是实践提出的理论课题。

文化产品价值取向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品,应当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不能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忽视 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审美价值和影响深广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相容,认为今天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可 以而且必须远离市场。文化产品的文化社会价值承载于其可以进行市场交换的物化载体,这个物化的载体有其经济价值,可以通过产业制作进行市场交易。文化产 品、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为文学艺术走向大众,为文学艺术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创设了良好机制。

应当看到,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文化的经济手段开发还很不充分,文化产品与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唯利是图、功 利化、庸俗化,损害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除了以其经济价值指标进行衡量外,还要设立与它的文化社会价值相匹配的评估 体系,这个标准也要“三个有利于”: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社会精神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优质的文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 化,有利于优质的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占主导

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

(1)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多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面对文化与经济交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明确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第四,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12 分)
(2)第一,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支持和壮人国有及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支持、鼓励、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第二,培育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使其具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第三,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其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9分)
(3)第一,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天津市政府理顺文化产业机制,完善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第二,天津市政府按照政府引源旁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第三,天津市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宏观调控,推进文化建设,服务人民乱塌。(9分)
(4)第一,紧密结合本市的实际组织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活动。第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第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先进经验。第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分)(评分标准:学生从其他方面作答,且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但不得超过该小题总分。)

⑽ 为什么明星的收入那么高,合理吗

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和分析,明星属于特殊商品,其价格应该符合价值规律并受供求定理影响。福布斯明星榜排名第一的姚明年收入达3亿8千8百万人民币;而中国内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高的克拉玛依市,因为拥有特殊能源才使得人均年收入达到34901元。明星排行榜上末尾的非一线明星年收入已达408万人民币;而中国内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低的兰州市只有3681元,至于较为落后的中小城市、甚至是更为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可想而知。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我产生诸多疑问:明星为何主要集中在体育和娱乐行业,而木匠和管道工等行业为何不存在超级明星?明星的收入为何如此之高?明星的劳动力价格是否偏离了明星创造的价值?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综上所述,明星的高收入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明星这种要素其供给极为稀少,供给曲线缺乏弹性;另一方面,社会对明星这种要素的需求是无限扩大的,明星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供需两方面共同导致明星的价格(收入)不断上升,因此明星的高收入从理论上来讲是合理的,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但是这种供求关系的背后让我看到的不是明星有多努力,而是看到了目前大众对于此类需求的畸形和疯狂。《人民的名义》中近40位的资深戏骨总片酬只有4800万元,占成本不到40%,远低于一些“小鲜肉”的价格。而圈内当红演员的片酬动辄一部戏就要4000万起价,有的甚至达到亿元。在今日头条近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单》上,100位名人去年一年的总收入达到70亿9530万元——虽然这份榜单是针对两岸三地的所有名人,但是,上榜的100位名人中,仅有林丹、朗朗两人不属于影视歌行业。所以,这份名人收入榜几乎就是一份影视歌明星收入榜。10个人,一年,赚了17亿。榜单前10位名人的收入总和近17亿元,前三十名的收入超过了35亿元,前五十名的收入近50亿元。入选的门槛是2500万元,其中收入过亿元的名人共有14位,他们的收入总和(21亿4810万元)占榜单总收入的30.27%。范冰冰以2亿4400万元拔得头筹,鹿晗收入1亿8160万元位居第二,周杰伦以1亿8150万元收入排名第三。

与文化产业经济规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