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云南八大产业是哪年提出来的,与养老有关的产业有哪些
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布局概况(解读)
2018-07-20 15:59
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云南省将通过5年的时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等八大产业。在巩固提高云南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将整合省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50%左右的存量资金,以及全部新增投入部分,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并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思路,分别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成熟一支、设立一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集中投入。八大重点产业布局概况具体如下:
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一个核心发展区域:滇中地区各州、市政府所在地现代农业建设区,要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和龙头作用,按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充分挖掘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聚合生产要素,全产业链打造蔬果、花卉等重点产业。发挥昆明北部黑龙潭片区农业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整合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谷,为打造昆明“高原特色农业总部经济”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并带动全省优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大重点产业板块。根据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结合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产业化整体开发、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要素为基本要求,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建设产业重点县,推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聚,打造区域特征鲜明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滇东北重点发展中药材、水果、生猪、牛羊、蔬菜、花卉等产业。滇东南重点发展中药材、蔬菜、水果、生猪、牛羊、茶叶等产业。滇西重点发展核桃、牛羊、生猪、蔬菜、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产业。滇西北重点发展牛羊、生猪、中药材、蔬菜、核桃、水果、食用菌等产业。滇西南重点发展茶叶、咖啡、热带水果、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
●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充分发挥对内对外开放经济走廊、沿边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放经济带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资源、区位和特色优势,紧紧围绕精准产业扶贫的要求,补齐短板、跨越发展、促农增收,重点建设沿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对外开放示范带、昭龙绿色产业示范带和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红河流域绿色产业示范带等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打响品牌,培育一批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
●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云南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洱海流域10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砚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要素整合、产业集聚、企业孵化。
●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以蔬菜、花卉、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为主业,建立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专业村镇。
六、新材料产业
●为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云南省将重点组织实施新材料产业“168”工程,即确定2020年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的1个总体发展目标;培育贵金属新材料、基础金属新材料、稀有金属新材料、光电子和电池材料、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6个重点领域;组织领军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市场培育对接、人才培养引进、国际化发展、“互联网+”新材料行动8大工程。
●具体目标是:打造营业收入500亿元的旗舰企业1个,超百亿的领军企业5个;规划建设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园区(基地),优化提升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打造百亿规模产业集群6个左右;围绕产业协同创新,建设云南省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中心、贵金属材料基因技术研究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主动与国际对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研制;推进新材料产品生产企业与下游应用单位开展供需对接;加强新材料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和鼓励新材料企业(集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经济合作;实施“互联网+”新材料行动。
七、先进装备制造业
●围绕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辐射南亚东南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在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楚雄、大理等州市,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在德宏、保山、文山等州市,重点建设出口加工机电产品基地。
●大理州重点打造载货汽车基地和出口型零部件基地;昆明市着力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和客车、发动机基地;曲靖市主要建设轻卡和MPV生产基地;德宏州重点建设轻卡、皮卡、微客和SUV基地以及出口型摩托车基地;楚雄州主要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基地。
●以昆明等滇中城市为中心,规划布局我省优势特色装备制造。建设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基地,支持晋宁建设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及维护基地;继续推进昆明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玉溪数控机床及铸造基地建设;致力于把昆明打造成中国西南最大的盾构装备制造基地。
●加快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力装备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水电、光伏、生物质能发电及输变电等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支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装配工业园,玉溪华宁工业园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红河、丽江、保山、楚雄项目,建设光伏产业基地。
●做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光电子和金融电子设备产业基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锗产业基地,做大产业规模。推进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建设;支持边境口岸地区,充分利用区位、劳动力、电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电子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做好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电子设备制造业,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大力推进红河州、文山州、德宏州等地的手机、集成电路、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
●依托现有农林机械生产企业,重点在昆明、玉溪、大理、曲靖、德宏等州市集中布局打造4-5个农林机械产业基地,支持重点企业在国内外布局农业机械销售网点,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支持昆明、曲靖、红河等州、市积极规划培育建设重化矿冶装备产业园。
八、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
●重点推进弥勒食品加工园、芒市食品加工园、杨林木业家具产业基地、大理剑川民族木雕家具产业园、德宏实木家具集聚区、立白日化工业生产基地、临沧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保山轻纺产业园、昆明寻甸泛亚家具产业园、瑞丽红木家具园、版纳红木家具园等项目建设。
●加快“云品”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标准体系,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7类过百亿元的云南特色食品加工业。
●以沿边、廊带节点城镇和开放载体为支撑,布局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承接家电、纺织服装、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导向型消费品制造,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轻工纺织产业平台和加工贸易平台。
●推动特色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花卉、橡胶制品、包装印刷、林板、林产化工等优势行业,重点发展珠宝玉石、工艺美术、户外用品等旅游消费品制造,大力发展天然香料、香水、精油、护肤及化妆品、洗涤清洁用品,积极发展节能节水器具等绿色消费品,加快家具产业发展。
●着力打造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橡胶加工基地,重点发展子午线轮胎专用胶和浓缩胶乳、恒粘胶,加快培育浓缩干胶和橡胶制品。
●着力打造昆明、腾冲、瑞丽翡翠和龙陵黄龙玉加工基地,形成原料采购、设计、雕刻、鉴赏、展销等完整的珠宝玉石产业链。
⑵ 未来十年健康养老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养老产业步入黄金时代
201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有2.1个亿,按照老龄化办公室的数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可能要达到2.48亿,也就是老龄化的水平会达到7%。对于老龄化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均医药支出会比较高,现在会达到人均三千元左右。从整个市场养老产业的规模来看,估算在2025年要增加到五万亿规模。在这个市场中,按照金额的大小,主要是分布在三个产业,一个是在护理产业,第二个是在医疗产业,第三个是在养老服务领域。
在整个养老模式的分布上,目前是分了三种。一种就是居家养老,第二种是社区养老,第三种是机构养老。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三种模式的占比是居家养老占到了96%,社区大概占了1%,机构养老占了3%。在中国可能未来有一段时间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居家养老还是在中国的主要的模式。在居家养老要解决老龄化的一些问题,就必不可少要借助一些智慧的手段。所以也就是智慧养老,借助于互联网和一些科技的服务,再加上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结合形成整个家庭的养老体系。
从发展总趋势来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正在成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阳行业。当然,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肯定是一种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形式,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可以有旅游养老、养生养老、居家养老等等形式。
⑶ 楚雄在哪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地带, 地跨东经100o35'~101o48', 北纬'~25o15'之间。东邻禄丰县,南连双柏县,西与南华、景东县接壤,北同牟定县毗邻。境内东西距93公里,南北距82公里。楚雄市人民政府驻地鹿城,地处昆(明)畹(町)公路线上,东距云南省会昆明162公里,西距大理178公里。
[历史沿革]
楚雄汉代属益州郡,蜀汉、西晋属云南郡。晋咸康三年(338年)爨酋威楚筑土城于峨碌,为楚雄建城之始。东晋属建都郡,隋朝属昆州,唐朝属览州,南诏属弄栋节度,宋朝为白鹿部属威楚府,元朝设威楚县隶威楚路。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升威楚,辖富民、净乐2县。元朝二十一(公元1284年)撤销2县,复置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楚雄县,隶楚雄府。民国三年(1914)裁府为县。1949年12月9日,楚雄全境解放,1950年1月25日,楚雄县人民政府成立。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86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楚雄市为乙类开放城市。
[行政区划]
2002年末,楚雄市辖鹿城镇、永安镇、东瓜镇、吕合镇、紫溪镇、东华镇、子午镇、云龙镇、富民镇、苍岭镇、三街镇、树苴乡、八角镇、中山镇、大过口乡、宜茨乡、大地基乡、新村镇、西舍路乡19个乡(镇),154个村(居)民委员会,2859个村(居)民小组。全市总面积4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2万亩,其中水田19.6万亩,旱地16.6万亩。
[人口民族]
2002年末,楚雄市总人口484283人,其中女性233869人,占总人口的48.3%;非农业人口136067人,占28.1%;农业人口348216人,占71.9%;少数民族108328人,占22.4%;其中彝族92415人,占19.1%。
[自然概貌]
楚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倾斜葫芦形,最高山峰为西舍路哀牢山脉的小越坟山,海拔2916米,最低点在礼社江与彝家拉河、石羊交汇处,海拔691米,鹿城中心海拔1773米。楚雄山脉皆属哀牢山系东麓支干余脉,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
楚雄境内有红河、金沙江两大水系。红河水系穿越市境西南部的礼社江,为元江上游,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经南华县入境,其支流有马龙河、三街河、白衣河、五街河、邑舍河、碧鸡河、自雄河。金沙江水系以龙川江为楚雄市坝区主要河流,发源于南华天申堂,自西向东流,于吕合入境,经牟定、元谋县入金沙江。主要支流有紫甸河、西静河、河前河、寨子小河、青龙河、苍岭小河。红河水系在境内的径流面积为322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6%;金沙江水系在境内的径流面积1092平方公里,占24%。全市年均降水量39.6亿立方米,径流量9.3亿立方米,地下水量3.2亿立方米。2002年年降水量1213.5毫米。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24.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3.8万千瓦。鹿城花果山矿泉水和石涧矿泉水含游离二氧化碳、偏硅酸等化合物,有锶、锂、锌等21种微量元素,日可采量250吨。
楚雄市属北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地处高原,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冬春降水偏少;2002年度年平均气温16.7oC。
土地以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和黄棕壤为主,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2300米的东部坝区,占土地面积的32.4%;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62%;红壤占26.1%;黄棕壤分布于海拔2300米以上的冷凉地带,土层较厚,占8%。
境内矿产资源储量较多的有煤、油页岩、金、铜、铅、锌、石灰石。褐煤储量8870万吨,无烟煤储量1993万吨。油页岩储量122.4万吨,铅锌矿石储量87万吨。石灰石分布广,此外还有楚石(大理石)、石棉等。楚雄境内常见木本植物有40多种,草本植物20多种,牛肝菌、松茸等食用菌30多种,野生中草药640多种,较为名贵的有野生三七、天麻、茯苓、五味子、小棕包等56种。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519种,其中两栖类29种,爬行类56种,鸟类329种,兽类105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蜂猴、白鹇等64种。位于市境西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有名贵植物1480多种,鸟兽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26种,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观察站,是森林生态研究基地之一。
[综合实力]
2002年,楚雄市实施“农业富民、工商强市”战略,发展城市经济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和发展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城市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得到增强。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6.1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3.73亿元,增长8.5%。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66.3%和30.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14.8:55.6:29.6调整为13.1:57.6:29.3,产业结构向“二三一”型加强和巩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4.8%提高到39%,提高4.2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为15839元/人,比上年提高1451元。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计算,下同)为97.2%,比上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衣着类分别比上年下降3.1、2.5、1.4、3.3、4.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服装类分别比上年下降6.4、7.4、1.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不包括楚雄卷烟厂税收)完成税收收入3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3.5%。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62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831万元,下降2.7%;更新改造投资23047万元,增长1.8倍;房地产投资13370万元,增长9.7%;其他投资11809万元,增长66.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7887万元,比上年增长8.4%。劳动就业步伐加快,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29.61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其中: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在岗职工4.18万人;个体私营从业人数3.04万人,比上年增加0.3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00.65万元,有8.1万人次城镇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辖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9790人,比上年增长10%;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108万元,比上年增长4.7%;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64837人,比上年增长3.2%,征缴保险基金达1715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71474人,比上年增长3.5%,征缴保险基金达6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
[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底蕴厚实,有紫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峨碌公园、灵秀湖、楚雄博物馆等旅游区(度假区)。明清时期曾是滇西佛教圣地,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紫溪山距市区15公里,林木参天、古藤缠树,草坪如茵,有元代古杏、古茶、滇藏木莲、猴欢喜、巴豆藤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粗榧、三尖杉、香果树等国家三级以上保护植物,已发现的植物有1360多种,动物107种,被誉为滇中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其景点“紫溪园”山水秀美,与山下彝寨,苗寨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亮水塘”烟波浩渺,林海莽莽,马樱簇涌;“紫顶寺”庙宇辉煌;响水箐飞瀑如帘,香果林树婆娑;“寂光寺”寺庙遗迹深藏林间;寨林古道有沩仰宗法师舍利塔;“紫溪彝寨”葫芦笙、羊皮鼓伴篝火对歌,赏尽《梅葛》古韵。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有“一海一瀑四广场、六寨八区一条龙”景观;另有城南万家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铜鼓。距今800年的大理国文物护法明公德运碑与明代文庙、雁塔、西灵宫、兴隆寺,苍岭发掘的中生代恐龙足印化石群,云龙古州南安民居构成蕴韵浑厚的人文景观。以紫溪山为重点的景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农家乐”等旅游市场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200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4.12万人次,海外旅游者626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下降18.91%;实旅游总收入2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6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城市高、初中教育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年末辖区有高等院校1所,专任教师315人,在学校生2198人;各类中专学校5所,专任教师510人,在校学生6020人;普通中学28所,专任教师1206人,在校学生23132人;小学187所,专任教师2151人,在校学生44067人。全年市级财政教育事业经费支出8256万元,比上年增长32.8%。社区医疗和急救中心服务继续完善,全市有营业执照的医疗卫生机构312个,其中:医院28所。拥有床位2011张,卫生技术人员3333人,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1129人。全市年末总人口484283人,比上年增加3903人,增长0.8%,其中:农业人口348216人,占总人口的71.9%;非农业人口136067人,占总人口的28.1%。辖区在岗职工人数为4.18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单位职工3.67万人。全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13332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国有企业16602元,增长25.7%;事业单位12204元,增长13%;行政机关12330元,增长8.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47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986元,比上年增长4.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91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2.2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3.3平方米和1.9平方米。154个村(居)委会通公路。153个村(居)委会通电。圆满完成了238名退役军人的安置任务,安置率达100%。全年为957名重点优扶对象建立医疗保障基金76万元,解决了革命功臣“就医难”问题。争取救灾奖金181.9万元,解决了4120户1.6万人的吃粮困难;下拨受灾民房恢复重建款107.2万元,使895户3759人的4475间受灾民房得以恢复重建,发放寒衣1833套,寒被760床。全市乡镇实现敬老院化,办理孤儿弃婴收养登记8人,成立了楚雄希望寄养中心,新接受7名弃婴入院寄养。完成了鹿城镇8个综合社区的划分和组建。
⑷ 如何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是行业的一项尝试,国家发改委则同时明确,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不过,从公开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我国不少养老服务机构都是亏损的,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
养老无疑是门慢生意。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行业的痛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养老产业缺乏服务方面的经验;二是由于居家养老占据主流,而政府保障性机构提供的又是基础服务,因此,对于中高端的养老需求,没有与之匹配的市场化标准。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小而分散,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太专业、不太人性化。未来应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内容,提高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⑸ 云南楚雄未来会有什么发展
发展个P发展。 一没矿产资源,二没旅游资源,三没特色产业。
想搞回点彝族特色旅游答业,还只能模仿大理,丽江的模式,没点新意。
想搞新城市建设,地方又太小,钉子户又太多,只好拖拖拉拉。
想搞茶花艺术特色旅游,宣传力度又不够,知名度提不上去,西山公园挖了又修,修了又挖的,浪费资源不说,还破坏生态环境。
总之楚雄没什么好发展的~~除了适合人类居住。
⑹ 目前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情况怎样有前景吗
旅游+养老养复生,这制种模式结合,是非常的理想。因为,现在我国的人口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同时随着人的衰老,亟需很多的养老保健,所以养老养生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且它也可以附带是一个旅游产业。养老养生对环境要求高,如果地皮再大一点的话,干脆做一个高档的养老养生旅游地产。所以,前景相当好,但是,也要先下手为强,早日树立品牌。怎么进入,你可以找专业公司帮忙,比如山合水易规划设计研究院。
⑺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养老抄服务产业发袭展存在四大问题:
( 一) 政府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 二) 养老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规模小
( 三) 养老服务人员较少, 培训制度不完善
( 四) 缺乏有效的养老服务体制管理机制和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