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芬兰这个国家出口什么
芬兰经济复有三大重要出口领制域,分别是:电机及光学设备,约占出口总额的28%;金属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约占出口总额的31.1%;木制和纸制品,约占出口总额的20.3%。第四大出口领域是化学产业。2005年,出口货物总量增长了7%。2005年,芬兰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约占出口总额的16%。
⑵ 芬兰的发展史
芬兰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引领创新创意经济
芬兰工业设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工业设计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工业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体,融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多种学科于一体,通过创新开发,使产品外观、性能、结构相协调,在确保产品技术功能的基础上给人以舒适和美的享受。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设计在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就开始被关注。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时,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当社会进入以创新领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工业设计就会成为先导产业,成为创新资源、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欧洲国家就曾经出现过第一次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如在德国率先成立了“工业设计联盟”,结合技术、商业与艺术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工业产品的质量与设计问题,为现代工业的品牌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中期,英国等欧洲国家再次将工业设计视为国策,实施工业设计资源的第二次整合,有力地推进了欧洲工业的品牌战略和全球贸易战略。近年来,一些国家再次提出跨领域、跨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次设计资源整合,它表明工业设计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北欧国家芬兰,就是一个以创意经济闻名的工业设计大国。
在芬兰,从森林机械到高科技产品,工业设计都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芬兰工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国际市场的迅速变化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竞相推出,促使芬兰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设计师的作用。诺基亚的成功就在于公司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即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芬兰工业设计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工业设计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芬兰设计界有这样一个共识:从全球的经济竞争来看,价格和质量已经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只有品牌才是企业获利之道,而设计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芬兰十分重视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之中,设计不仅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使人在操作时省力、简便又准确,同时也注重使人的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以提高工作效率。
芬兰企业使用工业设计的程度平均达到41%,在传统产业达到80%,而在出口企业则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没有自己的设计产品和品牌战略。因此,芬兰不仅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国,发明创造也居世界前列。应该说,注重品牌和设计质量是芬兰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始终贯穿于芬兰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在电信业出现之前,芬兰的森林工业推动芬兰经济的繁荣。维美德公司不断制造出速度越来越快的造纸机,奠定了芬兰造纸设备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芬兰设计的林业机械除操作灵活外,还十分注重保护环境。芬兰伐木机械公司制造的有利于环保的行走采伐机在1996年获得欧洲设计奖。长期以来,船舶制造技术一直是芬兰的强项,世界约一半的破冰船产自芬兰。除特种船舶外,芬兰还设计制造了多艘豪华游轮。
自1990年以来,芬兰每两年在全国举行一次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的设计竞赛,并为代表芬兰最佳工业产品和日用品设计的作品颁奖。此外拥有200多名专业会员的芬兰工业设计师协会每年向取得突出成就的会员颁发年度工业设计师奖,由此促进了芬兰工业产品的不断创新。
⑶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比利时,捷克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挪威:铝等金属产业和渔业
挪威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政府控制主要的经济领域,例如石油工业。挪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森林和矿产等方面,其中挪威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产业及国际油价。
瑞典: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
其中针叶树木产品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二,纸浆出口居世界第三,纸业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时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自然生长量,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瑞典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目前,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芬兰:制造业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大约与英国、法国、德国或意大利持平。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非常发达,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
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丹麦: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
丹麦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拥有高科技农业、现代的小规模企业化工业、宽松的政府福利制度、舒适的生活水平、稳定的货币以及对国际贸易的高度倚赖。丹麦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国。虽然丹麦的经济水平远高于欧洲货币联盟所制订的标准,2000年9月举行的全民公决却最后决定丹麦不参加其他11个欧洲国家所使用的统一货币欧元。
比利时:国际贸易
人口稠密的比利时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19世纪初欧洲大陆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比利时拥有完善的港口、运河、铁路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为与邻国更紧密的经济整和创造条件。
比利时经济十分倚赖国际贸易。全国GNP的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国的两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时的出口优势来自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术化、多语言以及高效率的劳动力。比利时主要进口食品、机械、钻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纺织品;主要出口汽车、食品、钢铁、药品、钻石(成品)、纺织品等。
捷克:钢铁、重型机械工业、木林业
捷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酿造均闻名于世。
⑷ 芬兰除了有诺基亚,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品牌或产业是什么
著名企业
芬欧汇川集团(UPM-Kymmene)是世界第三大纸和纸制品生产商,具有百年历史,在芬拥有93万公顷森林,年平均消费林材24万立方米。主要生产纸张纸浆、纸板和包装薄膜。2008年有雇员2.4万人,净销售额95亿欧元,盈利10.6亿欧元。1999年在江苏投资6亿美元建立芬欧汇川(常熟)纸厂,年产35万吨优质文化用纸。2003年在华营业额为5亿美元。2005年9月,芬欧汇川在江苏常熟的投资兴建的第二条造纸生产线正式投产,芬总理万哈宁出席庆祝活动。
诺基亚集团(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早期从事造纸、化工、橡胶行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电信市场。主要生产移动和固定电信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在9个国家设有17个工厂,在14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数字移动和固定网络供应商。2003年有雇员5.14万人,销售额294.55亿欧元,盈利53.45亿欧元。中国已成为诺基亚全球第二大市场,其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3亿欧元。2001年在华销售收入34亿欧元,出口25亿欧元。2000年5月,诺基亚星网(国际)工业园在北京落成。
斯托拉-恩索纸业集团(StoraEnso)由瑞典斯托拉纸业公司和芬兰恩索纸业公司于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业生产集团之一,主要生产杂志用纸、新闻纸、包装用纸和办公用纸等。2004年有雇员4.5万,销售额124亿欧元。1998年在苏州建立年产12万吨胶版纸的工厂。
富腾集团公司(Fortum)芬兰国有控股能源公司,北欧第二大能源公司。由耐思特(NESTE)石油天然气公司、IVO电力有限公司等组成。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热能,工程建造、运营和维护,业务几乎涉及所有能源领域。2004年公司有雇员1.3万人,销售额117亿欧元,盈利19亿欧元。自80年代末富腾即在中国市场开展能源业务,富腾能源中国业务主要在热电联产、城市集中供热、核电技术、燃煤电厂脱硫环保技术、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领域提供服务和系统设备。
凯斯科(Kesko)1940年由四家零售商合并组建而成,90年代开始实行连锁经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家居用品等批发零售,建筑装修及农业产品的流通和销售。2003年有雇员1.5万人,销售额70.7亿欧元,盈利1.62亿欧元。
⑸ 芬兰的经济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
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依赖进口。
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
芬兰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2年正式流通欧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长期陷入困境,仍没有走出低迷的迹象。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4年芬兰经济增长率为负0.4%。2012年和2013年芬兰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在国内,科技巨头诺基亚衰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
在国外,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大战愈演愈烈。这些因素对尚未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的芬兰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欧债危机影响,芬经济增长滞缓,企业倒闭增加,失业上升。
1.工业
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2.农林业
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6万,约占总劳力的4.7%。主要产品包括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木材加工品,纸浆及纸张产品。
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欧汇川(UPM)和M-real集团是前三大林业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纸箱和纸板生产商、第三大锯材生产商,芬欧汇川是世界最大的杂志纸、标签纸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M-real是欧洲领先的高质量纸张和纸板制造商。
3.服务业
芬兰服务业包括商业、旅游、金融、通讯和公共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发达,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旅游点有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等。
芬兰是高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贸易是GDP的三分之一。欧盟占贸易总额的60%。最大的贸易流动与德国、俄罗斯、瑞典、英国、美国、荷兰和中国。由欧盟贸易政策管理,芬兰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除了农业。芬兰是唯一的北欧国家加入欧元区。
4.财政金融
2012年,芬政府财政收入615亿欧元,支出662亿欧元,赤字47亿欧元。
5.对外贸易
2016年外贸总额约为1063亿欧元,其中进口546亿欧元,与上年持平,出口517亿欧元,下降4%,外贸逆差29亿欧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纸张纸板、化工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原油等。主要贸易对象:德国、俄罗斯、瑞典、荷兰、中国等。
6.双向投资
芬直接投资国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荷兰、美国和英国等国家。2015年,芬对外直接投资854亿欧元,吸引外资742亿欧元。
7.对外援助
2015年外援总额约12.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2%。主要受援国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尼泊尔、越南、尼加拉瓜、阿富汗、波黑、科索沃、苏丹和巴勒斯坦地区。
(5)芬兰发展什么第三产业扩展阅读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 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
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⑹ 芬兰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所谓“发达国家”并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义,但是一般来讲,有几条标准: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芬兰是42000美元);
2、工业化程度,服务业和知识型产业的比重;
3、人类发展指数 (芬兰是世界24位)。
按照这几个标准来衡量,芬兰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
⑺ 芬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芬兰是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芬兰排名第一。
芬兰的历史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
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 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7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巴黎和约。
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加入联合国。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洲经货联盟(欧元区),2002年1月正式流通欧元。
⑻ 芬兰是什么
芬 兰 概 况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国家政要: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1/3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万(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其中芬兰族占92.4%,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又称拉普人)。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芬兰国际桑拿浴比赛>>>
首都:赫尔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万(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驰名世界的芬兰木屋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
政治: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6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经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2%,约2015.3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8公顷,木材储积量20.0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芬还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产业发达,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的产值为137.76亿欧元,占GDP的10.5%,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
的凯里迈基教堂>>>
出口额121.5亿欧元,占出口额的30.9%。 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拥有54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80.4%。2001年农林业产值为40.3亿欧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9%。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农畜产品自给有余。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业发达,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中部湖泊地带、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芬经济增长缓慢。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欧元。
一名芬兰儿童在微型活动桑拿浴车中洗桑拿。芬兰人酷爱桑拿浴,在这个只有52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近200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礼。
军事: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8至11个月。
新闻出版:2001年全国共有报纸208种,各种杂志、期刊5158种。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晚报》、《图尔库新闻》和《首都日报》。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于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 兰 人 迎 接 圣 诞 节
外交:二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1950年10月28日,苏兰与中国建交。1951年互设公使馆,1954年升格为大使馆。2002年11月,哈洛宁总统访华。
⑼ 芬兰的主要农业产业是什么
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回要支柱,为农村答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6万,约占总劳力的4.7%。主要产品包括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木材加工品,纸浆及纸张产品。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欧汇川(UPM)和M-real集团是前三大林业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纸箱和纸板生产商、第三大锯材生产商,芬欧汇川是世界最大的杂志纸、标签纸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M-real是欧洲领先的高质量纸张和纸板制造商。
因此芬兰的主要农业产业是林木业。
⑽ 芬兰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公务员清廉高效,并且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二、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三、位置境域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1]
四、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四、人口
1、芬兰总人口540.1万(截至2011年底),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赫尔辛基大区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约140万。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还包括坦佩雷(22万)、图尔库(18万)、奥鲁(14万)等。据芬兰统计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底,当地华人总数为6159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坦佩雷、图尔库等城市。
2、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五、民族
芬兰人大部分是芬兰族,其中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六、政体
芬兰的政体是内阁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藩属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七、经济概况
1、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2、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