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江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江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0-12-21 21:54:48

『壹』 了解江苏省体育局在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政策举措,并

针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主动寻求上海的辐射和溢出支持,如充分利用上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优势,引入更多外部资金支持江苏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再如,发挥江苏产业体系完整、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高的特点,主动对接上海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理论成果进行消化应用,提升江苏产业价值链全球竞争力。

策应上海总部经济加速集聚和大虹桥高端CBD在长三角布局的态势,使苏州、无锡、南通、盐城等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城市,能在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合作的更大格局上获益。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加强交流,让浙江经济基础好的互联网和江苏发展水平高的物联网强强联手,把两省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发挥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的更大作用。

在生态绿色发展方面,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走廊、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区、宜游宜业宜居示范区,共同打造世界有影响、全国能示范的长三角绿色发展增长极。



(1)江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扩展阅读

江苏以制造业起步,实体经济见长,但长久以来,江苏的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十九大后,江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为我国经济升级作出“江苏贡献”。

2018年新年刚过,江苏省提出了“6个高质量”发展要求,多个地市密集出台政策。南通正规划建设创新社区;扬州出台了知识产权13条新政,以保护创新成果;而无锡、常州等沿江8市正申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贰』 西夏墅镇的发展定位

江河为伴,水乡一梦汇千年
四方通途,名镇独秀现新颜
西夏墅!一个史载千年的江南小镇,屹立于常州市西北部,以独具特色的产业被誉为中国工具名镇,享有 “千强乡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江苏省卫生镇”等美名。凭借坚实的经济基础、优美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资源,致力于打造生态新居,江南名镇。 全镇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5万人。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始建于500多年前的孔庙、200多年前的东林寺以及150年前的梅村古戏楼,其中梅村古戏楼被列为江苏省古戏楼群保护对象。
水系资源丰富。镇域内新孟河、浦河、团结河、寥沟河、花塘河、东风河、安宁河、南安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构成了完善的水网体系。 全镇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57家,主要生产新型材料、刀具工具、冶金机械、纺织印染、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等产品。其中墅乐新型厨具被列入江苏省名牌产品;硬质合金刀具系列、声控装置系统、新型厨具、牛仔布等重点出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建有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工具集中区,拥有各类工具企业300余家。建有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的常州高新区纺织工业园,有各类纺织印染企业80余家,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全。西夏墅镇按照做精工具刀具产业、做强特色产业、调整纺织印染产业、培育汽摩配件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率先发展,以调优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以加快转型提升规模实力,确保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高效农业成效显著。以三新科技园、圣王无花果、青青草坪、菜根香蔬菜、大娘水饺基地、浦前名特优经济林果示范园、特种苗木基地等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形成了集种、养、加、销产业一条龙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教育基础扎实,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建有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其中西夏墅中学为省三星级重点中学,西夏墅中心小学是江苏省模范小学、实验小学,西夏墅中心幼儿园是江苏省示范幼儿园;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是常州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建有中心医院1所、社区分院1所、村级卫生保健室11个;农民体育和群众文化工作彰显特色,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有业余农民体育团队16支、健身路径23个、健身活动点18处,并建有芳草锡剧社和万册图书馆。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西夏金苑、景西华庭、丽江茗园等新小区和香山花苑安置房的建设,既提升了城镇形象,又改善了人民的住房条件,积聚了人气,繁荣了镇区。
新农村建设由点带面逐步推进。2007年起开始实施“三清一绿”“五化三有”工程,农村面貌彻底改善;2008年完成全镇失地农民进城保工作,失地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工具名镇 生态新镇
以工具制造为龙头产业、以新材料、汽摩配件、新型纺织印染为重点补充、以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生态农业为重点培育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工贸小城镇。
合理转型产业结构,完善商贸、居住、休闲、文化等功能,改善配套设施,扶持培育工具特色产业,精心设计营造新孟河滨水特色空间,将西夏墅镇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镇,成为新孟河沿线的一颗璀璨明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形成“一镇10村”的布局结构,外围保留牛郎、浦西等10个农村居民点,规划农村人口约1.1万人,其余为高效生态农业用地。
镇区规划形成“一核一环双轴四园多区”的功能结构。
“一核”--镇区核心功能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商业娱乐、休闲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是西夏墅镇的核心区域。
“一环”--由239省道、丽江路、怒江路两侧宽敞的道路绿化空间和南安河、安宁河两侧开敞的滨水绿化空间组成,形成供市民休闲游乐的公共绿化带空间。
“双轴”--新孟河生态景观轴、阳澄湖路生活功能轴。
“四园”--在重要节点区域打造的四个开敞绿化空间,分别为门户入口公园、工具主题公园、滨水人文公园 、社区生活公园。
“多区”即核心区外围以居住、工业、市场为主的多个功能片区。
道路系统:镇区规划形成“五横七纵”的道路交通体系。
配套体系:镇区规划采用“镇区级—基层社区级”两级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使配套设施布局合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绿化景观:镇区规划形成“一环、一轴、四园、多点”的绿化系统。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镇党委政府将精心编制一份规划(西夏墅镇发展规划),紧紧抓住两大机遇(万顷良田建设,新孟河拓展工程),合力推进三大建设(集镇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四大产业(刀具工具产业、冶金机械产业、纺织印染产业、汽摩配件产业),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提升形象工程、壮大实力工程、创建文明工程、关注民生工程、建设平安工程)。
长江浪涌,推动发展大潮;世纪东风,掀开崭新一页。站在长三角蓬勃发展的潮头,西夏墅将独辟蹊径、开拓创新,打造出新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叁』 对江苏地方特色农产品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用英语怎么说

Jiangsu loc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肆』 江苏东海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水晶工艺品特色产业基地

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新林

一、东海县的基本概况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西行第一县,举世闻名的“亚洲第一井”和“华东第一温泉”就坐落在本县境内。全县总面积2248平方千米,耕地190万亩,人口113万。东海县地层以变质岩为主,由于特殊的地质作用,使东海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地质部门初步测定,东海县境内蕴藏着37种地下矿藏,其中水晶、石英、金红石、蛇纹石、蓝晶石、红宝石、蛭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尤以蛇纹石、金红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的蕴藏量和开采量较大,在全国位居前列。全县有二分之一的地域储有水晶和石英,总储量达3亿吨,其中水晶的储量约30万吨,水晶二氧化硅含量达99.99%以上。现陈列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重达3.45吨的“水晶大王”和1.99吨的“水晶二王”均出自东海,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也是用东海水晶为原料精制而成的。近年来,东海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牢固确立工业主体经济地位,已形成硅资源工业、食品、木材加工、服装等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硅资源加工被列为国家级区域支柱产业,规模总量占整个工业经济的3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工业化进程。

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新林

二、东海县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东海县水晶行业的历史发展

东海县开发和加工水晶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康熙海州志》记载:“ 牛山,去(海)州西七十里,产水晶石。”可见,东海人民开采和利用水晶至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海县的水晶资源及其开采和利用工作非常重视,从1953年起就委托供销社为国家代收购水晶。后来,先后成立了“地方国营东海水晶矿”、“采矿公司”、“105矿”等管理、经营机构,专门从事水晶的开采、收购、管理等工作。据统计,东海105矿的水晶年收购量在20世纪50年代为100吨左右,70年代达到300吨以上,年收购量最高达到652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80年代以来,东海水晶开采量维持在600~1000吨之间。

改革开放以后,东海人民充分利用水晶及硅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晶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东海工业经济的支柱。特别是90年代初,国营、集体、家庭、个人包括外资纷纷兴办水晶饰品厂,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生产、经营水晶产品的热潮。

(二)东海县水晶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东海县从事水晶和硅资源加工的大小企业、作坊达2962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晶及硅资源加工企业就有500多家,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企业50余家。现已形成年产2000多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4万吨硅微粉、1.5万吨水晶砂、1万吨石英拉管和1.5亿只石英玻璃灯具的生产规模。据统计,全县硅产业2006年实现产值达6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东海水晶产品品种齐全、门类繁多,主要产品具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水晶原石类:天然水晶单晶体、晶洞、晶簇、水晶菊花石、合成水晶单晶体等;

水晶饰品类:项链、手链、手镯、胸花、纽扣、戒指、耳钉、耳坠、挂坠等;

水晶收藏品类:各种奇石、异石、孤品、绝品等;

水晶工艺品类:水晶雕件、水晶画、屏风、水晶观赏球、水晶鼻烟壶、水晶招财树等;

水晶日用品类:眼镜(包括近视镜、老花镜、墨镜等)、酒具、茶具、印章、枕皮、枕垫、枕席、象棋、围棋等;

水晶法器类:佛像、观音、佛球、念珠、生肖等;

仿水晶工艺品类:各种礼品、办公用品、灯具等;

工业原辅材料:石英拉管、硅微粉、玻璃石英原料、压电石英晶体及元器件等。

三、东海县发展水晶产业独特的地方优势

(一)水晶工艺品生产的特点

各种天然水晶首饰、雕件、球、景石等由于原料的唯一性,所生产的水晶制品也具有唯一性,即使是批量生产项链、手链、球、景石等产品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水晶加工的工艺简单,所用的机械设备较少,就是一个人也可以进行水晶加工,所以东海水晶加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遍及城乡各地。以1993年为例,当时东海县有10万多人从事水晶加工,各乡镇、村组都可以听到八角磨盘的磨项链声。水晶加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人员就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水晶首饰及工艺品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各大城市。高档水晶雕件、景石、球等主要是面向东南亚、日本、港澳台、韩国等地市场,销路比较看好。受国际市场影响小也是水晶工艺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在20世纪的金融风暴中,对水晶工艺品的需求影响不大。在水晶工艺品的加工中,技术兼容性较强。近年来东海逐步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如激光内雕技术、水晶加色等技术。与此同时,传统的工艺亦在发扬光大,如传统的雕刻工艺、抛光工艺暂时用高科技手段还无法代替。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之路

(二)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市场优势

1.现实市场需求巨大。据统计,2006年仅东海水晶城的年成交额就达到20个亿,如果算上不在水晶城交易和直接在厂家、在外地成交的水晶制品,其交易额应该还要增加,估计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而目前仅凭东海和其他地方的生产能力,整个水晶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

2.潜在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晶的潜在市场需求十分巨大;从技术和工艺品的开发入手,不断提高水晶工艺品的档次和实用价值,可进一步刺激市场消费;还可以大力开发旅游产品,让水晶工艺品成为各大旅游景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以此来发展国内市场;就国际市场来说,在巩固原有亚洲市场的同时,可加大对欧美市场的开发力度。

东海县副县长王新林向国外来宾介绍水晶产品

(三)东海县发展水晶工艺品行业独特的地方优势

1.网络体系健全。东海水晶工艺行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成长,目前已形成了健全的网络体系。可以这样讲,在全国,有水晶市场的城镇,就有东海人在经营水晶。经营者通过自营、合伙、代销等方式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在一些展销会,如广交会、上海旅游节,水晶展台是对销售网络的有力补充。也正是通过这些网络,使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水晶原料不断地涌向东海,经过东海加工后,又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地的市场。每年东海县从世界各地进口的水晶原料近万吨,东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晶集散地。

2.具有成熟的水晶专业交易市场。东海水晶城位于东海县城繁华地段,1992年由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出资组建,其后历经三次扩建,现有注册资本1018万元,固定资产10000万元,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包括水晶城、假日广场及集贸市场。现有商铺2000多家,从业人数5000多人,主要经营天然水晶、水晶工艺品、水晶加工机械、水晶工艺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原辅材料、其他矿产品及珠宝玉石产品等,2006年,入驻经营户实现交易额20.1亿元,利润5034.5万元,税金443万元,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世界水晶的重要集散中转地。在东海水晶城的影响和带动下,东海县从事水晶开采、加工、贸易及相关产业的人数达20万人以上,东海水晶城已成为东海县水晶加工产业链的原料供应中心、产品销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人才培养中心。随着水晶城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增加,其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大,每年到水晶城购物的国内外客商日益增多,仅2006年就接待客商40万人次以上。买水晶到东海水晶城,正成为客商和游客们的首选和习惯。

客商云集的东海水晶城

东海水晶城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市场”、“江苏省样板市场”、“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十大市场”及“全国文明市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等荣誉称号。

3.水晶工艺人才济济。在东海,水晶工艺行业“遍地开花”,在城镇,在农村,到处都有从事水晶加工的行家里手,一支庞大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已经形成。同时,水晶工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被费孝通称为“水晶大姐”的吴兆娥、“ 水晶山庄”总经理李先进等管理专家已名扬海内外。在美术工艺方面更具人才优势。东海县拥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 1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每年在东海招收两个工艺美术大专班,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高校还将陆续在东海县定向招收工艺美术本科班。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之路

4.科技实力雄厚。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推动水晶及硅产业发展进程中,东海县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全方位联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对接。目前,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石英玻璃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等1 2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东海县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中科院院士王大衍、赵鹏大等40多名国内硅加工方面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东海水晶及硅支柱产业发展的特约科技顾问,成为东海水晶及硅加工产业发展的强大的技术后盾。近年来,东海县围绕建设水晶及硅支柱产业,开发出“大口径透明石英玻璃管”、“激光石英管”等重点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53个,其中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 27项,其中江苏省省级以上项目51项,6家企业被认定为连云港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在水晶首饰及工艺品专利方面,东海县已获专利26项,正在受理的有4项,还有多项正在积极组织申报。

5.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东海水晶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已经脱颖而出。全县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的水晶及硅加工企业就达50余家,水晶山庄、通宝公司、晶帅公司、海龙公司、彩虹公司、晶华水晶、恒利宝石厂、福东公司、太平洋公司、东海硅微粉公司等骨干企业已成为国内一流企业,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众多龙头企业,已成为东海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发动机”,曲阳、安峰、温泉、牛山等乡镇还涌现了多个水晶首饰加工专业村,强势推动东海水晶行业的大发展。

6.各级政府重视。为了做足做大水晶文章,推动东海经济快速发展,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东海水晶及硅资源的开发利用。东海县的硅资源深加工业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区域性支柱产业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江苏省星火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示范区,同时江苏省和连云港市都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东海硅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东海县政府更是牢牢抓住这一契机,把开发水晶资源、发展水晶加工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先后制定了东海县水晶及硅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水晶及硅加工行业准入制度以及一系列鼓励水晶及硅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中国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制品交易集散中心。

水晶二王。出自东海县牛山镇曹林村,深藏地下数十亿年,于1995年1月15日出土。据鉴定,“晶王”重1.99吨,仅次于现存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其品质和透明度堪称水晶之最,是罕见的稀世珍宝

四、发展对策

(一)立足实际,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我们既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以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与动力,更看到自身的优势,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优势有:一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东海水晶甲天下”,只要我们管好用好手中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就一定能够在国内外同行中独占鳌头,长盛不衰。二是雄厚的民间资本。经过近20年的经营,在东海集聚了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其中不少人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欲望,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够将民间资本激活起来,为我县的水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成熟的市场。水晶城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以上,他们都是冲着“东海水晶”这块“金”字招牌来的,说明东海县水晶制品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另外,东海的水晶工艺品已遍布全国各地。只要不断创新,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就能够在 国内外市场上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四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东海县有着加工水晶的传统,多年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水晶加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在工艺品加工方面,已经形成了天然水晶、合成水晶、仿制水晶等几大系列产品,硅资源加工业已位列全国前茅,“东海水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和知名度正与日俱增。这些都是东海县发展水晶产业的坚实基础。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一定能有效地推动东海水晶工业再上新台阶。

水晶作品——千手观音

(二)科学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海县始终追求的目标,虽然东海县水晶石英资源丰富,但任何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近年来,东海县大力倡导资源有限意识、资源保护意识、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反对急功近利,反对资源浪费。不论是制定发展规划,还是制定行业规则,都充分体现这一点。通过制定水晶产业的发展规划及行业规则,以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调整人们的投资及经营行为,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保护与扶持,同时取缔不正当竞争,切实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产业规模扩张

通过兴办水晶加工科技园区,把零散的加工优势集中起来,同时多渠道引进资金,加大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强化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引导和推动水晶加工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充分展示东海水晶的加工能力,以应对东海水晶走上国际市场的需要。东海县县政府对水晶加工科技园区加大扶持力度,从场地、税收、信贷、规费等各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与激发民营资本双轨并重,在抓好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发挥本地民营资本的作用,鼓励民营资本进园投资兴业。凡是进园办厂的企业,不论“外资”,还是“内资”,做到一视同仁,内外无别,外地客商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本地投资者一样能够享受。

(四)主攻科技创新,拓展水晶产业的发展新空间

天然水晶是东海的特色,东海县将在挖掘内涵上下功夫。同时要加快与国际水晶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注重信息与技术的引导作用,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水晶加工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东海水晶制品的科技含量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丰富水晶文化,把水晶与现代科技、艺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赋予水晶新的灵魂,提高产品的品位和科技内涵。在合理利用天然水晶资源的同时加大合成水晶、水晶玻璃的开发力度,克服天然水晶工艺品在走向产业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为东海水晶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方面,东海县的“海龙”、“华丰”、“彩虹”等企业都是成功的例子。这些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产品品种多样,主要销往各大礼品公司和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外市场,是我县水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以水晶城为核心,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快速发展东海水晶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客观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晶城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人数迅速扩张,有力地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物流、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初具雏形。在发展水晶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以水晶城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服务企业集群聚区的建设,把它建成集产品研发、购物、旅游、对外贸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物流仓储、休闲娱乐、金融服务、会务会展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东海水晶城已建成水晶工艺品交易区、玻璃制品交易区及电子商务中心、水晶雕刻学校、质量检测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管理和服务结构,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筑面50000平方米。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是灯具交易区、拉管交易区、其他硅产品交易区和仓储物流中心、会展中心等。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东海水晶市场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视察东海水晶城

(六)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为水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水晶产业事关全局,东海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为水晶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今后,东海县政府将更好地履行职责,努力做好下列管理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水晶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为水晶产业发展提供扶持和服务;制定行业规则,检查、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经常举办各种活动,研究探讨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定期公布业主业绩,对于税利大户进行表彰奖励等;搞好水晶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加工科技园区建设,促进水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快成立东海水晶产业协会,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促进行业内部搞好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各企业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发展。

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全景

『伍』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哪个更好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各有优势专业。

1、扬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版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权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2、江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和公共事业管理。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思想政治教育、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和药物制剂。

『陆』 国内哪些学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比较好

本人电子信息专业大四在读,大学四年了解到的该专业国内比较顶尖的大学主要有以下几所:

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电信专业实力毋容置疑的全国第一,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方向都有极强的实力,专业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柒』 江苏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园区

科技创意园科技创意园位于人民东路东延段北侧,新胜路南侧,世伦路东侧,与西侧的商业带连成一线,与新城区南北呼应,占地面积502亩。园区重点发展2.5产业,打造国内外著名企业总部基地、高科技研发基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优质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现代纺织产业园现代纺织产业园南至人民东路,北至钟秀路,西至通富北路,东至宁启铁路车站站前路,规划面积4000亩。园区产业以高科技色织、染整为主体,分别向纺、服装等前后链延伸,形成全国最大的色织布制造基地。园区市场以中高档色织面料为主,逐步向纺机配件、色织设计等领域延伸,与华东轻纺城、冠达纺织城呼应互补,形成全国最大的色织贸易、信息中心。
已在园区定位的企业有:
东邦纺织: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出1亿元;
正裕纺织:总投资8000万元,年产出1亿元;
华业纺织:总投资9000万元,年产出1.2亿元;
悦业纺织:总投资5000 万元,年产出 1亿元;
普利尔纺织:总投资 1.288亿元,年产出2.5亿元。
崇川科技园崇川科技创业园采用一中心多园区、依托高校的模式建设。 先期启动的崇川区创业园—智慧谷占地30亩,总投资3000万元。园区由八幢近2万平方米的专业孵化楼组成。智慧谷分为电子信息、机电一体、精密仪器、绿色产业和南通大学创业楼等五大创业主题。园区建有商务中心、信息查询、科技超市及后勤保障等共享服务体系,还将提供风险投资、创业担保、法律、财会、政策咨询、专业培训等服务。为鼓励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崇川区创业,创业园还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已有16家企业签约入驻创业园,总注册资本2500万元。其中有4家企业有海外留学归国背景。
汽车产贸园汽车产贸园(一期)位于青年东路东延段以北、通富路西侧,约80亩。该园区紧靠南通市车辆管理所,将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方式,用高标准的建设来吸纳国内外一线汽车品牌入驻。
标准厂房集中区开发区高度重视富民工程,指导街道(村)建设了工业园等载体,引导中小项目集中集约发展,累计建设标准厂房近100万平方米。
观音山工业园占地约143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
任港工业园占地约93亩,总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总投资9500万元。
文峰工业园占地约93亩,总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总投资9500万元。
清之华园高科技园清之华园高科技园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引进清华大学最新研究成果“仿真3D游戏引擎设计平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为软件开发商提供全套服务。项目位于世纪大道以南、城山路以西,占地30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24亿元。主要建设科技孵化软件开发中心综合楼,作为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之一。
机电工业园
机电工业园区位于中新一路南侧,规划面积118亩。园
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电器、新型包装材料、光学元件等产业。
已在园区定位的企业有:
世田服饰:总投资600万美元,主要进行各类服装、服饰纽扣的生产、销售;
天昊包装:总投资300万美元,主要进行新型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
润天机电:总投资300万美元,主要进行机电产品的生产销售;
华硕电子:总投资280万美元,主要进行GPS汽车导航系统的生产销售;
英博光盘: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生产光盘注塑模具;
益南科技: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生产新型烟滤嘴材料;
长风实业: 总投资3000万元, 主要建设标准厂房14000平方米;
平安门业:总投资2500万元。主要生产防火卷帘门。
塑胶工业园
1996年,在台湾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来到崇川开发区创办塑胶工业园。塑胶工业园由台湾台塑关系企业南亚塑胶工业(香港)公司兴办,占地面积720亩。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南亚公司在这里不断增资扩建,年年引进新项目,先后兴办了南亚塑胶、南亚合成皮、南亚建材、南亚电气、南亚塑胶胶膜、南亚热电、南亚共和塑胶等七个项目,投资总额3亿美元。
南亚塑胶、南亚合成皮公司主要生产PVC和PU合成皮材料;南亚塑胶建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PVC相关的新型建材;南亚电气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开头柜、断路器、接触器、互感器等电器产品;南亚塑胶胶膜利用世界最新设备和技术,生产用于包装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捌』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716所)的名气大不大

非常客观地来说名气很大。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是国家重点科研(军工)单位,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重点科研院所之一,坐落于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全所现有 从业人员 2000 余人,其中研究员 67 人,高级工程师 19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 人; 全所共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320 余项,其中包含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20多项,省部级 220 余项。

拓展资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研究所建于1965年,1987年由四川万县迁入连云港市。对外称为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英文缩写为JARI,因此产品以其谐音“杰瑞”为注册商标,成立若干事业部和控股子公司,逐渐形成以研究所为核心和技术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就是杰瑞集团。

该所通过了多项国家级体系认证,有体系健全、管理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系统,有承载特色军工企业文化之下的良好人文环境。本所科研任务饱满,课题研究经费充足,产业发展良好,有大量的科研开发课题和工程研究项目,有培训、考核、晋升和多种激励政策,有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有完善的保障、福利和生活配套设施。

建所以来,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各类科技进步奖36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项,省部级奖项200余项。现有从业人员2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近300名,先后有29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2名,100多人次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专家或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工程。

在北京、上海、青岛和德国科隆等地设有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本所具有国内一流的试验测试手段和现代化的科研开发环境;设有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点、有兵器科学工程联合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多项国家级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

『玖』 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的特色园区

无锡—邳州工业园系无锡市滨湖区政府与邳州市政府共建园区,2009年4月被省政府批准为南北共建开发区。园区已落户工业项目53个,建成投产项目42个。
共建园区位于邳州市城区东部,总体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开发面积3.24平方公里,紧邻霍连高速出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配套齐全,落户企业极具发展潜力。
共建园区发展定位是:力争至“十二五”期末,建成东陇海产业带上最具活力、最具实力的新型工业区,苏鲁边界区域物流集散区,苏北地区宜工宜商宜居的示范区。 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邳州市区东南部,占地4.3平方公里,毗邻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邻改线后的323省道,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七支渠,西至陇海大道延长线。产业园2009年3月被邳州市政府批准成立,2011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认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1年9月成立园区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对园区企业实行园区化管理,
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围绕“中国再生铅产业、蓄电池产业研发、加工和物流中心”的园区定位,本着“积极创新、追求高效、全员参与、服务社会”的管理理念,大力营造“规模、效益、科技、环保”的园区文化,严格按照“七化”要求,即:运营管理规范化、环保处理集中化、基础设施共享化、技术设备领先化、资源利用规模化、产业链条合理化、回收体系网络化,进行园区建设,高度重视园区企业产品品牌的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集聚。 按照“创新升级,高端引领,生态和谐”的思路,构建起“三大产业组成、六大核心产业”的经开区产业体系。发展六大核心产业、两大特色产业和三大配套产业。以环保化工、生物医药、再生资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为核心主导产业,以板材家具、纺织轻工为特色产业,以港口物流、综合物流和生产生活服务业为配套产业。
北部园区规划为五大片区:
——创能园片区:位于官湖河以西、环城北路以北、红旗路以东,总面积8.1平方公里。依托重点企业沂州焦化,以延伸煤焦化产业链为主线,形成环境友好、集约发展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未来园片区:位于环城北路以北、红旗路以西、中运河以东,总面积8.2平方公里。依托开发区作业区港口,结合长三角职能外溢以及国际化产业分工转移重要机遇,为未来重大项目招商预留产业基地。
——智慧园片区:位于官湖河以西、环城北路以南,总面积7.3平方公里。依托沂州港、上海聚科邳州生物医药中试产业园和环保化工园区发展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化工、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综合基地。
——传统园片区:位于官湖河以东、环城北路以北,总面积2.2平方公里。结合家具市场及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发展高端板材家具,重点向品牌家具,高档地板,新型科技板及设计研发方向发展形成高端品牌基地。
——综合服务片区:位于官湖河以东、环城北路以南,紧邻老城区位置,总面积9.3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启动区为恒山路以东、辽河路以北、建设北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片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开发区综合服务、商贸金融、行政办公、文体娱乐及生活居住等功能,以完善开发区综合服务和安置住宅建设为主,打造综合型产业新区。
东部园区规划为三大片区:
——综合服务片区:位于炮车大道以东、邳新路以北,总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区综合服务、商贸金融及生活居住,拉动城市向东发展,打造环境优美的综合型产业服务区。
——动力园片区:位于建秋河以东、徐连高速以北位置,总面积9.7平方公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板材家具、纺织轻工等产业,形成综合性现代制造业基地。
——生态园片区:位于徐连高速以南,总面积3.2平方公里。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产业布局,主要发展再生资源、精细冶金、电气设备、新材料等产业,形成生态化、低碳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区总体空间布局分为“一区两园”,即中心城区西北官湖河两岸的“开发区”和中心城区东南沂河西岸的“高新区”。重点引导产业向“一区两园”集聚,推动工业集约发展,按照“环保型”、“生态型”园区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邳州经济重要增长极。
北区:“两心双轴、三带五区”
两心——官湖河东侧的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官湖河西侧的港口物流中心。
双轴——开发区的空间发展主轴,连接西侧港口、核心区以及东侧未来的邳州市中央商务区;开发区空间发展次轴,用于对接中心城区生活服务和通勤交通的发展需要。
三带——沿京杭大运河、官湖河和环城北路形成的生态景观带。
五区——以环城北路、官湖河和生态廊道为分割形成的未来园、创能源、智慧园、传统园四个产业园区和一个综合服务片区。
高新区:“一心一轴、四带三区”
一心——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轴——沿纵向规划水系形成连接服务区与产业区的空间发展轴。
四带——沿建秋河、沂河、徐连高速、环城东路形成四条生态景观带。
三区——以徐连高速和生态廊道为分割的高新区动力园、生态园两个产业园区和一个高新区综合服务区。

阅读全文

与江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