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应重视

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应重视

发布时间:2020-12-21 21:51:04

A. 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产业,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的发展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横店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横店建设文化影视城奠定了基础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健康的发展④正是这种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横店成为时尚城镇。(8分)

B.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盟 英文翻译cccida

我觉得是:City Cultural of China In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C. 如何做好城市文化产业规划

在对现代城市文化产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时,往往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从而对城市定位、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锚定,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在城市文化产业规划分析中,前瞻产业研究院建议使用“十字锚定法”,通过4个维度的分析,以明确城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构建纵向时间维度(历史、现状与未来)和横向宽广视野(环境、背景与参照)维度的坐标体系。其次,通过纵向轴城市的资源与基础、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横向轴消费需求和市场情况、竞争与标杆案例分析,4个方面的分析交汇锚定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
通过对城市的梳理,分析和了解其资源、基础、优势、潜力和局限等方面,寻找未来的发展空间。

D. 如何开发中国城市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色定位不强,与城市资源特点联系不够密切;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等等。
针对这些可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对策一: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及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但特色还不明显。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
对策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打造优势品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好相对较弱。加之我国文化创产业发展中,来自国外的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本土文化创意产业构成了威胁。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我国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展,避免出现由跨国公司引领、控制甚至垄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面。
对策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应调整人才教育结构,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打造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发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
对策四:重视政策法规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E. 城市文化产业包括哪些什么是城市文化产业

城市文化产业包括哪些?什么是城市文化产业?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旅游规划设计专家指出,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是集"产业研究、项目策划、工程咨询、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六位一体的专业规划设计院,强调对"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新城新区开发"四大领域进行系统整合,提供从项目前期咨询策划到施工图设计及后期顾问的"全程服务"。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于2005年由林峰博士创立。目前,汇聚了旅游规划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房地产策划师、营销策划师、游憩策划师、工程咨询师、投资分析师、游乐设计师、市政工程师等二十余种不同专业的人才180余人。在城市文化产业方面有深入的了解,是一家很有实力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

F. 中外城市文化产业的差距

中外城市文化产业的几点比较

上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一,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作为联系城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桥梁与纽带的中国城市文化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历史表明,西方城市市场(包括文化市场)的发展,乃是一个哈耶克所说的“扩展的自然秩序”的过程。按照哈耶克的观点,没有人能从某种基本原则出发精心设计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扩展的市场自然秩序是在长期的竞争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只有在市场秩序的出现过程中才能说明市场秩序。扩展的市场秩序之所以能够产生高效率,其重要原因即在于它包含着一套让人们去自由选择的制度,它既是人们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又为人们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了这种扩展的自然秩序,不仅大大小小的比尔·盖茨们能够爱财且取之有道,而且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谋利之径。另一方面,扩展的市场自然秩序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市场(包括文化市场)的发展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几百年的自然演化过程(扩展的秩序),一个包括文化市场在内的城市市场已经在西方发育成熟。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不仅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十分发达,而且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劳务市场、文化中介市场、文化产权市场、版权市场等也已十分发达。与此相比较,中国城市文化市场的孕育和发展还只有20余年的历史。正因如此,虽然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文化市场发展十分迅猛,但中国目前的城市文化市场必然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必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中介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产权市场)虽然已在中国部分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开始逐渐地孕育和生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显得十分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中国城市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一般来说,市场的发育具有阶段性,商品市场的发育和成熟要优先于要素市场,只有在商品市场初步形成之后,要素市场才能发展起来。但实际上,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城市文化市场应当包括文化要素市场。比如,如果没有允许资金横向流动的资金市场,城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文化产权市场,那么城市文化企业之间真正的产权交易、兼并和联合就无从进行。因此,从现状看,对中国城市文化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尤其是对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劳务市场、文化中介市场、文化产权市场、版权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已变得刻不容缓。

第二,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中国城市的文化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在西方,经过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体制。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本身既是业务部门,又是管理机构,它的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12位社会上有名望的、有代表性的人士组成。理事会有权决定广播电视的方针,任命管理日常事务的总经理。1996年BBC实施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构调整,以期解决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ission,FCC)由7名成员组成,其任务是“以适当收费向国民提供恰当的设施,使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利用国内外有线和无线通信及广播业务”。它不仅具有监督权,还有规则制定权和裁决权,如频带确定、频道分配、许可证授予以及广播时间、电力、呼号分配等等。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文化经济政策。如前所述,法国规定,所有的企业都要交18.6%的增值税,而文化企业仅交7%的增值税。在意大利,经济企业(除食品部门之外)增值税率均为19%,而文化企业的增值税率仅有9%。英国对书报刊实行零增值税,将其作为与食品和儿童用品并列的不多的免征增值税的商品之一。在法国,征缴电视台营业总额5%和电影录像出版版权转让费2%的税收,用于专项补贴电影生产。在意大利,虽然对于电视采取免税政策,但规定收费电视台要拨出10%的收入用于电影拍摄,同时规定收费电视台投拍电影的金额不能低于影片费用的20%。

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依靠不断的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一整套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如,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城市文化产业支持和配合政策;还没有建立与产业政策配套的保障体系;有关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退出的规则尚未形成;文化税收政策也不够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往往由于受执法职权的限制,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查处、制止已经发现的违法经营活动等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从计划体制沿袭下来的诸如政企不分、政出多头、各自为政等中国城市文化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毋庸置疑,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三,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的规模显得十分弱小。正如前面所述,在西方的一些城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并且出现了一些全球性的文化企业集团。如当今世界全球性商业传媒企业由9大传媒巨头把持,俗称“第一板块”(first tier),其中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1年的销售额为排名第50位传媒公司的50倍。更重要的是,9大传媒巨头拥有全球性的分销网络,比如,9大传媒巨头所控制的5家音乐公司占有世界音乐市场80%的份额,主导好莱坞票房收入的所有制片商都与这些传媒巨头有关。与之相比,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全市1998年文化产业的销售额仅为100多亿元人民币,不仅与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巨型文化产业集团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还不如好莱坞一部大片的票房收入(如《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收入是20亿美元)。再如,中西城市广告业、图书印刷业等规模上的差距也非常明显。1998年美国广告投入高达793亿美元,而1998年中国广告的营业额是537.84亿元人民币;德国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的资本总额为500多亿美元,而中国当今最大的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的注册资金则仅为1亿人民币;早在80年代美国的城市印刷业营业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而1995年中国城市印刷业的总销售额仅为43.66亿人民币。中国和欧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第四,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中国城市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还不能完全地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比如,在韩国,20世纪80年代每个城市居民看演出1.5场,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5%的人口集中在汉城,加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海外游客,1995年到1998年稳定在每年人均看演出2.6场。其主要的对策之一就是根据不同观众对流行音乐、西洋古典音乐、传统戏剧、马戏魔术、韩国民间音乐、韩国宫廷音乐舞蹈等的不同爱好,调整档期、院线、票价和宣传手法。比如韩国人喜爱的传统舞蹈《四物游戏》,就是根据20世纪90年代观众的兴趣,演化出不同的种类,有专门招待外国游客观看的古典型舞蹈,有适应青年人的现代型舞蹈,也有适应中老年人观看的且歌且舞型节目,至今久演不衰。在欧美城市,广播电视业、报刊业、图书业等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就是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兴趣和需要,确定一种特定的对象,瞄准更加细分的受众。正如Eric Zom所说,“由于目标缩小,广告资本的投入会有效地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正在靠近所有广播节目人不言自明的目标:创立一个电台。目标如此明确,以至于听众再也不需要被迫等待他希望听到的歌曲。”在中国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在阶层、职业和收入上的差距逐渐拉开,文化趣味上的差异也日渐明显,但是城市文化产业的市场细分还不能与之同步。据调查,北京市观众有31.8%表示基本同意、9.2%表示同意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存在严重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彼此重复和雷同的问题;30.1%和8.5%分别基本同意和同意北京电视台在节目编排上重点不够突出;31.8%和14.8%分别基本同意和同意北京电视台的几个频道之间缺乏必要的分工,频道特色不鲜明。另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越是收入在中等以上的家庭,越是对目前休闲娱乐生活的质量表示强烈的不满意,认为家庭休闲活动的质量大大落后于物质消费、情感生活和性生活的质量,观看演出和参加文化娱乐的机会也非常少,特别是消费比较前卫的都市白领群体,更觉得适合它们的演出太少。因此,如何适应都市不同市民的文化趣味,推出新的文化消费样式,以吸引不同的文化消费群体,无疑是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重大问题。

G. 珠海市文化产业现状

目前,珠海市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正在发展中;从此次在珠海举办的2005年文化产业论坛来看,珠海的文化产业也具备了良好的大环境。接下来就看珠海能否带头将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一个文化产业群。
就珠海目前在珠三角地区所处的态势来看,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珠海就必须通过整体创新,加大市场拓展,增强成本控制能力,加强文化产业之间的联动努力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加快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多我优”的强势型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需要创新意识(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皇甫晓涛)
我国现在不仅缺乏客观的产业资本载体,更为缺乏的是文化资本主体的创造性。我国文化产业缺乏创新意识,比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只注重故事情节,而很少对文化符号的外延的扩展。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仅只追求知识经济的文化技术,还要吸取欧洲创意文化观念,转变传统文化产业。
有些地区的居民存在着这么一种观念:文化产业发展是富裕地区的专利,在不发达地区搞文化产业过于奢侈。但实际是,文化产业是时代大势所趋,不是局部环节,不是早为晚为的事情。对于欠发达地区,文化市场开拓和文化产业装备可以从基础设施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或者转变成为文化符号,以符号运营进入资本市场。

盗版是对版权的毁灭性打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沈仁干)
在中国,版权在促进文学、艺术、文化与教育事业方面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作为无形产业权的版权可转为现实生产力,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则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当前版权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文化产品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
我国版权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国家已于2001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版权法律制度,提高了保护水平,强化了执法手段。同时,我国于2001年成为WTO的成员,《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在我国生效。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广大公众的版权意识仍然淡薄。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的管理人员,其版权产业的观念以及对版权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增强与提高。为侵犯版权者提供保护的部门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外国版权产品于服务大量流入,特别是盗版制品的走私入境。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盗版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这对版权是毁灭性的打击,严重阻碍了我国版权产业发展。

媒体品牌战略创造产业价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以锦)
范以锦曾经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多品牌战略形象地称为“龙生龙,凤生凤”的滚动发展模式,在昨天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中,范以锦将媒体的品牌战略与文化产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指出创新的媒体品牌战略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
范以锦指出,从报刊媒体背后可以看出产业升级、技术革命进步的影子,同样,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只有把握改革创新的潮流才能最终领跑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报刊媒体要作为其中的产业支柱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是报刊媒体的品牌战略能更多地创造产业价值,应该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从单一的新闻竞争转到塑造媒体品牌的竞争上来;二是从单一媒体品牌的竞争转到媒体多品牌的竞争上来。与珠三角的产品一样,珠海本地的报刊媒体品牌的树立、品牌的识别都没有问题,现在就是要看其在品牌战略发展中如何走得更好,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文化产业价值。

珠海适合发展“活动经济”(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
珠海适合发展“活动经济”
珠海市是以休闲娱乐活动为主要特点的城市,其定位恰好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的新趋势:活动经济。活动经济应该成为珠海今后文化产业的核心。
活动经济是之人为组织的,能带来经济上的规模消费收益的各种交流、展览、演出、体育、观光和娱乐体验活动。活动经济的主要收入是运输公司、旅游、餐饮和区域性的规模消费。最大的收益者是区域。
应发展数字娱乐设备产业
现在的趋势是“娱乐无边界”,人们希望随时随地可以娱乐。珠海必须对原有文化产业进一步梳理,进行新的产业布局。珠海可以发展数字产业,来提升制造业。
具体来说,我建议珠海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和数字娱乐设备产业。
应发展中小型、密集型会展活动
珠海过去工业发展规模不大,正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我建议珠海应大力发展中小型、密集型会展活动;发展特色主题活动和特色休闲活动。
从珠海现有的环境,加上港珠澳大桥投建等大项目带来的巨大的区位优势,珠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在珠三角具有独特的竞争魅力。

H. 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有哪些主要新业态

文化复产业新业态有助于完善产制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拓展产业链、开拓商业运营模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思路。鉴于此,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拓思路,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组织结构,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稳定的科学发展。

I. 怎样认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和作用

城市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是面对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细分,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通过越界,寻找提升第二产业,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二产要三产化,要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特别注意到是,创意产业一方面是在过去总体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概念,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于过去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往往是在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基础上形成的,是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活动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三产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性服务活动的内容,是城市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在总体服务业的业态中,通过越界,寻找提升和融合制造业的新的增长点,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增长模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涵养新一代创意消费群体,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

J. 如何实现文化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宏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中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微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娱乐性活动的总和。
我院认为,城市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没有现代素质的市民,现代化城市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巩固和发展?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
市才能现代化。
二是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萨、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国内,像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国文化名城洛杉矶,靠“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城”,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及音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业。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六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应重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