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无人机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如何
我是一个理财师对于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调研,前不久我刚刚看过我国的无人机行业,就你的问题,我做两个分段的回答,无人机的现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我来给您说一下,希望您可以参考:
第一、无人机的目前市场认可度,正在慢慢的加热,很多的行业对于无人机还在观望,或者说还在了解,并没有完全的认可无人机。
第二、无人机的产业链并没有完全的形成,无论是保修方面,还是质量认证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漏洞,所以需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支持。
第三、无人机在真正使用的时候,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飞行的许可和安全性,因为我在调研的时候很多人反应,无人机飞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反对声,这点也是目前无人机的一个大问题。
第四、无人机目前可能也会面临着自身的政策定位问题,因为现在政策限制和备案后的试玩难度很大,这叫人很难真正的接受无人机。
上面的几点说的是无人机的一些现状,当然困难是很多的,毕竟一个新产品初期阶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现在的市场需求怎么样呢?我来给您说一下:
第一、现在无人机对于野外工作帮助很大,所以这方面的需求也在逐年的增加,根据统计来说,未来三年野外工作的部门,对于无人机需求,每年会增加百分之十五左右。
第二、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农业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现在农业方面对于无人机的需求,也开始逐渐的增加,这对于无人机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第三、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减慢,但是工业的调整在加快,对于无人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2016年的前半年,增加的幅度达到百分之十二,这对无人机来说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据。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人机作为一种新产品,难免会暂时有一些困难,这是由于新产品需要一个市场的适应期,这个现状我们必须直视;但是无人机的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我国目前的数据统计预计,从2014-2018年国内民用无人机行业产品销售规模将从15亿元快速提升至111亿元,年增长率均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我们应该对无人机行业充满信心。
Ⅱ 国内的无人机行业的现状和前景怎么样
(一)标准不完善
我国农用无人机产业已经起步,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农用标准。这就使得无人机企业鱼目混杂,同时政府也无法出台确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据了解,目前我国明确出台有关农用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的省份屈指可数。
(二)价格令人望而却步kt02
价格是当前阻碍绝大多数农业大户使用农用无人机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多数省份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条件较好的北方平原地区,农用无人机开始尝试使用,但是能够享受到“农机补贴”的省份却寥寥无几,一些潜在客户面对高额价格望而却步。据了解,国内农用无人机制造商多达100余家,其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但基本保持在5万至20万不等。
为此,农业人士希望政府在机械购置上给予补贴;农用无人机企业则希望政府在资金和场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就目前看,卡特已经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而且证书也已经发布完了,比其他厂家要可靠一些。
(三)配套服务滞后
目前我国农用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大瓶颈,“行业实力不均,配套服务不足”。首先,近年来农用无人机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均有农用无人机制造企业,但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分布地区不均,因而农户在农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产品部件损毁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或者是维修时间成本很高。其次,农用无人机保险服务今年刚刚兴起,不像汽车行业保险业务那样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
也是因为这几点原因阻碍了农用无人机发展,但是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这些问题也终究会得到解决。
Ⅲ 请问无人机的行业前景如何在纠结要不要从事相关行业。
无人机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
说起无人机,大家已经不再陌生。航拍、送快递、喷洒农药……目前,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应用范围广泛拓展,成为亲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装备。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到了买家的桌上,无人机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殷志宏说,无人机将成为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科技产品。
无人机在上世纪最早被应用于空中侦察等军事用途。到21世纪初,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等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无人机开始激增。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高达33.9万架。
截止2018年9月底,全国共有运营中的无人机驾驶培训机构276家;而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拥有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的人数为44573人,其中2016-2018年连续3年,每年新增的无人机驾驶员数量均在6000人以上。可见,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日益旺盛。
2014-2018年中国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发放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为53.2%)
根据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无人机有望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
在5G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将迎来新的机遇。比如可以更快地实现影像数据的传输,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控制范围等。
无人机与5G的结合,将加快形成空基互联网。在消费类无人机的航拍方面,5G技术将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使得画面更清晰,数据传输更快,控制范围更广。
自从无人机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线,经历了迅速发展的10年。未来,技术的升级、消费群体的扩大、应用领域的拓展,都将为无人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表示,无人机不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人们的“飞行梦想”,也以“俯瞰”的视角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拓展人类认知和活动领域的行业,也是技术前沿行业。建立行业规范,完善相关法律,培育更大市场,无人机行业必将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Ⅳ 大家觉得无人机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对比2016年,无人机市场融资迅速缩水。更有大胆预测,2017年,我国无人机市场将有30%的企内业被容淘汰,我国无人机行业迎来淘汰期。
据《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如果我国无人机的整套系统价格能低于100万元,并且保证可靠、耐用,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将展现出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可达到80亿元。
总之,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满足消费者买的起,用得好的需求。便宜、实用、安全、可靠是无人机得以推广普及的重要指标,生产受众买得起、养得起、用得起的无人机将是无人机产业界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Ⅳ 中国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前景如何行业领导品牌有哪些
无人机行业具有来远大的前景和自极大的发展潜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约700亿美元。无人机根据类型不同,大致可划分为消费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其中国内工业级无人机品牌比较优秀的是傲势。
Ⅵ 无人机行业究竟将怎样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的简称,是指依靠无线遥控技术与自备的程序操控飞行的航空飞行器,分为军用与民用两类。其中,军用无人机价值最高,但应用于军工领域,市场化程度低。随着无人机技术成本下降,民用无人机市场培育成熟,目前正呈现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
民用无人机分为专业级与消费级两种。专业级无人机应用在应用在农林植保、影视航拍、电力巡检、测绘等领域,消费无人机目前则作为航拍与玩具。从政策角度考虑,专业级无人机技术程度更加成熟,且能帮助政府等部门从事作业,因此预计更容易获得政策认可。
同时,消费级无人机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消费级无人机具备技术不高、成本为王的优势,因而得以率先在国内打开市场,目前成为智能硬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大类产品,深受初创公司与资本市场信赖。目前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厂商有大疆、飞豹、亿航、极飞与零度质控等。未来消费级无人机在国内进一步普及需要继续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并符合政策要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仅为15亿元,在消费级无人机助力下,2015年民用无人机将快速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专业与消费级无人机两大领 域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9%以上。未来十年内,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快速上涨至300亿元。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无人机厂商依靠硬件盈利 的模式将会改变,在互联网快速冲击下,无人机行业将转向服务盈利与数据盈利。
Ⅶ 什么是战略无人机和战术无人机
战略无人机,投核武器之类,或长时间侍命,超高空侦察带超精确导弹,机子很大,有的和客机一样,因为要很多油和很多设备。
战术无人机,飞行时间短,比较小,飞不远。
现在无人机,还不成熟,美国只是用遥控的战术无人机打没制空权的小国。
对大国而言,无人机可以gps干扰,电磁干扰,用有人机进攻。
无人机最大的弱点是往往需要和控制中心通信,通信时全使用电磁波容易成为进攻目标。
无人机高度依赖gps导航飞行,使用高空gps干扰器,一个个的往下掉,呵呵。
如果无人机里面能做到不和外界通信,就能自动进攻全智能的,那就天下无敌了。
不过现在的计算机水平没办法有这么高的人工智能,这需要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是很大的设备,无人机装不下。
可以反过来理解无人机是进化了的导弹,可以返回重复利用的导弹载体。
现在的关键是防范gps和电磁干扰,还在在无人机很小的体积(相对于超级计算机)中实现高度的人工智能。
防范gps和电磁干扰,可以用少通信,用图像飞行解决。
但目前在有限计算机资源中,实现人工智能水平和人的智能相差太远,人工智能和数学和计算机理论这些基础科学相关,但目前随计算机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改善,硬件大家都可买到差不多的,但人工智能软件发展很慢,受制于数学和基础科学,所以人工智能软件水平是发展无人的最大的难点。
在以后二十年中,估计无人机和计算机硬件发展水平成正比。软件发展太慢只能靠计算机硬件,所以美国和所以国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过美国装备好些而已,如机载导弹,传感器等。
无人机减少了飞行员伤亡,但可能老百姓死得更多,不过对大国而言有核,大家都不敢打。
无人机是无制空权小国老百姓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