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下游汽车产业,具体都有什么产业
下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和从事生产,服务的行业。
下游汽车产业的范围很广,可以宽泛到随着汽车普及而衍生出的一切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业,比如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汽车信贷、汽车保险、道路救援、汽车运动、汽车保养和改装、汽车租赁等等。
并不是所有产业链都存在微笑曲线,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加剧的情况,而且比较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通常都有明显的周期性。
比如整个电子产业链的上游半导体芯片行业,存在很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参与竞争,但是受下游需求的冷暖和自身产能扩张的驱动,业绩经常出现大赔大挣的情况。所以,投资上游行业的公司,也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机。
(1)汽车产业链分工扩展阅读:
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没有下游企业生产制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各个行业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应该同甘共苦、互助互盈、共同生存发展。
实际上,上游与下游是现代化生产产业链中的相对概念,比起传统的农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划分,具有更细密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产业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断提高,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不可分。除了某些终端消费品(如某些家电)生产之外,绝大多数产业从一个角度看是上游产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下游产业。
㈡ 汽车出口产业链包括哪些环节,哪些服务
什么 个东东啊 真是的 听不懂 你想说么 呵呵
㈢ 有谁能告诉我详细具体的汽车生产产业链
大概的流程就是
1、调查市场需求结合自有产品制定开发概念,编制整车设计任务书
2、绘制简易总布置图确定总体尺寸提交给造型部门,造型部根据绘制的二维效果图和总布置图来制作1:1的油泥模型,经过造型评审后开始采集造型点云数据并铣出1:1的实体模型,对真实模型进行评审通过后基本确定整车外形效果和3D外表面数模。
3、在第二步开始的同时,设计部门进行车身、底盘、电器、附件等设计,在外部造型确定后更改涉及到部分
4、在建模的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数据针对内外饰造型进行相关的驾驶员坐姿、上下车方便性、踏板位置、前后方视野,通过性、驾驶员操纵界面等人机工程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更改设计方案。
5、完成第一版整车数模,由总体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全局考虑相关布置工作,包括动力总成及其他相关配套。
6、第一版数模完成后,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招标,寻找开发商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前期开发研究和准备工作,各系统在确认所有设计都完成后通知各供应商对各零部件总成进行手板或模具样件试制。
7、进行第一次样车的试制,主要是用来验证车身模具、验证和调整车身焊接夹具、各系统的相互装配关系及相关零部件的性能等.
8、反馈问题更改和完善车身模具、焊接夹具及相关零部件性能等。
9、安排第二次试制、第三次试制、第一次小批量试制、第二次小批量试制、第三次小批量试制,直到问题基本上都解决后正式批产新车上市。
㈣ 疫情下的汽车产业链,4位基层从业者的回答
不同于4S店的销售,售后的维修技师不常与外来人员直接接触,但是在与北京一别克4S店的维修技师沟通中,其表示道“目前我们还算不上正式复工,外地的师傅暂时都没让上班,本地的也就一个部门来一两个人”。
于是我向他询问“这样的状态能够应对车辆的售后维修保养么”,维修技师表示道“足够了,主要是现在来店维保的车很少,一天就三四台,我朋友在其他品牌的4S店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状况”。
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售后车间也很注重防护,除了维修技师也像他人一样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必须佩戴口罩外,技师的休息室早中晚会进行三次消毒,并且工作交接时要保证人和人之间的接触,业务流程从简。
在维修保养车辆时,公司规定先用店内配备专用的杀毒杀菌无害消毒液对车辆进行喷雾,维保结束后再次进行一遍消毒。如果有客户来到维修车间,要记录下自己和哪位客户在什么时间有过接触。
最后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现在工作安全么”
在向四个被采访者询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我收到了4份不一样的回答
北京奔驰工厂技师:
“我其实觉得还好,北京的疫情不太严重,身边的同事也比较熟悉,而且防护措施也比较严格了,再加上我每天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应该问题不大,最起码我还没有听说我们这工厂里的一万多人有确诊的”。
奥迪4S店销售:
“虽然我们措施做的挺全面的,也给客户提供了口罩,但有时候客户还是会觉得闷,自己在店里把口罩摘下。见到没带口罩的客户,说实话真的是替自己担心,只能和客户解释,希望他带上摘下的口罩”。
雷克萨斯4S店销售:
“我认为不太安全,虽然现在进店的客户并不多,但是这种事谁能说的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让进店的客户和身边的同事安心”。
别克4S店维修技师:
“挺安全的,我们的店不在城里,人口密度低,所在区县确诊的很少。只是偶尔接到外地牌照的车时,心里多少也有点抵触,不过就目前而言还不太担心,自己也不会乱跑”。
写在最后:
在疫情爆发的数十日后,能够看出大家心中仍然有着对于病毒的恐慌。也许我们不是一线的医疗工作人员,但在这里也希望大家能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生活和工作中保障好自己的防护,同时也给予他人人性的尊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什么是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链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产品的技术,主要是指产品的工程, 开发;
第二是在版零部件的权采购;
第三是汽车制造厂商;
第四个就是销售和服务。
有资料表明,汽车业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链上游涉及钢铁、机 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 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餐饮、旅馆等行业。 汽车产业链之长是其它产业无法与之比较的。因此,我国多 个省份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㈥ 产业链形成的四大模式有什么概念简介
产业链形成的四大模式:
产业链在四维对接和四维调控之下.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些具体模式。划分模式的标准是看产业链中主要节点之间的主要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之间有三种主要关系及其契约形式。即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产权关联式关系(体现为企业通过收购、并购、持股、控股、参股等形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控制)、准市场式关系(亦即企业间通过“关系型契约”所建立的较稳固的关系)。相应的“契约形式”有:“市场交易式”契约——纯粹的“商品买卖合同”、“产权契约”——企业持股或控股数量与质量的制度安排、“关系型契约”——既非产权又非完全商品交易的契约关系。按照上述关系和契约形式,可以把产业链的形成模式分为市场交易式(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式契约)、纵向一体化式(产权关联、产权契约)、准市场式(准市场关系、关系型契约)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种。
市场交易式产业链指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是完全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平等。靠供需链而组成一个有机的链条。它的优点在于:整个产业链中不存在垄断利润的节点,企业生产不会受制于某些厂商。缺点在于:产业链中的商品迂回程度较低,供需链中的技术链较短。此外,过于“独立”式的生产不利于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整体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由于除了自己生产以外的产品都来源于外购,产品生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的产业链。
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司,有着产权的关系纽带。总公司或集团公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靠企业间的产权纽带形成一个产业链。它是一种在产业链内部进行“自给自足”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行业调控维来看,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由于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集团内部生产。用集团内部的计划代替市场交易,从而使生产更加稳定;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这种模式往往和产业特性有关。一般来说,钢铁、石油、煤炭、汽车等进入壁垒高、容易产生垄断的产业往往形成一体化式产业链。
准市场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通过虚拟、OEM、ODM、特许经营连锁、外包、战略联盟、租赁等既非市场交易又非产权控制的形式.以及处在自己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形成的一种既非完全市场交易又非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产业链。这种模式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企业和供方或买方建立起一个较稳固的市场交易关系。形成“关系型契约”时,企业链实质上也就变为“准市场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之下。由于“关系型契约”不像产权纽带一样稳固.对核心企业控制链条的能力要求很高。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是在技术链很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准市场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最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行业调控维来看。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关联。除了建立“关系型契约”之外,还要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由于准市场式产业链的本质不是控制企业而是选择产业链节点上的企业,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了解的要求远大予对控制企业的要求.因此,核心企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来不断掌握其他企业的变化情况。从适用范围来看。往往是在信息技术运用较发达、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关联性强的产业中容易产生准市场式产业链。
混合式产业链是指含有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这三种产业链模式中的二种或三种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同一条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是一种产业链模式,而另外一部分又是另外一种产业链模式。在产业链的部分环节还是具有所属产业链模式的特点。如在某一个产业链的部分是“纵向一体式产业链”。那么。这部分产业链就具有纵向一体式产业链的特点。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是技术链比较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价值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能够较好地实现产业价值。从行业调控维来肴。由于混合式产业链的复杂性,行业调控也具有复杂性。从适用范围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㈦ 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式什么样的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发动机生产商 、底盘生产商、 变速器 、轮胎、悬吊、车座、仪表盘、方向盘 螺丝等配件零件
再是中下游:装配车间 喷漆车间等z组装车间
销售:4s店 专营店等 广告策划商等
维修 售后 :4s点 维修站
㈧ 汽车产业链结构
完整的应该是这样的吧:1原材料生产厂→2零部件生产厂→3汽车生产内厂→4汽车销售商→客容户终端 →5零件销售商→6汽车修理厂→客户终端
㈨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是什么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还是 汽车厂家~4S店~消费者利润方面是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是什么?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还是 汽车厂家~4S店~消费者?利润方面是不是跟 服装行业一样,是厂家吃肉。。经销商,加盟商喝汤?
产业链指的是全部相关产业,就汽车而言,其产业链十分广泛,大致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基础材料。第二,是机械技术。第三,是结构技术。第四,是电子技术与精密控制技术,包括互联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第五,是营销技术和售后理念。第六,是汽车文化产业。等等相关领域应该大于十几项。
举例说明其中一项的相关产业。就材料技术而言。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工业看钢铁、化工看乙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而现在则改变为“工业看汽车、化工看能源”。说明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影响程度。一部汽车上面大约有300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首先就是钢材、其次是塑料。钢材大致需要具备不同的特性,车架前部需要很好的溃缩性,中间部分需要有刚度,表皮则需要高张力。这些不同的特性就需要科研人员开发出各具特性的钢材。从冶炼提纯、到金属组织结构、再到熔炼轧制等等,都不是在一个工厂完成的,所以,每一道环节都是一个链条。而你认为的产业链相对简单一些。一个汽车厂需要几百上千个企业的支撑,还包括运输链条。可见这个链条有多长!
其实,汽车的利润和服装一样,获取最大利润的不是厂家,而是流通。一部国产小型汽车,汽车厂的利润才千八百块钱,而经销商要利用这台汽车能赚几千块,汽车加价、搭配配置(例如发动机底护板)、保养、维修等。这是国产小型车,而高级进口车利润虽然发生在经销商,而厂家也不会按比例加价,个别车型的利润率也非常之高。同时,进口汽车的高关税也促成了高价格,但获取最高利润的还是经销商,因为它投入的实在太少了,除了资金和房屋设备,没法和汽车厂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