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川中再生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四川中再生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3年12月31日由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存续分立后而来,注册资本3000万元,股东单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企业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属于集体所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下属3家子公司,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椑南乡双洞子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现有员工近100人。
公司承继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除废旧家电回收拆解业务之外的所有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资产、债权债务等,公司主要从事环境服务和再生资源工作工作,包括固废、污水、废气的收集贮存、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服务叁大领域,同事向示范项目建设运营、资产经营、物业管理、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多元化发展,为各类社会废弃物提供解决方案,并负责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和管理。
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规划占地5000亩,分叁期建设,总体规划形成叁个区域:集散交易市场区,引导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个体经营户入园经营;示范加工区,由中再生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精深加工项目;再生资源产业链生产区,会同内江市政府再生资源产业链招商引资的国内外大型利废企业入驻园区。致力建设聚集型、生态型、服务型、科技型产业集群园区。
园区一期1169亩,已有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引进韩国SK公司合作建设年产3万吨的废塑料PET清洗生产线、引进四川塑金公司建设年产6万吨的废塑料改性造粒生产线、年拆解200万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心,以及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消防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近年来园区共回收处理各类再生资源近105万吨,拆解废旧家电400多万台,安置各类就业人员近2000人,实现销售收入近1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3亿元。
法定代表人:王正万
成立日期:2013-12-31
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四川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1000094629044H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椑南乡双洞子中国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888号
经营范围:提供再生资源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科技推广;再生资源市场的投资、开发、建设、摊位销售、租赁,物业管理;废旧物资、残次和呆滞原料、清仓和超储物资的回收、加工、销售;以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委托加工销售;废汽车拆解;市场信息服务;房地产开发(凭资质证书经营);生产、销售:蒸汽;进出口贸易。(以上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Ⅱ 求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联系方式或者宣传册
看了你的资料,你资料中的地址是北京。你的公司也在北京吗?
国家目前批准版了很多循环权经济产业园区。就如同你上面列出的那些。北京绿盟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是没有具体地址的,是由几家再生资源公司共同发起的,各个公司有自己的经营地址。你所说的这样的项目如果要在北京做的话,也只能自己公司征地。青岛新天地产业园属于新天地公司,基本上不对外承租。
另外,你们公司这样的项目要考虑货物的来源,如果就依靠北京的市场,恐怕离北京太远的话可能也不合适。
无论你选择哪里,最终都是自己公司征地,建立拆解车间进行实际操作。
Ⅲ 曹妃甸再生资源产业园怎么走
网络有地图
Ⅳ 内江北到内江椑木镇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有多远
大概十二、三公里吧
Ⅳ 城市矿产的示范基地
(1)已被确立为国家或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2)实行园区化管理;
(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4)有符合标准的各项环保处理设施;
(5)年可利用的资源量不低于30万吨;有合理产业链,加工利用量占“城市矿产”资源量的30%以上,且工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示范基地建设要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要求,坚持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规模化利用。具体要求如下:
(1)回收体系网络化。示范基地要积极创新回收方式,通过自建网络或利用社会回收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效率高、参与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
(2)产业链条合理化。示范基地要形成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条,着力资源化深度加工。推动示范基地内企业之间构建分工明确、互利协作、利益相关的产业链。
(3)资源利用规模化。示范基地要通过吸纳企业入园、重组兼并等方式,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多种“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4)技术装备领先化。示范基地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育形成具有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向产品高端化发展。
(5)基础设施共享化。示范基地要加快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建立物流体系,组织搭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公共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平台。
(6)环保处理集中化。示范基地要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实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严禁产生二次污染。支持示范基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7)运营管理规范化。示范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结构,实现行业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切实解决单个企业“小、散、乱”的问题。 示范基地建设要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要求,实现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示范基地的监督管理,确保示范基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标准,职业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示范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资金将主要发挥引导和鼓励作用,地方财政应立足自身做好示范基地建设的相关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工作。同时,有关部门将积极落实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研究完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1.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巨大,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由2000年的2.24亿吨增加到4亿吨,钢消费量从2000年的1.4亿吨增加到5.3亿吨。另一方面,国内矿产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经济增长,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资源,如有效利用,可替代部分原生资源。2008年,我国10种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为530万吨,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1%,其中再生铜约占铜产量的50%。
2.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城市矿产”资源已经载有原生资源加工过程中能耗、物耗、设备损耗等。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就是充分利用废旧产品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产生显着的环境效益。2008年我国废钢利用量达7200万吨,相当于减少废水排放6.9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0万吨。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将拆解、加工环节产生的污染集中处理,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城市矿产”资源能够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转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方式,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集中体现。
4.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逐步实现,“城市矿产”资源蓄积量将不断增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利用“城市矿产”资源有助于带动技术装备制造、物流等相关领域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