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来十年中国的十大热门行业是什么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未来十年中国十大热门行业有哪些?哪个行业最吃香?
未来十年中国十大热门行业:财务规划师,人力资源经理,电子商务工程师,网络营销,网络媒体高级编辑,企业高级规划师,公关经理,游戏,动画设计工程师,公务员,职业规划师, 律师 。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第四 职业顾问的职业门槛很高。它需要结合市场信息研究能力,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评价,心理研究等专业知识。它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工作背景以及各种行业。人才需求众所周知。
目前,国内注册律师远没有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法治的要求。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加强。资产重组,兼并重组,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涌现,会增加很多法律事务,对律师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2.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总体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化解多年来重化工业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应以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民本化、智能化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体制改革为动力,使优化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双驱动”引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增长动力的“复合转型”,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稳”(“十一五”是“又快又好”)发展。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重化工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增长向结构优化增长转型,重化工占GDP的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
2.服务业实现从属产业向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转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
3.实现外需与投资主导型增长向需求主导型增长转变,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加5个百分点,投资率下降5个百分点。
4.非公经济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初期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0%,末期达到45%〜50%。
5.到2015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25%,2020年将比2005年下降40%〜45%。
6.到2015年,新能源发电实现生活用电的40%份额和工业用电的20%的份额。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到目前的5倍。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7.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3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8亿立方米。
(二)“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富民产业与新型产业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积极构建公平的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1.实施“又好又稳”宏观调控战略,建立有利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体系。2011年到2015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间,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将出现明显转换,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在新型产业成为国家主导产业之前,原来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经济增长依然具有较大潜力。综合分析,在2011〜2015年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保持在6%〜7%之间。经过努力,应力争达到7.5%的增长速度,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2.实施富民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建成富民强国的福利经济体系。一是把高就业、低税源的富民产业纳入国家产业规划,通过富民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社会稳定。二是鼓励适宜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进入的边缘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三是扶持适合于中国农村发展的乡村产业。如有机农业、新能源农业、民间手工业等。四是完善财税政策,营造有利的综合环境。
3.实施低碳化经济发展新战略,构建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选择最有发展潜力、最有可能突破和最能适应中国现有发展阶段需要的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建立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需要以经济生态化、低碳化为导向,优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4.实施聚焦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的科技创新战略,建设具有竞争力与安全性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十二五”时期,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3. 农业园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1、园区生产方式由设施农业向大田农业转化:农业园区在开始建设时候,基本以设施农业为主,它具有科技含量高和产出高的优点,但是由于投入较高,加之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限制,这种生产方式难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广。近年来,农业园区的生产方式正在由设施农业开始逐步向大田农业转化,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各个产业,空间不断扩大,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2、园区产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开始建设的农业园区基本以单一产业为主,下一步将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一体化、产业链条化。实现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等多链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园区功能从单一示范向带动区域经济龙头转变:园区传统的功能主要是生产功能和示范功能,今后将以此为基础,逐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联合,使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4、园区投资从单一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变: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基本由各级政府投资,但这种投资方式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给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近年来,各农业科技园区在投资机制上,通过利用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园区自筹、银行贷款的投资体制。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融资数量越来越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
5、园区建设主体从政府为主体向企业为主体转变:农业园区在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组织。在我国农业园区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积极介入并大力支持十分必要和重要。但从长远看,政府必须逐步从中退出,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农业科技园区,在该领域发展壮大,活力增强; 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