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赤峰市属于几线城市
赤峰市属于四线城市。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9个地级市之一,驻地松山区。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昭乌达为蒙语,汉译“百柳”之意;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
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275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2019年常住人口434.12万人。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
(1)赤峰市发展旅游产业扩展阅读:
2018《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榜单中,一线城市略微调换了座次,但在2019年又变了回来,排序仍是北上广深。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头部4座新一线城市的位次相对稳定,无锡则继2017年之后再一次跌出这一梯队。
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和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网络-中国城市分级
『贰』 赤峰市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哪些
赤峰主要旅游景点:辽上京遗址, 辽中京遗址, 大明塔, 梵宗寺, 辽太祖陵, 喀喇沁王府, 龙泉寺, 荟福寺, 辽“真寂之寺” 。
『叁』 赤峰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赤峰地区对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仍偏重于辽代时期的版遗址。赤峰市辽权代大遗址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拥有辽初时期都城辽上京、辽鼎盛时期的都城辽中京3处皇帝陵园。但是,经过数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多处遗存遗迹历经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战火破坏,情况已经实在不容乐观,也令人感到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对辽代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上的整合与联合挖掘。赤峰地区对当代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如当代名人有著名影视演员斯琴高娃和新生代演艺明星王珞丹,世界第一高人鲍喜顺。赤峰对当代名人的开发更多是停留在个人知名度的提升上,对于城市整体的品牌建设力度不大。
『肆』 赤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有哪些
1.可进入性差,可进入性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与我国大的交通通道的通达性差。主要指赤峰市与北京、沈阳、大连、集宁、二连浩特之间的连接线路的等级偏低。②赤峰市域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较差。主要指远未形成交通网络体系,公路等级偏低;静态交通不完善;景区和市内交通干线之间的连接性差。
2.旅游的整体形象不鲜明,缺乏王牌产品长期以来,赤峰市在促销上没有把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优势结合起来,没有将赤峰各旗县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在促销上各自为政,造成旅游者对赤峰旅游资源认识的模糊与错位,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有震撼力的王牌旅游产品。
3.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现阶段赤峰市主要是以蒙古族风情为主题的观光和休闲旅游,而缺乏度假旅游、会议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等。另外,缺乏反映当地资源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节事活动。
4.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滞后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现有的接待设施不足;②接待服务设施的类型单一(以蒙古包为主),不能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③体现在设施的布局上,旅游设施的建设没有很好地与现有的自然村落结合起来,没能充分发挥旅游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5.旅游季节短适合旅游的黄金季节一般仅为6—9月,每年5月之前和10月之后的半年时间处于旅游的淡季,游客稀少。
6.人力资本短缺人力资本短缺主要表现在人的观念落后和旅游人才不足两个方面,
人的观念落后:①市场意识淡薄。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规制作用;不重视市场调查,没能够很好地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跟踪游客需求的变化;旅游宣传促销不足,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②生态意识缺乏。由于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所以产生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破坏性开发等现象,部分景区景点的盲目开发已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缺乏全民旅游意识。一个地区的旅游不能仅靠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当地企业、居民、团体的作用。
旅游人才不足: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②合格旅游接待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接受过专业旅游培训的导游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而且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7.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度低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形成了“自然是自然,人文是人文”的开发格局,或者是形成像“草原+蒙古包”这类简单的自然与人文组合方式,没有从赤峰作为我国“北方文化之源”的高度去开发、组织自然和人文旅游项目,使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度低。
8.旅游业的价值链短目前旅游开发主要是以“草原+蒙古包”的开发形式为主,即以“游”为主,没有从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高度去审视旅游,使得旅游的附加值较低;并且在旅游业内部也没有从“吃、住、行、游、购、娱”良性互动、综合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旅游,使得旅游业表现为“观光为主,外加低档次度假、低档次购物、低档次休闲”的粗放式经营格局。旅游业价值链短,使得旅游业没有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发动机”。
『伍』 赤峰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呵呵!如果答好了那就是一篇论文。
在赤峰旅游网上搜的的: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现有各类历史文化遗址68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全市著名人文景观主要有:“中华第一村”——兴隆洼文化遗址,红山后遗址,夏家店青铜文化遗址,阴河石城群,猴头沟辽金瓷窑遗址,辽上京、中京遗址,元应昌路遗址,燕、秦、汉长城和金界壕,宝山辽墓,大明塔,释迦如来舍利塔,百岔河—阴河岩画等,堪称中国北方文明的摇篮。赤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有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巴林草原等,夏季绿草如茵,畜群如织;其甘、布日敦、勃隆克沙漠绵延,如莽莽蛟龙;高原湖泊达里湖以盛产瓦氏雅罗鱼著称;克旗、宁城、敖汉热泉水温高,疗效好,适宜疗养度假;黄岗梁、白音敖包、罕山、乌兰坝、大黑山林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好去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阿斯哈图石林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喀喇沁石灰岩溶洞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发现的溶洞,开发前景广阔。赤峰市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族服饰、特色鲜明的婚礼习俗,草原那达慕、祭山、祭火、祭敖包等社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巴林石、仿辽瓷器、地方土特产品、绿色饮品等旅游商品、纪念品,极富赤峰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已开发的克旗热水—黄岗梁旅游度假区、达里湖度假村、宁城热水—黑里河旅游区、翁旗其甘、布日敦、勃隆克沙漠综合旅游区、喀喇沁亲王府、马鞍山、敖汉响水、赤峰南山生态园、赤峰植物园及有江南水乡风光的小河沿旅游点都已初具规模,辽文化、红山文化考古旅游线日趋完善。
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依靠旅游产业的带动,其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如克旗,2007年财政收入在赤峰旗县区中排名第三。
『陆』 内蒙古赤峰市旅游相关问题
最佳季节:6月-10月,尤以夏秋之交最为理想。但此时日照强烈,需要准备防晒用品。赤专峰景观以属沙漠、草原等为主,夏秋之际气候相对温和,草原翠绿,沙漠金黄,林叶尽染,可以观赏到最佳景色。 赤峰春季升温快,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天气。夏季较短,一般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量集中,7月最热。秋季降温快,但多晴好天气,清朗凉爽。冬季漫长寒冷,从11初持续至次年3月下旬,12月至1月最冷。
建议游玩:2-3天
『柒』 赤峰市树立旅游品牌营销应从哪几方面出发
(一)充分发挥龙头品牌的带动作用。
目前赤峰市旅游产业主打品牌有:中国第一龙的故乡、契丹辽王朝的故都,因为赤峰市是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所以这两个品牌是当地的龙头品牌。而其他的品牌虽然也具有地方特色,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地质公园、生物与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内蒙古草原,但是这些品牌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发展旅游业应大力加强龙头品牌的带动作用,用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带动弱势品牌的发展。
(二)树立品牌意识,选准品牌定位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决定了品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品牌建设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对市场消费趋势和竞争态势的分析,选准一个明确的、符合消费需求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尽快形成重品牌、塑品牌、护品牌的浓厚氛围。增强“品牌兴企,品牌富民”的意识,促成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动,共同推进旅游业品牌的建设格局。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制约赤峰旅游业发展最深层的因素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赤峰市旅游资源是一流的,旅游景区的道路、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旅游信息、旅游标志等基础设施及游客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严重制约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实现赤峰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配套程度。
『捌』 赤峰都有什么旅游资源
山峰、沙漠、草原、森林、温泉、冰雪、湖泊、冰臼、花岗岩石林、珍稀动植内物、蒙古族风容情、文物古迹一应俱全,门类齐备,赤峰市现有各个时期历史文化遗址6800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地热温泉3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