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东莞支持文化产业项目

东莞支持文化产业项目

发布时间:2020-12-15 09:35:09

㈠ 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东莞有哪些优势

至少有几点非常值得注意,第一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什么地方最适合搞文化产业,两种地方,一个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一个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因为文化产业要进入消费,进入大众的视野,必须有经济做基础,也要有一个旅游的资源,交流作为它的基础。 所以我刚才说,东莞如果没有深刻文化积淀这不要紧,经济发达同样会成为它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譬如我们刚才讲深圳和西安比哪个地方有文化?谁都告诉我是西安有文化,但是不等于说去西安旅游的人就得去深圳旅游,我看过一个数据,每年坐飞机到深圳的人是2200万,坐飞机到西安的人是1200万,整整差1000万。 这说明深圳可能不一定是有很多的文化古迹供人参观,供人旅游,但是深圳通过它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会展、交易会、国际会议、或者选秀很多活动就带动一种比旅游经济更宽的经济叫活动经济。所以到深圳的人比到西安的人更多,哪怕就以旅游的比例,就因为深圳经济发达,会产生很多活动,这个活动本身也会有一种经济的能量。 从这点来讲,东莞其实做的远远不够。它有这么好的制造业、印刷业、文化娱乐业,但是会展、展览、交易、广告咨询、这样一些方面为代表的活动经济其实做的并不是非常充分,所以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一点优势。 2、青少年占人口比例的多数,这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关键一个因素,文化产业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美国是越老越有钱,日本人也是,但在中国统计最有钱,最舍得消费的人群,恰恰是18岁到45岁,中国人最有钱的是青少年时期,因为不但自己赚钱,父母亲给他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给他钱。 做了外公外婆,做了爷爷奶奶反而不舍得花钱,这个跟西方社会,跟日本这样的社会完全不同。所以青少年这样一个人数的比重,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大量的务工人群都是青少年,这个是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主力消费人群。 也许你们觉得文化产业说起来抽象,譬如刚才讲的电影,你说是什么人在看,刚才东莞日报朋友告诉我,昨天去看《建国大业》人山人海,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网络的游戏、动漫谁在消费,谁在发短信,谁在网上阅读,谁在下载音乐,这些都是属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青少年。 不要小看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很多的人都认为中国音乐已经没有前途了,但是很多音乐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光音乐下载一年就要超过200亿,远远超过中国所有音乐人赚的钱好几倍,现在音乐很多的钱不是被音乐人赚走了,是被中国移动赚走了。 而在座有很多做媒体的朋友,媒体已经度过了黄金时代,很有名报纸不出纸版,我相信媒体也会慢慢步入黄会时期,即便现在,很多的媒体依然还赚很多钱,过很好的数字,但是我告诉你们一个数字,全中国所有媒体加起来,包括中央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创作的利润都不如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是1000亿。 也就是全中国媒体人赚的钱都没有中国移动多,而将来的发展中国移动会赚2000亿,可能中国的媒体慢慢会衰退到只能赚到很少的利润,最后手机会成为所有的交往信息的阅读的终端。 以手机为载体的下载、阅读、短信,一些附加的服务,你说有多么可怕的前景。所以不要小看,下载一个音乐,或者发一个短信,或者说在网络上一个阅读,可能支付了几分钱,或者几毛钱,但是对于中国移动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些东西都是新的社会的特征和文化消费的特征,所以我为什么说东莞发展文化产业第二个优势是青少年占主体,东莞的人口据说登记在册连户籍人口不到1000万,但是据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开户数超过1500万,意味着有1500万消费的单元,这是非常庞大一个数字。 09-19 15:47:45谢有顺:而我们过去讲到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比如说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京剧、越剧,或者保护我们认为传统的文化东西。其实文化已经发生了非常大变化,在新一代人眼中,文化已经成为了演唱会,或者游戏、漫画,已经演化成一些新的表现方式。 而没有地方没有像东莞这么明显占有青少年比例的优势,我估计东莞肯定是,因为外来人口居多,肯定是人口比例青少年占主体是全国最高的,这意味着文化消费主力人群在东莞占多数。如何把这样一些消费人群的需求释放出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我看过东莞一个数据,07您东莞电影票房是2000万,2008年3000万,09据说要超过4000万,越是金融危机电影票房越增长,这一方面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危机之后的表现,另外一方面告诉我们说对于更年轻一代来讲,他的那些消费并没有减少。但是我想,逛公园或者听粤剧的人肯定在减少,有的时候跟一些朋友在一起,发现他们老是在操心,怎么发展统筹跃居,把这个东西如果当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真是搞错了,不是不要扶持,不要保护,而是绝不可能成为东莞文化的主角。如果我们还是陈旧文化观念,文化发展的观念,东莞就很难有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好的时期,这些都可以提出来讨论。 除了经济发达、青少年占主体以外,还有几点非常重要,比如说东莞的硬件非常齐配,博物馆、图书馆、广场包括政府文化投入,明显都比很多地方要强,据我所知,馆城一个文化周末财政投入是600多万,这当然是很多地方不能比的。这些硬件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另外一方面还有我觉得东莞开始形成自己的,和文化有关的龙头产业,我刚才讲的印刷业,文化娱乐业,包括宾馆业其实都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载体,印刷业在东莞有2900多家,总产值270亿,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通过这样一些龙头的产业,其实可以带动非常多的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东莞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09-19 15:55:31

㈡ 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部委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会议精神,对今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结合实际提出了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建议。东莞市继续以SQ产业和制造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并行共存的发展模式。其中文化产业是今年发展的重点,以加快相关企业转型和其他产业的横向拓展为先机,着重攻克东莞SQ服务行业转型为文化输出产业的屏障,制造良好氛围,巩固原有服务产业,加速转型发展SQ文化产业,让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资金来东莞安家落户,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求发展;高举发展经济大旗和第服务为民大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早日实现东莞文化输出大市,解决中国这发面多靠进口、走私、偷拍等的空白,真正实现东莞SQ专业化、产业化大市。

㈢ 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骗人都说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

因为,打着这样的旗号才能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说句实话:把眼珠子钉在政府补贴上赚钱的公司没几个好好做产品的,套政府补贴多容易,跟领导搞好关系就可以了,做产品多麻烦,所以说,政府补贴一直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好企业没有补贴活的也挺好,烂企业靠政府补贴也活的挺好,最后还有可能出现拿到补贴的企业用烂产品搞价格战给好企业干掉的情况。

㈣ 在东莞创业,可以做什么行业

在东莞创业,可以做什么行业?现在不管做什么生意都竞争激烈。但可以尝试一些小版资本投资权:零食店、便利店、小吃店。资金回笼快。例如:最近便利店所创造的价值是与人便利,对于赶时间或者买少东西的人来说会是它们最好的选择。便利店里的产品比较精,品种的品牌也是经过它们背后的团队挑选的精品,这样就减少消费者对品牌上的眼花缭乱了。 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加盟便利店,可以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不用担心货源的问题,专人指导开店,一站式服务。祝你早日开店成功。

㈤ 广东东莞最高多少钱扶持重大项目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东莞市6月18日出台《东莞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和《东莞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奖励办法》,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扶持将近2亿元人民币。

为增强东莞市对重特大项目招商引资的综合竞争力,支持优质项目加快落户,东莞还特制定《东莞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奖励办法》,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扶持将近2亿元人民币。

根据《奖励办法》,东莞重大项目奖励突出普惠、贴近项目需求、操作性强的原则,有效益贡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项目用地、使用存量载体资源、高管人才、办公用房租赁、政府服务扶持、招商合作机构支持等优惠措施。特大项目除享受上述扶持外,东莞市将按照“一事一议”方式,在资金支持、人才落户、办公用房、搬迁安置、人才住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㈥ 有政府政策支持的文化产业包括哪些,相关的政策具体包括哪些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

http://www.yfzs.gov.cn/ 2005-08-10 12:57:29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2005年3月29日 财税[200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现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新办文化企业,是指2004年1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从无到有设立的文化企业。原有文化企业分立、改组、转产、合并、更名等形成的文化企业,都不能视为新办文化企业。
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见附件。
二、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
四、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六、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造成亏损的文化单位,经批准,免征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七、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统一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对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或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电影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
九、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十、本通知所称文化产业是指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和文化艺术业,文化单位是指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的企事业单位。
本通知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沈阳市、西安市、丽江市。
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名单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批发布。
本通知执行期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附件: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

抄送: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驻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附件:

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

1.文艺表演团体;
2.文化、艺术、演出经纪企业;
3.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展览的企业;
4.从事演出活动的剧场(院)、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所;
5.经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文物商店;
6.从事动画、漫画创作、出版和生产以及动画片制作、发行的企业;
7.从事广播电视(含付费和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的企业,从事广播影视节目及电影出口贸易的企业;
8.从事电影(含数字电影)制作、洗印、发行、放映的企业;
9.从事付费广播电视频道经营、节目集成播出推广以及接入服务推广的企业;
10.从事广播电影电视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的企业;
11.从事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视频点播等视听节目业务的企业;
12.从事与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出版物相关的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转让的企业;从事著作权代理、贸易的企业;
13.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从事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音像制品、网络电子出版物、网络游戏软件、网络美术作品、网络视听产品开发和运营的企业;以互联网为手段的出版物销售企业;
14.从事出版物、影视、剧目作品、音乐、美术作品及其他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工的企业;
15.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企业;
16.出版物物流配送企业,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全国或区域出版物发行连锁经营企业、出版物进出口贸易企业、建立在县及县以下以零售为主的出版物发行企业;
17.经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可录类光盘生产企业;
18.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

阅读全文

与东莞支持文化产业项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