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东海水晶产业发展

东海水晶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4 16:04:30

『壹』 打造国际知名水晶之都

东海县人民政府

水晶博物馆效果图

江苏东海地处亚欧大陆桥西行第一县,隶属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东海境内水晶、石英储量多达3亿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水晶之都。

一、东海水晶文化历史久远

“东海水晶甲天下”,从江苏省第一个旧石器遗址大贤应遗址、新沂良渚文化遗址和海州汉墓群出土的水晶削刮器、水晶饰品和水晶雕刻品推算,东海水晶的发现和利用,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汉代时已形成初步加工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民间适用性需求除加工制作水晶眼镜外,水晶工艺品基本作为奢侈品在民间生产加工。国家对东海的水晶资源开采、利用非常重视,从1953年起就委托供销社为国家代收购水晶,成立了“地方国营东海水晶105矿”专门从事水晶的开采、收购、管理等工作,东海水晶年开采量常年维持在400~6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水晶棺由东海水晶熔制而成。改革开放后,东海人民充分利用水晶及硅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晶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业,使其逐步成为东海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近20年来,东海开发新兴的水晶珠宝加工业,相继建起了中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促使东海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水晶集散地和辐射中心,并被确立为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东海水晶”品牌成功实施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获“原产地证明商标”。

二、2006~2012年东海水晶产业发展状况

1.水晶产业发展概况

毛泽东主席水晶棺被北京各厂选来的工人抬入纪念堂

东海县从事水晶和硅资源加工的大小企业近3000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500多家,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企业50余家。全县从事水晶产业的人员达20万之多。

目前,东海县年产2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东海水晶产品品种齐全、门类繁多,主要产品有水晶首饰、水晶工艺品、水晶观赏石等几十个大类、上百个品种。多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扬优展长,积极扶持水晶产业发展壮大,在政策、人才、科技等方面为水晶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海水晶加工业培育了一批品牌企业,“石来运好”、“淞圣水晶”、“晶狐水晶”等已成为省内著名水晶品牌。并已形成了以东海水晶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布点全国、对接世界的水晶经营销售网络体系,东海水晶年交易额达百亿元,实现利税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交易品集散中心。水晶产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全县拥有省工艺美术大师4名、省工艺美术名人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1人。

2.基地重点项目建设

(1)水晶工艺礼品城

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始建于1992年,市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商铺3000多家,2012年市场交易额已突破60亿元,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水晶及其制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商城,是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交易市场和世界水晶集散地之一,主要经营各类水晶工艺品、水晶观赏石、水晶加工机械、水晶原材料及其他珠宝玉石等。2003年被冠名“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拥有全国文明市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商品市场50强等称号。

(2)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

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2006年6月起投资建设,建筑面积达700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以其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水晶工艺品,极具价值的珍稀水晶原石、矿物标本以及大型钟乳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购物。世界水晶大王、亿元钛晶观音、神州粉晶第一球和紫晶第一洞是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独有景观。2010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购物景区。

(3)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2010年6月,东海县委县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目的是将国内外水晶产品设计、加工、包装等相关企业引入园区创业,积极促进东海水晶加工、文化创意等产业机构优化,提高水晶工艺设计和精细加工水平,进一步增强水晶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园区建设总面积1000亩,一期已开发建设550亩,可容纳60家企业。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水晶工艺品研发中心。聘请国内外著名的雕刻大师设立“大师工作室”、“水晶文化创意中心”等人才培养基地。

3.基地文化节会活动情况

自1991年以来,东海先后成功举办11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近年来,水晶文化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繁荣。举办了两届全省水晶工艺品雕刻展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天然水晶工艺品“百花奖”评选活动,成立了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江苏省东海县水晶宝石行业协会巴西分会,并与盛产水晶的巴西古伟鲁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近20年来,以水晶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如火如荼,电影《水晶心》、电视连续剧《血染紫晶》、《水晶缘》等影响广泛;四集电视戏曲片《春打六九头》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围绕东海水晶创作的主题歌曲《水晶之恋》荣获全国城市形象歌曲大赛金奖。

天工奖金奖作品《华严三圣》

天工奖铜奖作品《坐观音》

4.水晶产业基地独特的地方优势

(1)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东海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全县石英储量约3亿吨,水晶储量约30万吨,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被国际友人称为“东方石英中心”。2003年,东海县被命名为“中国水晶之都”。近年来,东海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东海走向世界,只要世界上有水晶的地方都有东海人在那里开发兼购水晶原料,只要世界上从事天然水晶业务的人都要到东海来,东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晶集散地”。围绕丰富的水晶、石英资源优势,东海县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水晶产业发展规划。

(2)天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优势。各种天然水晶首饰、雕件、球、景石等由于原料的唯一性,所生产的水晶制品也具有唯一性,即使是批量生产项链、手链、球、景石等产品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水晶首饰及工艺品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各大城市。高档水晶雕件、景石、球等主要是面向东南亚、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地市场,销路看好。近年来,东海逐步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如激光内雕技术、抛光工艺等,使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升,有了质的飞跃。

(3)市场聚集效应优势。现实市场需求巨大。据统计,2011年仅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的年成交额就达到60亿元,如果算上不在水晶城交易和直接在厂家、在外地成交的水晶制品,其交易额应该还要增加,估计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潜在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东海水晶工艺行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成长,目前已形成了健全的网络体系。经营者通过自营、合伙、代销等方式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在一些展销会,如广交会、上海、北京等珠宝展销会上都有东海水晶展品。

水品文化研究会成立合影

(4)水晶雕刻工艺人才优势。东海水晶工艺行业“遍地开花”,在城镇、农村,到处都有从事水晶加工的行家里手,一支庞大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已经形成。同时,水晶产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东海县拥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4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1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每年在东海招收两个工艺美术大专班,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高校还将陆续在东海县定向招收工艺美术本科班。东海职业技术学校专设水晶雕刻班,每年培养学员上百名。

三、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需进一步提高

水晶产品亟待提升档次和品质。目前,东海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水晶工艺产品档次和质量还偏低,“高精尖”的产品偏少,应避免产品的低水平重复,使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赋予最大的附加值,要以中国市场为依托,借助智力劳动成果的有效转化,在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形成科学完整的产业链,优化工艺、打磨水平,在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冲击世界市场,打造中国东海水晶品牌。

2.市场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需进一步优化

从产业结构构建的角度出发,纵观东海县现有水晶市场,明显存在规划布局滞后、建筑结构不合理、经营秩序需进一步整顿等不足,仍处于三、四代专业市场水平,距离集产品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于一体,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国际采购中心目标尚有差距。水晶产品的侵权盗版行为需进一步扼制,水晶制品的盗版不仅严重影响水晶艺术家创新产品的积极性,而且导致水晶产品艺术价值在国内外同类市场的自我贬值,影响东海水晶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

3.宣传推广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任何商业行为和市场运营都不能脱离广告宣传与活动推广。目前,天然水晶在大众珠宝消费中所占比例还偏低,而且消费认可度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水晶产业发展在推广运营时,不能仅局限于行业内,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和推介活动扩大东海水晶的影响力,最大范围地启动基础消费动力,才能使东海的天然水晶的美誉度和认知度得到最大化。

水晶大王

雕刻工艺培训

四、水晶产业发展重大举措及对策

1.未来10年定位

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中国水晶珠宝产业基地及交易中心。

2.主要举措

(1)科学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海县始终追求的目标,虽然东海县水晶石英资源丰富,但任何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大力倡导水晶资源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意识,切忌急功近利,反对资源浪费。水晶文化研究会要尽快与国内珠宝行业相关单位联手,组织专家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水晶珠宝工艺产品的等级标准,例如水晶原石材料、雕刻品、观赏石、首饰的级别界定等,经过专家论证后,通过权威机构正式颁布,为水晶产业的加工、推介、营销提供科学的依据,引导水晶珠宝市场逐步走向规范。通过制定水晶产业的发展规划及行业规则,以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调整人们的投资及经营行为,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保护与扶持,同时取缔不正当竞争,切实保护资源,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晶城二期改造

作品《意龙珠》

作品《混沌初开》

(2)提升档次,打造“东海水晶”特色珠宝品牌。通过开展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产品研发单位以及其他珠宝加工行业合作,大力推广水晶珠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推动水晶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水晶产业升级转型。应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体系,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下促进东海水晶产业做优、做精、做大、做强,由当前的单纯货物贸易逐步过渡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三者有机结合的由低到高的战略转型;由当前的家庭作坊式小规模、分散型生产销售模式向集团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并有可能以水晶产业为龙头,借助精湛的工艺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广泛的销售渠道,逐步进军珠宝领域,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珠宝集散之地,实现东海经济、文化、社会的跨越式腾飞。还要着力打造规范的产品销售平台,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东海水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一批水晶产品著名商标。10年内创“中国驰名商标”1~2个、创省内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8~10个。注册成立由多家水晶生产规模较大企业加盟的“水晶之都”商务礼品集团公司,强化资源和品牌整合集聚,打造国内最大的水晶连锁“销售航母”。同时,充分发挥水晶珠宝质量检测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的作用,打造一流的信息交流平台,举办水晶文化高峰论坛、信息发布会、精品观摩研讨会、工艺品大奖赛及拍卖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东海水晶对外交流合作渠道,提升东海水晶珠宝产业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培养人才,为东海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备足后劲。东海水晶产业的发展亟需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从多种渠道吸纳和培养人才。一是与相关工艺美术院校合作,兴办水晶工艺专业技术学院,培养水晶工艺设计、雕刻人才。目前,东海仅在职教中心开设为数不多的专业班,每年培养的学员才近百人,远远不够需求,要新建水晶专业学校,在科目设置上细化,着重在创意设计、雕刻(内雕、外雕)上加强研发力度,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高施教质量。二是培育和吸纳优秀的营销人才。这件事情要面向全国来做,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待遇,招聘一批优秀的营销、策划人才,全面推介东海水晶珠宝产品,使其走向国内外珠宝市场,并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培育一批水晶工艺大师。在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一批大师工作室,面向全国引进水晶雕刻创意大师,以此带动东海水晶产品的生产加工向高端发展。同时,注重培养本地的水晶工艺美术大师、工艺名人,形成人才梯队,为水晶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计划10年内培养国家级工艺大师10人,省市级大师100人。

硅资源加工基地

(4)建设新水晶城,构筑水晶产业新核心和国际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快速发展东海水晶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客观要求,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呼之欲出。东海新水晶城将成为城市新商贸平台,集国内天然水晶集散中心、设计创意中心、文化展示中心为一体,并以此为契机,金融商务功能、住宅居住功能、综合商业功能、旅游集散功能、人才培训等也会被带动放大,以新水晶城为中心的区域将成为城市的新型综合商业中心。新水晶城将以东海历史文化底蕴为支撑,以东海现有水晶市场品牌、渠道、集散中心优势为核心,整合东海温泉、湖滨、生态农业等旅游资源,全面打造水晶主题商业综合体,构建多功能商业组合,打通全球水晶原料采购链,实施持续运营,建立全面产业服务体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新水晶城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世界知名的天然水晶采购中心。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贰』 江苏东海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水晶工艺品特色产业基地

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新林

一、东海县的基本概况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西行第一县,举世闻名的“亚洲第一井”和“华东第一温泉”就坐落在本县境内。全县总面积2248平方千米,耕地190万亩,人口113万。东海县地层以变质岩为主,由于特殊的地质作用,使东海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地质部门初步测定,东海县境内蕴藏着37种地下矿藏,其中水晶、石英、金红石、蛇纹石、蓝晶石、红宝石、蛭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尤以蛇纹石、金红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的蕴藏量和开采量较大,在全国位居前列。全县有二分之一的地域储有水晶和石英,总储量达3亿吨,其中水晶的储量约30万吨,水晶二氧化硅含量达99.99%以上。现陈列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重达3.45吨的“水晶大王”和1.99吨的“水晶二王”均出自东海,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也是用东海水晶为原料精制而成的。近年来,东海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牢固确立工业主体经济地位,已形成硅资源工业、食品、木材加工、服装等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硅资源加工被列为国家级区域支柱产业,规模总量占整个工业经济的3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工业化进程。

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新林

二、东海县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东海县水晶行业的历史发展

东海县开发和加工水晶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康熙海州志》记载:“ 牛山,去(海)州西七十里,产水晶石。”可见,东海人民开采和利用水晶至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海县的水晶资源及其开采和利用工作非常重视,从1953年起就委托供销社为国家代收购水晶。后来,先后成立了“地方国营东海水晶矿”、“采矿公司”、“105矿”等管理、经营机构,专门从事水晶的开采、收购、管理等工作。据统计,东海105矿的水晶年收购量在20世纪50年代为100吨左右,70年代达到300吨以上,年收购量最高达到652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80年代以来,东海水晶开采量维持在600~1000吨之间。

改革开放以后,东海人民充分利用水晶及硅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晶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东海工业经济的支柱。特别是90年代初,国营、集体、家庭、个人包括外资纷纷兴办水晶饰品厂,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生产、经营水晶产品的热潮。

(二)东海县水晶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东海县从事水晶和硅资源加工的大小企业、作坊达2962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晶及硅资源加工企业就有500多家,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企业50余家。现已形成年产2000多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4万吨硅微粉、1.5万吨水晶砂、1万吨石英拉管和1.5亿只石英玻璃灯具的生产规模。据统计,全县硅产业2006年实现产值达6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东海水晶产品品种齐全、门类繁多,主要产品具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水晶原石类:天然水晶单晶体、晶洞、晶簇、水晶菊花石、合成水晶单晶体等;

水晶饰品类:项链、手链、手镯、胸花、纽扣、戒指、耳钉、耳坠、挂坠等;

水晶收藏品类:各种奇石、异石、孤品、绝品等;

水晶工艺品类:水晶雕件、水晶画、屏风、水晶观赏球、水晶鼻烟壶、水晶招财树等;

水晶日用品类:眼镜(包括近视镜、老花镜、墨镜等)、酒具、茶具、印章、枕皮、枕垫、枕席、象棋、围棋等;

水晶法器类:佛像、观音、佛球、念珠、生肖等;

仿水晶工艺品类:各种礼品、办公用品、灯具等;

工业原辅材料:石英拉管、硅微粉、玻璃石英原料、压电石英晶体及元器件等。

三、东海县发展水晶产业独特的地方优势

(一)水晶工艺品生产的特点

各种天然水晶首饰、雕件、球、景石等由于原料的唯一性,所生产的水晶制品也具有唯一性,即使是批量生产项链、手链、球、景石等产品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水晶加工的工艺简单,所用的机械设备较少,就是一个人也可以进行水晶加工,所以东海水晶加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遍及城乡各地。以1993年为例,当时东海县有10万多人从事水晶加工,各乡镇、村组都可以听到八角磨盘的磨项链声。水晶加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人员就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水晶首饰及工艺品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各大城市。高档水晶雕件、景石、球等主要是面向东南亚、日本、港澳台、韩国等地市场,销路比较看好。受国际市场影响小也是水晶工艺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在20世纪的金融风暴中,对水晶工艺品的需求影响不大。在水晶工艺品的加工中,技术兼容性较强。近年来东海逐步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如激光内雕技术、水晶加色等技术。与此同时,传统的工艺亦在发扬光大,如传统的雕刻工艺、抛光工艺暂时用高科技手段还无法代替。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之路

(二)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市场优势

1.现实市场需求巨大。据统计,2006年仅东海水晶城的年成交额就达到20个亿,如果算上不在水晶城交易和直接在厂家、在外地成交的水晶制品,其交易额应该还要增加,估计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而目前仅凭东海和其他地方的生产能力,整个水晶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

2.潜在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晶的潜在市场需求十分巨大;从技术和工艺品的开发入手,不断提高水晶工艺品的档次和实用价值,可进一步刺激市场消费;还可以大力开发旅游产品,让水晶工艺品成为各大旅游景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以此来发展国内市场;就国际市场来说,在巩固原有亚洲市场的同时,可加大对欧美市场的开发力度。

东海县副县长王新林向国外来宾介绍水晶产品

(三)东海县发展水晶工艺品行业独特的地方优势

1.网络体系健全。东海水晶工艺行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成长,目前已形成了健全的网络体系。可以这样讲,在全国,有水晶市场的城镇,就有东海人在经营水晶。经营者通过自营、合伙、代销等方式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在一些展销会,如广交会、上海旅游节,水晶展台是对销售网络的有力补充。也正是通过这些网络,使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水晶原料不断地涌向东海,经过东海加工后,又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地的市场。每年东海县从世界各地进口的水晶原料近万吨,东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晶集散地。

2.具有成熟的水晶专业交易市场。东海水晶城位于东海县城繁华地段,1992年由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出资组建,其后历经三次扩建,现有注册资本1018万元,固定资产10000万元,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包括水晶城、假日广场及集贸市场。现有商铺2000多家,从业人数5000多人,主要经营天然水晶、水晶工艺品、水晶加工机械、水晶工艺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原辅材料、其他矿产品及珠宝玉石产品等,2006年,入驻经营户实现交易额20.1亿元,利润5034.5万元,税金443万元,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世界水晶的重要集散中转地。在东海水晶城的影响和带动下,东海县从事水晶开采、加工、贸易及相关产业的人数达20万人以上,东海水晶城已成为东海县水晶加工产业链的原料供应中心、产品销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人才培养中心。随着水晶城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增加,其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大,每年到水晶城购物的国内外客商日益增多,仅2006年就接待客商40万人次以上。买水晶到东海水晶城,正成为客商和游客们的首选和习惯。

客商云集的东海水晶城

东海水晶城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市场”、“江苏省样板市场”、“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十大市场”及“全国文明市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等荣誉称号。

3.水晶工艺人才济济。在东海,水晶工艺行业“遍地开花”,在城镇,在农村,到处都有从事水晶加工的行家里手,一支庞大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已经形成。同时,水晶工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被费孝通称为“水晶大姐”的吴兆娥、“ 水晶山庄”总经理李先进等管理专家已名扬海内外。在美术工艺方面更具人才优势。东海县拥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 1人,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每年在东海招收两个工艺美术大专班,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高校还将陆续在东海县定向招收工艺美术本科班。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之路

4.科技实力雄厚。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推动水晶及硅产业发展进程中,东海县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全方位联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对接。目前,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石英玻璃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等1 2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东海县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中科院院士王大衍、赵鹏大等40多名国内硅加工方面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东海水晶及硅支柱产业发展的特约科技顾问,成为东海水晶及硅加工产业发展的强大的技术后盾。近年来,东海县围绕建设水晶及硅支柱产业,开发出“大口径透明石英玻璃管”、“激光石英管”等重点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53个,其中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 27项,其中江苏省省级以上项目51项,6家企业被认定为连云港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在水晶首饰及工艺品专利方面,东海县已获专利26项,正在受理的有4项,还有多项正在积极组织申报。

5.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洗礼,东海水晶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已经脱颖而出。全县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的水晶及硅加工企业就达50余家,水晶山庄、通宝公司、晶帅公司、海龙公司、彩虹公司、晶华水晶、恒利宝石厂、福东公司、太平洋公司、东海硅微粉公司等骨干企业已成为国内一流企业,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众多龙头企业,已成为东海水晶工艺品行业的“发动机”,曲阳、安峰、温泉、牛山等乡镇还涌现了多个水晶首饰加工专业村,强势推动东海水晶行业的大发展。

6.各级政府重视。为了做足做大水晶文章,推动东海经济快速发展,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东海水晶及硅资源的开发利用。东海县的硅资源深加工业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区域性支柱产业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江苏省星火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示范区,同时江苏省和连云港市都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东海硅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东海县政府更是牢牢抓住这一契机,把开发水晶资源、发展水晶加工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先后制定了东海县水晶及硅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水晶及硅加工行业准入制度以及一系列鼓励水晶及硅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中国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制品交易集散中心。

水晶二王。出自东海县牛山镇曹林村,深藏地下数十亿年,于1995年1月15日出土。据鉴定,“晶王”重1.99吨,仅次于现存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其品质和透明度堪称水晶之最,是罕见的稀世珍宝

四、发展对策

(一)立足实际,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我们既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以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与动力,更看到自身的优势,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优势有:一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东海水晶甲天下”,只要我们管好用好手中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就一定能够在国内外同行中独占鳌头,长盛不衰。二是雄厚的民间资本。经过近20年的经营,在东海集聚了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其中不少人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欲望,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够将民间资本激活起来,为我县的水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成熟的市场。水晶城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以上,他们都是冲着“东海水晶”这块“金”字招牌来的,说明东海县水晶制品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另外,东海的水晶工艺品已遍布全国各地。只要不断创新,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就能够在 国内外市场上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四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东海县有着加工水晶的传统,多年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水晶加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在工艺品加工方面,已经形成了天然水晶、合成水晶、仿制水晶等几大系列产品,硅资源加工业已位列全国前茅,“东海水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和知名度正与日俱增。这些都是东海县发展水晶产业的坚实基础。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一定能有效地推动东海水晶工业再上新台阶。

水晶作品——千手观音

(二)科学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海县始终追求的目标,虽然东海县水晶石英资源丰富,但任何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近年来,东海县大力倡导资源有限意识、资源保护意识、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反对急功近利,反对资源浪费。不论是制定发展规划,还是制定行业规则,都充分体现这一点。通过制定水晶产业的发展规划及行业规则,以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调整人们的投资及经营行为,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保护与扶持,同时取缔不正当竞争,切实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产业规模扩张

通过兴办水晶加工科技园区,把零散的加工优势集中起来,同时多渠道引进资金,加大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强化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引导和推动水晶加工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充分展示东海水晶的加工能力,以应对东海水晶走上国际市场的需要。东海县县政府对水晶加工科技园区加大扶持力度,从场地、税收、信贷、规费等各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与激发民营资本双轨并重,在抓好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发挥本地民营资本的作用,鼓励民营资本进园投资兴业。凡是进园办厂的企业,不论“外资”,还是“内资”,做到一视同仁,内外无别,外地客商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本地投资者一样能够享受。

(四)主攻科技创新,拓展水晶产业的发展新空间

天然水晶是东海的特色,东海县将在挖掘内涵上下功夫。同时要加快与国际水晶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注重信息与技术的引导作用,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水晶加工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东海水晶制品的科技含量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丰富水晶文化,把水晶与现代科技、艺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赋予水晶新的灵魂,提高产品的品位和科技内涵。在合理利用天然水晶资源的同时加大合成水晶、水晶玻璃的开发力度,克服天然水晶工艺品在走向产业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为东海水晶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方面,东海县的“海龙”、“华丰”、“彩虹”等企业都是成功的例子。这些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产品品种多样,主要销往各大礼品公司和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外市场,是我县水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以水晶城为核心,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快速发展东海水晶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客观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水晶城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人数迅速扩张,有力地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物流、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初具雏形。在发展水晶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以水晶城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服务企业集群聚区的建设,把它建成集产品研发、购物、旅游、对外贸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物流仓储、休闲娱乐、金融服务、会务会展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目前,东海水晶城已建成水晶工艺品交易区、玻璃制品交易区及电子商务中心、水晶雕刻学校、质量检测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管理和服务结构,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筑面50000平方米。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是灯具交易区、拉管交易区、其他硅产品交易区和仓储物流中心、会展中心等。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东海水晶市场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视察东海水晶城

(六)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为水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水晶产业事关全局,东海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为水晶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今后,东海县政府将更好地履行职责,努力做好下列管理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水晶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为水晶产业发展提供扶持和服务;制定行业规则,检查、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经常举办各种活动,研究探讨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定期公布业主业绩,对于税利大户进行表彰奖励等;搞好水晶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加工科技园区建设,促进水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快成立东海水晶产业协会,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促进行业内部搞好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各企业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发展。

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全景

阅读全文

与东海水晶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