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第一台激光器是何时诞生的
时隔一年,1961年8月,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小球照明红宝石”激光器,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了。它虽比国外同类型激光器的问世迟了近一年时间,但在许多方面有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激发方式上,比国外激光器具有更好的激发效率,这表明我国激光技术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台激光器的设计师是王之江教授,他被称为“中国激光之父”。之后,1975年,我国第一台激光测距仪又研制成功,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大地测量和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测距的新仪器。1980年,我国首创了医用高功率激光气化肿瘤装置,为治疗癌症提供了一个新手段。1994年,世界上第一张立体图像卡拉OK激光视盘在我国问世。
自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的家族已进入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可能做成激光介质,构成激光器。目前,激光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生产、国防、科研、医疗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近年来激光手术已经在医学上广泛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大夫不用刀,而是利用聚焦到针头般大小的激光点来为病人做手术,能够有效地消除神经病变组织,又能避免损伤其周围的神经。机械工业中的激光打孔机可以在无论多么坚硬的材料上打孔。在军事方面,激光最早的应用是激光测距、激光雷达;另外,激光制导武器发展也很快,特别是激光制导导弹、激光制导炮弹和激光制导炸弹。
目前,人们已经利用激光器研究出完全不同于传统照相术的全息摄影,实现了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和空间通讯,连人们梦寐以求的受控核聚变也要靠激光来实现呢。
但是,千万别以为激光很神秘,它早已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电视机、录像机的遥控器中就有一个红外激光半导体发射器,流行的CD、VCD机也是靠激光二极管来读取光盘上的数字信息的。
20世纪激光的发现和激光器的诞生,是现代科技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㈡ 中国激光技术发展与国外激光技术发展的差异有什么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技术的突破
目前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体积仍然十分庞大,达10吨,缺少强大的瞬时超强能源电池,容易受天气限制,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陆基和海基。 国外工业激光现状与趋势
国外以美、德、日为代表的几个发达国家在激光加工产业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它们在主要的大型制造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航空、钢铁等行业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艺对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光制造”时代。激光在工业制造中所显示出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应用的巨大潜力,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间互相竞争的动力,纷纷将激光技术作为本国重要的尖端技术给予积极支持,加紧制定国家级激光产业发展计划。美国通过其“精密激光机械加工(PLM)协会”来激励其新工艺技术的发展,力求使美国工业激光器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在世界市场中获得较大的份额。德国在1994年-2002年制订了国家激光发展计划,促使德国激光器和激光工业应用后来居上,位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光设备在德国汽车和机械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这些领域内的竞争能力近年来得到显著提高。并制订了德国“2002-2006光学促进计划”,将激光技术作为重中之重,认为未来所有制造加工业中有12%以上的加工工艺需要用激光技术来替代。除此之外,英国“阿维尔计划”、日本“激光研究五年计划”,甚至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印度也制订有专门的激光技术发展计划。
根据国际激光行业权威刊物《LASER FOCUS WORLD》每年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激光器产业市场发展迅猛,激光产品销售每年平均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世界激光产业仅激光器(不包括广泛用于通信和家电的半导体激光器)年产值就超过了70亿美元,激光加工装备年产值超过了130亿美元。
激光工业装备制造企业由研究型的单台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跨国公司。国外许多知名激光企业均通过兼并重组快速发展壮大。德国通快公司(Trumpf)通过兼并、重组,成为拥有7家从事激光产品生产的企业,成为当今世界上激光装备制造产业的霸主。美国相干公司(Coherent)在2001年初将医疗激光集团出售给以色列ESC/Sharplan公司后,购买了几家从事工业激光产品制造的公司,专著于工业激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这些大型企业的形成,一方面推动了激光应用技术与产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厂商正在谋求规模化发展,提升激光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以便垄断市场。
㈢ 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
中国激光武器发展目前还是较为落后的,中国目前武器的重点研究与发展方向是制导与反导,还有大型水面舰艇与核动力方面。。
㈣ 中国激光武器技术是几几年发明的
中国激光武器研究技术在很多年以前就发明了,而且特别的好用。
㈤ 中国激光的简介
《中国激光》是国内唯一一本全面反映激光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的学术期刊,版也是本领域权最权威的专业期刊。我们将在今后3年内,实施精品化和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世界学术交流,提高本刊的影响力,为国际同行所接纳和认同,逐步成长为在同学科领域内的世界知名科技期刊。
㈥ 中国激光发展
一、中国的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所有新概念武器中最有可能用于实战的,它在未来战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世界上以中美俄水平最高。中国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就开始对它进行重点研究,只可惜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里搁置了,从这以后截止到目前取得了很大进展!因为此类武器的研究属于国家高度机密,因此到底进展到何种程度我们很难知道。1965年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制成铝石榴石(Nd:YAG)激光晶体,翌年制成YAG激光器,1972年高重复频率调QYAG激光器研制成功。用于军用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也在19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20年内中国先後研发出C02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环形激光器、稳频激光器、远红外激光等,并於1970年代中期开始量产用于陆军武器测距、弹道测量、人造卫?星测距、大气激光通信、光纤通信、海军武器测距、陆空军武器导引等方面的系统。1974年王大珩率团出访美加介绍了大陆国产强激光装置已打出了中子,令人刮目相看,加国专家表示两国已处于同一水平。1986年上光所建成尖峰疽功率超过1012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张爱萍上将将它命名为“神光”,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之後拥有同类设备的国家。中国新一代飞杪级超短超强激光装置已在1996年由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标志著中国的强激光技术又踏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将在2000年以後在强激光武器领域有更大的进展,并初步具备量产化能力,届时中国可能有能力威胁在大陆近岸活动的美国“曙光女神”超高速战略侦察机。
二、中国空军CYAL-1A机载激光武器系统
依据发展和完善武装力量的最新理论,中国国防部现在对开发和装备新概念武器的重视程度愈发地高涨。这其中最为引入注目的便是大功率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目前,该项目由中国空军部负责全面领导,同时反导弹防御局和601、603、cheng 等希望获得军方订货的企业也直接参与了研制工作。
603负责制定建造机载激光武器的总体方案,并研发作战指挥系统和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机载系统,安装激光武器部件,根据军方需求改装运输平台(运输机),同时还要对各个分系统进行整合。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是射击控制系统。601负责研制合适的光学设备,光束控制系统,一系列的主、被动光电探测和目标跟踪系统,以及将强激光束准确引向目标的制导装置。xxx 主要负责研制可批量生产的兆瓦级氧-碘化学脉冲激光发射器。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将主持建造强力激光器的地面保障系统。为了实施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的建造计划,中国军方将会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对光电系统进行实验室和室外测试,并编制用于激光武器自动化控制的系统程序。中国专家认为,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必须能够自主地发现、识别并摧毁400公里以内的来袭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各型战机。根据中国空军司令部的计划,装备有激光武器的飞机将主要用于在距离前线100公里远的安全区域执行巡逻任务,在夺取制空权后,其位置还会向更接近前线的地方移动。据中国空军测算,要保证在导弹威胁区域的24小时巡逻和对敌方实施不间断的监视,至少需要装备5架配备有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的新型飞机。中国现在的目标是,要在2009年组建一个由7架这种飞机组成的飞行中队。在和平时期,这些装备有激光武器的飞机将会被部署在中国本土的基地中,为了随时前往作战地区执行打击任务,这些保持飞机均将保持24小时战备状态。为了保证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在这些常备基地中将会储存充足的航空油料和产生强激光束所需的化学试剂。据悉,在进行重新部署时,每架作战飞机有可能会携带多达20吨的化学试剂。其他的保障物资将会由军用运输机运往临时基地。每套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包括:一架由波音Y8-600F改装而来大型固定翼飞机,一个由14个部件组成的红外波段强激光发生器,一套作战指挥系统,一个由多种主、被动光电探测和跟踪设备构成的射击控制系统,以及制导系统和一些保障设备。改装后的Y8-600F安装有4台CF6-80C2B1F型发动机或是RB 211-524 G(H)发动机。其一次地面加油后的巡航时间约为6小时。为了维持所需的战斗效能,同一巡逻区域将会部署两架作战飞机。除了上述的Y8-600F外,中国还研制了一种代号为YAL-1A的空中平台。与Y8相比,YAL-1A的机翼长度有所增加,货舱舱门也经过了加固。由于装备了激光武器系统,新机的外形也非常特别--机头整流罩被设计成了球形,其下方安装了发射装置。据中国空军介绍,YAL-1A上安装的用于瞄准聚焦的透镜直径到达了1.5米。
三、激光武器的出现对我军军事装备的影响:
1、激光武器将被大量用于各种类型的作战平台上,以抢占这作战领域的攻击制高点。
2、信息战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激光武器具有无提前量极高速攻击能力,具有发现目标即等于击中目标的能力,一旦被发现,目标根本无法运用自身的机动能力摆脱激光武器的攻击。因此,一方面要求我方具有先敌发现的卓越侦察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的军事装备不被敌方发现,围绕这一点,我方的任务是:
A、 建立强大的CI4系统能力并有在敌方干扰、破坏下保持这一能力的能力;
B、 具有干扰、破坏敌方CI4系统的能力,电磁武器、微波武器的地位将大大提高;
C、大力加强自身军事装备全面隐形化的能力;
3、新材料的运用举足轻重,各国将拼命研究抵抗高温的材料,并将它运用于军事装备上。
4、在同等CI4系统能力下,传统攻击性武器,尤其是导弹的威力将大减,导弹的速度与激光相比太慢,其红外特征太明显,易为敌方的激光武器摧毁,近距离的、在地平线上(由武器视角看)起作用的、打击点目标的导弹将被激光取代,导弹的存在价值是A、对超地平线的目标起作用;B、对非点目标(具有相对广大的面和体目标)起作用。但是导弹必须做到不被敌方发现。电磁炮相比导弹来说速度很快,达到每秒30~50公里,是现有导弹最快速度每秒10公里的3~5倍,敌方的反应速度被大大降低,而且电磁弹头很小,发射时红外特征不明显,故隐身能力大大超越弹道导弹,一旦电磁炮技术成熟,将立即取代弹道导弹的地位。
――――据外电通讯社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出,――――
解放军最近在西部地区成功地运用激光武器拦截来袭的低空巡航导弹。这项激光防御技术极可能成为中国发展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TMD)的一个组成部分。消息并指出,这次激光实验是在青海与西藏高原进行,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显示出大陆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拦截低空巡航导弹。过往的反导弹系统通常是以地对空导弹在空中击落攻击导弹,而激光系统则是利用激光摧毁导弹的指引系统,使导弹落地而不引起破坏。 此次激光武器试验是我国广大国防科研人员经数十年不懈努力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在试验过程中,激光发生器的最大瞬时功率达到惊人的XXXXX.XX兆瓦,持续发生功率也有XXXX.XX兆瓦,光束持续照射时间达到XXXX秒,目标跟踪、调校装置的精度也完全达到了试验设计要求,仅用X秒便捕获了远在数千公里目标区飞行的导弹,照射0.X秒后直接引爆,试验结果是振奋人心的!
㈦ 中国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02年南开大学在掺Yb3+双包层光纤器中得到了脉宽4.8ns的自调Q脉冲输出和混合调Q双包层光纤激光中得到峰值功率大于8kW,脉宽小于2ns的脉冲输出。
2003年南开大学利用脉冲泵浦获得100kW峰值功率的调Q脉冲,以及得到的60nm可调谐的调Q脉冲。
2003年11月20日,上海科学家在激光领域取得新成果,成功开发出输出功率高达107W的光纤激光器。此激光器的全称为“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与目前已有的激光器相比它的维护费用和功率消耗都要低得多,寿命是普通激光器的几十倍。
该课题组的负责人之一楼祺洪研究员告诉记者,激光打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如食品的生产日期、防伪标志等,若以激光打印代替现在的油墨打印清晰度高、永不褪色、难以仿冒、利于环保,具有国际流行的新趋势。上海科学家研制的光纤激光器使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最大输出功率达107W,已经遥遥领先于全国同行。
2004年12月3日,烽火通信研制出激光输出功率达100W以上的双包层掺镱光纤,经过艰苦努力,将该类新型光纤的输出功率提高至440W,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我国在高功率激光器用光纤领域的重大突破。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是国际上新近发展的一种新型高功率激光器件,由于其具有光束质量好、效率高、易于散热和易于实现高功率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已成为高精度激光加工、激光雷达系统、光通信及目标指示等领域中相干光源的重要候选者。
双包层掺镱激光器的主要激光增益介质是双包层掺镱光纤,因此双包层掺镱光纤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该类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
烽火通信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进行双包层掺镱光纤研究的单位,在成功推出输出功率达100W以上的完全可商用的双包层掺镱光纤产品后,又加大的研发力度,使得其输出功率实现440W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光纤激光器作为第三代激光技术的代表,具有其他激光器无可比拟的技术优越性。不过,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光纤激光器将主要聚焦在高端用途上随光纤激光器的普及,成本的降低以及产能的提高,最终将可能会替代掉全球大部分高功率CO2激光器和绝大部分YAG激光器。
㈧ 中国激光武器现在的发展状况
现状特点:
(1)基础差,但发展快
目前中国的激光元器件开发和应用水平专几乎达到与世界先进属国家同步。在技术水平上并没有太大差距,且具有相当的潜力。
(2)科研体系较为齐全
随着国家和军队对于激光武器的重视,相关的科研院所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具体、完备。
(3)核心领域有所突破
例如: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了攻击激光雷达所包含的世界最尖端的五大核心技术:激光材料研究;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激光成像技术等。
㈨ 中国激光武器发展现状
军情分析家认为,中国已重点解决了一批军事激光工程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内,能够达到容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军事专家介绍,激光武器分为两类:一种作为战术武器,用于常规战争中直接伤亡人员、击毁坦克、飞机、战术导弹等,如激光炮;一种做为战略武器,用于对付弹道导弹、空间武器等。激光武器目前有机载、舰载和太空载等。而中国新近研制的便携式激光眩目枪,更能瞬间使人眩晕,并短暂失明,从而失去抵抗力,可适用于反恐和防暴。
最近了解到我军在西部地区成功地运用激光武器拦截来袭的低空巡航导弹。这项激光防御技术极可能成为中国发展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TMD)的一个组成部分。消息指出,这次激光实验是在青海与西藏高原进行,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显示出大陆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拦截低空巡航导弹。过往的反导弹系统通常是以地对空导弹在空中击落攻击导弹,而激光系统则是利用激光摧毁导弹的指引系统,使导弹落地而不引起破坏。
㈩ 中国激光武器是怎样发展的
1997年10月,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宣告专这次秘密试验属完满成功。在此同时,中国国防光学单位正加紧攻关,争取在2000年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为战术激光武器的产量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光学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得到很大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成为重要的战略工业,制造光学玻璃的原材料、含铁量低的石英砂变成战略矿产,光学玻璃制造技术也很保密。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光学工厂,昆明光学工厂,主要用于制造军用双筒望远镜,其技术水平在当时来说相当高,足与欧洲工厂媲美,是中国当时少数能和列强一较高下的工业,但以规模来说则未见突出。今日中国军用光学技术的骨干,也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昆明光学工厂,但那时该厂却只有400多人。
中国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