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国钛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钛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14 14:54:10

A. 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思路

洛阳是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工业、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多年来,高新区充分利用洛阳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面向世界和产业未来,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引导特色产业的发展上,着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独具我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努力建设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区”。
(一)努力建设全国主要的高纯硅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以多晶硅为基础,洛阳高新区硅材料产业向下延伸出光伏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两条产业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
洛阳中硅公司目前已经形成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能力,正在建设四期2000吨多晶硅项目,预计2009年底投产。其承担的“863计划”项目“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通过了科技部鉴定,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市场的垄断。2008年年底,中硅高科公司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获批,实现了全省零的突破。
2007年省信息产业厅、发改委、科技厅联合批准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电子产业基地。2008年省科技厅认定洛阳高新区为省级硅材料光伏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十一五”末高新区硅电子材料产业争取达到300亿元的生产规模。
(二)努力建设中国最有影响的钛(钨钼)材料研究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钛、钨、钼都被誉为“战略金属”,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和发展钛产业,洛阳有雄厚的科技基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25研究所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合金精铸技术,精铸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及钛合金铸件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国内名列前茅。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以双瑞精铸钛业为代表的一批钛金属产业化项目。725所5000吨钛板带项目正在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原材料海绵钛,到铸钛、钛板带材、钛产品、钛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洛钼集团已于2007年4月在香港成功上市。该公司与美国钼业巨头菲利普斯道奇公司合作,正在建设4万吨钼冶炼技术改造项目。洛阳高科钼钨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86亿元的年产1500吨钼钨制品深加技改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高新区正在筹建洛阳钨钼科技园,推动成立洛钼集团的研究中心,不断完善钼钨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钼钨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努力建设中国最有特色的特种轴承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洛阳轴承产业在国内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自主创新优势、产品优势、人才优势和装备制造优势。区内轴研科技公司是河南省第一家科研院所改制上市公司。“十五”期间,轴研科技公司参与了我国轴承行业18项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中的10项,获得国家级奖励31项。以轴研科技为代表的高端精密轴承产业的发展已经辐射带动了区内许多民营企业。
现在,高新区正努力以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为技术平台,聚集现有轴承产业资源,建设特种轴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端精密轴承产业,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特种轴承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四)努力建设中国最具活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和整机、整套设备加工生产基地。
北玻公司是我区培育的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主要从事以玻璃钢化技术为主的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制、开发。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制造商,其产品被应用在国家大剧院、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工程、游泳馆“水立方”工程等国内外许多重要工程上,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均在世界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其玻璃加工设备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目前,洛阳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北玻公司玻璃平弯钢化机组、中色科技公司的有色金属板带箔材轧制机组等产品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特色。
除了上述四大支柱产业之外,高新区把生物制药产业也作为超前培育的重点产业予以支持。区内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被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首批支持的平台建设项目。该公司相继开发出国家级新兽药、新疫苗7个,其中5个新型疫苗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为全面防控禽流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公司2007年投入使用的河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行业唯一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B. 钛的阳极氧化发展史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标准工作与有色金属行业相适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共有国家标准851项,行业标准947项。在存在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首选“采标”;对于没有对应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有色金属标准,属于国内自主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体系是能够满足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是适应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1、积极转化、顺利开展采标工作

“采标”是指“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等同或仅对国际标准做了某些修改”(定义来源于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从采标情况上看,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现存的380项国际标准(ISO)中的225项进行了转化,其中等同采用23项,修改采用104项,非等效采用98项(由于非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均为2001年以前的版本,因此被认定为“采标”),采标率(转化率)达到了59.2%。

对于未采标的155项国际标准,由于落后而无法采标的有19项,由于国际标准正在修订而无法立刻采标的有8项,其余的128项均将列入采标计划,预计将在2010年完成采标工作。因此,到2010年前我国采标率将达到95%以上。此外,在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中有79项国家标准和46项行业标准“参照”了国外先进标准,如ASTM、ANSI、EN和JIS等,一致性程度相当于“修改采用”。
我国有色金属的采标水平要高于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外先进标准化组织的。目前,在有色金属共有相关的270项欧盟标准(EN)标准中,有32项采用了ISO标准,在欧盟标准的制订中,参照ISO标准的情况不多,采标率仅为8.4%;欧盟标准是近几年才大规模进行制订的,他们的工作思路是,在其标准发布以后,创造条件将EN标准转化为ISO标准,其将区域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较为积极;在588项ASTM和ANSI标准中,对是否采用ISO标准没有做出注明,故无法统计其对ISO标准的采标情况,但据我们了解,美国的有色金属标准基本不采用国际标准。只有日本标准,对ISO标准的采标比较积极,采标率也比较高,在409项JIS标准中有125项进行了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了32.9%,与我国目前等同或修改采用的127项国际标准水平相当。而我国非等效采用的标准还有98项。由此可见,我国的采标情况是比较好的,也是适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情况的。

2、自主创新、研制中国特色标准

在我国众多的有色金属产品中,存在这一部分中国特有的品种,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与之对应,也没有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对应的标准数量很少。我国的有色金属产品,如氢氧化铝、铝粉、镁粉、镓、氟化铝、冰晶石、钛合金、铊、锆、钨、钼、锑、钒等均属于“中国制造”,在国外的标准化体系中无法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我国铅及铅合金产量巨大,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却没有铅及铅合金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国际标准,同时国外先进标准中也没有关于铅的标准。像这样的中国特色标准在我国有色金属标准化体系中共有826项(国家标准中含302项,行业标准中含524项),占标准总数的45.9%。

3、大宗贸易、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标准的总体数量和标准水平已满足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需求。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如重熔用铝锭、铝合金锭、铝合金建筑型材、铝箔、阴极铜、空调用铜管、铅锭、锌锭、锡锭、镁、金锭、银锭等技术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有色金属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均与国际接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实物质量与国际水平相当,其中,铜、铝、铅、锌、锡、镍、铝合金、银等8种产品的56个品牌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对于后续有色金属加工产品,铜、铝加工材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量大、面广的重点产品,如空调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建筑用和工业用铝合金型材,部分铝及铝合金板带箔和铜板带等已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不仅满足国内用户行业的需求,而且大量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尽管如此,有些铜、铝加工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性能不稳定,仍有一些高精尖产品需进口。去年,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温总理对此高度评价:“有色金属的技术标准与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这是对有色金属行业质量标准工作的肯定和鞭策。

三、我国有色金属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

我国是有色金属大国。

这些标准覆盖了铜、铝、铅、锌、镁、钛、锡、镍、锂等多个有色金属品种,具体项目见表2。

“十一五”期间拟完成的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英文版制定工作项目

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名称

1.GB/T8013.1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

2.GB/T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

3.GB/T8013.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膜

4.GB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5.GB5237.2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6.GB5237.3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7.GB5237.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8.GB5237.5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9.GB/T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

10.GB/T20251电池用泡沫镍

11.GB20424重金属精矿产品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12.GB/T20928内螺纹铜管

13.GB/T467阴极铜

14.GB/T469铅锭

15.GB/T470锌锭

16.GB/T3880.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轧制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17.GB/T3880.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轧制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18.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轧制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19.GB20664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

20.GB/T3499原生镁锭

21.GB/T728锡锭

22.GB/T6516电解镍

C. 海绵钛的海绵钛产业现状

我国钛工业在这1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严重失控,许多地方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轰轰烈烈”抢滩中发展钛项目,致使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尽管钛及钛材使用量连年递增,但也改变不了实际产能远远大于需求的现状。比如,2012年尽管钛材总量6万吨以上比上年明显增长,但钛锭出口大幅增加,宝钢、宝钛等多家钛材加工企业钛锭库存总量累计在5000吨以上,另外国家还收储了4000吨钛锭。由此可见,国内钛材产量大幅增长,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相反,可以看出国外钛工业发展是比较理性的,不像国内发展在失控中“高歌猛进”。
2012年,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我国钛工业市场依然低迷不振,但我们千万不要去责怪这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导致的,而要在自身失控的发展中找原因,不然,各种经济危机结束了,我国钛工业各地拼命上项目的发展危机依然存在。纵观我国10多年钛工业的发展路线,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伴随阵痛的轮回:第一次扩产→第一次洗牌→第二次扩产→第二次洗牌……我国钛工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2004年,不管是钛及钛材加工产能都很小,比如2000年末我国的海绵钛产量2000吨,但随着2004年末期钛需求量逐步增加,到2005年海绵钛价格已从5、6万元1吨涨到20万~30万元1吨,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暴利现象,钛领域悄然之中出现第一次大规模扩张,短短几年产能很快翻了60倍以上。扩张,调整,阵痛,洗牌后的2012年我国海绵钛实际产量在2000年基础增加40倍以上。

D. 钛及钛合金产品涉及国家产业政策吗

你需要了解当前国家政策关注的热点!
国家政策关注的热点
1、西部大开发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2004年3月11日)

☆ 《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渝委发[2001]26号,2001年9月)

第一条:就是对设立在我市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非公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2005年2月19日)

☆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3、循环经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2日)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 要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2005年11月29日)

提出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六个领域的88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系统设备/装备制造项目

对于《目录》中具备规模化推广利用的项目,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制定和完善技术研发、项目示范、财政税收、产品价格、市场销售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阅读全文

与中国钛产业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