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都规划哪些内容,能给我个案例吗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旅游事业,对所属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开发、内利用、保护进行容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确定旅游业的发展总方向,各种建设项目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布局,以保证旅游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其规划内容主要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范围与期限、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旅游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游线、旅游产业服务体系规划、旅游形象规划、环保、保障体系规划等;具体案例可以看勇先创景的《临城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
『贰』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是市场的吸引核,也是系统的核心要素。围绕市场需求,形成完整游憩与接待的要素配置与配套,形成系统的功能构架。目的地系统,需要一个整合发展的过程,并且应该形成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自动修正,可以持续发展的自组织系统。
1、目的地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的地的形成,需要有独特的,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是新的游乐景观创造,都必需具备对游客需求的高程度满足,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标。
2、游憩方式设计与项目策划
旅游目的地之所以吸引游客不断到来,不仅仅因为吸引物本身的独特性,还必需形成最大程度满足游客游憩需要的具体的观赏、游乐、体验方式,即:游憩方式设计。游憩方式,落地为具体的项目和游线安排,成为可以实现的目的地内涵。
3、目的地要素配置与配套
旅游目的地的运作,需要围绕吸引核及游憩过程进行要素配置,形成旅游功能的完整组合,并通过空间结构的安排,形成功能布局。一般而言,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配置,又可以按游览项目与配套服务实施两个方面进行功能配置,功能配置结合空间结构,形成布局安排。
4、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
战略是目的地运作的纲领。目的地战略是以目的地的合理建设、持续发展、有效营销为目标,形成目的地的高效率推进;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不局限于目的地系统,还着眼于分行业的整合与发展,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与富民等效益发挥更加侧重。运作战略的内容,包括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重点选择、路径选择、顺序选择以及配套构架。
运作战略的核心,是发展路径的选择。
总体规划中的发展战略,往往偏重于定位与市场,对于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目标,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的限制,都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与策划,这是造成规划不实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商业策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找到实现目标的现实途径。对于旅游产业及旅游目的地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项目的就达到长期目标。我们必需找到一种“动力机制”和“带动机制”,通过“龙头突破”、“薄弱突破”、“联动互动”等等方法,形成整合运作的动力链,实现整体目标。
『叁』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
解:(1)第1年投入800万元,第2年投入800×![]() 所以至少要经过5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
『肆』 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文件,总结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云南省旅游产业13五发展规划,相关文件总结战略布局战略措施,云南省旅游13五发展计划的话,对于云南省旅游行业是一种推进,以及对云南旅游的话时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伍』 宁夏旅游业现况怎么样
一、发展现状
我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上世纪年代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宁夏还鲜为人知。1993年沙湖旅游区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相继开业运营后,我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起了国人对宁夏旅游的热衷,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由此拉开了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帷幕。这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大漠黄河、西夏文化、回族风情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建设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来抓。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发展旅游业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区旅游业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全社会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不断增强,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产业形象渐趋鲜明,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旅游业全面发展。在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住宿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据调查,2006年末,全区旅游企业达到250多个,其中旅行社由47家发展到95家,星级饭店由27家增加到48家,住宿床位数由4万多张增加到8万多张。具备接待条件的景区(点)由32个发展到90多个,其中国家A级系列景区19个,导游员由200名增加到近2000名。
----旅游业已成为我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区累计接待旅客1766.3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84.2%。实现旅游总收入66.2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5倍,2006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相当于全区GDP的 3.6%。目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5万多人,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17.5万人,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20多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6.4%,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20.85%。可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区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自治区政府逐年加大对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力度,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独成一体兼具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六大旅游区,即沙湖旅游区、西夏陵旅游区、金水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和六盘山旅游区。六大旅游区优势互补,各显风采,以其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文化、古老的黄河文明、美丽的塞上江南等资源景观成为西北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被国家评定为4A级风景旅游区;沙湖和沙坡头旅游景区不仅跨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的行列, 2007年还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发布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普通的观光、休闲旅游相比,商务旅游因其消费水平的高端性,因而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更为巨大。随着我区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沙湖国际沙雕大赛等节庆在我区的成功举办,我区的商务旅游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调查显示:2006年来宁夏的国内游客中以休闲观光游览度假为出游目的的占全部国内游客的65.28%;探亲访友的占6.58%;商务活动的占12.34 %;参加会议的占5.32%;宗教朝觐的占1.65%,商务、会议两者所占比例达到17.66%,这说明,我区的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陆』 未来5年旅游业怎么走 旅游企业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发布(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二十篇,八十章。人民网旅游频道记者梳理发现,文中至少有15处直接提到旅游产业的发展。
①《纲要》指出要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②《纲要》指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③《纲要》表明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
④《纲要》表明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⑤《纲要》表明,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设立一批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产业集群。
⑥《纲要》指出要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提升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发挥上海“四个中心”引领作用,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联接点的重要作用,构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支撑的网络化、组团式格局。加快建设国际黄金旅游带。培育特色农业区。
⑦《纲要》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着力培育特色农林业等对群众增收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⑧《纲要》指出,要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⑨《纲要》表明,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作用。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博览会等活动,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联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便利化。
⑩《纲要》指出,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纲要》表明,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此外,《纲要》还配发了25个专栏,涉及“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重大工程、行动计划、项目清单等。其中也有不少内容直接提到旅游产业发展。
①《纲要》在专栏“信息化重大工程”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惠普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以及电子税务、便民司法、教育培训、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游等行动,不断拓展融合领域。
②《纲要》在专栏“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中指出,要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通过扩权增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专业特色镇。
本专栏还指出要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供水,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③在专栏“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中,《纲要》指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行动要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民族地区奔小康行动,要实施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村寨和民族风情小镇。支持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
④在专栏“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中,《纲要》指出要特色产业扶贫,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和“互联网+”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要交通扶贫,实施“双百”工程,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园区路建设。
事实上,当下的旅游产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关联行业超过110个,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产业。《纲要》中,仍然有非常多的内容是旅游关联的行业,如交通、水利、林业、文化、民族等等。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大踏步迈进旅游强国,未来5年,旅游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