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发布时间:2020-12-14 06:47:52

A. 曹林的发表论文

1、《精品源于精雕细琢》,发表于《国家大剧院院刊》年第十期;
2、《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谈戏曲创新人才培养》,发表于《戏曲艺术》2010年第三期;
3、《象征主义的小剧场实践——<玛莱娜公主>》,发表于《国家大剧院院刊》2010年第十二期;
4、《解读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戏曲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发表于《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戏曲》,2009年1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5、《让中国戏曲在跨文化语境中充满生机载》(与于建刚合作,排名第二),发表于《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戏曲》,2009年1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6、《中国近现代装饰艺术之演变》,发表于潘鲁生主编《创意与实践文集》,2009年10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7、《在设计基础课中贯穿中国装饰艺术传统这一主线》,发表于杜长胜主编《戏曲教育改革新论》,2009年7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8、《三思创建京剧服饰博物馆》,发表于张凡主编《戏曲文化产业论》,2008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9、《强调办学特色 加强基础教学》,发表于《戏曲艺术》2008年第二期;
10、《传统装饰空间与审美场》,发表于蔡体良、韩生主编《创意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2008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1、《失去的和正在失去的——呼吁建立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博物馆》,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7年9月12日;
12、《戏曲舞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发表于《舞台美术家》2007年第二期;
13、《启蒙》,发表于《烟台日报》2007年8月31日;
14、《唯新主义与设计污染》,发表于《美术观察》2006年第十期;
15、《关于“文化经纪人”人才培养的思考》,发表于陈忱主编《2006’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论文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2006年9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16、《中国装饰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发表于《琢玉集》,2006年8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经营与管理研究》,发表于《艺术管理与经营研究论集》,2006年7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文化经纪人不是靠学校就能培养出来的》,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5年10月10日;
19、《“绝版”徐悲鸿——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05年7月16日;
20、《利用资源优势 建设新兴学科──关于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几点设想》,发表于《戏曲艺术》2005年第三期;
21、《美术市场的过去今天与未来——(上)<‘字画店’何须改画廊 >、(下)<走出去 海阔天空>》,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05年1月11日、18日;
22、《舞台美术教学杂谈》,2004年12月发表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江苏省文化厅合编的《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论文集》;
23、《国粹艺术的市场之痛》,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04年11月20日;
24、《关于教学与实践的报告》,发表于《戏曲艺术》2004第二期;
25、《开辟音响艺术设计领域的崭新天地》,发表于《舞台美术家》2004年第二期;
26、《从魏晋风度谈陶艺创作》,发表于《中国陶艺》2004增刊;
27、《周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发表于《央视中国报道》2003年第五期;
28、《展望艺术教育的立体构成》,发表于《艺术教育》2003年第五期;
29、《警惕原汁原味》,发表于《央视中国报道》2003年第四期;
30、《舞美教学中的多元与创新》,发表于《戏曲艺术》2003第二期;
31、《民办艺术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发表于《央视中国报道》2003年第三期;
32、《扩招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发表于《美术观察》2003年第三期;
33、《当戏曲艺术面对市场经济》,发表于《戏曲艺术》2003年第一期;
34、《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发表于《央视中国报道》2003年第一期;
35、《“文化场”——过去的和将来的》,发表于《央视中国报道》2003年
36、《文化经纪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2002年12月,发表于《文化部/北京大学“演艺营销与演艺经纪”研修班演讲集》;
37、《谈电视美术设计》,发表于《舞台美术家》2002第二期;

B. 释永信的主要成就

出版专著
《禅露集》(第一辑)、《禅露集》(第二辑)、《禅露集》(第三辑)。
主编著作 《少林寺》(画册)、《禅林意趣诗》、《国际禅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少林文化研究论文集》。 少林寺现代化 僧侣使用现代科技 1996年,中国首家寺院官网少林寺官网成立,并有多种语言版本,而网站管理人员是少林寺武僧。释永信说:“网站作为一个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品牌有了知名度,并不代表不需要继续宣传。” 释永信有一套少林寺发展方向的理念,就是和现代社会保持亲近,对于年轻僧侣,少林寺更像一所学校,他们早已掌握了现代通讯方式。 柏林、伦敦等地开办文化中心 2011年1月8日,释永信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举行的“第8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少林寺如今发展的重点是在海外,武僧和法师都用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在当地传播,海外发展壮大,才能在国内有话语权。少林寺在柏林、伦敦等地开办了40多家文化中心,开办文化中心,就是要融入当地,每个地方都有少林寺的僧人任教,其中包括禅修、功夫、语言等。并且各大洲都有与少林寺有关的联谊会。 设立分寺 纽约法拉盛华人区的少林寺尽管只有750平方米的规模,但也有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和练武厅。除了纽约少林寺,休斯敦、洛杉矶等城市也有规模不一的少林寺分寺。
2015年2月23号,释永信向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约2040万人民币的支票,结清购地所有款项,重启少林村房产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一间四星级酒店、一所少林功夫学院以及相关教学配套设施。

C. 现在中国最红的是谁

运动员里要算姚明,歌星影星就太多了.也不能说最红

D. maya的前景,大家探讨

中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maya的虚热是当下的事实。MAX的效率比maya高的情况在中国回很正常,当然国外答人更喜欢用MAYA,毕竟人家是英语国家,学mel方便,可以通过maya的mel创作更多非常规的特效。但是在中国会MEL的屈指可数,所以就需要更多依赖MAX的傻瓜似操作。
国外专家也承认,MAX在同等条件下优与MAYA。
中国没有正版市场是最大的现实。

E. 关于出版行业上市

要拿出不一样的概念题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关注未来产品及业态的改造,这样资本介入才会成功。

作为业内知名的社科类出版策划人,北京的唐剑(化名)最近忙碌了许多,不仅重庆出版集团上门“谈选题”,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文轩)也邀他做策划总监,负责畅销书产品线的操盘。

与此同时,众多著名策划人被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狩猎”的情况也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动作都异常低调,只在出版人的聚会上才传递出零星信息:有的人获得策划邀请,有的获得资本投资,有的则被直接“挖脚”。

四川文轩是中国第一家按照上市公众公司标准和规范设立的大型股份制出版发行企业,主要发起人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四川新华也是全国七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四川文轩在人力资源上的攻坚战只是其加紧上市的步伐之一。原因似乎很简单,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7年是中国出版分销行业全面放开的第一年,貌似低调的背后孕育着重大变革,上市正是文化企业重要选择之一。

政策破冰

众多出版人受到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礼遇相邀只是一个表象,幕后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围和出版发行集团改制上市的资本冲动。这种冲动与政策层面的破冰一脉相连。

2006年7月,《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上市融资;鼓励出版集团公司和发行集团公司相互持股,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并购、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等等。

几十天之后的10月17日,整合多时的上海新华传媒(18.21,0.00,0.00%)有限公司,通过借壳华联超市(600825.SH),实现了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战略。这标志着中国出版发行企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诞生。

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曾委婉透露,总署已推荐六家国内出版企业上市。几天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再次强调,2007年要切实加强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分类指导,在总结上海新华传媒集团上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对此,一些改制试点企业频频表达出自身上市意愿,出版发行集团的上市问题似乎变成了一个难以降温的话题。

蜂拥上市

《财经时报》获得的信息表明,新华发行系统的集团公司,上市前景比较明朗,四川文轩最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国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的“黑马”。此外,江苏新华、安徽新华都在积极备战上市,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秘书长张雅山告诉《财经时报》:“新华发行系统的资产一般都归各地方管理,上市工作也多由地方主导,一般要将后勤、旅游、酒店、地产等非主营业务剥离后,才能将图书经营业务等优质资源注入集团等待上市。”

按照张雅山的解读,资产规模十几亿,三年以上持续盈利,且达到20%以上利润率的发行集团比较容易受资本青睐。

据了解,四川文轩是发行企业里较早拿到上市“名额”的,但四川文轩上市路途并不顺利。四川文轩成立于2005年,囊括了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图书、音像产品连锁等业务,号称净资产11亿元人民币。

成立之时的四川文轩就表态要争取在2006年实现国内A股上市,当时预计融资10个亿,但直到2007年3月,四川文轩的上市依然在“准备中”。

3月2日港股市场有消息称,四川文轩等新股有望在短期内展开上市聆讯,集资15.6亿港元。而四川文轩出版事业部总经理王益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进展不方便透露,如果有消息会有正式公告。”

《财经时报》的调查显示,被看好的六大出版巨头(辽宁出版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江西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和外研社)均称上市工作都在“推进中”。但部分出版集团上市遭遇了暗礁,有的集团甚至已经表示上市并不是融资的唯一选项。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3月就传出要在香港上市的辽宁出版集团希望募集资金超过5亿元人民币,为此还进行了经营性资产的拆分。但迟至今日,辽宁出版集团并无太多进展。

“辽宁出版集团目前还没上市的原因很多,有时候领导意见也很重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诉《财经时报》。“不过几大出版集团都在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加速规范改造,由于编辑机构和经营性资产需要拆分,所以出版集团直接上市还有待加速,毕竟目前内容编辑方面的资产还没开放。”

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建华则透露了好消息:“江西出版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公司改造,积极筹备发行集团、书报刊集团,并有望明年上市。”

盈利模式待突破

“我们曾有望借壳诚成文化上市,集团现在上市的目标依然没变。但是先通过私募再上市,还是直接IPO有待比较。时间表并不重要,核心是找到出版界一个新的盈利模式。”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龚曙光告诉《财经时报》。

事实上,是否能成功上市并被认可,最关键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除了未能全面开放的出版编辑业务,包括发行、广告、印刷、物流等都可成为出版发行集团优质资产上市的“打包方案”。

龚曙光表示,出版集团纷纷上市,首先要有区别,“要拿出不一样的概念题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关注未来产品及业态的改造,这样资本介入方成。”湖南出版集团也在探讨网络出版、电子杂志、手机报等新型盈利模式。

无论如何,上市后持续表现良好将是资本对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的必然要求。“传统出版规模在缩小,网络出版分流、教材降价、阅读人群减少等等,都是正在筹备上市的出版集团所面临的难题。此外,专业的出版上市辅导机构的缺失也是新难题,毕竟这些机构要了解中国出版发行的游戏模式。”龚曙光说。

F. 中国城市如何摆脱千城一面 专家称需要文化创意

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很让人羡慕,但总感觉城市之间比较雷同,缺少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化的东西。 “我去过很多中国的城市,看到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很让人羡慕,但总感觉城市之间比较雷同,缺少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化的东西。”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团长克里斯蒂安·沙伊布日前在北京参加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时说。他的感触道出了中国城市化建设目前所处的困境,也引起了在场人士的共鸣。中国的城市发展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怎样建设特色城市?克里斯蒂安·沙伊布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创意。城市发展需要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座城市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有城市的容貌,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景观,而文化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灵魂。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尤其需要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而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和提升又需要与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同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说,城市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认为,低能耗、污染小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恰好可以与城市产业转型有机结合,也将加快城市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工业文明追求标准化,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而文化创意可以有效地恢复城市的最本色,就是多样化、独特性,它们是让特色城市恢复活力的最重要动力。”北京派格太合泛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则从城市的活力角度出发,阐释文化创意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看来,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产值、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的优势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范周说。(完) 初审编辑:娄璐

G. (24分)目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也进入城镇化关键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去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民族的城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基础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本地历史、地理资源,体现文化差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城镇化建设都既要继承传统,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延续传统文化根脉,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锐意创新,为城镇化注入创意色彩。
(2)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遵循了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联结,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实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遵循了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主要矛盾好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统筹规划城镇化布局,把握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遵循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与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