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公司是由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现更名为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并向社会法人和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4月17日在大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1998年6月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于1998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7年2月13日,公司名称由"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Dali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Group)Holdings Ltd."变更为"Dali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Group)Holdings Ltd."。 2017年2月22日,公司名称由"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Dali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Group)Holdings Ltd."变更为"CGN Nuclea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法定代表人:陈遂
成立时间:1993-04-17
注册资本:105559.7987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200000104636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19号
『贰』 中广核招聘核技术专业
楼上的完全胡扯。要么是你儿子学校太差了。中广核不怎么看成绩
『叁』 如何认识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是核工业的轻工业
原标题:独家专访中广核张剑锋: 核技术发展呈现台阶性的特点
本报记者戴建敏深圳报道
除了众所周知的核武器与核电,核工业领域还有应用广泛的轻工业,即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简称“核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只有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能与之并列。其中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即为核技术。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剑锋。在中广核核技术位于深圳深南大道核电大厦的办公室,张剑锋轻易地指出室内矿泉水瓶的消毒灭菌,电线电缆、木塑材料的制备都可以运用到相应的核技术。
据其介绍,核技术在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医学、环保、安防等多个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西方发达国家核技术的产值甚至远远超过核电,占到国家总产值的2%-4%。
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专访过程中被张剑锋多次提及,这位年轻的央企成员企业负责人认为,混改的关键在于资源和机制有效的结合,而并非简单的股权结构上的改变。
此前,大连国际(8.540,0.12,1.43%)(000881.SZ)发布重组预案,交易完成后,中广核核技术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将成为国内核技术第一股。目前,该方案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21世纪》:核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中广核核技术公司主要在哪些领域有所布局?
张剑锋:核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材料改性、消毒灭菌、环保医学等等,但是每个领域的产业化程度不同,国内现在产业化最高的是辐照改性材料,以辐照交联线缆为代表,还有其他的热缩材料、发泡材料、吸水材料等。中广核核技术此次注入上市公司资产主要围绕在核技术应用最大的产业化领域,包括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高新材料等。
实际上,核技术发展呈现一种台阶性的特点,当核技术发展到一个阶段,相应的应用便能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便处于改性材料的台阶上。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储备下一个台阶的应用,重点放在核医学和环保两大块,此外还有轮胎预硫化、涂层固化等应用。标的公司(指注入大连国际的公司,下同)目前已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开展相关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21世纪》:国内核技术应用在有些领域趋于成熟,效益回报快。还有一些应用领域附加值高,但开发周期较长。公司怎样平衡短期效益和长期研发的冲
『肆』 中核跟中广核区别
1,使命定位不同
中核:中核集团肩负着强核强国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务。
中广核: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致力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
2,创立的背景不同
中核:1999年7月1日,在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十大军工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成立。
中广核: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3,业务范围不同
中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的历史阶段将传承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举世瞩目的“两弹一艇”和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历程。
中广核:中广核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填补国内大型商用核电站空白,实现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
(4)中广核核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扩展阅读:
虽然在建国初期就诞生的中核眼里中广核是“后起之秀”,但是中核的老大地位却在近年来受到撼动。
中广核成立于1994年,原名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其不仅成立较晚,而且从名字中可见是一家地方性质企业,其体量显然远远逊色于中核,而且中广核成立时中核还持有其45%的股份,但国务院规定中核集团不能参与分红,结余利润用于中广核的滚动发展,以带动后续核电站的建设。
随着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中广核以核养核模式得以发展,如今已在手并获批的核电项目中广核最多,中核次之。而沿海核电站建设已经被中广核垄断了。
如今中广核在手核电项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和广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筹建的却多在内陆,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数几个属于沿海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项目都在内陆。
实际上转折性变化事件发生在2012年9月,彼时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
这一调整被中广核视为公司发展“里程碑”事件之一。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显然中广核已经从地域性的企业跃居为核电业大佬。
不仅如此,2012年,随着新疆萨瓦甫奇铀矿探矿权花落中广核,国内铀矿资源由中核独有的格局被打破。不仅国内项目建设上中核与中广核竞争激烈,而且在以前“走出去”时也发生了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
2012年中核与中广核作为竞争对手分别联合美日和法国竞标英国一个核电项目。而去年底外媒消息称,中核承诺给将耗资95.9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核电项目提供至少65亿美元的贷款,该核电项目将建成两座1100兆瓦的反应堆。
“中广核与中核相比,中广核成立较晚负担较轻,主要做核电,管理上较为透明,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而中核由于涉及核电、燃料等多个板块,企业结构庞大臃肿,历史负担较重,”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单论盈利能力,中核已经不如中广核。”
中核与中广核的竞争也在继续。中核筹建项目多在“内陆”,而“十二五”期间内陆仍未放开,只有等到“十三五”期间,这显然加重了中核的紧迫感。中核选择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一个考量则是,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来加紧备战新的核电站项目建设。
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中广核,融资迫切性甚至更强,虽然其筹建核电项目多在沿海,放开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因为此前以核养核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在建项目多于建成商业化运营项目,投资要多于收入的局面,所以上市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核电老大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