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宠物行业近几年在徐州发展如何(说的好再追加分谢谢)
首先。我不是徐州的。不管2.3类也好。1类也好。宠物现在在人们心中都跟家里一口人似得。你见过谁家的人生病就不看病等死的吗?养得起宠物。都能舍得给宠物花钱。美容要学。技多不压身要是觉得不赚钱你可以到别的城市
㈡ 徐州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6年,徐州在中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2位,处于江苏省北部各城市领先位置。这份报告还显示徐州在“文化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方面排名比较靠前,其中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0位。有关专家指出,徐州竞争力稳定增强,预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徐州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招商引资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徐州处于东部沿海开发和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连接带,是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区位战略特征。同时,徐州也是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江苏省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作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正在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速推进,努力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成为江苏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让徐州成为沿东陇海线上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战略优势的经济发展“活力之城”。2008年,徐州实现GDP2007.36亿元,增长13.5%,人均GDP实现23069元。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徐州名列第33位,比2003年前进了17位,与北京、沈阳等15个城市一起被评为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城市。 徐州工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四大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中国或江苏省第一,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金地商都、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徐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徐州交通便捷发达,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纵横交会,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铁、徐兰高铁和规划中的京福高铁在徐州贯通;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在徐州纵横成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市区距离 和平桥夜景连云港国际港口只有200公里,并与高速公路相连,运河及海上运输均较为便利;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国内20多条航线;鲁宁地下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经过中铁十局建设者历时三年的建设,中铁十局第一个BT项目、徐州市和平路东延工程———徐州和平大桥于08年6月6日上午正式通车。这座跨37股铁路,也是目前国内跨铁路最多的大桥,成为徐州连接新老城区的“黄金通道”,和平大桥为徐州第一座高架桥。 公路全国地级城市罕见的22条主干、四环线和90条县乡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级市只有徐州一个城市)国道:1、311国道(徐州—西峡)全长:1748公里 2、104国道(北京—福州)全长:2024公里 3、205国道(山海关—广州)全长:3160公里 4、206国道(烟台—汕头)全长:2375公里 5、310国道(连云区—天水)全长:1613公里 高速公路:1:连霍 2:京沪 3:京福 4:徐宁 5:徐济(建设中) 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新长铁路(哈三铁路)交点,及在建京沪高铁,徐兰高铁和规划的京福高铁交点。徐州通,则全国通”。作为“中国铁路之咽喉”,南来北往徐州,乘火车极为方便1:徐州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2:徐州站是中国第八大火车站(前七名分别是:1.北京 2.郑州 3.上海 4.广州 5.深圳 6.武汉 7.南京) 3:
㈢ 徐州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怎么样
徐州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找不出比徐州更大的城市,这200公里范围内的人口近1亿,城市绿化,环境,现在的徐州比以前可是好多了,到了云龙湖你会有:错把徐州当杭州的感觉。交通方便,看看那个食品城、七里沟、东兴市场等繁忙的交易场景,还有浙商的数量,浙江人可是趋利的。就是在江苏省内徐州的教育资源也是名列前茅,矿大、师大、医学院、工程学院、工程兵学院、空后学院。再看看老百姓离不开的医疗卫生吧,徐州二院在江苏整个江苏江北地区也是数一数二、什么四院、1院里、97了,方圆200公里内,你绝对找不出更好的。还有前段时间被吐糟的“暖气”,徐州市区可是有集中供暖的。江苏有集中供暖的可能就徐州一家。想想冬天家里18度,多舒服。本人在南京都被冷的要死。 现在江苏省政府又把徐州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来建设。中心城市的配套一做起来,对周围人的吸引力更大,苏宁在市中心建的266米的高楼,到时候入住大的商场,个人感觉,省政府是想在徐州复制南京模式,因为徐州跟南京比太像了。从苏南调来的领导,带来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苏南吴地人的细腻是周围几个省份人不具备的。在城市治理和管理方面,山东、河南、安徽,是短期学不来的。
㈣ 徐州经济的发展目标
突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实现更大突破。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攻方向,紧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环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徐州经济“升级版”。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后劲调结构的有力抓手,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00项、总投资3623亿元,其中当年实施180项、年度投资983.5亿元。加快实施郑徐客专、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观音机场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徐工重型汽车、升华电梯制造、中能技改、雨润物流中心、龙英纺织等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徐宿淮盐铁路等20项前期推进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四招四引”,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和以商引商,创新招商活动形式,精心组织好北京、上海、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等系列招商活动。着力稳定外贸出口,支持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申报国家级工程机械和地坪地材出口基地。坚持提升硬件和优化环境双管齐下,加快中心商圈、新城区商圈、西部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等重点商贸板块建设,提升特色商业街区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信息消费,从严打击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打造区域消费高地。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立足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抓住项目建设、培育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创建特色基地等关键环节,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九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将徐州打造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引导各县(市)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培育2-3个新兴产业。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拉长增粗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技术、工艺、设备和营销管理方式,争创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接国家和省化解产能过剩方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立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必康物流分拨中心、综合物流园、钢铁再生利用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商贸物流业扩容提质;抓好云龙湖5A级景区创建,规划建设贾汪旅游集聚区,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创新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服务业态,积极发展物流快递、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家政、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
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和百亿规模企业服务绿色通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向上下游辐射延伸,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对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实施对口帮扶,在融资担保、企业上市、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扶持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全面落实“营改增”等财税扶持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规范实施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试点,继续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用地需求。
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
强化开发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健全开发区考核机制,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吸纳力,促进主导和新兴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支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打造太阳能光伏、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推动高新区创建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扶持泉山开发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帮助新沂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指导睢宁临空产业园、铜山利国工业园、贾汪江庄工业园申报省级开发区,支持丰县、沛县、邳州开发区创建创新型园区。坚持优进劣出、动态发展,推进50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融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年内县域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扎实推进新一轮“丰县崛起”行动计划,赋予“突破睢宁”战略新内涵,确保丰县、睢宁达到省全面小康评定标准;加快促进沛北一体化,支持邳州、新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强铜山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主城区的对接,加快贾汪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促进县域争先进位,增强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农田托管65万亩以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2020工程”,新增和改造升级设施农业20万亩,新建扩建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场20个。深入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切实加强9个农业示范区、吕梁风景区10个生态农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等环节,发展壮大果品、肉鸭、奶业、大蒜和食用菌5大主导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继续实施山区水源工程,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徐州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经济总量进入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前2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