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12 21:04:00

Ⅰ 乌铜走银的技艺门派

乌铜走银这项古老的工艺被云南三个大家派别所掌握;分别是官渡金永才大师;晋宁袁昆林大师;保山施甸杨智闳师傅。[6] 杨智闳(曾用名杨斌)云南乌铜走银新一代传承人代表,
杨智闳祖籍保山市施甸县家里祖辈就是制作乌铜走银工艺的,可惜随着时代变迁,家中只传承下了秘方,遗失了制作工艺,因而大学毕业后几次拜师求艺就是为了延续家传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但是在乌铜走银这一行当里流传着“传男不传女,传儿媳不传女婿”的说法,大师们或是不愿收外门弟子,或是早已收足了弟子不想再多收。几次碰壁后杨智闳在鹤庆银器大师段六一门下学习到錾刻工艺,在乌铜走银传承人王光红大师门下学习了拼件焊接,如今加上他祖传的秘方和后期学习的制作技艺,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坚定地将保山乌铜走银传承下去。 晋宁乌铜走银工艺流传于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天城门村袁家,传自石屏岳家,迄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1989年,袁家和的两个儿子袁万成、袁万礼开始制作沉寂多年乌铜走银。银匠家中又开始响起了“当当当”的金属敲击的声音。乌铜走银有了第二代传承者。[7]1989年改革开放后袁家重操旧业,慢慢开始恢复此工艺的制作和销售,至今已做了几千件作品,流传于晋宁县境内,1998年以后主要在昆明的古玩市场上销售。由于是传统手工生产,每年制作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其技艺世代独传,工艺配方秘不外传,所以流传至今会此工艺的人很少。现今传承仍只限于袁家,只有几人掌握此绝技。
2010年8月18日,作为云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开馆。金永才从38位报名者中选出4人,通过拜师仪式正式收为徒弟。据说,这些报名者很多都是观看了CCTV《走进科学》栏目对“乌铜走银”的报道后,对这门手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找上门来拜师学艺。金永才说,“挑选徒弟的首要条件是人品要好,心术要正。人品和技术是相通的,如果暴躁易怒,爱和别人发生口角,做起事情来缺乏耐心,就不适合。”这次招收的新徒弟中有的曾做过水电技工,有的并无手工艺基础,但无一例外都对“乌铜走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学会了錾刻、打磨、走银等基本技艺。在学习期间,他们除了上交一些材料费(学艺过程会损耗大量的金属材料)外,不用支付其他费用。
不同于以前家庭作坊式的运作,自从担任传习馆馆长之后,金永才管理的人多起来,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店里,近两年也没有时间再去赶集。每天他只做三四个小时的活儿,“做多了对眼睛不好”,他说。除了工作,他平时还喜欢唱滇剧——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永才说,“过去的手艺人都有这门爱好。唱戏和手艺都是艺术,彼此相通,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做出的作品也会和心情一样,做不好。这时,我要么去茶馆聊天儿,要么去戏院唱戏,等心情好起来,做出来的作品才能让人看着顺眼。

Ⅱ 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

制作乌铜走银 (金)是石屏县历史上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汉族手工技艺之一,这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乌铜走银(金),工艺品一般有小花瓶、笔筒、墨盒等。常见的图案纹饰有花鸟鱼虫、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 一、炼制乌铜合金用优质的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掺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二、锻制乌铜片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
三、乌铜片上錾刻图案设计、剪材下料后在乌铜片上描绘出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线条应流畅,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刻的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四、走银走银乌铜走银工艺最精髓的地方,乌铜走银是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高温处理,银屑或金屑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五、焊接和组装
焊接与组装是一件工艺品成形的关键,任何一件乌铜走银工艺品必须的一个工艺,焊接与组装的好坏决定了一件产品的最终优劣。将走好银的乌铜片进行打磨、组装、焊接成型,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金属器物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六、抛光打磨
抛光打磨分为粗抛光和细抛光,手工打磨,将初成型的器物进行清理抛光处理。(现在多用砂纸或砂轮作抛光处理)。让其显出银白色线纹。
七、捂黑处理工艺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这道工序也有相当的技术要求)。

Ⅲ 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谁,乌铜走银的工艺是怎么样的

说到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乌铜走银这一技法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但是其实实际上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已经有了将近300年的历史。而乌铜走银的创始人就是岳永康。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人们相传的而已,实际上对于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因为乌铜走银主要传承与昆明的岳永康机。但它最初究竟是如何尚未有定论。乌铜走银这一技术一直都是师傅带着徒弟口口相传。而金永才也是在拜师学艺14年以后才有机会得到了这一带的传承。而金永才在讲到乌铜走银的时候,表示乌铜走银的工艺十分复杂。想要学习乌铜走银,除了要求手艺人的手艺以外,还非常注重手艺人的人品以及修养。而为了保护乌铜走银这一门技艺的发展。金永才也打破了几百年来只收一个徒弟的规定开始广收学徒。

阅读全文

与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