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2 16:39:57

Ⅰ 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如何作为

1.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政府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同业竞争的影响分析,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四个方面
2.政府要发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快速跟进,做到三点:1、起点要高,2、规模要大,3、实力要强;合作经营,联合发展,共同致富

Ⅱ 战略性新兴产业 怎么解释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2014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217.3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019.2亿元,同比增长20.2%,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幅10.6个百分点,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8.0%,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8.1亿元,同比增长19.7%。
2014年七大战新产业运行特征:
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行彰显“速度高、总量大、向上拉动力强”三大特征。该产业我市共有规上企业198户,完成产值1151.1亿元,占规上工业战新产业总产值比重38.1%,同比增长22.6%,拉动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提升8.4 个百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彰显“顶梁柱”特征。在数量上,规模仅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944.2亿元,占规上战新产业比重为31.3%,同比增长16.0%。在质量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户均产值9.5亿元/户,位居七大产业之首,高于全市平均户均产值近1倍。
新材料产业涉及领域广泛。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并且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2014年我市规上工业中新材料产业企业180户,企业户数仅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57.7亿元,占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22.3%,同比增长18.5%。
生物产业充满潜力。我市是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产业体系。2014年全市51家生物产业企业实现产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19.0%。
新能源产业高速增长。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产业和智能电网产业等。2014年我市26户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8.8亿元,同比增长达40.1%。
节能环保产业稳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2014年我市45户节能环保企业,共完成产值92.8亿元,同比增长22.6%。
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出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我市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Ⅲ 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政府提几点建议

政策建议

按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组织规划实施

国务院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重规划阶段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该规划在制定的时候考虑了产业体系 建设的需要,并做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但是由于选择的产业范围广,又受规划编制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的约束,规划并没能就重点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给出更具操作性 的方案。

建议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产 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分享框架,编制这些行业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对技术创新,有竞争力的制造,专有基础设 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消费市场启动,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等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部署,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同时,要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对规划实施情 况、创新绩效、产业发展绩效、政策激励绩效等进行年度的跟踪评估,并根据跟踪评估的结果,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及时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在实施中突出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重点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全面而系统,但这种全面性,也带来了产业发展边界过宽、难以优化资源配置和相关支持措施。课题组建议在规划的实 施过程中,科学判断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从目前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新一代的电子 信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社会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并导致其他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最终将可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基因育种、干 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 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战略和投资重点来看,其重点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因此,课题组建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聚焦上述三大重点 产业领域,集中优势资源,着力突破。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在发展的初期,其技术路线和主流产品都还没有形成,不同技术路线的全球竞争,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赢利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 风险。正是由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我国大多数投资人和企业会选择在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再进入,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这样做的好处在 于有利于规避风险,并赢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坏处在于一定会形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要想鼓励投资人和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更早进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竞争,需要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生产销售企业等多元化的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这种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重点包括政府对高风险的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持续投入机制,政府对多种技术路线的创新活动的持续投入,保险公司对新产品和新装备试 用的风险担保机制等。通过这种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积聚,结合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尽快在自主 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通过产业链创新管理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体系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型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要想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不但需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按照产业链发展的需要,突破一批辅助性技术,包括相关专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检验检测服务技术等,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课题组建议首先在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领域开展产业链创新的管理。重点是系统分析这些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全球分工,在此基础上依托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重大创新发展工程,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科技创新工程,采用工程化的组织方式,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链为目标导向,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尽早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成功突破一批重 大群体性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通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市场需求完善产业体系

消费市场的启动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是相辅相成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兴产业消费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启动市场需求和完善产业体系,在技术上和资源 配置上都不可行。理性的选择是在有基础的省市开展重大应用示范,逐步探索消费启动市场的政策措施,探索能够市场化的、能够大范围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 完善产业体系。课题组建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安排的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选择有基础的省市,以大规模的示范应用为牵引,促进产 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探索出能大规模推广的新型商业模式,建立健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

Ⅳ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规模迅猛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占绝对优势地位
2.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各园区发展特色显著
3.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4.产业联盟迅速发展,企业合作不断加强

Ⅳ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有什么区别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高技术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快,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
197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技术和国家贸易》中首先提出高技术(high technology High-Tech)的概念,英国政府在撒切尔执政期间把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纲要,1982年8月日本新闻周刊和商业周刊相继发表了《日本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专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美国学者A.Nloisog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是研究和开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商务部借鉴其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主要根据两项内容,一是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R&D占销售额的比重。Lanr Dege等学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是指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而不是仅仅使用了高技术生产产品的产业。

Ⅵ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实力稳中有升,效益总体向好
(二)发展有所偏重,整体循序渐进
(三)主要产品生产加快,产量形成规模

Ⅶ 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

1、先导性,代表了技术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2、倍增性,它可以成熟,以后非常快速地发展。
3、辐射性,技术的跨界融合,能对相关产业进行一系列拉动。
4、可持续性,企业的研发和投入不间断。

Ⅷ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从哪些方面入手

赛迪顾问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心多年来深入研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定期发布行业监测报告和行业研究报告,为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二、中心研究领域

1.节能环保:

节能产业研究:节能服务、节能产品、节能装备;

环保产业研究:环境服务、污染源治理、节能设施;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

环保物联网产业研究;

产业园区示范试点申报:

2.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产业研究;

第三方支付牌照申报;

互联网银行产业研究;

消费金融产业研究;

3.个人征信产业研究与牌照申报;

三、产业研究成果

节能环保:

四、部分合作客户展示

企业客户:

首创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

重庆市博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投资集团

云南轨道交通集团

政府客户:

山东淄博高新区经发局

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经发局

邳州经济开发区经发局

青山区发改委

北京市经信委

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

山东桓台发改委

Ⅸ 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的背景以及目的和意义

背景:寻求刺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方。
这个良方归结为两组词4个字——“创新”、“转型”。
统观所有的新老产业,唯有这7个产业是组成这个良方的最好的素材。

阅读全文

与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