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黄芪和白芪是一样的功效吗
很多人都觉得黄芩和白芪是二种物质,而且她们对于不一样的症状。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她们实际上便是一种物质,白芪便是归属于黄芩的一种,而且他们的功效是类似的,仅仅他们的色调不一样。下边我们就要了解一下黄芩和白芪究竟有什么不同吧,而且她们能够如何相互配合食材引入呢?
最先我们需要掌握的是,黄芩可以补一身之气,而且有提阳的功效,也有益于大量出汗利湿消肿,养胎益血的功效。针对人体较孱弱,例如贫血水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的状况也是有明显的功效。并且能够只留黄芪泡水食用,就可以医治人体困乏乏力,胸闷气短浑身乏力。
黄芪功效:补气血补血。具备补气血益气固、利湿退肿、托毒放脓、拨毒等作用。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护肝、有利排尿、延缓衰老、抗应激反应、降血压和较普遍的抑菌功效。
那麼平常我们能够如何用黄芩来让自身的人体越来越好一些呢?最先我们能够喝黄芪枸杞茶。黄芪枸杞茶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多彩,很合适中老年来食用。黄芪枸杞茶的关键原材料便是黄芩、枸杞子和大枣。三种原材料依照1:1:1的占比冲兑在一起就可以了。黄芪枸杞茶的作用也许多。
黄芪枸杞茶的作用:
黄芪枸杞茶能够让我们的人体补气血,而且有补肾益精,补血补气安神助眠,有利排尿消肿的作用,也是有止咳润肺的作用,能够让较为孱弱或疲惫困乏,常常长溃疡的人多多的食用。
黄芩黄菊花茶:
黄芩和黄菊花假如在一起运用是一种十分降火消暑的一款健康饮品。非常是当夏天来临时性,有的人热衷熬绿豆粥,实际上绿豆是寒凉物质,虽然可以清热去火,可是也会使我们人体的凉气加剧。因此何不能够应用一些黄芩黄菊花茶。
B. 北方种植什么药材合适
速生枸杞移栽后当年结果,但亩产量只有50公斤/亩左右,2—3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300公斤/亩,盛果期可连续15年以上,管理得当盛果期可延续到20年。现在我国速生枸杞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不大,处于供不应求市态,今年出口韩国价在55—60元/公斤,常年有韩商求购。按市价55元/公斤,当年亩产量按50公斤/亩计算,当年亩效益在2750元/亩上下。进入盛果期后按每年亩产200公斤/亩计算,亩效益在11000元/亩上下。所以,我国北方发展规模化速生枸杞种植,是一个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药材品种。
北龙胆:原来主要野生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由于森林退缩,林地垦为农田,再加上多年无序超量采挖,野生资源近于枯竭,现辽宁抚顺、鞍山地区已引为家种。
一、市场分析
北龙胆具有清热燥润、泻肝胆火之功能。是生产龙胆泻肝丸的主要原料,年需量在3000—4000吨,由于野生资源近于枯竭,又由于前几年价低家种龙胆严重萎缩,今年家种总产量不足300—400吨,市场供应尚有缺口,现市场北龙胆已升为75—80元/公斤,走销畅快。
二、经济效益分析
家种北龙胆生长期为三年,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第三年起挖,亩产约200—250公斤/亩,按市场价80元/公斤,计算亩效益在16000—20000元/亩三年,平均每年每亩效益在5300—6600元之间。
北龙胆喜阳光充足、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是北方近年适宜发展的高效药材品种。
北沙参:北沙参主产在内蒙古赤峰、河北安国及周边、山东的莱阳,这说明北沙参的生态幅很宽,北沙参具有益胃生津、养阴清肺之功能,2003年“非典”时期,曾做为防治“非典”的首选药物。
一、市场分析
北沙参药食兼用,除内需外,多年稳定出口韩国作菜,年需量在3000—4000吨,近年由于北沙参加工费时,另外,农民有其他效益的品种选择,这几年北沙参种植面积没有扩大,市场价常期稳定在11—13元/公斤和15—16元/公斤(大条),出口韩国的带皮北沙参12元/公斤。
二、经济效益分析
北沙参用种子繁殖,冬初或初春播种 ,当年秋采挖,亩产量300—500公斤/亩,按市场平均14元/公斤计算,其亩效益4200一7000元/亩之间。出口韩国的带皮北沙参按12元/亩计算,其亩效益在3600—6000元/亩之间。
另外,2008年北方适宜发展的药材品种有:黄芩、旱半夏、天南星、射干、丹参、防风、远志、穿山龙、天麻、猪苓等。
希望能帮助到你 谢谢!
C. 黄芪的颜色是黄好还是白好
两种功用相同,抄但生长袭在不同的土壤中则根皮颜色不同。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但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白芪又称白皮芪,两种功用相同,但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则根皮颜色不同。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
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D. 黄芪有什么好处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产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有分布。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并发现黄芪与琼珍灵芝搭配煮水喝可治疗糖尿病,身体虚弱等病症。
中文学名:黄芪
拉丁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血参,人衔等
二名法:RADIX ASTRAGAL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羊豆族
属:黄芪属
亚属:黄耆亚属
种:黄耆
分布区域: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
英文名:Milkvetch Root
保护级别:3级
命名者及年代:Bunge.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