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1 03:09:23

❶ 日本动漫产业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那些启示

中国的动画太过于局限性的,总是融入深深的教育意义,有点孔夫子内讲学的味道。但是随容着社会发展,要想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就必须懂得借鉴创新,一切文化的创新都需要源于一定的社会实践改造。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有些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创作素材,如《功夫熊猫》便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然而可悲的是这并不是国人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自身的文化发展方向是否已经偏离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其去追究《功夫熊猫》的侵权问题,还不如去思考如何靠自己去缔造超越《功夫熊猫》的神话。

❷ 中国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比较

动漫产业,日本已经发展了40年了,而国内则尚属起步阶段。

我认为这个课题很难做,日本的动漫产业在全球也很有名,特别是动画片,不要说对亚洲人的影响了,就连欧美也十分推崇。整个产业已经很健全了,而且完全是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无论是漫画家,还是动画片制作商,都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已经是十分的专业。特别是最近5年以来,日本在动画片制作中运用的电脑科技已经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个产业发展至今,几乎没有衰退过,动画产业的源泉是漫画作品,而在日本,本身日本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看漫画的习惯,这一点上,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就决定了这个行业的重要性。

而中国,我实在是认为动漫根本难以称得上产业。到今天,除了我们小时候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看过的几部动画片,算得上印象深刻以外,那还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引进日本的动画,加上网络也不发达,电脑都不普及,没有什么竞争也没得选择所致。而在现在来说,中国的动画片基本上还是以科普教育目的为主,制作手段相当的落后,还是几十年前的方法来拍动画。画面粗糙与否其实不重要,关键在于情节,和人物。但是,中国拍的动画里面,最近20年来,几乎没有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内容更是看着想吐的感觉。。。我印象中除了葫芦娃我印象最为深刻以外,对其他国产动画几乎没什么感觉。

此外更不要说,动漫产业所必然带来的一些相关的周边产品,比如公仔,模型等等,甚至一个书包,一支笔都可以和某个动画或漫画联系起来,但是这一点上,国产漫画/动画创造出来的品牌,消费面窄的可怜,除了一些小学生,还是3年级以下的,几乎不会有更大年龄的人选购。。。

所以,中国动漫产业与日本动漫之间差距太大了,可以说是无法相提并论,比较的意义是0。
倒不如拿日本动漫比较美国动漫还有些价值,两者风格绝然不同,而且也都发展时间较长远。美国的漫画发展时间似乎更久,而且经典的漫画也早日本多年就搬上荧幕,比如我们熟悉的超人,蜘蛛侠,绿巨人等等。而日本动画在15年前就已经打入欧美市场,因为无论是画风到内容模式,思维方式都极大的不同,所以在动漫领域,也算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比较有说头。。中国动漫产业根本没几个人在搞,到今天也不清楚风格是什么,很少听说过中国有谁画漫画比较有名的。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很多好的故事题材,比如花木兰,三国,水浒,封神榜等等,都要给日本美国,才能拍成写成能让人看的动画漫画。。。。

另外我感觉,大陆的漫画还不如香港的漫画产业发达呢,虽然我极其讨厌香港这种漫画(多为武侠为题材)的画风,但是人家至少还有市场,年轻人至少每个人也都买回来看上几本,而且各大报摊就有出售的。。。

❸ 针对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各位亲的看法~

1.市场决定产业,没有市场就没有未来
2.敢做敢想,没有创意的产业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总是拿来主义,也只有死路一条
3.知耻而后行
4.量立而行
5.人才才是命根子

❹ 关于日本动漫产业和中国动漫产业的分析

在下的看法
:

其实在中国,早在“动漫”这个词引入前就出现了许多类似于动漫的作品。那时的漫画多数用于讽刺、反映现阶段的社会情形或一些人物的动作表现,这和现在所说的“漫画”有所不同;当时我国的“动画”出现了许多精品(像是《猴子捞月》这样的),这些作品以国画、泥塑、木偶、橡皮等为制作工具,是中国十分有特色的动画形式。中国的动漫产业一直以民间的方式发展,其发展时间比日本同期同类产业发展的时间早得多,也精得多。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动漫产业进入停滞状态。在上辈掌控广电后对动画作品进行封杀。就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动漫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动漫产业渐渐发展为其国内标志性的产业之一。日本因动漫产业的发展而带来的商机十分巨大,并为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强劲的推动力。据去年日本国内个人纳税公榜数据显示,在其纳税榜单前十位中就有四位是从事动漫产业的工作,其中动画音乐制作人久石让荣登第二。

中国在文革后动漫产业的成绩由停滞不前转为急速下降。尽管现在国家广电给予中国动漫产业一定的“保护政策”,但我国与日本的差距仍越来越大。

我国动漫产业为何如此落后?仔细分析,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是观念上的错误。

从我国动画作品和相关电视节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动漫制作人对于动漫的定义是:低龄儿童观看。从《中华传统美德》、《蓝猫系列》的说教到《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天眼》的消遣,中国动画无不针对“小孩子”。十年前的《熊猫家族》到十年后的《红猫蓝兔》,中国动画始终无法跳出“动物拟人化”的主角偏向,动画内容肤浅、幼稚。而日本早期用十年的时间从《西游记》发展到《铁臂阿童木》,后者更是日本动漫界的经典。漫画教父手冢治虫借助这部作品,利用独特的想象,表达了自身对于战争、人性、和生命独到的见解,更使得日本国民意识到动漫并不是小儿科的作业,其可表达的、可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等同于一本好书,甚至可以超越名著。

正由于中国时时抱着“动漫幼稚”的观点,国内的动画即使做得再好也很少有青少年的追捧者。中国动漫的制作者(尤其是央视的动漫制作人)应改正自己的观点,像样地做出适合青少年的好作品,赢回我国青少年这个市场。

其次,国内的动漫作品内容单调、老旧,少有创新。

从《大闹天宫》到《西游记》,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传奇》国内动画大多无法摆脱名著,总把名著改了又改编了又编,结果浪费时间又无长进。为什么不去大胆创新呢?中国并不缺敢想象的人才,问题在央视让不让用。广电管制得太死,思想放不开(关键也是对于动漫的认识问题),加上对央视规定了对国内动画作品的“保护政策”(即一日之内的播放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导致许多烂本在电视上狂轰乱炸。不同的是日本漫画家峰仓和也在作品《最游记》(已动化)中巧妙应用了《西游记》的人物,故事情节则是完全原创,加上突出的人物性格和深奥的理论观点,使其脱离名著且大放异彩,神受国内青少年喜欢。

如果中国动漫的思想稍开放些,贴近些青少年的思想,要获得青少年的喜欢并不困难。国内动画总当心有点“黑”,觉得日本动漫里总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其实并不是所有日本动漫都如此,有些也只是可以接受的内容,但这些不过是花边。有句话说得好,要“揭开现象看本质”,对待动漫也是如此。有时一部动漫作品可以表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气质和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并不总是一看就可以明白,而是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对每一个细节仔细的品味得出的。

对于中国动漫,创新是必须的。只要敢于想象,中国可创新的领域其实相当广阔。

再次,国内动漫的制作技术(包括2D既3D技术)不成熟,作品的篇幅过长。

国内动漫产业正式发展的时期晚,因此技术不成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这么说过:“国外用3D技术来弥补画面的不足,中国用3D技术栽自己跟头”,其实这句话说得没错。国内动画总喜欢使用3D技术——在2D技术还十分不成熟的情况下烂用3D技术,使得作品出现人物脱节、比例失调等等的问题,加上3D制作的成本高,这对于国内动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央视动化的故事情节老套、低龄化,却总喜欢作长篇大论。《哪吒传奇》五十二集不说,《天眼》更是上了数百集,这过程中需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可惜的一部作品《我为歌狂》,其无论是内容还是人物都相当贴近青少年,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资金的缺乏,动画画面粗糙,动作缺乏连贯,多次出现重复画面,使得其追捧者远小于原作。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糟糕的画面可以抹杀一部动漫作品的一切优点。要做出好作品,成熟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国内动漫可先尝试从短篇作品入手,慢慢提高制作技术的水平,节省资金,再一步一步投入高难度、高水准的长篇动画制作。如此的磨练,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也是国内动画的弱点。

《我为歌狂》可说是音乐、声优和作品画面都相当配合的作品,但在国内的动漫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调查统计,约三分之二的网友都提出国内(尤其是央视)动画的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相当低,甚至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确实,央视对于作品的音乐和声优要求很低。在国外,动画的音乐制作人都是顶级的,声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出道。

动画的配音需要的是专门从事声优工作的人,目前央视的声优工作多数是被主持人作为“兼职”。声优其实是一个有不错发展前途的职业,如果央视重视其在动漫中的地位,声优就不会再成为国内动画发展的弱点。其实国内动漫完全可以让流行歌手来创作、演绎动漫歌曲,这样提高音乐质量的同时也能给动画作品带来一定的人气。

最后,一部好的作品还需要媒体的关注

《梦里人》是个好例子。如果当初这部作品的制作相当完美,在播放前后就可以借助原作人气漫画家姚非拉的名声作适度的宣传。“明星离不开媒体”,其实动漫作品也是一样的。但如果作品没有什么内涵而大肆宣传,只会造成反效果。

近来国内出现了一些动漫比赛(像是漫友文化主办的金龙奖),也推出了诸如猪乐桃、客心等一些新兴的动漫制作人。这样的比赛可为当前的动漫界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国内动漫的发展。国家应支持、鼓励这类比赛的举办。

在《梦幻总动员》上刊登了一篇央视自吹自擂的文章《历经三载,横空出世——<哪吒传奇>的创作回顾》,其中更是面无惭色地质问动漫迷“海外=优秀,本土=劣质?”其实这在当前的动漫界确实是个事实。在调查的时候一位网友说,日本之于动漫就如维也纳之于音乐,无视日本动漫的巨大商业机器就如自寻死路。中国要正视日本动漫的发展,并虚心学习其优点,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努力克服自身的点,有恒心有毅力,就定能将我们的动漫产业搞起来,搞上去。

希望在将来,我国的动漫产业能成为我国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❺ 哪位大哥帮写下论文:从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动漫有一点,就是只知道作表面功夫,我想让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相比较,可能会得到答案。
一、中国的动漫追求形式,如今,中国动漫学的不是学日本,也不是发展独特形式,而学习美国的高科技,大搞3D动漫,本来中国的电脑技术不是特别发达,所以造出的人物形象全是非人型,不过也有《秦时明月》这种人型的,但效果不好,动作呆板,表情缺乏,因为技术问题,许多特技效果无法表现,导致中国的动画想象了缺乏。又因为中国动漫只知注意形式,所以,内容就偏差。看看日本,它不发达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它大部分的动画为2D,也就是说日本不十分重视形式,而重视内容,因为2D动画技术较成熟,所以可加入大量的想象力,无需考虑技术问题,导致日本动漫极其好看。
二、中国的动漫在教育人方面只知直接说出道理,不懂得在动漫内容中体现,只适于8岁以下的幼儿看。而日本的不同,它在教育方面,是一其中的事件,人物精神,朋友之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大人,小孩皆宜。
三、中国的动漫太反古,太现实,太做作,许多动漫是名著改编,最近,新出的中国动漫,叫《中国男孩洪战辉》,这也太离谱了,这会有人看吗?而日本的,象想力丰富,不做作,内涵丰富,这样的动漫才有卖点,才好看。
当然,中国的动漫也有好的,比如沿海地区的,还有《虹猫蓝兔七侠传》,《秦时明月》等还可以,我市十分希望中国动漫打出成绩的, 文秘杂烩网 http://www.rrrwm.com

❻ 日本动漫在什么时期发展的还有中国 为什么日本和中国那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 求详细的答案 越详

日本动漫产业起源于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但其真正的蓬勃发展乃至成为日本经济支柱产业,则是五十年代及之后的事。
1952年《铁臂阿童木》出版,从那时起漫画得到社会肯定。手冢治虫也从此被称为一代大师。此后1967年《鲁邦三世》、1969年《哆啦A梦》、1974年《宇宙战舰大和号》、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1980年《足球小将》、1982年《风之谷》、1984年《七龙珠》《北斗神拳》、1985年《圣斗士星矢》……自1950年朝鲜战争到1985年广场协议这一时期,日本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动漫产业也水涨船高。可谓相得益彰。(实体经济的发展内容太多,此处略。)
然而,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签订,此后三年日元迅速升值,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此后日本动漫产业虽然蓬勃发展,却在实质上侵蚀了原本应当投入再生产的实体经济的资源。日本的经济结构日益畸形。最终在1995年迎来持续20年,至今未能摆脱的长期停滞。在此期间,日本动漫虽然吸收了过量的资源而迅速膨胀,却只不过是无本之木,坐吃山空——动漫和金融一样,是纯粹的寄生性产业,在实体经济停滞不前时,这类产业发展越快,经济形势就越糟。

反观中国,我国的动漫产业长期以来没什么发展,这是因为我国的资源短缺现状长期得不到本质的改变(过去,我国人均工业品产量大多数长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这些稀缺的资源应当尽可能地用于有利于长期发展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科研部门。直到最近几年,我国的诸领域大都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不多或有所超越的情况下,才有些资源流入动漫产业,这也是自然规律。《哆啦A梦》连载时,日本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以上,中国在2006年才达到这一水平。2007年初,《秦时明月》上映。

至于日本和中国的差距,笼统地说,在发展策略上,日本高于中国的时间,只有1868到1949这一百四十余年。其他的时候,领先的是中国。在动漫产业上,日本高于中国的时间,是1952年之后的不到八十年,其他时候,领先的是中国。其他方面略。

有不明白的可以在采纳后追问。

❼ 日本动漫发展现状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回,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答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❽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最近在写有来关于日本动源漫发展史的有关论文,从起源,生活,带来的效益,影响,地位以及传播的文化,距今已经不可撼动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动漫王国”,您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可以聊聊,我后续论文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发布给大家看看

❾ 日本动漫产业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当今中国动漫人必须要研究的几个课题之二:日本模式与动漫产业的思考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日本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和印度、尤其是中国的小学生,其艺术成就从未超越过它的老师们。即使在上个世纪,这个学生一朝得势成为侵略者,欺负到老师们的头上来的时候,它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依然落后。在中国被欺凌的上个世纪,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与其在经济政治上的滞后不同的。相应的,中国动漫横空出世,立马显现出独有的风格与辉煌,这也是日本这个小大人不能否认的事实。然而,就是从此时此刻起,日本动漫也悄然勃兴了,在中国传统绘画和近代动漫辉煌的影响下,在浮世绘等日本传统艺术滋养下,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大和民族菊与刀精神为内核,逐步接过中国的权杖,成为东方动漫的标志。

在当今中国动漫发展道路上,横亘着两座大山,一座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日本范式,一座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美国范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因为对日本的仇恨而否定其在东方动漫发展史上的地位,我只能说这是意气用事;如果因为现今日本动漫同质化严重、低俗动漫泛滥而否定日本动漫的整体价值,我只能说这是目光短浅;如果瞧不起日本动漫而否定中国动漫对日本动漫的模仿与学习,我只能说有骨气,但用的不是地方。辉煌毕竟已经过去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已经无人值守,抱残守缺,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何以能复兴?从前,日本动漫落后于我们,但他们有着善于学习的传统,后来者居上;如今,中国动漫落后了,我们就老是抱着老祖宗的故事不放,还大言不惭地大呼幅员辽阔,耻于下问,试问这和清末的那些老腐朽老佛爷们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文化面临外域文化产生了两个极端,一个就是极端的自大,这些人老抓着祖宗的训诂不放,动辄就是某祖宗说,这是出于自保的惧怕心理,害怕接受新事物,害怕思维习惯被改变;另一种就是极端自卑,面对新事物,就好像什么都要比原有的好,从而动辄就是西洋,这同样出于自保的原始本能,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自己得不到发展从而落伍。然而,看似矛盾的这两个极端,有时候可能就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进而存在于整个民族中。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十分糟糕的,完全失去了大唐时期的大气与清末之后的民族责任感。

日本动漫有着一套独有的体系,有人笼统地称之为“动漫产业”,也有人极力主张在中国也搞动漫“产业化”,我并没有对这种“产业”和“产业化”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但我对此还带着不少疑问?日本动漫的繁荣是否全因为这种“产业”体制的施行,这种产业是先于日本动画繁荣还是之后?中国动漫产业化的具体措施在哪里?教育也搞产业化,搞到后来,学费高了,学术垮了,动漫也搞所谓的产业化,结果会怎样?

抛开体制、产业不谈,仅就动漫本身而言,日本动漫的繁荣与受欢迎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那么其动漫本身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认真而深入地结构日本动漫,我相信同样会对中国动漫的复兴有借鉴作用。比如,对于“火影模式”的分析,我看出了这这类动画的故事结构型、精神内核、意志表达、文化运用等等手法与结构,那么,中国动漫如果制作这种长篇,是否也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呢?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虽说目今日本动漫同质化严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存在各种各样的范式,将这些范式再提炼比较,就会得出日本范式的整体内核,这对于研究日本动漫发展与繁荣,从而给我们以镜鉴是很有帮助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动漫的复兴,少不了要模仿,但更重要的是回归与创造,进而得到突破,不如此,21世纪的中国范式难以成型,辉煌便只能成为历史了!

juzzia 发表于13:30:48 | 阅读全文
http://juzzia.blogbus.com/s1015866/

❿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日本动漫是后起之秀。
在上个世纪时,曾有个漫画家来中国学习~
当时上海制片厂的大闹天宫的制作是很先进的!
然而后来中国文革。动漫产业渐渐不被重视。
所以日本动漫崛起。

阅读全文

与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