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古田会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
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福建省古田县,致力于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大跨越。不仅让该县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而且带动全国各地的养菌农民一同走上了致富路,被全国政协委员称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古田现象”。2008年,该县的食用菌产量47.9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示范县。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09年时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人工栽培银耳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但当时以椴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古田人民通过探索试验,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又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以及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近年来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技术和茶薪菇菌种攻关、配方创新技术的突破,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五次浪潮”,形成了现在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食用菌生产成为了古田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据统计,近年来古田县食用菌年产量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古田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八成。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古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菌兴县”的发展策略,将食用菌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扶持移民的开发性生产项目,该县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在全县建立100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和1万个专业户,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模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从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已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生产大众化。全县农村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直接从事食用菌产业人员达20多万人,食用菌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3。二是生产基地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全县范围合理布局食用菌生产模式,逐步形成银耳、香菇、茶薪菇和新特珍稀菌类四大生产基地,促进“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的发展。三是生产的周年化。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温型、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理位置,科学安排食用菌生产,如反季节生产、冬暖房栽培等,形成常年生产格局。四是产品结构多样化。全县已开发生产36个菌类,其中银耳、香菇、竹荪、猴头菇、茶薪菇、毛木耳、金针菇等20多个菌类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开发转变,形成了“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五是生产技术专业化。全县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及其它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体系,食用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愈加精细。六是产品市场国际化。在县内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营销网络,在县外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全县有3万多食用菌营销户,20多家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营销企业,营销网络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打入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产销率达95%以上。同时古田县还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食用菌人才培训基地,成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示范基地协作网成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农民纷纷到古田县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邀请古田县食用菌技术人员、能手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并吸引了日本、美国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食用菌产业带动了古田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也带动了加工、交通、餐饮、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77元,增长17.1%,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省级文明先进县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视察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古田县的最大成就是开创和发展了一个食用菌产业;古田县的最大贡献就是为
2. 从古田车站到福建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怎么坐公交
公交线路:古田k1路,全程约3.1公里
1、从古田车站步行约70米,到达古田汽车站
2、乘坐古田k1路,经过7站, 到达食用菌市场站(也可乘坐古田11路)
3、步行约50米,到达福建古田食用菌批发...
3. 中国食用菌之都在哪
福建古田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版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权,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4. 如何将古田的食用菌运到马来西亚
驾车路线:全程约19.4公里 起点: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和平路版行驶120米,左后权方转弯进入建设路 2.沿建设路行驶70米,过左侧的五环大厦约70米后,右后方转弯进入S202(旧) 3.沿S202(旧)行驶1.2公里,过右侧的海尔热...
5. 食用菌之都古田作文500字
由于天文地理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古田的菌业,确实值得我们大书一笔。
中国菌业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古田菌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古田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创新,培育出享誉中外的古田“银耳之花”,使之成为古田食用菌的标志。目前,古田县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食用菌之都”,其中银耳产量占世界银耳总量的90%。
参观古田食用菌博物馆和食用菌批发市场,是我们此次采风的最后一个行程。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古田食用菌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状况,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古田食用菌培育生产基地的创举,以便让更多人对它了解。
走进博物馆,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中国食用菌的发展进程以及古田食用菌的发展优势。作为健康的绿色食品,食用菌的发展前景,犹为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理解,绿色食品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人们更愿意看到和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食品。而菌类食品,正是这种原生态健康食品之一。
琳琅满目的实物和图片,在柔和的灯光之下,带我们走进了这个食用菌的大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以及她赋予我们的真实感觉。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生命,在特定的条件下,在适合的温度中,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裂变成为一种新的生命。
世界上的食用菌种类繁多,估计有2000多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种类,目前只有40~50种。而在中国,根据网络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食用菌已知品种有938种,隶属于166属,54科,14目。其中最为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以及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等。
众所周知,食用菌除了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明显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得到了近代科学家的充分认可。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于食用菌中的多糖体,这类化合物虽然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以减少此类疾病的侵害。此外,食用菌还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效应。
中国是食用菌资源和种类丰富的国度,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而至少在800多年以前,香菇的人工栽培,也已在浙江西南部等地开始。草菇的栽培则是在200多年前的闽粤一带开始,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70年代以来,古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突飞猛进,连续取得了银耳、香菇、竹荪的人工栽培三大突破,并保持了长久的发展势头。
做为世界第一的古田银耳,是古田菌类栽培的拳头产品,有资料显示,它约占了世界同类产品的90%,不愧为中国食用菌之都。据相关报道,2012年古田县共栽培各类食用菌11.96亿袋,总产量近71万吨(鲜品),生产产值达36.8亿元。在十一五期间,全县食用菌产量增长70%,年平均增长14%;生产产值增长149%,年均增长29.8%。
有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该县按照“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的发展战略,从抓好菌种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标准制订、产品质量、菌政管理、技术培训、项目推进、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推广食用菌栽培先进、适用技术,做好科技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古田银耳”品牌,努力提高食用菌产业化水平。
古田食用菌连续20多年来的高增长,和充分调动市场经济,开发市场潜力,以及政府的支持,菇农的努力,和高度重视科技,开创品牌战略等诸多举措是分不开的。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徐徐前行,在她娓娓的诉说中,让我们对食用菌的感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好奇感。虽然,众多的食用菌一直是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食品,但是,如此种类繁多的食用菌,在博物馆中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并附有诸多的图文讲解和花样装饰。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产生了置身于菌类世界之中的感觉!
好多朋友在每个食用菌的标本窗口静静凝视、倾听、议论,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菌类标本,但那些我们未曾听过、接触过的培植故事,一点一滴地写在这里,让我们耳目一新!从头到尾,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在食用菌博物馆转了一圈,从这个门口进去,又从另外一个门口出来,最后往楼下的批发市场中走去。
从井然有序的博物馆走到堆积如山、人来人往、讨价还价声音杂躁的批发市场中,是一种听觉、视觉和感觉的大转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堆堆各种各样的干鲜货物,在市场的每个角落里堆挤着。货主和商贩们三五成堆地讨价还价,搬运夫和司机们三五成群地各处流动,或者在装货,或者在缷货。
从这里,许多食用菌被送往全国仍至世界各地,让人们分享着这得天独厚的天然绿色食品,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带来人间美食。从这诸多的货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古田人的辛勤和智慧,他们在为人类创造健康环保和绿色生活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幸福和财富。世界,是一个认真而又诚实的共嬴圈。
抛开原生木材种植而采用杂物种植,是古田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的发展举措,是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最新证明。未来的人们,将越来越离不开生态与环保的责任。
今天,食用菌的开发和种植,是人们在保证食品来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他们通过收集动物的粪便、木屑、腐烂木材、稻草、秸秆、棉籽壳、麦麸、米糠等人们淘汰或者较少使用的杂物,加入菌种培育种植,通过悉心照顾,最终收获绿色食品。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群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播种着辛勤,收获着幸福;他们充实着今天,展望着明天。一年又一年的美景,让他们在阳光下,更加幸福起来!
6. 中国食用菌之都在哪
新年伊始,古田县成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这是古田县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创新发展思路,把准新的站位,将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一项重要举措。
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乡”。近年来,古田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发展,全面实施“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生产“三次浪潮”,使古田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2005年食用菌鲜品产量达36万吨,增长22%,产值8.8亿元。预计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0亿元,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206元,增长11%,圆满完成了“十五”建设任务和奋斗目标。
为了更好地谋划“十一五”,古田县提出要立足该县“中国食用菌之乡”的基础,充分发挥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优势,把古田打造成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战略定位,一方面要全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真正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种最多、科技实力最强、营销网络最广、影响最深的“中国食用菌之都”。另一方面,以建设“中国食用菌之都”统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局,以食用菌经济的繁荣促进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相结合,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新的增长极点,吸引国内外的人才、资金、信息涌向古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并以打造“中国食用菌之都”的新定位为导向,强化广大群众的沿海意识,改变过去单一的山区思维定势,立足古田产业、资源、侨台、库区等优势,努力把古田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科研、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全省重要的无公害食品生产供应基地,闽东最大的药品制造基地,海峡西岸重要的宗教文化、生态休闲和农业观光的旅游度假胜地,全省库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县。
为了这一目标,该县在发展战略上进一步确立了“以菌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以项目为抓手,突出发展食用菌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侨乡经济、库区经济等“五种经济”,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发展布局上致力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畅通平台、以城关为重点的城镇集聚平台、以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平台等“三大发展平台”,拓展了“一个中心,两条经济发展带和一个经济发展圈”的布局,进一步打开西门,全面接受闽江口经济圈尤其是福州的辐射,构建福州远郊经济体系。在这一发展定位目标的指导下,该县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目前,该县初步筛选出主要建设项目70多项中,有许多项目都被列入了省、市部门乃至国家部委“十一五”项目规划盘子,其中列入宁德市“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30多项、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120多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60多亿元。
7. 古田县食用菌枝术有学校吗
那年我选择了背井离乡,从此乡里人就再也没喝过一口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