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应如何加快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8年8月7日,参加“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的海洋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济南围绕“向海图强: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主题进行研讨。
海洋是一个国际大通道,中国要加快海洋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洋产业的国际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
“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还举行了“传统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困境和突围”“新兴产业换到(道)超车: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向海图强: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等7个平行论坛。
山东省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中国海岸线的1/6,居中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近陆岛屿296个,具有先天“蓝色”优势。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做强海洋生命健康、海洋高端装备、海水利用、绿色海洋化工等产业;加快“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和海洋经济特色园区建设;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和“智慧海洋”深海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筹备打造中国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
2014年以来,山东海洋牧场、游艇等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综合收入年均递增200%以上。海洋就是一个“聚宝盆”,山东要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战略。该省已启动向海洋进军“十大行动”,重点做强做优近海、远海、深海等优势产业集群。未来3年的目标是实现现代海洋产业的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
2. 有关潮汐能的课题
以下是报告描述,以及章节目录
希望对你的课题有所帮助!
【报告描述】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
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约为27亿kw,若全部转换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kw·h。从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以及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分析,海洋的潮汐能作为成熟的技术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利用。随着潮汐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一些专家断言,未来无污染、廉价的能源将是永恒的潮汐。
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在运行发电的潮汐电站主要有8座: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海山潮汐电站、沙山潮汐电站,山东乳山县的白沙口潮汐电站,浙江象山县岳浦潮汐电站,江苏太仓县浏河潮汐电站,广西饮州湾果子山潮汐电站,福建平潭县幸福洋潮汐电站等。潮汐能发电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可预报性等优点。经过多年来对潮汐电站建设的研究和试点,不仅在技术上日趋成熟,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潮汐能发电技术前景广阔。
先介绍了潮汐发电的定义、原理、优势等,然后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海洋能开发与利用现状,潮汐发电发展现状、介绍了中国潮汐能资源情况、潮汐发电现状及技术水平,详细介绍了国内主要潮汐发电站建设与经营情况、对国内潮汐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了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状况,最后对我国潮汐发电投资建设与前景分析。本报告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中商情报网和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可再生资源行业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资料,本报告汇集了大量的、最新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潮汐发电企业、相关企业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潮汐发电产业发展最新动态,把握潮汐发电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目 录
第一章 潮汐能发电相关概述 8
1.1 潮汐能发电的概述 8
1.1.1 潮汐能发电的定义 8
1.1.2 潮汐能发电基本原理 8
1.1.3 潮汐能发电的主要方式 9
1.1.4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分析 10
1.2 潮汐能发电的意义 11
1.2.1 潮汐能发电是维持经济持续发展重要资源 11
1.2.2 潮汐能发电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2
第二章 海洋能的利用与研究现状 13
2.1 世界海洋能发展现状 13
2.1.1 海洋能将成为沿海国家重要能源之一 13
2.1.2 世界海洋能发展利用现状 14
2.1.3 美国能源企业看好海洋能 15
2.1.4 古巴计划大规模开发风能和海洋能 17
2.1.5 世界首台海洋流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17
2.2 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运行情况 18
2.2.1 2008年海洋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8
2.2.2 2008年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19
2.2.3 2008年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21
2.3 中国海洋能发展现状 22
2.3.1 中国海洋能发展利用现状 22
2.3.2 中国加紧海洋能研究与开发利用 23
2.3.3 海洋能利用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24
2.3.4 中国海洋能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25
2.4 中国主要海洋能开发利用情况 26
2.4.1 波浪能利用研究进展与主要项目 26
2.4.2 海洋温差能利用进展与主要项目 28
2.4.3 海流能的利用与研究进展情况 30
2.4.4 盐差能的利用与研究进展情况 31
第三章 世界潮汐能发电利用现状 33
3.1 世界潮汐能发电的概况 33
3.1.1 世界潮汐能资源现状 33
3.1.2 世界潮汐能发电的历程 33
3.1.3 世界潮汐能利用技术新进展 34
3.1.4 世界潮汐发电的主要区域 35
3.1.5 世界潮汐发电主要潮汐发电站 35
3.2 英国潮汐发电现状 37
3.2.1 英国将建世界最大潮汐发电场 37
3.2.2 英国推广水下潮汐发电 37
3.2.3 英国将建设深海潮汐能发电厂 38
3.2.4 威尔士300亿美元潮汐发电 39
3.2.5 2008年英国安装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 43
3.3 法国潮汐发电现状 44
3.3.1 法国主要潮汐发电站介绍 44
3.3.2 法国电力公司开发潮汐能发电 45
3.3.3 2008年法国启动世界首个“潮汐发电集群"项目 46
3.4 美国潮汐发电情况 46
3.4.1 美国加强潮汐能利用研究 46
3.4.2 2008年美国拨款开发潮汐能 47
3.5 其他国家潮汐发电状况 47
3.5.1 荷兰拨款28万欧元试行开发潮汐能发电 47
3.5.2 Lunar公司在韩国建300MW潮汐能电厂 48
3.5.3 澳大利亚研制出潮汐发电新设备 48
第四章 中国潮汐发电产业发展分析 49
4.1 中国潮汐能资源的现状 49
4.1.1 中国潮汐能资源的现状 49
4.1.2 中国潮汐能资源的特征 51
4.2 中国潮汐发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1
4.2.1 中国利用潮汐能发电的必要性 51
4.2.2 中国利用潮汐能发电的可行性 54
4.2.3 中国利用潮汐能的优越性 55
4.3 中国潮汐发电现状 55
4.3.1 中国潮汐发电发展历程 55
4.3.2 中国潮汐发电技术水平 59
4.3.3 浙江省潮汐发电发展情况 61
4.3.4 福建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 62
4.3.5 如东潮汐发电正在加紧规划 64
4.4 中国主要潮汐能发电站介绍 64
4.4.1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65
4.4.2 沙山潮汐电站 70
4.4.3 海山潮汐电站 71
4.4.4 岳浦潮汐电站 71
4.4.5 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72
4.5 中国潮汐发电的主要问题分析 73
4.5.1 潮汐发电资源方面问题 73
4.5.2 潮汐发电技术方面问题 73
4.5.3 潮汐发电环境方面问题 74
4.5.4 潮汐发电成本方面问题 74
4.5.5 潮汐发电电网方面问题 75
4.6 促进潮汐发电的相关对策分析 75
4.6.1 提高对潮汐发电的认识 75
4.6.2 进一步明确潮汐发电的地位 76
4.6.3 加快制定潮汐发电支持政策 76
4.6.4 引进潮汐发电的先进技术 76
第五章 2008-2009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77
5.1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 77
5.1.1 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77
5.1.2 电力规划保障促进电力工业发展 77
5.1.3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成就 84
5.2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特点 89
5.2.1 电力市场基本特征 89
5.2.2 中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与市场结构 89
5.2.3 中国电力市场现行形式与特点 94
5.3 2008-2009年中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98
5.3.1 2008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98
5.3.2 2008-2009年中国电力发电量情况 102
5.3.3 2008-2009年中国电力细分发电量情况 104
5.3.4 2009年1-2月中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110
5.3.5 2009年1-3月中国电力生产情况 118
5.3.6 2009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120
5.4 电力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4
5.4.1 中国电力工业重点应对八大问题 124
5.4.2 电力结构不合理矛盾依然突出 125
5.4.3 电力行业信息化困局有待突破 126
5.4.4 电力行业须走与现实资源相协调的道路 128
5.4.5 解决当前电力工业存在问题的五大措施 131
5.5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33
5.5.1 清洁环保高效低耗成电力行业发展方向 133
5.5.2 “十一五”电力工业要优化结构和布局 134
5.5.3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35
第六章 中国潮汐发电的投资与前景分析 138
6.1 投资建设潮汐发电站条件分析 138
6.1.1 潮汐发电站建设的潮汐条件 138
6.1.2 潮汐电站建设地貌与地质条件 138
6.1.3 潮汐发电站建设综合利用条件 139
6.1.4 潮汐发电站建设工程、水文条件 139
6.1.5 潮汐电站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 140
6.1.6 潮汐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 140
6.2 中国潮汐发电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41
6.2.1 中国潮汐能开发的战略意义 141
6.2.2 中国潮汐发电产业前景分析 141
3.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cf186135e5724a9e.html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2862.37,-34.390,-1.19%) 、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再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海洋新兴产业的魅力: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青岛蓝色硅谷一次就与各方签约
项目46个,投资总额223亿元,项目涉及海洋能源资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传媒、北斗信息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能源研发、科研
合作与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论坛开幕的同时,我国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实验室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科技引擎。
产业在创新中加快转型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
展指数为11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
为4.5%。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
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曹占忠说,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海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海洋生产总值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1年至2014年,海
洋科技创新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7%,表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海洋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数据显示,2015年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海洋传统产业总体平稳,尽管部分产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海洋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显现,
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过程中,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核心驱动作用。
“十二五”以
来,我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逐年上升,分别为47.2%、47.9%、48.6%和49.5%,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
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海洋生物医药方面,我国已建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园区
基地,2014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矿产资源方面,2014年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31亿立方米,比上
年增长11.3%;可再生资源方面,2014年,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57.9兆瓦,比上年增长
53.5%。
4. 中国怎样振兴海洋经济,发展对外贸易
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大关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引擎作用持续发挥。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83415亿元,同比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稳定。为沿海地区提供了3684万个工作岗位,对国民经济增速的贡献率接近10%。
2014-2018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