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油茶树补助标准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种植油茶每亩补助费用和种植面积有关,具体措施如下:一、市委专、市政府属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政策:1. 对全市纳入规划种植范围内的新种油茶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种植户给予每亩每年20元的抚育补助,连续补助两年。2. 对重点油茶良种繁育苗圃实行种苗补助,每株0.3—0.5元,确保种苗质量。二、国家、省对油茶示范点的支持政策:3. 国家及省对梅州油茶产业发展示范点列入计划的项目给予补助每亩300元。三、今年扶持政策尚未出台。一旦市委、市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将及时宣传、落实。申请程序:4. 向当地林业站提出申请,然后逐级上报,经有关部门核查后发放。注:详可询问广西当地市林业主管部门。
⑵ 广西灌阳县贫困户无息贷
一、申请用途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一般只能用于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内、运输、商业流通、容农家饭店等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用于结婚、建房等非生产性方面,具体发展产业由镇村两级指导确定。致富能人、农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贷款用途根据各自产业类型自主确定。
二、申请方式
1、贫困户申请、直接贷给贫困户。
2、贫困户申请、贷给贫困户,贫困户把钱交给大户(企业),与大户(企业)签证分红协议。
3、贫困户申请、贷给大户(企业),但大户(企业)必须与贫困户签订带动发展、或分红协议。
三、申请条件
1、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2、持有效身份证件,具有还款能力,并且无不良信记录;
3、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有贷款意愿和自主发展能力;
5、能够带动缺乏致富能力的贫困农户(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致富能人、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贷款人需与贫困户、村委会、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签订增收脱贫带动协议,使用贫困农户的贷款额度,并作为承贷主体,承担贷款全部偿还责任;
具体内容咨询当地银行!
⑶ 桂林市灌阳县永盛制衣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桂林市灌阳县永盛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制服设计、生产、加工的服装企业。公司位于著名的风景旅游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桂林市。公司生产工厂位于桂林市灌阳县,毗邻湖南省、广东省,湘桂铁路与多条高速公路纵贯,交通十分便利。桂林市灌阳县永盛制衣有限公司本着“品质稳定、交货准时、优质服务”的三大合作思想,以“诚实守信、质量为本、互惠互利、共创双赢”经营,竭诚为客户提供服装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拥有多条生产流水线。年生产10万件(套)以上。公司大量引进先进的裁剪、生产、整烫等设备。实现了设计、裁剪、缝纫、技术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整烫立体化、包装机械化、整体生产规范化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保障了高档服装生产的需求,提高了产品质量,对团体服装实现了单量单裁和套穿样衣相结合的方法。无论是从整体设计、服装量体、生产、发放以及售后服务,都有一整套成熟、完整的管理措施,形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生产服务体系。制服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的整体实力。服装生产实力和经验是衡量一家制服生产公司运作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二者兼备。多年的生产经营和大量客户提供的宝贵意见及积累留下的经验,是我们最可贵的财富。当然,我们也不固步自封,不断用心,做得更专更精。现在人们眼中的制服已不再是多年前的劳防服了,除了要求统一协调,还要有一些时尚元素,若有若无地体现在制服上。要求我们不断进取,学习国内外制服的时尚元素与技术。公司主要承接航空铁路、银行证券、电力电信、地产物业、医疗卫生等企事业单位的团体制服。主导产品为男女西服、男女风衣、男女羊绒大衣及各类职业制服、行业制服、休闲服装等。永盛制衣有限公司凭借自己务实的信念、雄厚的实力、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先进的装备、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顾客至上的原则,不断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努力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作为品质的保证,我们以“细节铸造完美”勉励自己,以“彰显职业尊贵”来维护并营造企业形象;公司的全体同仁将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本着“信誉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为铸造中国制服产业而永远向前。热忱的欢迎您前来我司参观、洽谈、合作!共同打造和谐平稳、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全面、周到、热情的服务,倾力满足您提出的要求。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服务态度,欢迎海内外客商光临惠顾。
法定代表人:李世勇
成立时间:2012-01-18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032720000359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灌阳县灌阳镇北市路1号二楼
⑷ 谁知道灌阳:如何应对农村“空心村”问题
我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近三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有过一些曲折,但整个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农民已从温饱走向小康,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居住矛盾突显,多数农民迫切需要修建楼房。各级党委、政府对此事很重视,正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建房不断向村外扩张,村内居民越来越少,慢慢的形成了“空心村”和“沿路一条街楼房”。伴随而来出现了很多问题,它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农村“空心村”形成的历史背景
1、改革初期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急需修建楼房。农村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足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摆脱了传统生产方式的郜郅。一些经济能人进入市场,开始“走街窜巷”搞经商;一些懂技术的农民开始搞专业种养,经过自身经济的努力和奋斗,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万元户”。为了自身的发展,他们需要一个更加方便、更加宽敞的环境,再也不愿意生活在交通不便,潮湿低矮的瓦房,迫切需要向村外建楼房,以便扩大经营规模。
2、经济能人已扎根城镇。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步入正轨,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逢勃的发展。受农业生产条件和经营体制的制约,农业生产的风险大,比较利益低,周期长,致富难度大,于是,部分综合素质较高、敢闯敢干的农民,逐渐往城镇发展,有的打工,有的自已当老板,通过打拼获得成功后,已在城镇站稳脚跟,举家迁往城镇生活,已不在农村居住。
3、因客观因素往村外建楼房。部分农民本来暂时不打算修建楼房,但因住房使用年限已久,已变危房,居住不安全,只能咬牙建房,如果拆旧建新,但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拆旧建新会有很多垃圾,村里面的路很窄,车辆进不来,要通过肩挑背驮,进度很慢,费时费工成本高;二是村里路狭窄,建房材料难以运进,建房不便;三是住房都是祖辈将每座房子平均分给子孙,每人分得的面积很小,不适合建楼房;四是住房零散不成整,即东一间,西一间,南一间,北一间,形成“一户多宅”现象。这主要是因祖辈分房规矩形成的,为了公平、公正,祖辈按每座房子的质量,等级不同排队,将每座平均分成几份,再分给子孙,无形中变得更零散。因此要想化零为整,整合起来很难,因为农村的宅基地很难流转和调换。为避免麻烦,他们甘冒在村外建房罚款的风险,也不愿在村里拆旧建新。
4、千方百计提高居住质量。这部分农民在村里有足够建房面积,但还是不愿意在村里建。主要原因:村里是祖辈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传下来的,受当时的条件所限,没能科学规划。村路狭窄,排水不畅,用水不方便,通风采光不好,相邻太近致使居住环境不好,他们也宁愿多花钱到村外建房,可提高生活质量。
二、农村“空心村”引出的的问题
1、浪费土地资源。一是能够修得起房子的,基本上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他们在村外修房子后,村里的宅基地闲置又不转让给别人,因为他们不缺钱,致使土地资源直接浪费。二是农村宅基地的商品关系发育程度很低,农宅流转如出租、转让、抵押等也很少。土地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高寒区域大,耕地发展受限制;人均耕地少,而农村闲置宅基地使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2、影响自身再生产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土地使用审批很严,特别是对农用耕地的控制。每年上级对下级使用土地类型、性质、面积、用途等有严格的规定,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建房的需要,而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在引进企业时,为创造软环境,将土地的使用指标优先留给了企业,农民的建成房多数是以罚代批。据了解,在水田每建修一座占地面积140平方米,需罚款1万元左右。而新建农宅又要耗掉农户多年的积蓄,农民基本没有什么财力去扩大再生产,影响了自身经济发展。
3、影响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农民修建楼房的特点:主要沿交通条件较好的公路和采光通风佳的耕地修建,楼房建好后,周围农户的耕地会受到老鼠、家禽、污水等的影响,不但会减少收入,还会引发各种矛盾,增加了农村经济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4、村里形成恶性循环。形成“空心村”后,村里留守的多是生活条件差、年纪较大、老弱病残的人,长年死气沉沉,卫生环境也越来越差,且很少有人问津。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强列反差。
三、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空心村”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要有一个长远规划,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有麻痹大意,要把它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在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能冷落“空心村”,而是要齐头并进。
2、制定农村空闲宅基地流转管理办法。完善农宅产权和流转制度,为农村宅基地的顺利流转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以永续使用权为核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明晰宅基地的产权。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宅基地市场,规范农宅的流转。我国人多地少,宅基地稀缺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必须进行调控和管理。通过减免流转过程中的税费、对闲置农宅适时开征房产税,鼓励和督促迁出户、一户多宅户、超占户卖出空置的住宅;对购买住宅的农户,则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加以限制;对超面积建房的要强制退出村里的宅基地。
3、建立规划管理机构。统筹乡村建设,规划先行,逐步改善农宅流转环境。农村中无序乱占乱建堵占通道,影响四邻排水和村容村貌、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农宅的流转和“空心村”的整治。必须成立农村规划办公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措施,以公益事业的项目,划定一个区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需修建楼房的农户,必须经审批同意后,才能在此区域建房,如有不经审批盲目建房,一律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拆除,避免家家户户沿路建房,形成“沿路一条街楼房”现象。同时对村内重新进行规划,制止乱拆乱建行为。
4、成立村内空闲宅基地储备委员会。按照有关的政策文件,按有偿的办法,通过收购或者调换等流转方式,将村内空闲宅基地其中起来,以便日后统一按排。
5、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免征农业税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没有能力维护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财政支持资金向基础设施维护倾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6、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眼前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不能因小失大,操之过急,盲目发展,要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⑸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种植油茶每亩补助多少元
广西桂来林市灌阳县种植源油茶每亩补助费用和种植面积有关,具体措施如下:
一、市委、市政府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政策:
对全市纳入规划种植范围内的新种油茶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种植户给予每亩每年20元的抚育补助,连续补助两年。
对重点油茶良种繁育苗圃实行种苗补助,每株0.3—0.5元,确保种苗质量。
二、国家、省对油茶示范点的支持政策:
国家及省对梅州油茶产业发展示范点列入计划的项目给予补助每亩300元。
三、今年扶持政策尚未出台。一旦市委、市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将及时宣传、落实。
申请程序:
向当地林业站提出申请,然后逐级上报,经有关部门核查后发放。
注:
详可询问广西当地市林业主管部门。
⑹ 灌阳县华山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灌阳县华山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灌阳县三里桥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版前身为灌阳县都庞岭矿权产石材公司,法人代表王熙成,职工30人。公司主要经营国家政策允许经营的矿产品加工、销售。主要产品为钨精矿、锡精矿、萤石矿、铅锌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公司目前已拥有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总公司占地52亩,下属有矿山4座,精选厂2座。固定资产总值901万元,年产值7233万元,2006年为国家实现税收222万元,2007年实现税收390万元,2008年实现税收402万元,2009年实现税收200多万元,2010年实现税收600多万元。
法定代表人:王华军
成立时间:2004-12-10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032700000022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灌阳县三里桥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