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花茶产业发展

花茶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0 12:14:13

⑴ 茶叶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专茶叶属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行业,备受国家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茶叶行业趋于品牌整合、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各生产基地也正在走规模化道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调动茶农、茶商及茶企的积极性,茶叶行业表现出一种空间聚集和地方专业化的现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全面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前瞻产业研究院茶叶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在我国茶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茶叶行业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例如我国茶叶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茶叶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尚未形成有规模的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生产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茶叶出口仍多为原料性产品,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总体来说,茶叶行业需求还是很不错的,市场前景非常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⑵ 茶产业怎么更好的发展

茶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提高标准化为行业发展关键
茶叶是中国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市场;茶叶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既是农产品,也是工业产品,不仅可以就地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发展茶叶的加工,来增加农民收入。这几年,南方主要产茶地区通过发展茶叶生产来提高农民收入,在一些重点产茶县,茶叶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
中国茶叶生产在品种分布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根据农业部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国茶叶生产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四大区域。
茶叶产量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干毛茶叶产量预计达258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此外,茶园面积稳中略增。预计全国茶园面积44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30万亩。其中,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
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预计到2018年中国茶叶消费量将超200万吨。
我国茶叶发展痛点分析
我国茶叶的产量在增加,品质在提升,品牌在发展,新产品研发成为热点,茶叶深加工和茶叶衍生品等多板块轮番发力。但是生产和消费的地域特征都过于明显,主要表现为公共品牌很响,企业品牌没有跟上,“有名茶、无名牌”的短板始终困扰着茶产业的发展。
我国茶叶市场集中度很低,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研发和创新能力比较落后,市场推广引导能力弱。”王庆表示,尽管现在每个产茶大省都有一两个大品牌,如华祥苑、巴马、大益、泾渭等,但整体来看茶叶品牌过多,有的一个县甚至就有上百个品牌,不利于行业发展。
政策有序推动茶叶发展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做大做强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后茶叶品牌将逐渐呈现兼并态势,要让企业品牌能够跟得上,鼓励企业品牌做大。这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有序推动。
标准化是整个中国茶叶的软肋
标准化可以解决茶叶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茶叶产品从安全质量、等级标准、理化指标等方面都应该是一致的。中国茶要发展,将来一定是标准化基础上的工业化模式,向中外消费者讲好中国茶的故事主要靠标准,这就需要打好文化牌,特别是科技牌。
从茶叶消费角度来讲,市场还不够规范,品牌要更注重口碑。茶叶流通协会每年评选诚信企业,今年还成立了中国茶叶产业集群品牌联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品牌发展工作委员会,专门帮助会员协调解决品牌建设发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茶企品牌效益、扩大茶业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茶叶消费市场稳步扩大,消费人群接近4.7亿人,同时消费人口向低端化年轻化发展,茶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18年作为茶叶流通协会确定的“中国品牌年”,将重点围绕“名牌、名企、名家、名区(县)、名店”五项重点开展工作,着力打造一批知名茶叶品牌、知名企业,促进“茗”牌向名牌转化。

⑶ 你好,想咨询一下现在做花草茶这行业发展方向和利润有多大

零售利润百分之八十 加工成品翻倍 市场部乱 关键还得自己去考察

⑷ 茶行业将会呈什么发展趋势

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现状
2016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面积比上年增加近100万亩,总面积接近4400万亩,增幅控制在2.6%以内,比上年低近2个百分点。其中,湖北、陕西、四川3省茶园面积增加较多,均超过15万亩。开采茶园面积3637万亩,增加250万亩。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同比增长175万亩,增长率4.2%;采摘面积3387万亩,同比增加228万亩,增长7.22%。茶园面积与采摘面积均较之去年增长速度放慢。部分省份如湖北、贵州、陕西、四川省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园面积增加明显,分别达到466万亩,689.1万亩,215.9万亩,481.6万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对中国茶叶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茶叶产量241万吨,增产7.4%。2015年中国绿茶产量达143.8万吨,出口量达27.2万吨,内销量为93.28万吨。2011-2015年间,中国绿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6%。2015年中国红茶产量达25.8万吨,出口量达2.8万吨,内销量为15.84万吨。2011-2015年间,中国红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8%。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17年干毛茶产量258万吨,比2016年增加17万吨。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提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5年全国茶叶销售总量继续缓增,预计为176万吨,增幅约为10%。茶类市场份额较往年变动不大,绿茶约占市场总量的53%;黑茶占比约为8%;红茶约为9%;普洱茶约占5%;乌龙茶约占总量的12%;产地集中的白茶和极小品种的黄茶,销量较往年基本持平,占比分别为1%和0.5%;茉莉花茶约占5%,其它茶类占6.5%。全国名优茶与大宗茶销量占比估计分别为43%和57%,较上年保持不变。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在进行茶叶销售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处于分散的状态,因此无法完成茶叶的整体化销售模式。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采取“直营连锁”或者“直营+加盟”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利用现代化销售网络,强强联手,扩大经营管理模式,让诸多连锁经营的企业可以完成统一管理、采购、标志、标价、配送等一系列过程,保障建立品牌效应的同时,让企业的生产销售呈现一条龙服务模式。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以适当举行大型活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以服务为基础,开展多元化营销模式。
要以适应未来现代化批发市场建设为原则以更好地服务市场内的商户和消费者为目标,增强服务意识,主动适应批发市场内外环境变迁,由单纯的场地提供者转变为功能供给方。
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电商人才,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上商城经营户的培训,尤其是市场中年龄比较大的经销商,缺乏网上销售经验,对电脑技术应用不熟练,要采用集中培训、个别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的电商应用技能培训。
叶市场的水很深,假冒伪劣茶叶令人防不胜防
茶叶的价格乱象,也深深困扰着消费者。茶叶的价格乱象,也深深困扰着消费者。
对于那些违规甚至违法的卖家,有关部门该整改的整改,该处罚的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还须移送公安机关。只有这样,才能规范茶叶市场,才能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⑸ 中国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近年来,我国茶叶内销市场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2011-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由4.2亿人增长至4.71亿人,增幅为12%。在茶叶加盟和茶类消费结构方面,绿茶、乌龙茶等作为我国产量靠前的茶类,是茶叶市场主流消费产品,占销售总量的50%以上。红茶、黑茶、白茶等茶类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当前,我国茶叶消费正处于转型期,茶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在茶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名优茶兴起等多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指出,中国茶叶有两个市场,一是国际市场,二是国内市场。从国际市场看,20世纪下半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初,世界茶叶生产量和贸易量一直是上升的。尤其是近十年间,贸易量的增长幅度大于生产量的增长。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国内是一个大市场,是一个茶类需求多样化的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⑹ 如何运用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是茶文化,纯正、深邃、高尚的茶文化都是脱离产业而存在的,与产业挂钩的茶文内化都或多或少的容出现了变质。
喝茶时一种生理需求,茶文化是一种精神需求,当社会的物质层面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大以后,茶文化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茶产业自然随之增长。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增加茶文化在当前精神消费中的比重,这只和茶文化相对其他精神消费的优劣、性价比有关,消费者是懂得选择的,市场是懂得选择的,陆羽的《茶经》之所以红极一时,远播日本、东南亚,是因为它给唐代的中国及周边各国带来了精神上的极大享受,即使当时使用的是手抄本,照样声名显赫。有目的的花费心思去推广茶文化,只会让茶文化变质,而且难有大的效果。
综上,我认为,运用茶文化来发展茶产业,根源在于茶文化在实质上的研究和发展。而不在于商业化的推广。

⑺ 如何发展茶产业

可以了解一下生态协议,将茶道、茶文化,将茶叶与旅游融为一体,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

⑻ 花草茶这个行业在未来发展有前景吗

还可以吧,现在都比较注重劳逸结合,偶尔喝喝花草茶也是挺好的,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健康内衣比较有前景,仅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花茶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