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阅读器的行业发展
电子阅读器发展现状
平板电脑的声名鹊起和智能手机的急剧扩张,间接的压缩了我国电子阅读器的市场规模,推动了大型电子阅读器企业间日趋频繁的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但是也促进了国内电子阅读器走向更专业更成熟的道路。
2009年,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电子阅读器行业年销量约为40余万台。到2010年,国内电子阅读器行业年销量成功突破100万台,达到106.69万台,业出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6%,市场规模仅次于全球电子阅读器第一大市场美国;全国近400家公司进入该行业,其中品牌厂商超过40家。
在未来,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规模将在增长中进行盘整,市场增速有所下降,最后趋于稳定。企业中谁能有效的整合内容资源并与硬件厂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成为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
2012年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将大幅下滑36%至1490万台。国内市场上,多家电商切入电子书硬件市场,传统的电子书厂商也将进一步洗牌。电子书阅读器需求快速下降反映了行业的一个趋势,单用途的设备在多功能设备面前失去优势。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电子书厂商会继续通过降低价格甚至亏本销售来吸引用户,但行业已经无法难以重现往日的辉煌,而且降价也令纯硬件厂商控制成本的压力加大。在国内市场上,以往动辄数千元的电子书阅读器如今也少见了。
预计,到2016年,电子书阅读器市场比2011年高峰期下降三分之二。作为对比,2012年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会达1.2亿台,到2016年达3.4亿台,只有手机销量能高出这一数字。
2. 国内电子书行业的发展前景会是怎样的
近年来,电子阅读市场迅猛发展。调查显示,2016年电子书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用户总量同比增长55%,超过4000万。64%的读者选择看电子书,35%的读者每天阅读电子书超过1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子书用户迅速增长,但电子阅读器销量却逐年下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子阅读器市场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出货量开始下降,2012年电子书阅读器全球出货量比2011年下降36%,到2016年,整个市场的出货量仅仅为710万。而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320万。
电子阅读器销量缩水的背后,是全球范围内电子书内容增长的乏力。纵观这几年,国内的电子阅读厂商多如盛大(已被收购)一类原创内容为主,或是以当当为代表的纸质出版图书分发渠道,很难做到业务上的协调统一,在这方面,京东、掌阅、kindle三家却有着相似的情况,却又各有所长。
总而言之,电子书阅读器再好,也只是保证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但最主要的还是内容。硬件的“战争”打响之后,最终能决一胜负的,或许还是内容。电子阅读器目前在中国的渗透率仅在1%左右,包括电子书在内整个移动阅读的市场规模仍然比较迷你,电子书在中国仍然是小众市场。